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过去佛到现在佛,诸佛关于佛教的教义,有一个概括,大家都很熟悉,“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前面两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世间的人大概也都有这种印象,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止恶行善,佛教当然不例外。
但是,佛教和其他宗教有什么不一样呢?有自己独特的东西吗?可能就在这第三句话上——“自净其意”。“自净其意”是佛教在止恶行善这个问题上的“不共法”。
行恶的人肯定是有很多烦恼的,由于烦恼而行恶,由于行恶而更加烦恼。如果学佛以后,说不要行恶,我们要行善,要多帮助人,多积累功德,我们姑且可以称这些人为行善的人。行善的人有没有烦恼呢?行善的人其实也有烦恼,很多佛教徒的烦恼就属于行善层面的烦恼。
行善层面的烦恼,就是我们做了好事以后、帮助人以后滋生出来的烦恼。有时候是因为帮助的方式不对,有时候是因为给予对方帮助的量不够,或者是过多,或者过少。还有很多时候,这个烦恼是自寻的。
在帮助人的过程中,为什么会生烦恼呢?佛教讲,就是由于住相。只要你住相行善,就会生烦恼。所以,对于学佛的人懂得止恶行善,想着每天去帮助人,去积累功德,这样的人一定要修行一个法门,这个法门在《金刚经》里叫“无住相布施”。布施可以做为一种行善的概括,行善当然不仅于布施。
无住相布施,通俗一点说,就是“善不望报”,行善不要希望有回报。如果你心中期待回报,一定会有烦恼。所以,对这个认识一定要生起决定的理解,在决定理解的基础上,拿定主意,一开头就不带任何期盼去助人,这样你就不会有烦恼。
佛教把做一件善事的过程分成三个部分,非常合理。第一个部分叫“初善”;第二个部分叫“中善”;第三个部分叫“后善”。“初善”是指在做这件事之前的动机、出发点,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中善”是在做事情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心态; “后善”是做完一件事情之后,对自己所做的认识。
对自己所做事情的认识通常有好几种:有的时候我们得意,有的时候我们肯定,有的时候我们后悔,有的时候有点期待,希望别人表扬,希望别人理解……
那么“自净其意”是要我们在这三个部分都能保持心不住相,无所住。所以说,在一开头,你就拿定主意,不望报。这个报是多方面的,有时是希望别人回报你,有时不一定,境界更高的人,不一定要回报,你只要给我一个理解就好了,给我一个感谢就可以了,好朋友之间会这样,亲戚之间也会这样。你帮助了他,你常会有所希望或期待,未必是以后给我钱,但是给我一个理解也好。
希望别人的理解,表扬,肯定,感恩,这都是望报的表现。只要你存有一丝这样的念头,当期待落空的时候,心里就有烦恼。这个烦恼可能是怨恨,可能是郁闷,可能是后悔,后悔不该做。所以说,如果不自净其意,善有时未必会生出善,而像我们刚才分析的,善生出恶来了。本来你帮助人是善,但是最后心里生起怨恨,生起后悔,那么这个就是恶,是烦恼。
关于如何行善,其实也可以说,佛法就是讲这个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如果行善望报,我们的心就挂碍,心挂碍的时候,我们就被所做的事情牵制住了,也被外面的环境牵制住了。心被牵制,意味着它没有主动,失去了平衡,它有期盼。
所以,你如果想让你的心自在,必须要不住一切相,再去做这些事。而且,最重要的是初善,做事之前,把这一切都放下,只管做。你帮助人,别人不理解,不管他,继续做。也有以怨报德的,不管他,继续做。还有,你不断地帮助人,很多人不仅不理解,还障碍你,你也不管他,一直这样做,慢慢地你就会得到一种命运的主动权。
命运的主动权是什么意思呢?由于你做这些事,心无挂碍,慢慢就跟外界环境之间建立了良性循环的机制,这种良性循环的机制在佛教里就叫善缘。
缘是多方面的,跟人的缘,跟地方的缘,跟一件事情的缘……这个缘太丰富了,天上地下,包罗万象。而所谓的善缘,就是良性的。我们的生命由各种良性的缘、良性的因缘构成。在良性循环中,你将会发现,善成为你生命的天性,成为你的本能。
当它成为你的本能,环境也不断反馈给你相应的回报。这个回报不是期盼来的,它自然会循环过来,在这个时候,你已经不以善为善,自然就是这样。于是,你就主宰了你的命运,也创造了你自己的世界。
很多居士生的烦恼都是在这些问题上出现的。即使到寺院来布施供养,亲近三宝,也有这样的问题。你希望师父能够理解,师父能够表扬,进一步可能也希望寺院能够给予特殊的关照,因为你觉得你给寺院做了很多工作。
那么,这一系列的期盼要是落空了呢?心里就生烦恼。对我们信仰的对象尚且如此,在生活中对家里人,对其他人,更容易这样。只要我们以这种方式去修行、生活,那么,我们就还是不能够摆脱烦恼。
所以,我们要净化烦恼,必须要回到这第三个问题,怎么样“自净其意”。“意” 就是意念,我们做一件事情的初(善)、中(善)、后(善)这三个部分,“意”都要净化。怎么算净,怎么算不净呢?这里要以《金刚经》的话做标准。只要你住于某种东西,就是不净;只要你无所住,就是净。
有的人会问了,我怎么修行“自净其意”呢?怎么修行“善不望报”呢?我告诉大家一个下手处:反其道而行。反其道的“道”,不是宇宙规律的道,是世间的人、是凡夫众生通常的道、通常的路。刚才讲到凡夫众生行善,通常都是有所期望、有所期待的。
反其道呢,就是你偏偏要训练自己,无所期待去帮助一个人,无所期盼去做一件事,你偏要跟自己过不去,偏要跟通常的方式过不去,你才有可能入道,但入的是佛道。
放眼观察一下我们这个世间的道,世间的凡夫道有很多规律,很多相状,在你修行“自净其意”的时候,偏偏要跟它相悖,要逆着它。这个逆着,主要是逆着心念,逆着你那染污的心念,逆着通常的俗态,你就能够步入到自净其意,步入到无住相布施的修行中。
我们看世间很多相状,比如说,在你的朋友当中有一个人,当他高官厚禄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去接近他;而当他退休或者失势了,马上门庭冷落车马稀,人心总是在这种跌宕之中。反其道而行,你能自始至终一样,这就是净化,对自己心灵的净化。
这个时代的人,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虚荣,通常喜欢接近繁荣的、漂亮的、光鲜的、健康的、年轻的、通畅的事物;在我们这个时代,生病的、衰老的、失意的、失败的……都是不被人重视的。那么修行的人,怎么能够从这种定式中摆脱出来?佛陀教导我们说,我们要多亲近无常。
其实呢,一切都是无常的。但是好像无常表现最明显的恰恰是人生的负面现象,就是生病,死亡,衰败,腐朽,还有衰老,修行的人要多接触这些。接触这些,能够时时观照无常,提起正念,不会被这个世界浮华的假象所迷惑。
我们这个世界有很多假象,粉饰太平的假象,你看街头上那些广告,你看广告上那些貌若天人的形象代言人等等,这些其实都是蒙蔽我们的假象,容易使我们迷失在里面,陶醉于其中,而忘记无常。所以,反其道而行,我觉得特别具有可操作性。
这个世间总是有很多的俗情,人情的冷暖变化,你能在这里按照你的主张坚持去行,自净其意,通过这种行持——这种行持可能还没有达到无住相,无住相应该是平等的,我们开始可能做不到,但是我们可以从这里下手,慢慢就能达到初善、中善、后善的无住相布施。
所以“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这三句话是分不开的,前面两句话是道德的境界,通常社会道德也可以这么讲,但是如果没有“自净其意”作保证,这个善就可能生出恶来。所以,从善不望报到反其道而行,我觉得这是我们在生活中修行“自净其意”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