(第二讲)

好,各位,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

好,请大家放掌。

各位晚上吉祥。今天我们是讲这次《阿弥陀经直解》的第二讲,每日半小时。原来这个题目想叫融事,融化的融;会理,开会的会,会议的会,“融事会理直心解”。是想把这次的课程讲到这么一个期效吧,希望能够在见地上,或者说能够把这个像杠杆作用一样,调得把我们的信愿持名能够再承载的一个大的这样的一个高度或广度。所以说最大限度地导入这个事理圆融,是这次讲《弥陀经》的根本学习重点。

可是实际情况我们老说事和理,老说事和理,大家基本上对于事理为什么圆融不了,就还是对这两个概念没有走心吧,或者说没有去投入过。事,就是指的我们所有的现象界,我们踏踏实实的生活,我们所有的所思所想起心动念,还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想得到,一切的万法,这就通通属于事,只要你能感觉到的就叫事。那么什么叫做理呢,就是这个森罗万象,它一定有统一的东西,背后一个不变的东西,就是理,我们常讲到理体,理体。

但是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因为在我们这个世界,他只能对待着讲,实际上真正的实况是:事和理是一个东西,现象就是本质,本质就是用现象来体现的,它就是一个东西。很多时候我们甚至要用:手伸开了表达事,手握住了表达理。实际上,这也是多余的,是这个世界造成的一个无可奈何的表达吧。实际上,手伸开的时候,这就是事,这也就是理,就是这样的。

那好我们回过头来再看一下,因为净土法门从传统上弘扬修学,它都是以事为根本。所以讲这个课也是有风险的,我前面也讲过了,有可能有一大部分人就要上来,上很大的台阶,但是也有可能有更大一部分人就掉队,云里雾里,甚至会减损他的信愿,这个大家一定要听对。

因为你看印光法师就讲过,善导大师那么厉害的祖师爷,那么他在《观经四帖疏》里边,也主要是尽情地以事相上去发挥净土,就是谆谆劝导的让大家要相信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相信阿弥陀佛,他就是一个拟人化的这样的一尊佛,像我们世间的人一样,然后念佛求生西方,念念不舍。唯用这个宗教情怀用到极致,这就是善导大师留给我们的一个门径,这是最保险的。

那么当然还有另外一个祖师爷,就是彻悟禅师,十二代祖师,他那会儿开示的时候也讲过般若和净土,般若就是代表空,我们也可以把它当做理。说般若和净土这两门大义,他讲到就是说面是两面,体是一体。

般若就是即缘起而明性空,净土是即性空而说缘起,那还是认为净土方便的把它划分到缘起有的这个层面,给它这么一个定位和面貌。

但是我们今天把它中肯一下,就是说事和理两个修法,它关注的点不一样,所以我们投放的着力力度也不一样,它都属于修行的门径。但是一个是依着感性去顺势而为,就是在事相上去修;一个是从理性上去管理自己的这个当下的念头,去反思和回归。

所以它一个是尽情的,随顺佛说的,就利用我们这个情把它扩大把它究竟,顺势而为。一个是止念的,当然我们很多时候对于这个止念还有误区,这就是一个麻烦点,就是我们一般都以为止念它是一种上等的修法,好像在掌控之中,禅修也罢,观照也罢,觉性也罢,等等诸如此类的,就总以为止念是更为理性的修法。实际上,殊不知尽情的这个效果,可能更为到位和精准,因为止念是非常难以调适的,大家晓得。

你看,就好比说天台宗的这种观法,就观念,那么在这个观法里面不是建立三观嘛,一会儿观空,一会儿观假,一会儿又观中,最后又说这个次第三观还不圆满,要即空即假即中,这样子守在一处。

反正是偏一类也不对,守一处也不行,就是所谓的最后落了一个圆顿三观,不思议三观。那从中大家就发现了,这个止念的火候是极难调适的,就是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在修,实际上在玩票,不是真修,连会修不会修,你都没有入到那个会修中。

但是实际上尽情和止念,它是同一个效果同一个手法,问题现在我们就不能同步在一个见解上。所以往往我们是一个半吊子的状况,就是说尽情吧,也没有尽,没有真正地依着佛说的用宗教情怀把净土信起,信到极致,所以没有尽他就有凡情。印祖说了“竭诚自可转凡心”,就是让我们尽量地去尽情。

可是说到止念,我们也止不住念,为什么,几乎我们认为止念就是断念,实际上止念它是一种什么,是让我们不在这个当下的念上再进行游移,就任我行,就“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这个状态。

但是,我们一说应无所住了,就不生心了,就一定要把念头,压在那儿,按在那儿,死执在那儿,这就没有了觉知了。所以止念,它实际上是伴随,是一种无间的伴随觉知,他不是说再进一步去攀缘妄念,但是他绝不是说把念就死在那儿,就断,这就是几乎我们现在在两种修法上都不能够扎到底的缘由。

那好,再回到我们的这个本源上来,但是在净土法门的弘扬学修中,一直有一个永不消失的干扰电波,是什么呢?误区就是事和理不能会通,往往是以事障理,以理来坏事,特别是以理坏事的这个方面体现的弊病更大。

大家都听过,我们再说一次,比如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这是一句非常正知见的一个理,也是一个包容了事的理,但是往往被我们二元世界的凡夫,在理解上就跑了偏。怎么样的一种情形呢?你比如说,我们是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去修净土求往生,念佛的时候,会有一种说法,说你这个太着相了,说净土就在心里,西方就在当下,自心本具的。

你如果这样的是着相修行万劫不成,说无相修行在一念间,然后说你着相修行,跟佛法的根本是不相应的。他反正是弄得好像就是说,你修念佛求生就肯定不是唯心自性,假如你能够认识到唯心自性了,一定要放弃念佛求生西方。历来的大病由来已久,就是因为事理不能够融会。

所以我们打个比方,就像咱们中国人传统上不是以前就一大家子,大家族四世同堂,本来这一大家里面,还有这个大房二房或者长子长孙,次子次孙,就是一大家子,一大家子是由一小家一小家组成的,这才叫一大家。

可是我们说的时候,有大家小家,实际上它就是一家,那么一家里边包了这么多大家小家,这就叫唯心自性,也叫唯家自家,可以这么理解。

而问题是我们现在好像说到唯心自性了,就是说反正你已经意识到有一大家,就让你不要去好好过小家了,就是有大家就可以了,就把理念投到大家,就要拆散小家,要泯灭小家一样,那大家在哪里呢?那么假如说让你好好地去过这个小家,他就认为你已经违背了大家,这就是唯心自性的一个误区,容易让大家执理废事。

最好的状态是心知肚明要靠大家,但是我依然老老实实过好小家,总而言之,就一家,这是最好的状态。可是因为一直有弊病,迫使很多祖师爷们只能偏于说,你好好过小家就可以了,确实也可以了,因为小家一直就在大家中,就这么个意思。我不知道讲到这里,有没有讲到点上,或者大家听到那个七寸。

总归我们这次融事会理解,就是让大家尽量双管齐下,于事于理圆满地来增加我们的信力。就是所有的法义,这次讲《弥陀经》,就是通过现前的事,就是我们此时此刻,我们讲西方十万亿佛土跟我们现在娑婆世界,大家听法,正在闻法,我们现场也罢,诸位在线上也罢,这都属于现前的事。

就现前的事能够入到当下的理,依当下的理,能够融合成现前的事,就是把它弄软,不要把理是僵硬的理,摆在一边,事又是现前的事,非得把它掰成两半,万法唯心,心唯万法,净土唯心,心唯净土,就是要依着净土法门而不离这个纯粹的唯心之理,就是这个意思。

所以我们明白了以后,在修净土的时候,全体明白它就是在理,就是在心性中,就是在实相里,但是也不除开当下的法境,要去回望呀,回顾呀,要去展望呀,又去定是非,又是论对错呀,这一些都属于心外求法,这一点。

这次我们讲这个极乐净土阿弥陀佛,需要我们有一个什么见解,我们设想一下,就是大家建立一个什么呢,首先相信我们自己有一双大眼睛,这个大眼睛就是我们的心。

不要说极乐世界、娑婆世界,这算个啥,就整个华藏世界海一大一真法界,到处都是,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眼,我们的视野,这是一双大眼。但是同时又要意识到我们是一个小人物,小人物就是我们的身,现在沦陷在轮回不由自主,所以只能够借佛说法,修行度化。

这个大眼睛就比喻我们的心,心地心性是周遍一切法一切事物的,所有我们刚才讲到的,看得到的想得到的,一切都是心的部分,无限的这个大眼睛。十方三世微尘国土诸佛都尽收眼底,这就是我们的心,一心本具的。

正因为我们的一心本具,所以才能切实地见到我是娑婆世界的一个小凡夫,我们这么广大的心量,现在用在这么微小的色身上,一个小凡夫。那么依照极乐世界佛的愿力,借着这两土世尊的因缘,让我们得以知道、相信、发愿,往生西方,圆成佛道。这才能从小人物从小凡夫变成大人物,这个大人物是跟我们大眼睛同步的大眼大人,这就成就,就叫法界藏身。

所以我不知道老作比喻,大家听明白了没有。这个大眼睛,就是我们说的真如法性,我们的理、心性,这个小人物就是我们依照信愿行求生西方,就是这样的。这个大眼睛,实际上是小人物的大眼睛,这个小人物慢慢开始修,一直修成大眼大人物,从来没有一刹那间离开过大眼睛的关注,这才叫做唯心自性。

当然这还不是我们这次讲的制高点,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我们一直还是分开论,我们现在是希望大家把心提上来,能够当体就融到这个大眼睛小人物,也就是心和我们的身,它是一体的一个法,就是一个法,完全没有必要再把它摘成两个平面,它就是一个立体,用我们的信心去穿透,去穿刺,这是一种修法。但是如果能够入到这个法境的话,就特别的殊胜,非常殊胜。

所以换个角度,就是说我们从凡夫以信愿持名求生西方,这都是一系列的事,我们正在发生,正在运作,正在积极地修证成这样的一种状态,全体过程本身就是我们心的作用。你不要离开信愿行,离开求生西方当下的这个状态,再说有一个别的真心,全体当下就是心的作用,这就叫唯心。

那么这个心性作用唯一的、真正的、实打实的体现方式是靠什么,不是靠我们去描绘心性,猜想心性,好像要悟这个心性,完全不是。只有信愿持名求生西方的这个过程,连一点一滴都不能落下的全部认认真真的过程,这就叫做自性。要把它合拢,我们昨天讲的,一定要把它合拢。

本来它就是浑然一体的,但是非要让我们的分别心本能地拆开,所以说这个融事会理就是由这个法义引发我们的智观,入到这个不二的信愿中。

大家此时此刻就可以融这个事理。你看我们现在所有的一切的事就是理,这就是理。所有我们讲真如实相,往生西方,它就是一个理,也是一个事,你不要用事和理去判断,它就是一个,就一个。

一旦入了这样的法喜,效果就不一样,怎么不一样呢?就会出现说,放一百个心,我肯定能往生,就是眼睁睁地看着我现在就在往生的路上。然后还会提满分的力,一点都不会懈怠的,自然而然下意识地就会说:快点到,赶紧到,一定到!念阿弥陀佛,深信发愿,就这样。

这一切就完美结合起来,你都不用刻意一样的,就自然而然好像天天活着,就是已经入了这个净土的法了。

如果说再继续拔高深入,纵然我们这样讲事理一如,可是我们还是不能把能听的这个思想和所听的道理(合拍)。就是我们刚才听到,所有能听的思想是我们的事,就你会想、你会认识、你会判断,所有这些我们的事,都用在妄想上,没有完全合拍在我们听的这个理上来,你只要合拍在这个理上来,能够再推进再真切再亲切,把这个道理就完全柔软运化到我们此刻的心念的时候,这个就叫信顺。

这样念佛就会事半功倍,信愿就会身不由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叫禅净双修。如果一旦这样,至少有一个指标它会出现,就是一切的问题都烟消云散。比如说我们可能是,念佛着念佛着,突然间就会生起妄想,就害怕自己往生不了,又觉得我自己修行得不够,就会生起疑惑,生起恐慌。往往又会觉得说,哎呀,念佛到底怎么念呀,我心摄住了没有,是正心的还是散心呢?我这功课怎么样,是否适合,如法吗?是应该多闻广学呢,还是就一句佛号呢?有时候又会觉得自己念得不好,心很散乱,反过来说其他的法到底修不修?不修嘛,好像有一点因缘,修的话,又觉得影响自己修净土。

完了以后,又害怕自己修不成,最后最终临终下堕,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会什么,大家要记住,烟消云散,为什么?就是他自然而然就形成一种力量,下意识地就可以给自己开示,不存在这些问题。这就是我们事理一如的功德,在见地上。

所以大家有了这样的一种事理圆融的信心和见地,你才能够理解,理解什么呢?为什么祖师们开示说,我修了净土了,达摩祖师来给我说禅,我也再不改了。释迦牟尼佛现前再说还有别的法门,我也不违初愿。为什么?他不是真的说好像你跟一个固执的铁心铁胆一样,他是因为你心里通透了、明白了、笃定了,因为根本就一样,还有什么改的必要,就是佛、祖师来试我们来了,事理是圆融的嘛。

你才会理解为什么有一个怀玉禅师他那么牛,他牛到什么程度呢?他就要金台往生,就要阿弥陀佛执金台来,银台来了我就不去,就这么牛,他坚固的信心是为什么?因为他坚信心性具足一切功德。这个理,心性之理具足一切功德,想怎么发挥事就怎么发挥事。

才能够理解,才能够确定说,诶呦,有的祖师临命终的时候,大家要知道,六欲天童次第来接引。你不要吹牛以为说这有什么呀,我也不会生天,生天还在三界之内,六欲天还在欲界之内,你根本受不了。

像上次讲《安士全书》的时候,文昌帝君前一世他是个山神,就因为有人来烧了几炷香,求了他一下,想要个儿子,他就控制不住,就跟着走了,投胎去了。大家设想,六欲天童来次第接引,那是什么境界,你当人你没见过世面,你根本不知道有多么的诱惑,但是他坚决不去,就等着佛来接,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事理圆融,有了这个见地,这个事理一圆融,见地透过来,就是一种戒定慧,就是一种定力。

所以说在这一次我们讲《弥陀经》,在这个就事论事居多的基础上,能够以事入理,以理来融事,事理的一如,这是我们今天特别要给大家说的重点。

那好,我们再迈入这个具体的内容上。先讲一下经题,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这个经题。以往我们字面上理解的话,就是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是叫佛,然后他教化有缘,了生脱死成道的方法中,有一个特别的方法他知道了,往生极乐世界,然后他告诉我们,就说,说这个净土法门。说什么呢?

说彼土的教主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去往生,最终能够成功在那儿一生补处成佛,这么一件事情。所以讲这么一件事情的一部宝典就叫经,就《佛说阿弥陀经》,此土的佛说彼土的佛,为了让大家皆能往生,就这么一部经典。

那么从这部经题,《佛说阿弥陀经》六个字来看,我们都知道常说不是佛叫做觉者吗,觉者。佛者,觉也,觉悟的大圣人。在娑婆世界或者说整个法界,大家要明白一个范式一个轨则,就是一切的觉者的行者的这个觉悟之道,都不能够离开般若波罗蜜,这是三世诸佛十方诸佛不共之法,根本法。

所以《心经》里面说“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极乐世界也得过这个法,般若波罗蜜。

我们说就是从闻慧、思慧、修慧得三摩地,觉悟这个实相境界。但是在觉悟的这个轨则上,怎么觉悟呢?只有一个套路,就是从文字般若,它是一种工具,来起观照般若,它是一种手法,我们说的法门。文字般若工具就是教法经典,最后入实相般若就是目的,这就是三摩地。从闻思修入三摩地,这个都绕不开。

你看咱们这儿释迦牟尼佛就是这样成就的。他当太子的时候,到城门那儿去云游,结果就看到这个老病死,然后又看到有一种修道人沙门,所以他才发了这个出家之心。这一些老病死的场景和概念对他来讲就叫文字般若,给他以启发,给他以机会。那么慢慢发了心以后就出走王宫,寻师访道,入山修行,然后一直到菩提树下,之前这一系列,包括菩提树下成道之前,都叫做观照般若,就是运用手段去禅修,观照,观察的观,照见五蕴皆空的照。

那么最后在菩提树下直至终于成佛了,这个就叫做证到实相般若,三般若。文字和观照般若还属于方便般若,就是运用方便善巧,为了入实相般若,就叫究竟般若,究竟智慧,这个套路你要明白。

那么阿弥陀佛也是如此,阿弥陀佛当时他是“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真道意”,读《无量寿经》都是信口就来。这句话说的就是当时他听佛说法,就是听到文字般若。

然后他就思惟摄取庄严国土清净之行,或者也讲到说“一向专志,庄严妙土”,这实际上就是阿弥陀佛修的观照般若,其中的内容包括称性发四十八愿,观照般若。

那么最后释迦牟尼佛跟阿难说,“法藏菩萨今已成佛,现在西方,其佛世界,名曰安乐”,这就是说已经修成,叫实相般若。还是这三般若。

那我们为什么跟大家讲这个,因为等一下我们要以这个法去论一下经题,来跟我们的心地合拍,合拍什么呢,就是这个觉悟,这个觉照。所以大家要把这个先匡死,为什么,就是一切的佛法修学成功,无一例外就是这么一个轨迹、模式,由文字般若引导观照般若,证入实相般若。

所以大家有了解教法的,天台宗里面有一个概念特别说得好,叫三轨,轨迹的轨,仪轨的轨,这个东西它又叫三法妙。这三轨是什么呢?一个叫做真性轨,真实的真,本性的性,真性轨是什么?就是我们说的实相般若。

还有一个叫做观照轨,就是刚才讲到的观照般若,轨道的轨,轨迹的轨,不要听错。那么还有一个叫资成轨,资,资粮的资,资质的资,成功的成,就是一切开发或者促成观照心行的引发条件,实际上就是咱们说的文字般若,这个叫三轨。所有圣者必须依这三轨而成就,不得绕过去,不得走开。

好,那我们看一下《佛说阿弥陀经》这六个字,这个经题实际上就把这三法,把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和实相般若表显得非常的圆满和圆融。

我们大家来看,当然说到觉悟来讲,我们都知道,觉者嘛,以前我们在讲《弥陀经》的时候也讲过,佛者,觉也,也讲过从这个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角度,那实际上这部经典也吻合。

《佛说阿弥陀经》,佛说阿弥陀,“佛”就是自觉,就指的释迦牟尼佛已经觉悟了,成佛了;然后“说”,就是觉他嘛,为五浊恶世说这个难信之法,就是觉他呀;那么“阿弥陀佛”就是觉行圆满,无量光寿。

再一个,也可以把“阿弥陀佛”当做本觉,为什么,法界藏身。我们也讲到本觉,然后还有一个始觉,就是“说”,本来阿弥陀佛成就已经十劫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所以一开始佛说的时候就是大家开始觉悟了,知道有净土要往生,就是始觉。

那为什么叫始觉呢?因为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儿得了究竟觉大圆满,才能把这个本觉开始告诉我们。所以这个就叫本觉、始觉、究竟觉,从这个角度套一下这个经题,也是一个觉。

那么再看,《佛说阿弥陀经》,“阿弥陀”属于遍觉,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周遍,叫遍觉。那么遍觉,虽然他是遍觉,你说的表达的不精准,你看刚才我们讲到的事和理不能圆融,表达不精准可能就出现偏颇错误,所以说的一定要说对,这是佛说圣言量就叫正觉,“说”就是正觉,“阿弥陀”是遍觉,那么释迦佛叫无上觉,因为他在我们娑婆世界来讲,是三界导师,四生之父。这是从这三方面的觉来看一下这个经题。

当然我们主要导入的就是要跟大家讲这个,“佛说阿弥陀”属于三般若,面面俱到。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来看,你比如说,“佛”就是指的观照般若,为什么呢?因为在咱们娑婆世界示现的八相成道修行成佛的过程,成佛的过程就是观照般若。“说”,用声音方便说《阿弥陀经》,说阿弥陀名号,所以说就是文字般若,这毋庸置疑的。“阿弥陀”就是实相般若,这个就比较难理解,说阿弥陀怎么是实相般若。

为什么?一个,名号当体即是实相,就是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我们刚才讲的一切法皆是实相,这四个字当然是实相,我们念阿弥陀佛念的就是实相,就是真理。而且名号的意义也是实相,为什么?无量光寿就是实相法界,所以“阿弥陀”就是实相般若,“佛”是观照般若,“说”叫文字般若。觉者,就是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这么觉的,这三个轨迹。

那么再换一个角度,“佛说阿弥陀”,前一个“佛”,释迦牟尼就是实相般若,为什么?释迦牟尼叫能仁寂默,佛知见,在《法华经》中说佛为什么出世呀,给众生开示悟入妙佛知见,这就是实相般若。那么说法度众生,讲《弥陀经》说法度众,佛说,“说”就是观照般若。说什么呢?说持名一法,持这六个字就是文字般若。这是又一重。

那我们再看。“佛”,释迦牟尼佛就代表文字般若,为什么,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一切经教都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就文字般若。“说”就是实相般若,这个又难理解了,为什么说就是实相般若,为什么,因为声音就是实相,为什么能“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呢?这是观音菩萨的法,所以“说”反而是实相般若。“阿弥陀”就是观照般若,为什么,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必须仰仗四十八愿作增上缘才能成就往生,这就是观照般若,手法。

所以大家看到了吗,听明白了没有?《佛说阿弥陀经》,“佛”,头一尊佛,既是实相,亦是文字也是观照;“说”,也是文字,也是实相,也是观照;“阿弥陀”,亦是实相,亦是文字,也是观照,所有的这个都是般若波罗蜜,就叫觉。

“佛说阿弥陀”就是觉,这就是一念真如觉性称性随缘发挥出的这么一部经典,这么一些文字,我们现在所有的理解力也是不离这个文字,皆不出什么呢,我们刚才讲到了,融事会理哟。大家听见我在不断地说,我说这些,就是事,可是当体全是我们心性真如实相之体啊。

能说的释迦牟尼佛,他说的阿弥陀佛,能说而说的这个经论,就这个《弥陀经》,所说的我们要理解成的这个法门,包括我们现在能说的所在的咱们现在的娑婆世界,所说的我们将要前往的极乐净土,能说的世界里面,所度的这些众生,你我他,所说的成佛十劫以来阿弥陀佛、西方三圣、清净海众,发现了没有?只要我列举的班班列列一切事件,一切人物,一切森罗万象这就叫事,皆是这个真如实相,法性真心,当体就是,现在就是,就是觉,就是真心本性。

大家看到了吗?心性就这么广大,想怎样就怎样,都是心性。大家感受到了没有,心性就这么广大,周遍法界。心性就这么具体,一部《佛说阿弥陀经》就是心性,一个六字名,佛说阿弥陀佛,就是心性,这就是理,理就是事。

那如果大家真的能够这样理解的话,我们就发现,为什么叫心性,心性是什么?心性就是觉性。心性就是觉性,所以《佛说阿弥陀佛经》就是“觉者说觉”,或者说“觉说觉者”,或者是“说觉”吧,说的就是觉;或者说“觉说”吧,依觉而说,说就是觉。

大家发现了没,所有的这些,《佛说阿弥陀经》这个内涵就是,人就是觉人,境就是觉境,皆是觉。与此有缘,与这部经典有缘,与这个法门有缘都是觉缘。当体念佛就入这个觉道,所以“一称南无佛,皆共成佛道”,初发心就是正觉,没有次第,没有修证,你敢吗,敢不敢信,法尔如是。

所以《佛说阿弥陀经》就是一个觉经,既是觉悟的经,也是绝待的绝,就是说绝了,把这个法门就说绝了,说到顶了,说到孤绝处了,普陀山那边南天门有个海岸孤绝处,就是到头了再也出不去了。这就是《佛说阿弥陀经》,一个觉字,大家往这个觉海里面会,心地上面会。

当然我们给大家讲了这么多,这还不是我们要推出的重点,大家思惟说《佛说阿弥陀经》,想想,为什么龙树菩萨一看经题就知道经义,就通达这个经的内涵。《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题,就把所有《弥陀经》的内容已经说绝了,最痛快直捷地已经告诉我们根本法,当然,什么根本法?今天时间到了,四十分已经太多了,我们明天再讲。

好,今天就到这里,请大家合掌。

南无阿弥陀佛(十称)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随喜大家,今天我们半小时到此为止,明天晚上再见。

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