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禅的智慧普遍地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体现禅的意境、禅的精神和禅的风采。

做人的六条标准:知因果、讲良心、守道德、立志向、养识见、充才干。

以感恩的心面对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谐自他,以分享的心回报社会,以结缘的心成就事业。

人总是在克服一个一个困难的前提下才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成功。只有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这才是应有的精神。

所谓禅在当下,就是用禅的精神、禅的方法、禅的见地、禅的功夫指导我们如何面对生命的当下、生活的当下。

觉悟人生是智慧解脱,奉献人生是慈悲关怀。二者的融合无间就是菩萨的人生,是大乘佛法的真精神。

优化自身素质,就是要净化自己的心灵、美化自己的人格、深化自己的智慧、强化自己的力量。

和谐自他关系,就是要用佛法的智慧,处理好家庭关系、人际关系、团队关系、民族关系、国家关系、宗教关系乃至人与自然的关系等等。

善用其心就是用大智慧觉悟人生;善待一切就是用大慈悲奉献人生。

做人的八字方针:信仰、因果、良心、道德。做事的八字方针:感恩、包容、分享、结缘。

要安于本分,守本分,本分之外的不去钻营强求。能够安于本分,内心的烦恼就会慢慢地淡化。

在生活中体验禅的关键所在是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平常心是道”。

所谓生活禅,就是要在生活中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净化身、口、意。

要以享受和欣赏的心态,满心欢喜地生活在当下。

我们做人最朴实、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就是包容。

人生在因果规律面前看起来好像是被动的,实际上为善作恶仍然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舍”就是要舍去我们凡夫的心态,要在平等地看待众生的前提下,发慈心、发悲心、发喜心。

我们要从自心中求解脱,不要在心外寻找净土。

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烦恼是中流,般若是船筏。乘般若船筏,越烦恼中流,离生死此岸,到涅槃彼岸。这个过程都在我们当下的一念完成。

守一不移,是一种觉照的力量、观照的力量、提起正念的力量。修行的诀窍就在这四个字上。

保持一颗平常心——无断常、无取舍、无憎爱、无凡无圣、超越一切对立的东西,这是最直接、最根本的解脱生死的法门。

人生很被动,唯有结缘这件事可以主动地去做。

生死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

谁好谁不好,自己找烦恼。自己没烦恼,一切都好了。

物质上的丰收总是会越用越少,只有精神上的财富才会越用越多,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真正的财富。

学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觉悟,即是从生活禅进入禅生活的过程;学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众生,即是从禅生活回到生活禅的过程。

懂得尊重别人,才知道尊重自己。

要结四缘: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这就是讲如何发挥人的主动性,推动善因善果的成熟,避免恶因恶果的来临。

知道自己有苦,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修行人就是要在现实生活环境中锻炼自己、考验自己锻炼自己抵制烦恼的力量,考验自己的定力。

所有的问题、矛盾的存在都是缘于我们主观世界的看法和客观世界的存在不一致。有矛盾就有烦恼。一切苦厄都是由自己制造出来的,自作自受。要消除这些苦厄,别人代替不了,还要自己来解决。

【不做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

我们尽量不做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这样经过不断地积累,就能够改变人生的际遇。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使恶的结果推迟,使好的结果提前。

禅是一种生活艺术,是觉者的生活体验,是悟者、行者的生活内涵。

每天脸上有笑容,自然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安祥。

我们念佛、参禅,其目的就是要把守六根门头,使眼不贪美色、耳不贪荚声、鼻不贪香、舌不贪味、身不贪触、意不贪染一切六尘缘影之法。

要调心,少欲知足是法宝,一切随缘是妙方。少欲知足,心就安泰;一切随缘,心就自在。心能安泰自在,自然心平气和。

学禅的人,为了感恩一切众生,首先自己要过一种淡泊的生活、清净的生活、简单的生活。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事,慈悲感恩和为贵,忍辱包容是妙方;身体是寺院,心灵是佛像,两耳钟鼓齐鸣,呼吸梵音嘹亮。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培养平等心,你也不必拿出任何财物来,只要有这种心态,你就快活得很、自在得很!

“空”是不执著,是把一切法缘生缘灭的道理圆满无缺地理解清楚。

在生活中如何修行呢?简单地说可以有一个标准,就是以佛心作佛事,或者说要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

讲道德、守法律、做好事,不仅是社会对个体的外在要求,同时也是个体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内在需要,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外在强制的。

慈悲是智慧的具体展现,它源于对一切生命互为依存这一事实的认识。慈悲是要求得自他的共同利益,必要时甚至要舍己利人。

和谐是内在的要求,必须从内心的和谐做起,必须从生命的和谐做起,必须从善待天地万物做起,必须从人的内心净化、向善向上做起。

世间一切事业的成就,出世间一切功德的成就,人生一切宏伟目标的实现,都要靠信心。有信心,就有力量。

安心不可向外驰求,不可脱离当下。迷失也好,觉悟也好,烦恼也好,清凉也好,道不远人,都在当下。

人文精神、人文关怀所要达到的目的、所要表达的根本宗旨就是尊重生命。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有生命才有一切。

在修行的路上,只问耕耘,莫问收获。一直走下去,总有一天归家稳坐。

人人脸上有笑容,这个集体就非常祥和,人与人之间就能够彼此包容、彼此谅解、彼此尊重。在一个集体当中,彼此的感恩、彼此的包容、彼此的成就,至关重要。

我们怎么来感恩呢?就是要尽己所能来奉献自己的一切。

开悟是生命的转换、生命的觉醒,从有限的生命迈向无限的生命,从迷妄的生命进入觉醒的生命。

修行实际上就是“生命的拼搏”。因为我们要进入那个无限的生命,没有一种拼搏精神是万万办不到的。

我们要在结缘中成就自他。因为人生在世,唯一能够积极主动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结缘。

修行,一要有信心,二要明理,两者缺一不可。没有信心,光凭理解,可能会落入邪见;没有理解,光有信心,可能会变成迷信,增长无明。

有大智大慧,就能照见五蕴皆空;有大慈大悲,就能度一切苦厄。

生命实实在在能够把握和感受的只有当下这一念,错过了这一瞬间,那就叫做“时不再来”。

虽然每个人的成就与自己的主观努力分不开,但是说到底,还是应该把每—个成就看作是一切因缘和合而成的结果。

“真实不虚”四字,既是我们修学佛法的金科玉律,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金科玉律。做人要真实不虚,做事也要真实不虚;对待自己要真实不虚,对待他人也要真实不虚。

追求也好,抛弃也好,都是在求。只要有求就有苦,知足才能常乐。

【满目青山是禅】

满目青山是禅,茫茫大地是禅;浩浩长江是禅,潺潺流水是禅;青青翠竹是禅,郁郁黄花是禅。

要在做事业中落实佛法,把事业当成佛事来做。把做好事业看作是修行,也就是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他人有爱心,对他人有感恩的心,对他人有关怀的心。而这种关怀也好,爱心也好,感恩也好,都没有任何目的,是本当如此的,这就是佛法的精神。

调心的最后目的是要把心调伏得没有烦恼、没有无明、没有贪心、没有痴心,最后全心全意来为大众服务、为大众做牛做马。

“戒”,就是道德原则;“定”,就是那些能够使一个人情绪稳定的修行方法; “慧”,就是用来辨别修行的法门正确与否、是否走错了路的觉照能力。

净土非遥,灵山不远,都在我们举心动念之间。

修行人要发大愿、立大志。只有把自己这一点点心力都奉献给众生,才会有无穷无尽的动力去战胜困难、攀登高峰。

在世间什么是富,什么是贫呢? “慈母在堂名之为富,慈母不在名之为贫。”

破除执著就是突破自我的障碍,就是突破生命的局限性。

愿是大海,实践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这就是菩萨的精神。

修行一定要脚踏实地,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脱离现有的生活状况。各安本位、安分守己,各尽各的责任和义务,在尽职尽责中来完成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责任和义务。

惭愧心、悔改心应该有,但是不能老是后悔,不知道前进。如果只是后悔,不知改正、不知进步,悔就成了障碍。

贪、嗔、痴三毒是一切烦恼的总根子,是我们众生迷惑的根源。

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永远是一致的,只有把个人的利益与大众的利益紧密地联系起来,个人利益才是永久的。

修学生活禅有四个要点:将信仰落实于生活;将修行落实于当下;将佛法融化于世间;将个人融化于大众。

挂碍是什么呢?就是自己内心还有见不得人的地方自己内心还有阴暗面、有私欲,那就是挂碍。

无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不求将来是否会有好的成果。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就是无所求。

我们的心总在给外在世界安立各种各样的假名——好的、丑的、胖的、瘦的……。这个语言的世界、符号的世界、概念的世界,把我们弄得晕头转向。

真修行者,重在默默地行持,而不在口头上到处说。

一切的修行、证果、成佛度众生,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知恩报恩。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报恩,就是要求我们时时刻刻对一切事、一切人都要有感恩的思想,不要把自己和他人对立起来,不要把自己和自然、社会对立起来。

一切事情,不管未来的路有多长,当下是基础,今天是基础。

越是把自己想得渺小的人,可能是越有力量的人;越是有力量的人,一般总是越谦虚。

如果我们把烦恼当成一个处理品,我们大家一定不会自找烦恼。

所谓把握当下,就是要当下超越自我、突破自我。

“我”执是一切烦恼的祸根,是生死的祸根、世间一切问题的祸根。

修德、积福,就是创造培育善因善缘。不间断地培植善因善缘,恶缘就停止了。善缘成熟了,恶因就会推迟现报。

佛法就是一座桥梁,一切众生通过它从烦恼的此岸到达般若彼岸。

所谓见道,就是要见因缘生灭当下的无生亦无灭。

在自我反省中能够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那就能够确定自己生命行为的方向,或者说生命行为的取向。

【生命是无常的】

生命是无常的,这给我们提供一个改造生命、解脱生命的机会;如果生命是常的,它就是不可改变的东西了。

要普度众生,就要从爱护大地的每一粒沙、每一块石头、每一棵树苗、每一寸土地开始。

有感恩的思想,才会知道我们有社会责任。

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是恶业;一切令众生欢喜、有利益的事就是善业。

修行最紧要的目的,是要养成适应生命被动性的功夫——在生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痛苦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打击面前欢喜地接受,在一切挫折面前欢喜地接受。

戒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应该做的就不去做,这叫止恶;另一方面是应该做的就必须去做,这叫修善。

慧,不是小聪明,不是世智辩聪,它是由持戒、修定而引发的一种高于一般的抉择力、判断力,是一种极其敏锐、透彻的洞察力。它能使我们断除烦恼,趋于觉悟和解脱。

禅在生活中,净土也在生活中,八万四千法门都在生活中。在生活中起观照,在生活中得自在,我们才没有空过的时间。

学佛先从做人开始,把学佛落实在做人做事当中。这样,信仰才有根底,学佛才有落实的地方。

佛如良医,法如妙药,僧如看护者。对于患者而言, 良医、妙药、看护者缺一不可。所以不论是上根、中根还是下根,从医治身心大病的角度而言,三宝是缺一不可的。

好事从心开始,坏事也是从心开始,转变我们的心念是转变外在一切不利因素的关键。

菩萨的境界,就是菩萨道与生活零距离、菩萨道与生活成为一体。

照体独立,不是把外在的环境改变为符合我们内心的需要,而是要改变我们自心。

禅宗所说的平常心就是超越了一切二元对立、没有分裂的那个完整的心的原态。

不能将心待悟。将心待悟,永无悟期。要把全部心力放在做功夫上,不管悟与不悟,功夫照做不误。这样才是参禅人的本色。

感恩是要从对待每一个人,做每一件事做起。感恩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事身上,才是实实在在的。

心如虚空,就能够包容一切。还有什么东西能够把虚空挤破呢。

众生都能够从我们这一念善心当中获得良好的信息和加持,我们个人的福德因缘才会由之而扩大。关键的一条,就是回小向大、回少向多。

因果的定律,任何人都逃避不了。

人生的滋味酸、甜、苦、辣,般般具足。吃到苦的,忍受下去;吃到酸的,忍受下去;吃到辣的,忍受下去。吃到甜的时候,要反思,不能陶醉在甜蜜中。甜蜜总是暂时的,而酸、甜、苦、辣具足才是经常的。

一切有所求的心,就是有漏心;一切无所求的心,就是无漏的心。

假使每一个人都把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看作是神圣的,我们以感恩的心情加倍地爱护它们,那么,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就会日趋完善。

精神的空虚用物质永远也填不满。精神的空虚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粮,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献的精神来填补。

我们人类有责任协助其他生命都能获得安全,这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分别完全是一种主观计度。本来没有的事,一分别、一计度,问题就来了,烦恼就起来了。烦恼起来了,我们的身心就不得安宁,就不得自在。

世间的生态平衡,是以生命共融为前提的。如果我们不能自觉维护生命的共融,以掠夺的方式来开发大自然,就会给人类带来种种意想不到的灾难。

信仰佛教是人类良心的保证。

处处都把“我”放在前面,什么事情都把“我”放在第一位,这就是烦恼的根本所在。

人生的道路,不一定起步就辉煌。起步的时候,往往会很艰难,但是只要制心一处,一切都可以创造,一切都可以改变。

能够管好自己的心灵,就能管好一切。

【善意的微笑是禅】

善意的微笑是禅,热情的帮助是禅,无私的奉献是禅,诚实的劳动是禅,正确的进取是禅,正当的追求是禅……

今天的人不是太傻,而是太聪明。这种聪明不是真正的智慧,是世智辩聪——总想抄一点近路,总想舒舒服服就能够成功。哪有不经过辛苦,就能够到达光明的境界呢?

信仰不退休,修行不放假。

此岸是在当下一念,彼岸还是在当下一念;一念迷就是此岸,一念悟就是彼岸。

修行就是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空”是突破、超越、发展、转变的意思,而不是空无的空;不是消灭一个东西,而是不断地超越。

悟,是一种生命的大突破、大飞跃。这种境界,只有通过生命的大搏斗才能够拥有。

禅就是生活,以禅来净化生活,溶实“觉悟人生”的理念;生活就是禅,以生活来体现禅的功能,落实“奉献人生”的理念。

空灵是禅,含蓄是禅,淡雅是禅,向上是禅,向善是禅。

佛是没有烦恼的人,佛是欢喜的人,佛是慈悲的人,佛是无私奉献的人,佛是把一切美德、一切智慧都集中体现出来了的人。

我们要想改变外在的事物,那几乎是不可能的。要改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的心念。

真理是洞彻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度化众生,是不分冤亲、不分种族、不分国界,落实“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

知恩、报恩是我们学佛、成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客观世界本来是平等的,但由于我们每一个众生主观上的见解、心量、智慧不同,所以客观世界反映到我们的主观世界就千差万别。

世界上的事情本来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别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们要离相而证性,这样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佛法、禅以直面人生的态度,要求我们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见性,在生死的流浪中了生脱死。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就在日常的做人做事当中。学佛首先就是努力做一个好人,希望人生过得更圆满、更有意义。

着眼当下、着眼现在,这是我们人生命运转变的关键所在。

我们不要时常板起面孔想教育别人,而要有一种关爱的心、慈悲的心,感恩每一个人,帮助每一个人。

智慧的力量在当下一念,烦恼的力量也是在当下一念。当下一念能够转变,并且从烦恼方面断相续心,从智慧方面连绵不断地延续下去、扩展开来,那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就能做到内心世界的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经常以一种谅解他人的心态来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就会减少很多烦恼。

一切按照因缘果报的规律,这样才能够自由,也才能自在。

不管是解决个人的生死问题,还是解决社会问题和全人类的问题,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

经常有大愿力,我们就不会懈怠;有大慈悲,我们就不会烦恼。

生活禅应该覆盖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就是用禅的智慧、禅的觉悟来净化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生活,超越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不会庸俗化,使我们的生活不会违背真、善、美的原则,不会违背清净法、善法的原则。

生命需要平衡,需要和谐。对于所有的生命,我们都应该承认其存在的价值,承认其对我们个人乃至人类所做出的重大贡献。

要有一种主动的承担精神、奉献精神、感恩精神、包容精神、分享精神。有了这种主动,就能够在家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清净的生活氛围、禅修氛围。

能不能解决自身的问题,不在法上,而在听法人的心上。

在修行的过程中,翻来覆去的拉锯战就是精进与懈怠在战斗,就是道心与偷心在战斗。什么叫偷心呢?苟懒偷安之心就是偷心,一切贪图便宜之心就是偷心。

辛勤劳作才是真正在培植福报。

因缘果报都不是固定不变的,都不是静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缘果报都是随生命主体的作用而变化。

【要敢于承担,而不是躲避】

要解除生命当下的烦恼,就是要敢于承担,而不是躲避。

心净指我们每个人的心性,我们每个人的心性净了,每个人的佛土清净了,那么国土就能清净了。

学佛修行,没有别的要求,就是如何面对我们生命当下的困惑、当下的烦恼。

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感恩,我们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才能充满喜悦、充满幸福、充满团结与和睦。

佛教所说的破除执著,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去消灭客观世界的存在,而是要改变我们主观世界的观念。

觉性形之于语言,必然是清净语、慈爱语、柔软语,由此而达至我们的口业清净;觉性见之于行动,必然是慈悲奉献、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由此而达至我们身业的清净。

禅是一种受用、体验,唯行者有,唯证者得。

惜缘是指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要珍惜,惜福是指我们人与物之间的关系要晓得珍惜。

人生的不自由、不自在,往往具体地表现为能力或者财富的不够;但是最使人不能自由、不能自在的,是时空的局限。

我们不能选择什么果报,但是可以选择种什么因缘;我们无法改变结果,但是我们可以创造一切善因善缘。

所谓的良心,就是将信仰和因果变成了一种现实的自觉和观照力。

所谓远方,并非指路程的长短、距离的远近,而是指心念的迷悟。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能得失随缘,则心地泰然。

时时刻刻能够安心,就是在道场中,就是在做佛事。

思维法义不仅仅是去找一些谈话的资料,而是要找到治疗自己烦恼疾病的药方。

一切应以和为贵,以包容为上。

佛法不是反对、摒弃一切追求,而是要让一切追求在道德的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实现。

在逆境中不能动心,在顺境中更不要动心,顺逆都有方便来对治;顺逆都不动心,修行才有少分相应。

从责任上要强化,从感情上要淡化,这才能够提得起、放得下。

生命的价值在于觉悟,在于奉献。

妄想并不是心之外的某种实在的东西,它如同觉照一样,同是心的一种作用,只不过觉照是清净的,妄想是染浊的而已。

念佛不是数字念得越多越好,而是看你能不能反闻自性。

在涅槃的境界上,是一法不立究竟圆满的,没有任何对立面。有对立面,就没有自在可言;有对立面,就在生死中。

良心即是一种仁心,也就是利他的慈悲心;同时它又是一种觉照的心,它时刻警觉自己的(身、口、意)三业,使之向善、向上。

照见五蕴皆空,不是要消灭五蕴本身,而是要空掉我们在五蕴上所起的种种妄念。

生活中的人我是非,就是用功中的最大障碍。

人们喜欢向外追求幸福,这样得到的只能是幸福的幻象,稍纵即逝,因为外在的东西是变化无常的。

以佛心做佛事,一切事都是佛事。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我们就是要在心生心灭之间,体会那不生不灭的佛性。

什么是生活禅?从物质到精神,就是生活禅;从迷失到觉悟,就是生活禅;从染污到净化,就是生活禅;从凡夫到圣者,就是生活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