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妄从真起,波逐水生。即念即空,居然本体。非于念外别得菩提,故云万法虚伪,唯是一心。了悟自心,触目菩提矣。喻如病体瘳时,便名健体。乱民定后,即是良民。去念而求心,是医必灭身而疗病,将必屠国而安民也。岂理也哉。——《佛说阿弥陀经疏钞》
这是告诉我们,对妄想杂念要认清它的本质,不要害怕。要知道,一切境界都是“唯心所现”。“唯心所现”,它唯的是什么“心”呢?业识心。一般我们讲心意识,妄念即是心意识这业识心所显现。但业识心又是从哪里过来呢?它的本质还是真如自性!如果我们的心离开妄念、离开动相,一切境界就会当下平沉了。“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唯有这一妙明真心周遍虚空法界。
所以,了悟本体的妙明真心,就会“触目菩提”了,就是显现出来的都是菩提的觉性,就是禅宗常常讲的“祖师意”“百草头”“庭前柏树子”……就好比我们的病体如果痊愈了,转变过来就是一个健康的身体;叛乱之民被平定,或者招安、安抚之后,一转化就是良民。同一个人,在没有教化之前,胡作非为,是一个乱民。现在经过教化,经过国王的力量,无论是震慑还是劝化,他守规矩了,就成了良民。这就是说,我们要求这个“妙明真心”,不是说要把念头灭掉才能求得。
如果你想先把这个念头去掉,再去求“妙明真心”,这就好像一个医生先把病人的身体给它灭掉,才能把他的病治好一样。这是没有道理的!所以我们对这个念头不要害怕。这个念头也是从我们的真如自性里面生起来的。
我们看“十二因缘法”,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这种生灭法, “无明”之前是什么呢?真如自性嘛!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一念妄念产生无明,不明了嘛!所以才生起了“十二因缘法”这样一个“三世二重”的因果!这样一个“念佛”的念头虽然是妄,但它是从真如自性里生起来的,就好像波浪是从水里生起来的一样。所以要在生灭念的当下,体会毕竟空的本体。不是要在这个念头之外,想要得到一个菩提觉性。明白这个道理吧——即烦恼为菩提。
了解了这个,你就是这样去念佛,念、念、念……念到最后,功夫到了临界点的时候,能念、所念打成一片的时候,就契入真如自性、无生法忍、法界的本体了。
我们这个能念的心,当下就是法界的本体,当下全体也就是法界。这里面如果有妄念,你不要害怕。对妄念,你不要去理睬,而要全神贯注于佛号。
为什么说要“自念自听”呢?听得清楚,能念的心和所念的音声产生一种互动。把佛号念清楚、听清楚,这就是专注在佛号上。妄想杂念像浮云,飘来了就让它飘来了,飘走了就让它飘走了。慢慢地你念佛念到相应了,妄想杂念会越来越少、越来越少……但是还有妄念的背景,这是很正常的,你不要害怕。甚至由于念佛把多生多劫的业力种子又翻卷出来,可能妄念还来得更大。在妄念来得更大的时候,仍然不要害怕,还是专注这句名号。
千万不要认为“我不念佛还比较清净,怎么一念佛还有这么多妄想杂念呢”?这是一个错误观点,好像这个妄念是由于念佛导致的,于是就不愿念佛了,不敢念佛了。你通过念佛把妄想、把业力种子激活出来,这就是一个转化嘛,就是一个消毒的过程,就是一个消业障的过程!念佛将多生多劫的业力种子激活出来以后,阿伽陀药(六字洪名)马上过去,这个业力种子马上消失。这个业力种子的障碍通过念佛念掉了,身心就会越来越轻安嘛,内在的光明可能显发得更多。
所以这是件好事,念佛把你内在的病灶给念出来了。千万不要以为念佛将业力种子激活出来,是不好的事情。
妄念是病,佛号就是药。你就注意这个药、药、药,药下到一定的剂量,这个妄念就越来越稀少,甚至还真的会有一段比较空明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