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南无阿弥陀佛!各位莲友晚上好,希望我们能够随时保持正念、正知、正见,随时能够提起来道心。

今天我们又要做一个开示分享,本人也由衷的高兴。可以向大家说个心里话,对于线上的开示,有一段时间我身心比较累,虽然没想放弃,至少也生起来了一种疲厌心。现在我又回来了,觉得渐入佳境,也是我们这个道场的加持,所以今晚也非常的随喜各位。

一直看到大家在群里面忏悔和回向,我真的随喜,也觉得不容易。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本来可以诱人心散乱,使人比较容易被五欲六尘染着的这样一个所谓的网络,被我们转为道场作为道用,真的是非常难得,是我们的共业所感吧!所以请大家也生起欢喜心。此时此刻也请大家开始提起正念,观想莲宗第九祖蕅益老人,从极乐世界放光现瑞,给我们开示无上甚深微妙法。

今天晚上我想首先跟大家分享的,是蕅益大师在《灵峰宗论》里面比较靠前的一段。因为前面一部分都是他老人家当时有时候会忏悔,有时候会结界持咒,比如说多少多少万,他每次都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的去写一遍愿文或者回向文。只要做一次佛事,他都会认真的去做。从中也可以感觉到这样的一代祖师是怎么练成的,他的这种一丝不苟的展现也是菩提心中怜悯众生的表现。

所以呢,今天首先我们来分享他的一段愿文。

“智旭夙造深殃,丁兹末世。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读诵大乘,仅开义解。称念名号,末入三摩。外睹魔党纵横,痛心疾首。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复由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灵峰宗论》卷一之三,九华地藏塔前愿文)”

为什么要先来看这一段呢?这是蕅益大师有一次去朝拜九华山地藏王菩萨肉身塔的时候,写的一段祈请大士地藏王菩萨加持的祈愿文。想想我们现在也会出去游玩,走走拜拜,很好,也算是个朝山拜海吧,但是心力跟祖师比,可以说确确实实很多时候是不务正业的。

这一段蕅益大师一开始就点自己的法名“智旭”,跪在地藏王菩萨肉身塔前,先把自己的名号报上,然后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首先是非常惭愧的态度,不像我们一般的凡夫和不明就里的人,会向外抱怨,或者说自己修行这么精进,为什么没有感应?反而还会有违缘,出来不如意的事。他首先反观的是自己“夙造深殃”,一切都是自己的事,另外所感的是什么呢?“丁兹末世”,“丁兹”就是正遇上的意思,正好还生在末法时期,所以头两句是彻彻底底的从轮回、因果的大背景线上向地藏王菩萨忏悔,说这是自业所感、自心所造。

首先忏悔的是“虽受戒品,轻犯多端”。蕅益大师在律宗里面,也可以算是非常杰出的祖师了,只不过后来他的行重在净土,所以就偏重列到净土祖师中了。他对戒律的研究也是非常深入的,在通过对戒律的研究以后,他后来甚至把自己降级,说比丘都不敢当了,只能算一个沙弥,退居为一个沙弥菩萨僧。当然这样的大师忏悔自己“虽受戒品”,但“轻犯多端”,我们可千万别认错了,说哎呀,原来这样的大祖师都屡屡犯戒。

大家要知道,祖师们对自己的要求很严,不是跟众生比,也不是跟弟子们比,而是跟佛菩萨比的。所以说在戒律微细的开遮持犯上,他是非常清楚的,这种正念到了什么程度?稍微有一个可能是“轻犯多端”,或者是应当学,或者是由于怎么样的时节因缘,他都会感觉自己有所毁犯,我们千万不要以为说这是破戒比丘了,人家从根本上就是极其完美,戒律皎若冰霜嘛。所以有一点点的好似飘来的杂质,他都马上能觉照的出来,来反观、忏悔,所以到了地藏王菩萨本尊前,首先忏悔“轻犯多端”。

我有时候出去讲法,问大家扪心自问五戒持得怎样?真的持圆满了没有?有的同修说:“我五戒已经持得非常具足了。”我见过这样的人,真的是不知者不怪吧。真正讲到戒律上微细的开遮持犯,比如说杀戒的话,看电视剧里中国人打日本鬼子,你觉得坏人被好人打死了,起一念的随喜或认同心,这都算毁犯的。当然求授戒体是好事,但我们仔细看看每天的起心动念,根本就是不入流了,有时候对于戒律上戒条确实不甚了解,有的一塌糊涂,自己毁犯也不知道,根本就没在条条框框内。

蕅益大师的真的是从大善知识、佛菩萨的境地上来讲,说是轻有毁犯。这种严于律己也是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一个标杆,一切要以戒为无上菩提本。直到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有七重栏楯,就是代表的戒,加上后面的七重罗网、七重行树就是代表戒、定、慧。所以说戒是非常重要的。

大师在首先忏悔“轻犯多端”。其次,“虽习禅思,粗惑不断”,这是从修止观的角度来讲。当然“粗惑”又是一层的隔裂境界,就是看从哪个角度来讲。我们凡夫,那念念都是贪、嗔、痴,特别是对于根本的五欲,尤其色欲、食欲这都是本能的、下意识的,这些对于祖师来讲已经不存在了。那“粗惑”是什么呢?是从不生灭法上来讲起心动念,就像赵州老和尚一天二十四小时基本上都已经在道上了,就吃饭的时候或者上厕所时候,稍微有点走,这就称之为“粗惑”,这样来忏这个根本法的。

下面说“读诵大乘,仅开义解”。就是说对于大乘经典并没有往实相上会,而且开的都是用生灭心、意识心去进行理解、会通,然后再做一些讲解,诸如此类的。所以跟那个时代比,现在觉得有一个闻思讲堂已经难能可贵,其实我们讲法基本上还都在义路上做文章,确实没往实相上会。那么这个他认为也是过失。

确实从学习经教来讲,有两个路径,一个是“离经一字,即同魔说”,这是从闻思上而言,确实是依经而想,依经而悟;另一层从修证上来讲,“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三藏十二部大乘经典都是直指我们明心见性,从迷到悟的。所以说,整个其实说的都是一句话,不是说把它隔裂开来,这个经说的什么内容,那个经又是表达什么方法等等,天天分别名相不知休,这就学错了。解悟上来讲,依文解义就不好,我们要听佛讲的玄外之音、言外之意,这才是悟,不是解。所以在我们的悟上有解悟有证悟,它是不一样的。大师这里也是说他总是在义路上去开解,而真正的大乘心地法门并没有常住在里面。

最后,虽然“称念名号”,而严格的讲“未入三摩”,没有得三摩地,也就是还没得念佛三昧。

我们来仔细的捋一遍,这样的祖师爷,连发愿文都不会违背释迦牟尼佛说的圣教次第,从戒、从定、从慧还有从念佛这四从,一定是从戒、定、慧三学开始。简单的写一个发愿文都如此的严谨,最后还是导归净土,忏法都是从这上面来忏的。当然我们再看祖师的内心,都是在微细烦恼、甚深法界上来尽情的要求跟佛菩萨的境地看齐,而生的忏悔心。所以忏悔、发露的话,一定要从心底深处全部倒出来。为什么呢?有时候说是忏悔,我们只是表面的忏一下,或者象征性的想一下。其实脏东西不是不愿意忏,是自己根本就不知道,甚至有一些人之常情上的好像高姿态的说一下说这不对,可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或者非常坚固的习气,他舍不得动。

你看这样的一位祖师,他来忏悔的心发到极致了,见了地藏王菩萨,那真是如对圣容战战兢兢的,这样的来表达自己的惭愧心,而且认为一个是宿业所感,一个是共业所牵。所以说“夙造深殃,丁兹末世”。后来的戒、定、慧三学等等这些都是自己做的不到位。没有一味的向外求,他能把忏悔法门当下修成心地法门,这只有祖师们能做得到。

特别是后面:“外赌魔党纵横,痛心疾首”。这就是悲心呀,慈悲心、护教心嘛,看看到处都是邪魔说法,邪师说法多如牛毛。蕅益大师在明末清初的那个年代已经是末法了,外道那么多,何况至今了,我们现在外面那真的没法说了,去一些地方讲法,我也是耳闻目睹了好多。有些在家人模仿出家人,登座给人授菩萨戒,收皈依弟子,又给说三年能超度,必然能到边地疑城,但是有一次不来或者有三次不来这就不算数了,就以这样的一种来笼络人心,掌控心念,这就是教主欲,一看就是典型的魔头种子屡犯的寻常毛病。所以我们这个年代也是“魔党纵横”的,国际上的我们听得更多。所以蕅益大师在这里“痛心疾首”。

再一个“内见烦恼纷动,愧地惭天”,这是从自力上来讲,每天反观。我们不知道有没有觉得“烦恼纷动”,可能现在还觉得不错,参加了闻思讲堂了,每个周末都有讲法,随心所欲去听,线上线下都有,觉得这学佛越来越好。但发现了没有,蕅益大师的“烦恼纷动”指的什么呢?念念都在反观,一天基本上都是在道上,就干这么一件事。那我们可能稍微有个轻微的法喜,或者就马上知足,觉得这一个月都足了,今年就够本啦,所以都不能比的。

在这种情况下,才又觉得“复有恶业,备受病苦。痛娑婆之弊恶,叹沉溺之无端。由是扶病入山,求哀大士”。蕅益大师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忏悔求加持来了。这样一种深度的惭愧忏悔心,用非常次第明了的教法表达出来,而且留给我们后人以作提正破邪所依的根本法义。那么我们也要从此段文中得到一些启示,纵然现在不可能像祖师大德这样痛彻心髓,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发心,而且对于佛事大家一定要认认真真的去做。

蕅益大师这样的人,已经完全有资格说不执著了,又何必在乎那些呢?非得跑到九华山,还得一句一句的写出来,首先把自己名字提起,他何必这么认真呢?执著了,心到了就行了嘛!他没有,而是认认真真的写了这么段愿文,而且还跪在地藏王菩萨面前。

后面的文我没给大家贴出来,其实此次他也是这样,在胳膊上点臂香来供养地藏王菩萨。首先燃了“三柱供忉利(《地藏王菩萨本愿经》是在忉利天宫讲的)胜会化身无数、大集胜会现声闻相、六根聚会善巧说法地藏菩萨摩诃萨”;一炷香忏悔自己的身口意业过失;一炷求清净自己的律仪,断惑证真,长康无病,广做福事;再一个就是说最后要圆满菩提等等如此。一共燃了六柱臂香,其实就是在胳膊上点香供佛了,做了这么一件事。

这件事上我们就可以看到祖师们于弘法利生,自利利他上面是点点滴滴去做,一点点都不愿意错过,一点点都不喜欢粗心大意的敷衍,而是认认真真真正去做到位,做到头了,这才是叫觉,已经觉了,开悟的祖师才行圆满了。有一点点没有生到最到位的深处,行没填满,叫不圆满。所以他临终才能够自知时至,向西而化,这都是积功累德、功夫成片。希望大家生起惭愧心,向老人家学习,向前圣先贤们看齐。

“听讲不得徒事口耳,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若知我当为何事,则不贪逐名利,不逐名利,则杜外谤。不著文言,则善悟理。悟理则本立而道生,杜谤则德孚而物化。可以自利,可以利他。不然,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摄三)”这是我们今天跟大家分享的第二段开示,这也是给一个叫摄三的出家人开示的。

我们不是一直都在闻思讲堂听法嘛,那就听法而言,我们要思维知见上应该如何来确立,心念应该调成怎样,怎样能够知行合一,如理作意法随法行?这才是一个殊胜的闻法功德。诸位同修也一样都在听法,所以在此要把大师的这种婆心切切的开示,哪怕一句我们记的住,以后在听法上就可以作为善护念功德。

首先蕅益大师说“听讲不得徒事口耳”,那就说明我们常犯的毛病是什么呢,一个是口舌之快,再一个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所以讲和听的人不能在口和耳上来显现功夫,而“先应谛思,佛为何事说经,我为何事学经”。这个背景你树立不起来的话,那到底是学知识呢?还是学本事呢?还是凑热闹呢?还是说反正也没事干,就这么弄一弄?

“佛为何事说经”呢?在《法华经》里面讲到了,诸佛出世是为了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每一尊佛特别是释迦牟尼佛,能够化身到人寿百岁的时候来八相成道,那么他就是这样的一种累劫勤苦所致给我们积功累德,来感得他出世说法。那他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在菩提树下打坐成道?我们在听法之前先要这么做训练,“为何事说经”,即不是为了展现文采表达口才,也不是为了说修证的玄妙、神通、意识等等这些。他是为了什么呢?就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觉,佛知见,佛以佛心知,佛以佛眼见,现在我们六根门头都是凡夫知见。那为什么要学经?也是为了入佛知见。

如果能够明白我们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这个的话,那么“若知佛所为何事,则不耽著文言”。因为我们好多时候听了讲经,得不到真实受用。首先第一个就会比,怎么比呢?说今天比上一次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部经比那部经讲的怎么样,或者哪位法师和哪位法师讲的怎么样,或者说这个法我相应嘛,我不相应等等这些,一不留神就这样。

所以说从凡夫层面来讲这些具体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我们要善于调心,不要“耽著文言”,而要听它的真实功德。如果说知道为何事来听经的话,那就更好了。“则不贪逐名利”,其实从我们而言,就是不会有刚才说的种种过失,真心为了学道。这个知见、这个立场摆正的话,永远都是百毒不侵的,只要真心为道,念念向道,如如不动。那么之所以我们有时候被转,贪着名利也罢,或者其他种种的这些习气,种种的这些烦恼生事也罢,为什么?一定是你被牵着走了,就跟支流一样从沟里流走了,没有走坦途了,被转了。

所以两句话从根本上指出了我们一定发心要正,就是来学佛法的,就是来修佛法的,就是来成佛的。这样的话才可以自利,可以利他。如果不贪着名利,那就不会引起是非,也不会被人家诽谤。悟性比知识和才华要重要的多,不执着文字,就不会在文字上面始终咬着不放,否则就跟想离开地球的外太空引力,结果始终地球的引力摆脱不了一样,这是很难受的。所以,“不着文言,则善悟理”。这样的情况下,才是一个坦途正路和一个健康的良性发展状态。

蕅益大师说了,不然会有什么弊病呢?“学问愈多,去道愈远,学人愈盛,法门愈衰”,祖师们都是一针见血,一目了然,简简单单的几句话把听闻佛法,闻、思、修的利和害,正和偏等等,这些都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匡正。大家看这段就要引以为戒,希望在闻思的过程中,要始终将这些祖师的言教铭记在心,否则的话,产生这些弊病是一不留神的事。

大家听闻佛法确确实实要学会随文入观。我一直也在线下讲《楞严经》《地藏王菩萨本愿经》和《瑜伽师地论》。比如从弘法角度来讲,大家可以这样去设想一下,如果是一种推销手法,那么你始终是为了一种对立的、说服的,那就说明我们的心是隔裂的,是二元的,没有共同感,同体的这种一体感的功德出不来。如果你只管忘我的入到法里边,那么这种巨大的能量张力不是你的,是佛菩萨三宝这种无上甚深微妙法宝出现的功德,那么在这种法的巨大加持下,就可以把所有在场人的心调到共振一致的可能曾经未到之处,正念的高层次的正受中来,这样的话就随文入观,就住在法里边了。如果始终是一种冷冰冰的,或者是一种对抗感,那么就是干巴巴的。

那我想诸位听法也是如此,不管哪个经哪个论,或者哪一段开示,听的时候就把心跟着步调一块走,不要打岔,也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完全的六根门头所有的心念跟着法。跟着法好像在整个法界来讲,他是一个导引,你是一个追随,最后合二为一步调一致,这就叫随文入观,才能够自利利他。为什么呢?听的法你自己的心安住在那儿,那么才能安住别人。自己的心法喜到这个地步,那才能带动别人的法喜分享。

否则如果我们注重到文字的摆弄,或者说还想着其他方面的一些利益,那么作用就是不如不学嘛,学问越多,你听的越多,离道越远了呀!人越多(这群里不是有二百四十一个人嘛),看上去热闹,那法门越衰,最后“狮虫之记,良足畏也”。其实最后有可能每个人都变成狮子身中虫了,是败乱佛法的。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讲到,闻法的时候要这样来匡正心念。

同修们再来看一段,这是给一个叫法源的师父开示的。咱们福报还挺大的,听到的不是给居士开示,都是给法师开示的,所以就更为透彻,但是也更为浓缩,所以我们还是要用点心来融会和领解。

“念佛功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若知回向,虽误作恶行,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也!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灵峰宗论》卷二之一,示法源)”

这段话说的是“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一般我们都很难理解。虽然我一直在弘扬佛法,都是在强调信愿行,但是基本上把念佛的工夫来体现的时候呢,还是念佛。没想到念佛的功夫他说贵真实信心,怎么说念佛本来是一念相应念念相应,一心不乱才叫做功夫嘛,怎么贵在信心上?这乍一看好像有些牛头不对马嘴,好像错解经法根本义趣一样的。因为我们一般说心地功夫,下意识的会想起定力,就会想起一心不乱等等。为什么要贵在“真实信心呢”?就是说信心本身就是工夫的一个表达方式,大家一定要悟到净土法门的玄妙,信心就是第一个功夫,如果这个功夫你解决不了,那么下面的功夫就是虚的,整个就是空中造物,没有脚踏实地。所以这一句话就点透了,说只贵真实的信心。

大师下面又逐次略举了几条,这几方面我认为大家要有一个了解。“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其体无二”。当然我们总是在听这样的话,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佛性是一体的”等等,都会听惯这样的话。可是却能不能谛信这句话,领悟这句话的内涵,从这句话上生起无限的法喜,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经历,我可以说。有时候也是翻来覆去讲,他始终就入不到这个念上来。为什么说“信我是未成之佛”呢?首先要确立的是,虽然我现在造恶业、受轮回,在这儿迷迷蒙蒙的完全不知情,但是一定要知道,我本来的佛性是具足的,现在受三界的生死轮回,是冤枉不实的,经不起推敲的,一推敲就塌,所有的佛法就是让我们推敲,坍塌这个执著。

整个的佛光是遍照法界的,我们现在把自己给弄到一个屋子里面了,那么这个屋子呢,它也在法界的光明遍照中的,但是我们自己把这个屋子给关闭起来了。学习到佛法,就等于说开了一扇窗户,法界的光明照彻进来了,有了希望了,但是只要我们把这个房子给它震塌、去除,那么当下所有的佛国净土就能够显现,无二无别。一切的法门、行门都是为了这个。

所以要谛信“我是未成之佛”,就是成佛的可能性永远都在,佛性永远在,只不过阿弥陀佛已成,也是他把可能性变成可能而已,只要我一念回心就能够跟他一样。他也只不过曾经跟我们一样,但是他掌握了这条隧道了,这是一点。大家要生起信心就是我们决定能够成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能够跟阿弥陀佛一样,本来就一样,就是因为我们没往生,之所以没往生,有十万亿佛土相隔,就是因为有十万亿的烦恼,这个烦恼是无明一念翻动,只要我们本觉生起,那么就是洪炉化雪,顿然就生起这样的信心,本来是无差别的。

那么“其体无二”,大家尝试着有一个了解吧。我现在在居士林有时候会讲《楞严经》,这个体是怎么样的一个东西?什么感觉呢?《楞严经》里面讲得非常到位,它说这个体我们尝试一下。比如说,诸位每天用眼看东西对吧,有时候用耳朵听声音,好像说只有眼在看东西,耳朵听声音,可是你稍微琢磨一下,最后能感觉到东西和分别声音的这个心它是一个,而且眼和耳都是直通我们现前的这个心的,这个心从来不变,不会随着眼和耳的分别而变,感觉始终就是那个,能感觉的功能是不会变的。

那么它也不会随着天亮天黑而变,就如同我们眼睛睁开合上,能见东西的功能也没有变,那么它当然也不会随着生死而变,就是不管你轮回生、轮回死,这个体性从来不变,这也是往大讲的。那么这样来讲的话,不管在轮回中,不管成佛度众生,不管你已经在佛法界还是在无间地狱,它也没有变,这个就叫“其体无二”。

大家仔细认真去悟,当下所有的六根门头,要感知的时候,没有被外界转的时候,这个东西是始终如如不动的,跟佛是共振的,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一体的。只要从相上、缘起法上,性空法讲的就是这个无差别法。你到哪儿这个东西从来不动,可是所有的到哪儿的哪儿呢,是缘起发挥的。只要相信,现在我把幻相的这个缘起发挥得比较陋劣,可是不动的那个东西永在,就是这里讲的“其体无二”。哪怕我从这儿死,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前来接,莲花化生,顿入法会,还没有动过,乃至到了极乐世界一生补处,圆证三不退,最后成佛,在极乐世界或他方世界去化现,也有自己的佛国净土,还是没有动,跟咱们现在轮回在娑婆世界,我叫宏海,诸位闻思讲堂每个人都有名字是一样一样的。可以说这是今晚最比较难悟的法义,大家仔细悟一悟。

我以前无数次用金子给大家表过,虽然相上咱们是马桶,他是佛像,可是性上我还是金子。这个最根本的见地建立起来以后,这就叫“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呀!就是已经具足了我还怕什么呢?必然要成就我还怕什么呢?本来如此就是如此的,我现在只要随着这个缘,什么缘呢?随着佛的教法,随着念佛往生净土之法,只要一念回生就可以成就。

所以第一个信从根本的本质上而言,没有差别,这一定要信,这个底盘从来没有动过,现在只是冤枉而已。那么在冤枉的本位上,其次就要从现象上信什么呢?“次信娑婆的是苦,安养的可归,炽然欣厌”。其实表达的就是愿力。那么虽然本体上是一的,可是在这种如幻如化的东西境界中,极乐世界它就是很乐,是我们的归宿,太阳落下的西方,设教都是这么设的,是一个安养之地。那么娑婆就是一个苦,只要在娑婆的境界中,就离不开一个苦。马上我们在第五群就讲三界流转无边际,世间多忧恼,就是讲的苦。当然从这点来讲的话,他给我们讲苦和说乐,不是陈述完就完了,要有功用的,就是让你要想着离开这儿,去到那儿,这就是“欣求极乐,厌离娑婆”,“炽然欣厌”。

到了极乐就如归宝所,对娑婆巴不得赶紧离婚。生起一点对娑婆的感觉,生起来一念就知道错了。所以我们想净土信愿行的这种微妙度,就随便挑一个信一个愿出来,其实都是具足的,把一切的法门都带进来了,愿力里边的出离心,般若空性乃至六度万行中的布施(舍)法门,舍到没有一个舍,取到没有一个取,这都是现前空性,其实就是愿力的表现。所以在这方面这就是第二个信,把愿作为信来陈述了。

下面更加殊胜了,“次信现前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重在回向的功德上。说到这里,我们在实修群里边再再劝导大家回向,群里面最大的功德体现的就是回向。这也不是在这里非得自己杜撰,而是诸佛菩萨、祖师言教里面再再的讲到,“一举一动,皆可回向西方”,那么大家想想这个回向心里面含不含信?有没有愿?如果一举一动都可以回向,何况念阿弥陀佛这个举这个动呢。

可是“若不回向,虽上品善,亦不往生”,如果回向心没有,没有信愿相资,那么这个功德,只能在娑婆的本位上来讲算点善法,乃至上品的善法它也没有这个功德力,横超的功德力是用信愿来表达的。所以信愿的表达在回向的操作上面没有相应,那没办法了。这点来讲的话回向的重要性,其实也还是刚才我们说的发愿,愿生西方净土中。如果不回向的话,修上品善也往生不了。

可是如果知道回向,“虽误作恶行”。虽然你误作了恶行,一不小心犯了业障,造了重罪了,也有可能嘛,同修们都会犯业障的。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怎么样?“速断相续心”,起了惭愧心了,而且这种相续恶业的相续心,怎么断呢?也是由回向的长养,日积月累的回向心把它断的。为什么呢?我们本来在娑婆世界里面造恶业,贪、嗔、痴现行跟这个世界恶劣的外因情境对接、相互增上、互动而生起了恶业。

那么回向,当下“回”就是转生,“向”就是脱离,所以“速断相续心,起殷重忏悔”,就靠着“忏悔之力,亦能往生”。忏悔即是回向,即是信愿,始终就在这一条线上,也能够往生。善恶之辨就在于回向与否,甚至定善恶的性质都在于回向与否。如果有回向的话,造了恶业生忏悔还是回向可以往生。如果你没有回向,纵然善业在这里,不算往生资粮,那在往生法修净土法门来讲,那就不能算善业,甚至成了轮回资粮,多此一举嘛!所以这个法讲到这么纯粹的话,我们要好好受用、领悟。

如果说“忏悔之力”也能往生的话,下面一句又反过来讲,“况持戒修福,种种胜业,岂不足庄严净土?”在娑婆世界的时候,我们当然是种种的漏业,天然的毁犯戒律,不持嘛。为什么这里要“持戒”,只有你刻意的抽身和故意的不干,才能够持得了,修福需要我们主动去修去行动,那就说明我们天然就会每天在犯戒,自然而然的在造恶。这样的情形都是在庄严染土,跟这种庄严染土的业,一反观对着干,那么就是在庄严净土,这是确定无疑的,一念善法都是净土之因。

所以说从这点讲,所有的都是你信不信,虽然没有成佛,可是你是未成之佛,弥陀是已成之佛,是根本一样的。那么你信不信娑婆是苦的,安养的乐比这要乐得多,解决了所有一切娑婆的苦。你信现前的一举一动都是往生资粮,只要带着回向心,那么善恶就以回向作为背景来定性。大家听到这里,可能说这也太过了吧,确实如此。

最后大师说了,“只为信力不深,胜业沦于有漏”呀!就是说我们造的这个上品善业,乃至每天修的善法功德就由于信心没到位,就会沦为什么呢?沦为有漏的、有染的业呀。那就是说没有出来三界,还在轮回里面打转。

下面有一句话特别有意思,“又欲舍此别商,误之误矣!”有的人一听了就说,哎呀,那这样讲的话我修这么多善法没用,那就不够了吗?那就不修了吗?难道又要赶紧换一下法门,抉择一下见地?我原来修的对不对,整个这么多的时间和经历是不是白白的浪费了?疑心又起来了,这也是一种错误。为什么呢?就是说现在需要真信愿力和回向往生的心,并不是说造的业,比如说善业是不算数的。不是说让你舍开此又取彼,又开始倒腾了,需要的是“但加真信”。

最后一句话特别重要。“但加真信,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就你老老实实按部就班,还是按照原来的没错。需要是什么呢?再加这个信。“但加真信”,加了再加,信了再信,老老实实回向就要往生极乐。就在这点上用功夫,千万不要前面这么一堂开示一讲,就以为我又错了,不对了。

所以这一段开示其实还是一个信字。只要信了,“一切行履,更不须改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听了这个开示觉得有可能是错了,跟一个缸里面放了豆浆一样的,以为这豆浆是错的,赶紧舀干了重新注入清净的水,放点糖甜了,这才叫好了。但是呢,不要以为这一缸这豆浆不对要舀掉,我们只需要一点卤水,卤水一点豆腐就成。所以这个信就像卤水一样,不是让你把原来的豆浆舀干了换水,那豆腐也点不成了,就在这个豆浆上点卤水,豆浆就是豆腐,就这么简单,让我们生起信心尔。

所以从这几段蕅益大师的开示,我们来进行一个汇总。

首先就是从修道上来讲,要发真实忏愧心。第一段蕅益大师的忏悔发愿文,其实就是体现的那种纯真的道心,可以总结为始终对自己的修行和道业的不满意。一旦有点自满,觉得还可以,那你就丧失掉往前走的资粮了。所以到如此地步了还觉得不行,戒也不行,定也不行,慧也不行,念佛也不行,就对自己道业不满意。既然不满意,就从头来过,要从闻、思、修开始,听闻的时候不是说闻了再思了再修,闻的时候就要直接配思、修,为什么听,为什么讲。

这么听这么讲,讲完以后真正切实到功夫的时候呢,大家要知道我们有时候进不了,或者修不上去的症结和病根在那儿,到底信还是不信?一信永不再疑,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所有的问题就是要解决“疑”呀!那你都不疑了,这问题就不成为问题了,就没有问题了。你看就短短的几段开示,一个脉络就出现了。

所以佛法就是这样子的。今晚上这也算是一个打岔,希望大家再听的多,也要如我们最后一段挽澜处所说,能够真实做回向,若知回向与不知回向,大师已经权衡利弊给我们交代清楚了。

堂里的诸位同修,我不知道你们这一段时间来自己的受用怎么样?但是千万不要误以为这是形式主义,哪怕我们暂时是一个形式主义,可是你天天积累它一定质量上会增进的,有改变的,这是决定的,必然的。那么这个形式主义它有个什么好处呢?我们每天什么不是形式呀,吃饭就得去厨房,拉就得去厕所,睡就一定得在床上,这都是形式呀,那彼之形式都成真实受用,此之形式怎么就错了呢?所以呢,就是依照这个形式中的世界,我们来立这么一个形式,慢慢久而久之就能够产生道用的。在这点上请大家坚持,继续坚持,一如既往的坚持,希望诸佛菩萨、大祖师们永在真如法界内,慈悲不舍来时时刻刻的摄受护念我们。

那么在大家齐心协力每天都不忘的回向下,实修群自然而然就名副其实了,那庙里边有方丈、和尚、首座,有各个执事,当然我来讲法,义工菩萨们提前清场、主持、回向等等,这都是各司其职各自有各自的功德,其实我们已经就是在一个大道场里,这就是一个空中的庙,法界的庙,极乐世界接引的一个庙。随喜大家的实修功德,愿今天的闻思能够偶尔有一句让我们再增进几分,那我们开示就功德圆满了。

好,今天就到此为止。愿大家依然吉祥如意精进不懈。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