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讲

诸位大德比丘、比丘尼、诸位居士同修:请掀开文本,请看文句:【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如阿弥陀佛,于诸众生,有大恩德,众生不知也。佛于无量劫前,对世自在王佛,普为恶世界苦众生,发四十八种大愿。复依愿久经长劫,修菩萨行。舍金轮王位,国城妻子,头目脑髓,不知其几千万亿。此但万行中内外财布施一行也。如是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圆修万行,力极功纯,严成净土,自致成佛,分身无量,接引众生,方便摄化,令生彼国。然则如为一人,众多亦然。如为众多,一人亦然。若以众多观之,佛则普为一切众生也;若以一人观之,佛则专为我一人也。称性大愿,为我发也;长劫大行,为我修也;四土为我严净也,三身为我圆满也。以致头头现身接引,处处显示瑞应,总皆为我也。】

好,请看这一段。这一段是通过阐述阿弥陀佛因地的发愿修行,让我们了知法藏修淨土法門,它的宗旨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因為淨土一法是大乘法門,它一定要發大乘菩提心。南無阿彌陀佛!因地,是为我们众生来发愿,来修行,他对我们众生有大恩德。从我们初发心,持戒念佛,到最终圆成佛果的全过程,阿弥陀佛都在护佑着我们,加持着我们,成办我们的大事。这桩事情,由于我们在众生份上,是非常陌生。有时候耳闻了,也不一定会信以为真,所以信心总是很肤浅,对这个要不断地熏习,熏习。

首先提出众生在认知层面上狭劣的特点:“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 。我们众生本有的智慧,应该是广大无边的。 然而一念无明妄动,我们受俱生我执,受色、受、想、行、识五蕴的局限,使我们的知见非常狭小,鼠目寸光。这是受我们的业力、身心的局限性所决定的。所以智慧非常狭小,心量非常小,不能见到广大的境界。对我们这些“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的凡夫众生,来讲净土一法,就在认知层面、信解层面上具有很大的难度。比如一个井底之蛙,井里的青蛙,它看到的就是井里那么一点点水,看到的天空就是三尺见方的井口,这就是它整个的世界。你要跟它讲浩瀚的大海、广阔的天空,不是它的境界,它就不相信。你对于春生夏死的昆虫,来谈冬天的景象,它也不会相信。所以对我们凡夫众生,局限在娑婆世界五欲六尘里的人来说,你跟他讲西方极乐世界清净的境界,就像对那井底之蛙描述大海一样,很困难。所以我们要深知自己认知的狭劣性,不要去坚固自己凡夫的知见,一定要把自己的知见放下来,去仰信佛的知见,慢慢地打开我们的心量。

我们为什么知见会这么小呢?就是一个执著。碰到什么执著什么,不能够契证空性,所以心量打不开。佛陀二十二年讲般若系经典,就是让我们扩大知见,不住一切法,就住在般若上。但凡夫众生就是住一切法,执著一切法。本来到这个世间来只是匆匆的一个过客。于是他长大了,成个家,这里盖个房子就是我的家,这个家就是我整个的世界。家里的那个“家” ,宝盖头的一个屋子,下面是一只猪在那里,这就是他的家,这样慢慢地我们心量就越来越小。中午有个居士说,他很有善根,开酒店、宾馆,虽然很赚钱,但杀生很多。所以他善心发现,就不想干这个了。然而家里、朋友都拽着他,不让他离开。一般人觉得我能赚钱什么的,这就是知小。他不知道你杀生,你导致的恶业,现生会身体不好,寿命短,这是你现生的华报,未来的果报要到三恶道里面去。他就不能“见这个远” ,不能“知这个大” 。他就在眼前的利益当中出不去,造作诸多的恶业。

所以佛经里面,对我们众生这样的知见狭劣、造作恶业,就用一个比喻,非常形象,就是小儿对刀刃上的蜜的关心。刀刃上的一点蜜很甜,这个小儿,无知的小儿,就会舔,赶紧舔刀刃上的这点蜜,刚刚尝到一点甜头,马上舌头割伤了,割断了。现在我们人类很多愚蠢的行为,都是由于“认知小” 所导致的。他一味地发展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经济,把环境破坏了,生态破坏了。然而这些反过来给我们导致了更大的灾难,然后又去整治它,整治时可能比它得到的利润要多付出很多倍,才能整治到原来的样子。所以我们众生可怜啊!为什么学佛要开发智慧,扩大心量啊?要“知大”啊!要“见远”啊!

这样我们才能得到真正幸福美满的人生。我们的一切念头,我们的行为,才叫随智慧行。如果心量狭小就是随烦恼行,一定会导致我们众苦充满。我们知道自己的认识狭劣,鼠目寸光,没有智慧,不能见到远大的事情。佛悲悯我们,不断地开显。比如三界六道的轮回,我们只看到生命当中这一段、这么小的范围,于是就不相信因果。“你看那些善人,也没有得到善报,也很潦倒,恶人还很得志” 。他知这个“小” ,不能在一个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轮回、因果错综复杂的背景当中,去认知生命的真相。于是我们就想到,佛来到这个世间,讲净土一法是多么的艰难。这是一切世间极难信之法,没有比相信念佛往生净土一法更难的。

所以为什么祖师大德判根机,相信净土一法的是上根机所摄。因为认知本身狭劣的人,他本能地就很难相信这个法门。你说西方极乐世界,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这两个有你传达出来,这就是惊天动地啊!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飞碟报告,一看到有飞碟,一下子都会很吃惊啊!我们总认为整个的银河系、河外星系,只有地球才有人啊!怎么地球之外还有飞碟过来,科技发展哪有那么快啊?于是他就琢磨着这肯定是幻觉,是假的什么东西。但是出现了几万,几十万起飞碟报告、目击报告,固然有很多是假的,固然有很多是幻觉,但是这里面只要有一例是真的,它也传达了不可思议的信息。地外文明啊,平行的世界啊!

那么对地球之外有生命,有刹土,这在佛教来看,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整个法界当中有多少微尘数又微尘数的刹土,这些刹土有种种的形状,依止种种不同的地方,众生的寿命种种不同,福报种种不同,文化形态不同,语言不同,那是很多啊!对于这样广大的世界,像华藏世界这样的描述,这在凡夫众生来看,他是梦都梦不到的。所以在这里讲说阿弥陀佛的净土,要说。尽管很多人不相信,很多人听了哈哈大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还是要说。毕竟这个世间还是有一些与净土法门有缘的人,他听了以后,他会悲喜交集,他会闻即信受,即便当下不能信受,给他听一句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名号,也在他的阿赖耶识播下了一颗金刚种子,这就是善根啊,迟早这颗种子遇到因缘,会破土而出。

净土经典中,释迦牟尼佛首先详细地介绍阿弥陀佛的因地。他整个的过程都是发大菩提心、大慈悲心,来为众生服务的,对众生有大恩德。但这一点,凡夫众生却不知道。不知道,就得告诉他。所以《无量寿经》就描述,在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阿僧祗劫以前,有一尊古佛。开始先讲锭光佛,锭光佛在这个世间示现八相成道,再灭度。后面次第的有,像月光佛、月面佛、旃檀香佛、水天佛,到最后就是世自在王佛,就定格在世自在王佛那个时代发生的一桩事情。他示现八相成道,是在寿命四十二劫的时代,众生福报都很大的一个时代示现。

有一位大国王,他来闻经听法,大彻大悟,顿然舍去王位,舍家弃国,行作沙门,号曰法藏,来出家修道。由于他是大国王,由于他是以菩提心出家,所以他从一出家的时候,就不是为自己,就是为了救度无量无边的苦难众生,恶世界苦众生。像我们这样的恶世界就是秽土。十方世界有净土有秽土,净土的众生是快乐的,是安乐的。恶世界,就是恶业所感召的秽土的世界,它是遭受剧苦,就像我们这个娑婆世界。又到这个五浊恶世,人寿百岁的时候,众生就更苦了。释迦牟尼佛示现在人寿百岁的时候,现在又过了将近三千年了,我们平均寿命七十几岁,比释迦牟尼佛应世的时代更苦,福报就更差。

所以法藏菩萨得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以后通过自己的发心修行,得到天眼,用天眼观察十方无量无边的刹土,如何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如何救度,就得要了解这些众生是什么样的状况,他是什么根机,他有什么好乐,用什么善巧方便才能救度。这桩事情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他不是救度哪一类的众生,他要救度所有的众生,九法界众生。所以他要观察,还要到他方世界佛的净土,去摄受他们好的一面。对于秽土方面,如何会导致这样的秽土,这个浊恶的原因在什么地方,种种众生是什么状况,他一个愿一个愿发,针对众生来发愿。这发愿的过程都经过五大劫的时间,发出了四十八大愿。

在世自在王佛法会上,发四十八愿的时候,世自在王佛是非常欢喜了,说这些愿能够令一切与会的菩萨,圆满各自菩萨的大愿,能够令所有的众生,由于这些愿得到救度。四十八大愿的称性发起来,也就是法界众生得度的因缘成熟了。由此,感得整个大地六种震动,天上雨下无量的妙华,虚空中发出声音说,“决定圆满大愿成佛” ,虚空授记。法藏菩萨发了愿之后,不是发了愿就不管了,就完成大事了,不是这样。愿是需要行来填充,来圆满的。所以由愿导行,法藏菩萨动经无量劫又无量劫,修菩萨六度万行,福慧双修。在这个过程当中,示现种种的身份。或者示现忉利天主身份、夜摩天王身份,以及转轮圣王身份、人间的比丘、比丘尼等等身份;乃至在六道,随形六道,来广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在这种种身份中,都会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念佛、念法、念僧。

那么在六度里面,这里提出布施这一度。在法藏菩萨所示现种种身份当中,就光舍金轮王位,舍金轮王位出家的事情,都有无数次。菩萨在行布施的时候,他是完全无条件的布施,真的是三轮体空。当他作转轮圣王的时候,他把所有的金银财富都打开,所有的国内的贫穷的人,都来给他布施。如果一个贫穷的人上来了,这个转轮圣王对他不仅没有傲慢心,而且会向他顶礼,说“你终于来了,非常难为您老人家,我应该主动送上去”。

跪着给他供养,要什么给什么。而这个贫穷的人觉得,这些金银财宝都得到了,想一想,“我还没有做过国王啊” ,他就会把国王的位子让给他;如果这个穷人觉得“我还没有老婆,看你的妻子还挺漂亮的” ,好,把妻子也供养给他;那个穷人得到了皇位,得到了他的妻子,又说“我还要有个佣人才比较好,他要称我的心啊” ,这个转轮圣王又去做他的佣人,帮他服务。这是属于外面的,国城妻子他能供养。还有如果一个穷人说“我需要你的头,需要你的眼睛,需要你的脑髓” ,他都无条件的给予,没有丝毫的踌躇,欢喜地给予。

菩萨是这样行布施的,这就是布施波罗蜜啊!到家了。不像我们布施一点,现在赚了很多钱,叫他布施一点,舍不得呀!心里很难受啊!拔一毛利天下都不为也,吝啬。吝啬就使我们的知见小、心量小、我执重。所以只要我们布施,一下子就把心量打开了。所以布施度悭贪。法藏菩萨舍转轮圣王,这种内、外财的布施,都不知道有几千万亿了,这还是他行六度万行其中的一种。如果加上他的持戒、精进、忍辱、禅定、智慧这些行持,那是动经无量无边的功德。所以他有这样的发心,这样的行持,以后布施到波罗蜜的程度,他自己的福报就很大,很大到什么程度呢?能够满一切众生对资生用具的需求。他自己的福德很大,他怎么来满足呢?法藏菩萨就能从自己的手掌心里流现出所有的东西。你想要粮食,手掌心里有粮食;你想要卧具,手掌心有卧具;你想要汤药,手掌心有汤药。这手掌心就像无量无边的功德,凝聚在这手掌心的一法里,一法具足一切法,无尽的福德,他有这种神通妙用。好,这是行布施。

而行忍辱呢?“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别人的诽谤、侮辱、杀害都能够忍下来。“行人所不能行” ,就是非常精进。他无论行般舟、行什么,他都是非常精进勇猛,不惜生命,不疲不厌。包括为了救度一个众生,随行这个众生,动经无量劫随行,一定让他回心转意,把他救度上来,这样地“圆修万行” 。怎么叫“圆修万行”?他有圆顿的知见,圆融的心胸,来修菩萨的万行。这样所积累的功德,到了极处,力极功成。他所行的六度的行持,就会产生一种力量,禅定的力、智慧的力、忍辱的力、精进的力,这些力到了极处,就把自己自性的功德完全显发出来,这种福德智慧的功德就成熟圆满。这样,四十八愿就完全用他的功德力,圆满的功德力,庄严成了西方极乐世界。

西方极乐世界是怎么来的,它的建成也不像我们所想象的,要搞建筑,一砖一瓦把它砌起来,不是这样的,那就“可思议” 了。要知道,法藏菩萨发四十八愿的时候,他已经是登地菩萨了。所以他的愿是称乎法性实相发起来的。这种法性实相是真实的,所以他的愿是真实的愿。他不像我们世间人发愿,就像上午有同修,他也发愿:“我愿为众生效犬马之劳” ,它也是愿,但一旦效犬马之劳,别人骂几句、打几下、侮辱一下,他就受不了,他就觉得我这个愿很难办。还有的居士,他也发一个大愿:“我要代众生受苦” ,这一愿发起来,真的就病了,生了重病,这样那样受不了,就说,“我是不是可以舍这个愿” ,那必然他们都会摇摆的,发了会后悔的。为什么?因为我们是从虚妄心里,一下子情绪激动,发起来的。一旦碰到事情,他就马上会后退的,所以凡夫的愿都是靠不住的。

法藏菩萨发的愿是称性发起来的,他不是从虚妄心里发出来的,他是从真实心里发出来的,这个我们要了解。所以以后他在圆满菩萨六度万行的时候,四十八大愿描述出来的净土的蓝图,到他的功力圆满的时候,它也称性就起来了。它的七宝树,不是从一颗树苗,慢慢的一寸一寸、一尺一尺长高,称性就那么高了。它的七宝池也称性就起来了,是这样的一个情况。这是从他的愿心里流现出来的,不是一砖一瓦建起来的,这要注意。等他称性的大愿圆满,称性的净土现前的时候,他自然而然的就由菩萨成了佛了。大家看这个“自” ,“自成佛” ,这个“自” 就是法尔自然的意思,自然而然的意思。他并没想到我非得要什么时间成佛,他只是想到我圆满我的大愿,因为每一个大愿都是为众生而发的,所以也就在圆满完成度众生的过程当中,他也成就了自己,大愿圆满,他也就成佛了,这都是法尔自然成就的。

一成佛之后,四十八大愿就在果地上圆满了。圆满之后,就开始兑现他因地的大愿,就有能力揭开普度九法界众生的序幕。也就分身无量,阿弥陀佛分身无量的佛,到无量的刹土去接引众生。我们在《无量寿经》看到,西方净土的莲华有三十六百千亿俱胝的叶子,每一个莲叶放出三十六百千亿俱胝的光明,每一个光明能够显现三十六百千亿俱胝的佛。这些佛又到东方世界、东南西北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教化利益众生,住于无上正真之道。

首先提到是东方世界,这些佛到东方世界去教化众生。那么我们看到,我们娑婆世界从方位上来看,正好是在西方极乐世界的东面。由这个经文我们可以有这样一个连接,就是释迦牟尼佛也是西方极乐世界莲华放光所出现的一尊佛。换句话来说,他也就是阿弥陀佛分身无量里的一尊,来接引我们这些苦难的众生的。用种种善巧方便,方便是什么?没有方便度不了众生。佛说一乘法、实相法,一下子和盘托出,我们不能相信,接纳不了。因为佛的知见、佛的法门非常远大,所以他还要施设种种方便,来循循善诱,给我们很多的过渡。所以法华会上,为什么说,十方诸佛只愿意称性说一乘法,但是众生根机不够的话,就得由一乘法分成二乘、三乘。由实开权,这就是方便。

用方便法来摄受众生,先让他修小乘法,让他证阿罗汉果,就好像在五百由旬的中途,三百由旬的地方,变现一个化城。告诉他,你到那个地方就到达目的地了,众生就容易咬紧牙关去修行了。到了化城,这时候再告诉真相,这还不是真正的目标地,还要往前走。是这样,这些都是方便摄化的手段。阿弥陀佛发愿,建立净土、建立名号度众生,包括他分身无量,以及观音、势至也分身无量,这些方便法,也是要令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一个方便,由于到那去能够在佛的加持之下很快成就佛果,让我们迁移到一个净土里去,“令生彼国” 。

这样的发愿、这样的行持,你说是为一人发愿也可以,为无量众生发愿行持也可以,从这两个层面理解都是可以的。如果说为很多众生发愿,以众多来观之,那么阿弥陀佛是普为法界一切众生,来发愿修行的。如果以一个人来观之,非常个人化的,那么阿弥陀佛就专门是为我一个人发愿的。这两种同时都说得过去,都能成立。就好像天上的月亮,天上的月亮普照一切,所有的人都能蒙月光清凉地照射,夜晚都能照明他的道路,所以它是为众多。但是,也可以说为个人,一个人。比如我在星夜的时候,我一个人往东边走,就发现月亮也伴随着我往东边走。另外一个众生是往西边走,他也感觉到月亮也跟随着他一起往西边走,它是非常单对一的。“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如来一身,妙色身普现,也让一切众生感觉到显现的是跟他同类的身,这就是不可思议了。连忉利天王都有这个水平,他能变现。比如他有一千个妻子,妃子,一般女同胞都希望有种爱情的占有欲,那么这个忉利天王能够变现一千个化身,使每一个妻子都觉得忉利天王就是爱我,不爱其他的人。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我个人跟阿弥陀佛之间,建立一个非常一对一的关系。

阿弥陀佛这种称乎法性的大愿就是为我发的,他无量劫以来的菩萨大行,就是为我来修行的。他的极乐净土有四土,这个四土是一个基本常识,用天台的教理来说,西方极乐世界,把它划为四土: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那么这四土大家要知道,要有一个基本认知,不要以为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划了四个区域,就好像一个城里有富人区,有贫人区,不是这样。整个的西方极乐世界都是一真法界,都是实报庄严土,它没有区别。四土是依据往生者不同的功行、发心的大小,是由往生者心识变现出来的。如果没有断见思惑,带业往生的凡夫所变现的是凡圣同居土。断见思惑的小乘圣者,他到西方净土所变现出来的是方便有余土。破一品无明、理一心不乱往生的,他所感得的是实报庄严土。断尽所有无明的,就在常寂光土。一般教下把十方刹土都分为这四种,是从他断惑的层次所感知的世界。西方极乐世界也用了这样的划分,但是它又跟它不一定完全一样。那么这个四土同时是在一土,所以生到凡圣同居土,就能跟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把手同行,“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这样就是在一土就是圆生了上三土,它有它不同的地方。

那么这个四土是阿弥陀佛专门为我一个人来庄严,来清净的。阿弥陀佛的法身、报身、应化身,也专门是为我一个人来圆满的。以至于十劫以来,不同的时期,种种的现身来接引,处处显示殊胜的瑞相,都是为了启发我的信心,显示瑞应。确实往往在刚刚念佛的时候,对净土信心若有若无的时候,阿弥陀佛很慈悲,往往对这种还在左右摇摆时的人,会显出一些瑞应。或者在梦中让他看到阿弥陀佛,或者让他在诵经、念佛当中忽然闻到一种奇异的香味,或者让这些助念的人看到莲华现前、看到佛像现前,显示瑞应。显示瑞应,你可不要说,“哎呀,我多么有本事呀!”这不是你的本事,这是阿弥陀佛太慈悲了,是要让你产生信心的,是这样的一回事。这样,我们个人就跟阿弥陀佛产生了一个非常一对一的关联。我们这样的一个宗教信仰,我们跟一种超然存在的沟通,是不需要中介的,是直接可以沟通的。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那种真子、法子,是要接纳他的遗产的人、财产的人,是这样的,都是为我一人。

好,请看下面:【我造业时,佛则警觉我;我受苦时,佛则拔济我;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佛之所以种种为我者,不过欲我念佛也,欲我往生也,欲我永脱众苦,广受法乐也。欲我展转化度一切众生,直至一生补佛而后已也。噫。佛之深恩重德,非父母所可比,虽天地不足以喻其高厚矣。非闻开示,安知此意。不读佛经,安晓此理。今而后,已知之矣。唯有竭力精修,尽报归诚,拌命念佛而已,复何言哉。】

进一步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跟我们日常的行为造作、举心动念有什么样的关联。阿弥陀佛二六时中都在关照着我们,阿弥陀佛所圆满的,为我所圆满的法身、报身、应化身,就在我们的念头里面。于是当我在造恶业的时候,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就开始运作,就警觉我,告诉我们不要造恶业。

我们念佛行人可能都有这方面的一些体会:虽然我们念佛,但还是凡夫,见闻觉知五欲六尘、贪欲心各方面都会起来,起来就想做坏事.想做坏事的时候,忽然一下警觉,“我是念佛的,我怎么能做这个事?”一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一提起来,所有想做坏事的念头和行为就阻断了。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无量光寿,就是我们的良知良能。我们一旦想做坏事,或者想破戒的时候,马上觉得心里不舒服。甚至就让我们头晕,就让我们怎么样,总在警觉我,让我们做不下去。这是阿弥陀佛,一切坏事让我们不能成就,一切好事令我们成就,所以造业的时候警觉我。有一个能警觉我们的力量在旁边,那就太好了。有时候我们管不住自己,现在阿弥陀佛在旁边管我们。就好像一个顽劣的小孩,他管不住自己,父母就在旁边看着你、盯着你,你要做坏事马上有办法让你做不成。

那么当我受苦的时候,我们多生多劫造作了很多恶业,今生总会要受苦的。你生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注定了是要受苦的。你恶业不重不会生到这个时代,不会生到这个世界。所以为什么外教讲赎罪、原罪,为什么会打动人心哪?确实我们也是由苦难的种子来的,这种子一定会现前,让我们遭受种种的苦难。所以当苦难现前的时候,我们是那样的怯弱,是需要一种救度的。那么,阿弥陀佛就在这里拔救。在饥荒的时代,佛会变现出粮食,有情和无情都能够变现出来,来方便地拔济我们从苦难当中出来。在天灾人祸的时候,为什么很多念佛的行人,能够从这种苦难当中出来啊?有很多空难的事情、海难的事情,他念佛,他幸存下来了,而不念佛的都呜乎哀哉了。这就是在受到剧苦的时候拔济的例子,这方面例子很多。

“我归命时,佛则摄受我” 。我们平时造业,没有一念的回光。这个逃逝的儿子从来没有信心。某一个因缘,令我们产生信心,我们也要南无阿弥陀佛了。这时候阿弥陀佛是多么的欢喜啊!就双手把我们紧紧的抱住。摄受住我,生怕再又逃跑了。“佛则摄受” ,我们大家受三皈依的时候,为什么很感动啊?三皈依之后我们持戒,念佛,为什么越来越身心安定了,真的各方面都很顺利了。这些都是阿弥陀佛在摄受,在护佑我们的结果。“我修行时,佛则加被我” ,我不仅要归命了,而且还要依教奉行了,那阿弥陀佛就更欢喜了。

你要持戒、你要修行、你天天念佛,阿弥陀佛就在加持我们,这对末法时候的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想修行,一下子就想靠自力,去修戒、定、慧。如果没有佛的加持力,我们碰到的很多麻烦、障碍、魔障,是很难解决的。甚至出现了魔境,我们都没有分别的能力。所以这个时代修行,离开了阿弥陀佛慈悲愿力的加被,我们真的是很难有进步的。所以为什么我们要深信切愿,发出广大心,去修持戒念佛,往生净土,成佛再来度众生这样的行持,阿弥陀佛会加持我们。得阿弥陀佛加持,我们就顺利了。

我们讲十二光如来,名号里具足阿弥陀佛的十二光。十二种光明就是对治着我们种种的烦恼的。我们最大的贪欲的心,常常起现行,让我们身心得不到安定。那么名号里面具足清净光,就是对治淫欲心的。我们的瞋恨心,就有欢喜光来对治。我们的愚痴心,就有智慧光来对治。我们的知见的偏执心,就有无边光来对治。我们的懈怠放逸的烦恼,就有不断光来加持,是这样的一个情况。所以得阿弥陀佛的加被,我们才好办哪!我们百万佛号持念,大家也感觉到,一天十万声佛号,在其他地方,如果念其它的都很难念。为什么念佛能念十万声,是由于有佛力加被。如果你念其它的一个符号,你去念念看能不能念十万声呢。你很喜欢苹果,你就念苹果、苹果、苹果,南无苹果,南无苹果,你念十万声看一看,那是念不下来的,因为苹果对你没有加持力。

但阿弥陀佛名号对我们有加持力,越念越有力量,越念越在充电,是这样。所以,佛力加被我们是非常重要的。佛是这样不疲不厌的,对我们这样的警觉,对我们这样的拔济,对我们这样的摄受,对我们这样加被,为什么?他对我们这么好,他是什么动机?是不是想赚我很多钱?这里要了解佛心。他对我们这么好,不过是为了什么?为了四个目的:不过是希望我去念佛;是希望我往生极乐世界;是希望我永远脱离三界六道轮回的苦难,享受涅槃的常乐我净;不过是为了使我成佛,再辗转地教化度脱无量无边的众生,使一切众生都能够一生补佛位,都能圆成佛果而已。这就是阿弥陀佛关心我、加持我的目的。他不需要赚钱,他的钱无量无边,地面都是金银七宝。西方极乐世界也没有商品交换,也没有货币,离开一切买卖。

(彻悟大师)最后就感慨:“唉呀,阿弥陀佛这样对我们,这么深的恩,这么重的德,那是父母对子女的恩德都没有办法比拟啊!”为什么呢?父母只能关心我们这一辈子,这一生。他不能关心我们的后世,百年的父母也关照不了身后的子女,这是第一。第二,父母也是凡夫,对听话的子女,可能他还比较关照,比较仁爱。如果这个子女一直不听话,不听话,父母可能也生起怨恨了,“你这么不听话,我跟你划断母子关系了!”会出现这个情况。阿弥陀佛不会这样,他是无量劫都在关注我们,都在关心我们。而且我们再顽劣,甚至谤佛,他也没有生气,他还是在慈悲我们,在悯念我们,是这样,所以他超越父母的恩德。那么天和地,天生育我们,天就是乾卦的功德,万物滋生,自强不息的生命能量,生育一切。大地是坤德,在荷载养育一切。所以天地对我们的恩德很大啊!土地不断地生长粮食来养活我们,天空的太阳、月亮、星星三光在照明我们,天地对我们的恩德是无私的,而且是无言的。所以我们自古以来都要敬天、地、君、亲、师啊!天地的恩德。天地恩德对我们很大,但还不足于比况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恩德的高厚。高就指天德,厚就指地德,厚德载物。阿弥陀佛这种慈悲愿力,普覆法界一切众生。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法界当中,一切众生均被弥陀愿力摄受,不会遗留一个,都能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圆成佛果。所以天地不足以比况其高厚。

这桩大事因缘,不闻佛言祖语、善知识的开示,我们怎么可能会知道这里面的意思呢?这不是凡夫知见范围的事情,是我们梦都梦不到的事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的事情。如果不读佛经,我们哪会晓得这样的道理呢?哪会晓得有一尊阿弥陀佛,对我们这样慈悲,对我们这么关爱?十劫以来盼我们回家的那双眼,是望眼欲穿啊!金色手臂垂了十劫在深渊,是已经垂下了十劫啊!我们确没有了解到这双眼睛,我们也没有注意到这一双金色的手臂,我们是这样的糊涂。现在,通过读佛经,才了解了这桩事情。从今以后我们已经知道了,知道这桩事情,那都是百千万劫稀有难遭之一时了。这就是成就了佛经讲的一时了,师资道合的一时。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佛陀的教诲,竭尽自己的全力,精进,精进,精一地修持净土法门,尽此一报身,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要“归诚” ,要用真诚心去归命,不能用虚假的心。要真正看透这个世间的苦空无常。这几十年,用几十年的光景来念佛求往生,在无量的生命的背景当中,它也只是须臾间而已。你用须臾间的哪怕非常苦地去念佛,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得到的寿命和快乐就无有边际,是非常合算的一件事情。我们温州人都会做生意,这是一本万利的事情,这是利益最大化的事情,可不要错过。这是一笔大生意,大买卖,而且阿弥陀佛不要我们任何的回报。所以我们就得要“拌命念佛”,就是把生命投注进去,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一意求往生。惟有这桩事情惟此唯大,惟有这桩事情是最大的利益。彻悟大师已经苦口婆心说了这么多,说了这么多,说到这里,“复何言哉”,就没有办法再说,只能默然喽。听不听话,那就你们自己选择喽!再说下去就太唠叨了,“复何言哉”。

好,请看下面一段,最后一段:【当念佛时,不可有别想,无有别想,即是止。当念佛时,须了了分明,能了了分明,即是观。一念中止观具足,非别有止观。止即定因,定即止果,观即慧因,慧即观果。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即寂而照。了了分明,一念不生,即照而寂。能如是者,净业必无不成。如此成者,皆是上品。一人乃至百千万亿人,如是修,皆如是成就,念佛者可不慎乎。】

好,这段是第四十一段,最后一段,谈念佛的功夫,具足“止观”的问题。在我们的行门当中,“止观”是重要的一个行门方法。实际上一切法门都贯穿着“止观”,“止” 就是奢摩他,“观” 就是毗婆舍那。念佛是不是也具足“止观”呢?不仅具足“止观”,而且是非常殊胜的“止观”。当我们在执持这句名号的时候,这时候全神贯注,注意这句佛号,不去想五欲六尘其他的妄想杂念,没有其他的念头,只是这一句佛号,以这一句佛号、这一念摄受百千万亿个杂念,这就是“止”,作“止”的功夫。当我们在念这句佛号的时候,耳根闻性,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把它听得明白,这就是“观”,做“观”的功夫。所以就在念这句名号当中,“止”和“观”都是具足的,不是在念佛之外还别有其他的“止观”。在小乘法里面,也有它的“止观”。比如它修“止”,止在鼻端,也是在修一个“止”。包括练气功,他系心在一个什么部位,它也是在修“止”。“观”有时是不净观、白骨观、九想观这些。天台讲“摩诃止观”,也有很多很精彩的内容。

那么净土念佛的“止观”,它是一心专念名号,是如实修行奢摩他。它从“止”的方面来看,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个,当我们一心专念阿弥陀佛的时候,念这句名号是具足信愿的,具足信愿就是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这个弥陀名号,就能止一切恶。因为这句名号是至善的结晶,实相的表达,能止一切恶。通过这句名号,止一切恶,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是法性土,它就离开了三界:色界、欲界、无色界这种业力感召的秽土的体性。所以只要我们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这种法性实相的内在力量,自然就止住了我们身口意三业的恶。然而到西方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这种大悲愿力住持极乐世界,他是大乘菩萨的法界,他有大乘的力量。所以我们凡夫到那里去,自然就止了求声闻、缘觉、辟支佛的心。由于我们我见、我执没有断,往往会容易走声闻、缘觉的道路。但到了西方净土,自然会被阿弥陀佛的愿力住持的力量止住。所以这三种奢摩他的“止”,是从阿弥陀如来如实功德名号所显现出来的,这是“止”。

从“观”来看,我们正念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包括对这个名号的如实观——就是听清楚,这就是如实相在修行毗婆舍那,修行“观”。作这种观有两种作用,如果从观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来看,天亲菩萨把西方净土分为三类、二十九种庄严。它的依报庄严十七种,正报庄严,正报庄严包括阿弥陀佛的庄严和菩萨的庄严。这三种功德庄严,都是实相显发出来的,我们观察这个依正庄严就等于观察实相,观实相。如果我们净业行人,能如实的观这三种功德庄严,就能得到如实相的功德。如实相的功德的直接的力量表达,就是能够决定让我们任运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所以《观经》里,除了讲前面的日观、水观之外,从第三观琉璃地,你只要观想琉璃地成就,就能任运往生。象宝树观、楼阁观、莲华观,特别是阿弥陀佛观,作这些观想都能任运去,为什么?如实功德任运导引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一旦我们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能见阿弥陀佛,虽然我们是带业往生的凡夫,我们马上就能够获得即凡即圣的阿鞞跋致的位置,就能很快地跟八地以上的菩萨一样,证得平等的法身,直到一生补处,圆满佛果,毕竟得像佛那样寂灭平等的功德。所以念佛的“止观”有更殊胜的内容在里面。不是仅仅靠自力在“止观”,完全由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愿力的加持,令我们得到无上的止观的力。

“止观”和“定慧”之间具有一种关系,我们有“止”的功夫就会有“定”,所以说“止”是“定”的因,禅定是你修止所得到的果。你修观,“观”是你获智慧的因,你得智慧是你修观的果,它有这样的因果关系。“由止得定,由观得慧”。再上面,就是“寂”和“照”的关系,“定”就是“寂”,我们讲“寂定”,“寂”就是无量寿。“观”是智慧,“观”就是“照”,照用,“照”就是无量光。所以我们凡夫众生在因地当中修止观,获定慧,得寂照,最终就成就无量光寿这个法界的体性——成佛!

所以止观、定慧、寂照,它要并运,要等持,两个轮子不能缺少。如果你光有定没有慧,就是只有止没有观,这样你就容易枯定,没有活力。如果你只有观,没有定,没有寂,它就会浮躁、散乱。这两者一定是定中有慧,慧中有定,等持了,才能使我们到达自性功德的宝所。所以当我们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修止修定,寂的功德,一念不生这个寂。但是了了分明,这就是在寂中有照。在寂中有照,了了分明,这个观照起来了,观照的功夫起来了,但是有一念不生的寂定,这就是照中有寂。能这样来修持,这样的等持、双运,我们修净业才能成就。我们念佛的时候为什么昏沉,昏沉是由于你的止的功夫偏重,但里面没有观,所以你就容易昏沉。有时候掉举,坐不下来,或者妄想纷飞,这时候你的观偏重,你的观里没有止,它就呆不住。一定是止中有观,观中有止,才能够很安稳的安心在这句佛号当中,等持。

所以我们看到念佛,阿弥陀佛名号当中,法藏菩萨施舍这个名号的功德,对我们修行有极大的作用,善巧方便,里面有无量寿,就是止、定、寂;有无量光,就是观、慧、照。这两种功能同时都在阿弥陀佛的名号里具足,这样就用这个名号来给我们修行。所以我们只要以一种深信切愿的心来念这句名号。我们念得绵绵密密,念的缓缓平平,我们的心,妄想杂念的心,散乱的心,就由无量寿的德能把它净定下来。我们昏沉的心就由名号里具足的无量光的德能,让我们起一种观力,不至于懈怠、放逸、昏沉。这些懈怠、放逸、昏沉,都是这个范围的东西,要用无量光来警策、来调动。所以我们要善于来调伏自己的心,当我们在很昏沉的时候,你可以侧重在无量光佛,你可以就念无量光佛、无量光佛、无量光佛;当我们很散乱,要掉举的时候,你可以深度思惟一下无量寿佛、无量寿佛、无量寿佛。通过这个名号,通过这样的一个思念、思惟,和我们的意念的调动,把名号当中分别这两种德能,作为对治的力量,把它调动起来。

所以能够这样的善于用心,能够这样善于了解名号里所具足的止观、定慧、寂照和无量光寿德能的内在关系,然后加以善巧使用,来修行的人,这样的成就都是上品上生啊!所以阿弥陀佛非常慈悲,已经在名号当中,施舍给我们上品上生的修行的方便在里面了。一个人这样地来修,就一人这样得成就!百千万亿人这样的修止观、定慧、寂照,都能成就无量光寿。你看念佛一法,可不就是法藏菩萨,用他多少生命、多少心血,无量劫以来,所给我们的一颗无价的摩尼宝珠吗!我们还不赶紧把它作为一个命根子紧紧地抓住?唯有抓住名号,我们才能得救。抓不住,我们就完蛋了。

好,这样我们就对《彻悟禅师语录》六个段落,作了一个简单的讨论。实际上一共四十一段,每一段都是义理深广、宗教情怀深厚,都能增强我们的深信切愿持名,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能讨论六段。

这几天来到温州,本人非常受感动。温州的佛教非常兴盛,自古迄今皆然。广大的信众、我们的法师们都有很好的宗教信仰和修持,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本人实在是非常惭愧,无论智慧、道德、修持都是小学生的水平,蒙大家错爱,来这里斗胆讲一点,尤其在我们很多的大法师面前,真有点班门弄斧了,银行门前数钞票了。如果有讲错的、不对的地方,请诸位大德法师、诸位修行同修批评指正。好。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