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含摄一切法,具足了一切功德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专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说他没有信心,不能不说他没有勇猛精进的精神,但他确实修得很杂。他认为:“我修多一点法门,更保险一点”。他不知道念佛一法,含摄一切法。名号具足一切功德。

成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愿,就成就了无量无边的菩萨大愿。得念佛三昧,就是一切三昧中之王,就得到了整个的大海。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于念无量无边的佛,往生西方就等于往生无量无边的佛的刹土。所以大家一定要一门深入,专修,不要搞得那么杂。

有很多居士一天到晚定的功课也是很杂,又念这个经,又念那个经,又念那个咒,忙了三个小时都没有念完。没有念完他就很后悔,又一天到晚很紧张,修行很紧张。其实你能够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具足了,其他的随分随力持念一下。没有时间也没有关系,你专门念佛就好了。

所以在家居士的早晚定课越简单越好,不要搞得那么复杂,还是奉行善导大师的专修的理念。这个专修的理念实际上在净土祖师里面,很多祖师都是这样示现的。

除了善导大师之外,比如说莲池大师,虽然他早年也参禅有悟,然而以后他就一门导归净土。有人请问如何修学佛法:你是怎么修行的?他就回答:“我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我一生就是这六个字啊,有这六个字就够了。蕅益大师也是“不谈玄不说妙,一句名号真风调”,专门念佛。彻悟大师也是这个样子。

印光大师一生的示现更是如此。他21岁出家,在湖北莲花寺做照客的时候,他去帮助晒经,正好看到了一本《龙舒净土文》,还是一本残本,不完整的。他看了之后马上对净土法门产生信心。然后他就宗门教下都没有涉猎,直接从念佛下手。由于念佛马上使他的眼病得以痊愈,他对念佛法门更深信不疑。所以从他出家到他往生,六十年,他就专门念一句名号,念一句名号成就了一代祖师。没有搞得很复杂。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里面,对专修、信心问题,又有很多比喻。如果有世间的法师、善知识乃至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圣人,乃至于登地菩萨,以及他方诸佛,都来现前,说这个念佛往生一法是权法,我有更殊胜的法门给你,这时候你都不要去接纳。

就是佛现前,都得向佛顶礼:我已经接受过您老人家给我讲的净土法门,发誓尽形寿修持这个法门,即便现在您老人家有更好的法门,我都不敢改变初衷。就是诸佛现前都不改变自己的净土信仰,更何况其他的外道邪魔呢?印祖也是有这样的信心,他谦虚说自己虽然在宗门教下,慧眼未开,但对于净土的信心却是诸佛现前也不会更改的。

我们一定要获得这样的信心。就不会一听到:修点禅定怎么怎么样、持点咒会怎么怎么样,内心就摇动起来。善导大师早就看到了,众生都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毛病,都有希奇好怪的毛病,所以用这些话来截断我们的妄心,让我们死尽偷心,老实念佛,莫换题目。如果能做到这个“莫换题目,死心念佛”,这就是你的大善根、大福德、大智慧,就是解决生死大事因缘成熟。不是在那里谈玄说妙的。

你说死尽偷心、老实念佛,真把一句佛号念下去可是不简单。大家昨天也尝试过一下,念十六个小时,也是觉得很辛苦啊,妄想很多呀,很想做逃兵。是不是啊?这还是大家你看着我,我看着你呢。如果你在家里呢,没人监督呢?那早就拉倒了。所以不是很好念的。我们的业障太重了。所以还是要借助共修,依众靠众,大家你盯着我,我瞪着你,不好意思(偷懒)。

这样的咬紧牙关念,念,念,念。念上路了,等你生起法喜了,这时候就好办了。在没有生起法喜之前,这句佛号念得太枯燥了、太没有意思了。甚至你好不容易精进一下,他就生起一种念头:哎呀,人家都在那里搓麻将啊、看电视啊,活得那么滋润,我在这里受苦干嘛呀,为什么啊?算了吧。

信心不够的人,他往往还会想:(他常常在这两者间徘徊,)你让我又吃素,又念佛求往生,(莲花)标在这里是不是真的呀?如果真的受骗了,又没有这些东西,又得不到这些利益,我世间的五欲六尘又没有得到享受,那我可不吃了大亏吗?两边都得不到。他心里有很多这样的担心呢。

所以我们要生死心切,方法找到之后就专修,一门深入,“咬定青山不放松”。善导大师不仅在《观经四帖疏》,在其它的文章里面也谈这个问题,苦口婆心,让我们专修。大家要依教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