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序

太一山沙门释道宣述

四分戒本者。盖开万行之通衢。引三乘之正轨也。自法王利见弘济在缘。程上圣之悽惶。悼小凡之沉溺。故能闢不讳之门。示秘密之深术。张无问之说显初学之津涂。遂静处而兴教源。集众而宣玄范。前明由序。广陈发致之功。后列大宗。盛罗机欲所被。约时敷演通行于是承遵合洁。等闻正法由兹久住。但以时来不竞情变所流。经阵梦[叠*毛]之徵。律舒分杖之喻。致使教随文结理任情移。云飞二部五部之殊。山张十八五百之异。取其元始所被无非计情。穷其要会之心俱通正业。逮乎曹魏之末戒本创传。终于隋运之初。芟改者众。或依梵本。或写隷文。或以义求。或以缘据。雠校诸说。成务蒙然。滥罔前修。翳昏后学。梵本则文旨乖互。方言未融。准律则得在宗归。失于辨相义求虽有深会。未静论端。缘据似是具周。止存别见。原夫正戒明禁。唯佛制开。贤圣缄默。但知祇奉。故律论所述。咸宗本经。自余位班。曾未揣度。总叙诸见。师心者多。考定昔缘。良所未暇。今以戒本繁略。隐义局文。用则失仪。舍则非据。若不显相。人难具依。余少仰玄风。志隆清范。昔在帝京周流讲肆。伏膺请业载纪相寻。何甞不执卷临文。慨斯壅结。遂以贞观四年庚寅之岁。薄游岳渎广评律宗。但见诵语纷纶未思弘远。高谭有务事用无施。才罗七五之名。妄居一字之首。但述行藏之要。宁开决正之心。问以戒律废兴。妙凭疏解。约之情通本据。无文可依。自有博学生知行名双显。而神用莫准。情取天乖。余意之所未安。义当依法为定则诤轮自弭。何俟繁辞。今试敢依律本具录正经。仍从佛解即为注述。文唯一卷同昔所传。持犯两明今便异古。庶令初后兼学愚智齐遵。麁知则具三种持律。精练则是一师大化。以斯用求成济为极。又以戒各缘起妄说非无。若不镜晓终归虚託。故随戒类引删要补之。俾夫显相通班轻重昭现。足以润身光德。足以护法匡时。临文无取谬于文。思义则不资他义。岂直自贻无漏。亦将兼济有缘。故辄笔记序之云尔。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上

四分戒本 出昙无德(唐言法护)部律。

 稽首礼诸佛  及法比丘僧  今演毗尼法
 令正法久住  戒如海无涯  如宝求无厌
 欲护圣法财  众集听我说  欲除四弃法
 及灭僧残法  障三十舍堕  众集听我说
 毗婆尸式弃  毗舍拘留孙  拘那含牟尼
 迦叶释迦文  诸世尊大德  为我说是事
 我今欲善说  诸贤咸共听  譬如人毁足
 不堪有所涉  毁戒亦如是  不得生天人
 欲得生天上  若生人中者  常当护戒足
 勿令有毁损  如御入险道  失辖折轴忧
 毁戒亦如是  死时怀恐惧  如人自照镜
 好丑生欣慼  说戒亦如是  全毁生忧喜
 如两阵共战  勇怯有进退  说戒亦如是
 净秽生安畏  世间王为最  众流海为最
 众星月为最  众圣佛为最  一切众律中
 戒经为上最  如来立禁戒  半月半月说

已前偈文法护尊者所作。为广略二教通序。前开持毁之言以成说听之本也。和合已下二教大宗自分三分。序正流通。

和合 时有与同师知识。别部说戒法。当尊重承事恭敬。布萨一处住和合说戒。违者与罪。佛言。有三种和合。一应来者来。二应与欲者与欲。三现前得诃者不诃。反此别众也。

僧集会 时有比丘。说戒日若在界内若有戒场不往说戒处。佛言。应求应唤。是我所教。若出界外若往而不坐者如法治之。自今已去随所住处有一比丘。至说戒日当先至布萨堂中扫洒敷座具水然灯并舍罗等。若有客来。四人若过作自说戒。乃至一人心念清净。若有非法别众说戒者如法治之。

未受大戒者出 时有比丘。令余人遮说戒事。佛并令至不见闻处余人未受戒者。非人来者听之。又不应在尼前作也。

不来诸比丘说欲及清净 时说戒日有病比丘。若看病者及三宝事不来听戒。佛言。应与欲及清净。随其广略。若不现身相不口说者不成。若病重者昇至僧中。恐病增动。若出界作。以无方便可得别众羯磨说戒故也。

比丘尼众遣何人来耶 佛言。若有者即应起白言。比丘尼僧和合礼比丘僧足。广如删补羯磨中。若无来者。答云无尼请教诫也。

今僧和合何所作为 彼应答言。

说戒羯磨 佛言。若说戒日不得在房。比座相捡来不来者。应先白已然后说戒。若痴比丘言先不诵或有忘者不成。说戒当依能诵戒者。比丘五夏当诵使利。若诣比近学诵戒序乃至余法。还至本处次第说之不应重诵。若不得者但说法诵经从座而起。不者如法治也。

大德僧听今僧十五日布萨说戒。若僧时到僧忍听布萨说戒白如是 佛言。当随王者。若十四日若十五日应作数法。若黑若白各有十五。随月称之。若得四人应作此白。三人以下当三语说戒也。

诸大德我今欲说波罗提木叉 佛言。新受者未闻戒不知何学。听集一处和合说之。波罗提木叉者戒也。自摄持威仪住处行根面首集众善法三昧成就。当结当说当发起。演布开现反覆分别故也。

诸比丘共集在一处 佛言。同羯磨者集在一处。乃至应诃者不诃。是名如法。若众大声小。敷妙高座立上而说。八难余缘随时略说。若客旧外集数有少多。说过此序。告净便听。余广如律。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佛言。端意专心而听法也。

若自知有犯者即应自忏悔 佛言。谓所犯事未忏悔也。有二种智人。有罪能见。见罪能如法忏悔。若欲悔者。当诣清净比丘说犯名字。如法除已方得闻戒。乃至于罪有疑亦如是说。若僧并犯无人可忏。不问识疑。白忏后说。

不犯者默然默然者知诸大德清净 佛言。无犯者有二种。若本不犯若犯已忏也。

若有他问者亦如是答 佛言。如二比丘相问答也。

如是比丘在众中乃至三问忆念有罪不忏悔者得故妄语妄语者佛说障道法 佛言。僧说戒时默妄语故犯突吉罗。言障道者。障于四禅三空四果。告诸比丘。如彼大海不受死尸。设有漂出。我法亦尔。不受死尸。谓死尸者非沙门梵行自言沙门梵行。犯戒恶法不清净秽污。邪见覆藏。内怀腐烂外现完净。如空中树。虽在众坐。常远离众。众亦远彼。故知忏罪方成闻戒也。

若彼比丘忆念有罪欲求清净者应忏悔忏悔得安乐 佛言。以清净戒学故便得清净定慧。名得禅果。为安乐也。

诸大德我已说戒经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自此已前。广教之别序也。后说之文。即广教之正宗也。

诸大德是四波罗夷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初大淫戒 佛在毗舍离国。时须提那子持信出家后。还本村与其故二共行不净。诸比丘察知已言。当于如来。清净法中。于欲无欲。能断渴爱破坏巢窟。除众结缚爱尽涅槃。云何乃作如是恶事。以过白佛。即集众僧知时义合。取自言已佛诃责云。汝所为非。非威仪。非沙门。非净行。非随顺行。所不应为。告诸比丘。我无数方便说断欲法越度爱结。又说此欲如火如炬乃至如刀如戟。如是诃已此为痴人。多种有漏最初犯戒。今当结戒。集十句义。一摄取于僧。二令僧欢喜。三令僧安乐。四未信者令信。五已信令增长。六难调者调顺。七惭愧者安乐。八断现在有漏。九断未来有漏。十正法久住。诸戒例尔。下并略之。欲说戒者当如是说。

若比丘 佛言。若比丘者。名字比丘。相似比丘。自称比丘。乞求比丘。着割截衣比丘。破结使比丘。善来比丘。受大戒白四如法成就得处所比丘。是中比丘者。若受大戒白四如法成就。得处所住比丘法中。是比丘义也。

共比丘 佛言。若共余比丘受大戒白四羯磨乃至住比丘法中者。是谓共比丘义也。

同戒 佛言。我为诸弟子结此戒已。宁死不犯。是中共余比丘一戒同戒等戒。是名同戒义也。

若不还戒 佛言。若有比丘不乐梵行听舍戒还家。复欲出家于佛法中修梵行者。应度出家得受大戒。云何不名舍戒。若自颠狂心乱痛恼痖聋。又向如是人前及中边人等互舍不成。若戏若眠若无知人若自不语若前人不解。并不成舍。若言我舍佛舍法舍僧和尚戒律我受家法等。是名舍戒也。

戒羸不自悔 佛言。云何戒羸不舍戒。若有比丘。常怀愁忧不乐梵行厌比丘法。意欲在家便言。我念父母妇儿亲里村落城邑园田家业。我欲舍佛乃至学事等。是也。若作是思我今舍戒。是戒羸而舍也。

犯不净行 佛言。是淫欲法也。男则二道女则三道。若从道入道。从道入非道。从非道入道。若限齐若尽入。乃至入如毛头者。皆波罗夷。

乃至共畜生 佛言。可得行淫处者是也。有三种行淫。人非人畜生趣。复有五种。妇童女二形黄门男子。比丘淫心向前境三处二处初入便犯。有隔亦犯。若向睡眠若死未坏若多未坏。于三处二处行淫。初入便犯。如是广说。若比丘为怨家将至前所。强持令入三处二处。始入觉乐犯。不乐不犯。有隔无隔亦同上。若为怨家强捉比丘行不净行。觉乐不乐有隔无隔亦如上也。

是比丘波罗夷 佛言。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比丘亦如是。犯此法者不复成比丘故名也。若方便欲行不净。成者波罗夷。不成者偷兰遮。若教比丘行。若作教者偷兰遮。不作突吉罗。除比丘比丘尼余众相教。作不作尽突吉罗。若尸半坏若一切坏。若骨间若地孔泥孔。行不净者并偷兰。若道作道想。若疑若非道想。并波罗夷。若非道道想道疑并偷兰遮。比丘尼波罗夷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突吉罗灭摈。是谓为犯。不犯者。若睡眠无所觉知不受乐。一切无有淫意。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

不共住 佛言。有二共住。同一羯磨同一说戒。不得于此二事中住。故名不共住也。

二大盗戒 佛在罗阅城。有檀尼迦。在闲静处草屋坐禅。为人持去乃作全成瓦屋。佛令打破。便诈宣王教取彼要材。为王臣人民诃责。无使入村勿复安止。比丘以过白佛。因斯如上制戒。

若比丘 其义如上。

在村落 村有四种。一者四周牆。二者栅篱。三者篱牆不周。四者四周屋也。

若闲静处 即村外静地也。处者。若地中若地上处。若乘若担。若空若架上。若村若阿兰若。若田处若处所。若船若水。若私度关塞不输税。若取他寄信物。若取水。若杨枝若园果草木。若无足众生若二足四足多足。若同财业。若共要若伺候。若守护若逻道。是名处也。

不与 他不舍也。若他物想他所护想有主想。非己物非暂用。非同意故也。

盗心取 贼心取也。有五种。黑闇心。邪心。曲戾心。恐怯心。常有盗他心。又五种取。决定取。恐怯取。寄物取。见便取。倚託取。或依亲友强力。若以言辞辩说诳惑而取者是。

随不与取法 以王立法。若取五钱若直五钱物。罪应至死。佛随王法。盗满制重也。

若为王 得自在不属人。

王大臣 种种大臣辅佐王者。

所捉若杀若缚若驱出国汝是贼汝痴汝无所知是比丘波罗夷 比丘如上。诸处得物。盗直五钱若过五钱波罗夷。方便偷兰遮。若取减五钱偷兰遮。不得者突吉罗。教人盗取。彼若得物。俱波罗夷。若受教者自取异物。若异处取物。取者犯重。教者偷兰。若为取物。使无盗心。教者波罗夷。受使者不犯。若教人取物。谓遣盗取。受教者犯重。教者无犯。有主想犯重。若疑偷兰。无主物有主想疑偷兰。比丘尼等四众并如上戒。不犯者。与想。取己有想。粪扫想。暂取想。亲厚意想者是也。

不共住 义如上解。

三大杀戒 佛在毗舍离。为诸比丘说不净观。彼习定已厌患身命。叹死劝死。难提比丘受雇杀人。居士惊怖。佛知此事便说禅法。比丘修习并证上果。因诃上过而制此戒。

若比丘故自手断 所谓行杀也。若自杀若教杀。若遣使杀。若往来使杀。若重使杀。若展转使杀。若求男子杀。若教人求男子杀。若求持刀人杀。若教人求持刀人杀。若身现相。若口说。若身口现相。若教使叹。若遣书。若教遣书。若坑陷。若倚拨。若与药。若安杀具。及余方便杀者是也。

人命 从初识至后识而断其命。

持刀与人叹誉死快劝死咄男子用此恶活为宁死不生作如是心思惟种种方便叹誉死快劝死是比丘波罗夷 若作如上杀人方便不死偷兰。若杀非人若畜生有智解于人语。若能变形。方便杀者。并偷兰。不死者突吉罗。畜生不能变形若杀波逸提。实人人想波罗夷。非人想疑偷兰。四众犯相如上。不犯者。掷刀杖瓦石误着而死。若营事作房误堕木石而死。若扶将病人入房往反一切无害心而死者是。

不共住。

四大妄语戒 佛在毗舍离。时世穀贵。乞食难得。婆求河边有安居者。便共称叹。得上人法信心居士减分施之。后往佛所。因问诃责而制此戒。

若比丘实无所知 谓实无知见法。

自称言我得上人法 自称说。有信戒施闻智慧辩才过人。人法者。人阴人界人入也。上人法者。诸法能出要成就也。

我已入圣智胜法 自言。有念在身。若正忆念。若坚持戒。若有欲。若不放逸。若精进。若得定。若正受。若有道。若有修。若有慧。若有见。若有得。若有果。

我知是我见是 若言。天龙鬼神来供养我。若得不净观四禅四空定等。

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欲自清净故作是说我实不知不见言知言见 意欲以后悔前用实转虚。由口造业言了结重。

除增上慢 比丘慢心自谓得道。后勤精进证增上果。生疑白佛。便言。增上慢人为不犯。

是比丘波罗夷 若作是虚而向人说。前人知者波罗夷。不知者偷兰。若遣手印若遣使若书若作知相。若知者其犯亦尔。若于不能变形畜生向说得突吉罗。下四众如前说。不犯者。增上慢人若业报得。若不言我得。或戏笑说。疾说屏说。欲说此错说彼是也。

不共住。

诸大德我已说四波罗夷法若比丘犯一一波罗夷法不得与诸比丘共住如前后亦如是是比丘得波罗夷不应共住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十三僧伽婆尸沙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初故出不净戒 佛游舍卫城。迦留陀夷欲意炽盛身色瘦悴。独处一房好床蓐被地施敷具。饭食丰足随念弄失。诸根悦豫颜色光泽。诸比丘举过白佛。佛无数诃责已而制此戒。

若比丘故弄阴失精 实心故作出不净意。前境有六。若于内色外色内外色若水若风若空。随作方便。若出即犯。

除梦中 佛言。乱意睡眠有五过失。一者恶梦。二者诸天不护。三者心不入法。四者不思惟明相。五者于梦中失精。善意睡眠有五功德。即反上句也。

僧伽婆尸沙 若方便弄不失偷兰。比丘自相教若失犯偷兰。不失突吉罗。尼波逸提下三众吉罗。不犯者。一切不作出精意。

二触女人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比丘以佛前制便在门外。伺诸妇女将至房中手捉扪摸。乐者便笑。有不乐瞋恚骂辱。诸比丘举过白佛。便集僧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 爱染污心。

与女人 谓境有四。觉睡新死及少分坏。

身 从发至足。

相触 若捉摩重摩。或牵或推。逆摩顺摩。或举或下。或捉或捺。若余触方便。

若捉手若发若触一一身分僧伽婆尸沙 若触四女着便僧残。女触比丘动身同犯。若不动身但犯吉罗。先有染心偷兰。互触有衣偷兰。俱有衣者吉罗。若与二形相触偷兰。若以欲心触男子身或衣坐具。乃至自触及以畜生一切突吉罗。尼波罗夷下三众吉罗。不犯者。有所取与戏笑相触是也。

三与人女麁语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闻佛已制前二戒。故便于女前欲心向彼说麁语。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与女人 女人有智命根不断。

麁恶淫欲语 麁恶者非梵行也。淫欲语者。称二道好恶也。若求若教他求。若问若答。若解若说。若教若骂。所言求者。与我二道作如是事。若复作余语。如是解者是也。

随说麁恶淫欲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一反麁语僧残。随语多少说而了了者一一僧残。不了了偷兰。若与书印遣使作相令彼女知僧残。不知偷兰。除大小道说余处偷兰。与非女人黄门二形麁语。知者偷兰。畜生不能变形。若向男子麁语一切吉罗。尼偷兰。下三众吉罗。乃至下戒亦尔。不犯者。为说不净观。若说毗尼。受经问答无欲意故。

四叹身向人女索欲供养戒 佛在舍卫国。因迦留陀夷闻佛已制前三戒故。伺诸妇女将入房中自赞叹身。汝可持欲以供养我。诸女诃怪。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淫欲意于女人前 女人如上。

自叹身 叹身端正好颜色。我是刹帝利长者居士婆罗门大姓种。

言大姝我修梵行 勤修离秽浊也。

持戒精进 不缺不穿漏无染污。

修善法 乐闲静处。时到乞食。着粪扫衣。作余食法不食。一坐食一揣食。塚间坐树下坐。常坐随坐。持三衣。呗匿多闻能说法。持毗尼坐禅是也。

可持是淫欲法供养我如是供养第一最僧伽婆尸沙 若作如上誉已供养我来。不说淫欲者偷兰。余境杂犯如前戒说。不犯者。若比丘语女人言。此处妙尊最上。此比丘精进持戒修善法。汝等应以身口意业等供养于彼。若女意谓。为我叹身。若说毗尼。言次及此彼谓叹身。若错说者并不犯。

五媒人戒 佛在罗阅祇。迦罗比丘本是大臣善知俗法。城中嫁娶尽往[言*恣]问。时婚娶者逢对好恶。便愿迦罗受于苦乐。居士讥诃。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往来彼此媒嫁 使所应可和合者是也。

持男意语女持女意语男 女人有二十种。母护父护父母护。兄护姊护兄姊护。自护法护姓护。宗亲护。自乐为婢与衣婢。与财婢同业婢。水所漂婢不输税婢。放去婢客作婢。他护婢边方得婢。是也。男子亦有二十种。并同上列。

若为成妇事若为私通乃至须臾顷僧伽婆尸沙 若初受语吉罗。往说不报偷兰。若还报者僧残。若遣使若书指印现相。随媒多少说而了了。随其往反一一僧残。若不了者偷兰。除二道说余身支节而媒嫁者偷兰。若媒非人黄门二根者偷兰。若媒畜生及人男者吉罗。若持他书往而不看。若为白衣作余使者吉罗。比丘尼同犯。不犯者。若男女先通后离还合。若为父母疾患系闭看书持往。信心精进俗人亦尔。若为佛法比丘使亦同。

六无主不处分过量房戒 佛在罗阅祇。听诸比丘作私房室。旷野比丘便作大房乞求烦多。恼乱居士乞既难得。遂斫神树。神及比丘以事白佛。因往旷野诃责。引喻便制此戒。

若比丘自求 彼处处乞索也。

作屋 屋者房也。

无主 彼无有主。若一若二若众多也。

自为己 不为他作。

当应量作是中量者长十二佛磔手内广七磔手当将诸比丘指授处所 彼比丘看无难无妨处已。到僧中脱革屣。偏露右肩礼上座足。右膝着地合掌白言。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我今从众僧乞。知无难处无妨处。如是再三也。

彼比丘当指示处所 尔时众僧观此比丘。若可信者即听使作。若不可信者众僧往看。若僧不去应遣僧中可信者看。若有妨难不应处分。无者应与。众中应差堪能作羯磨者。若上座若次座若诵律若不诵律。应作白言。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乞作屋。无主自为己。今从僧乞处分无难无妨处。若僧时到僧忍听。当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白如是。大德僧听。某甲比丘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从僧乞处分无难无妨处。僧今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谁诸长老忍僧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与某甲比丘处分无难无妨处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彼作房者。应知初安石。及土堑泥团。乃至最后泥治讫者是也。

无难处 有虎狼师子诸兽者下至蚁子。若不为此诸虫兽所恼。应治平地。若有石树株杌荆棘。使人掘出。若有坑沟渠陂池。当使填满。若畏水淹渍。当豫设堤防。若地为人所认。当共断。当无使他有语。是谓难处也。

无妨处 谓通草车回转往来者。

若比丘有难处妨处自求作屋无主自为己不将诸比丘指示处所若过量作者僧伽婆尸沙 若彼作房于妨难二处者二突吉罗。不处分过量二僧残。互相有无者随其所犯。若使他作成犯亦尔。为他作成者二偷兰二吉罗。若以绳絣地。作受教者过量作者犯残。不还报又不问彼。并犯吉罗。比丘尼偷兰。不犯者。如量作。减量作。僧处分无难处无妨处如法絣作。若为僧为佛图讲堂。草庵叶庵小容身屋。若作多人住屋如法者是。

七有主为已不处分造房戒 佛在拘睒弥国。时忧填王为阐陀造屋。便斫路中神树。路人诃已。比丘举过佛诃责已。若斫神树吉罗。便制此戒。

若比丘欲作大房 大房者多用财物也。

有主 反上无主是也。

为己作当将余比丘往指授处所 彼比丘如上知已。应至僧中礼上座足。等从僧三乞。文同于上。以有主为异。

彼比丘应指授处所 僧应观察。若有信者有智慧。即信彼而与白二。若不信者如上进止。

无难处 谓师子罴熊等兽也。若不为彼而所娆者。应如上平治。乃至畏识认。应先断了。

无妨处 中间容草车回转者。

若比丘有难处有妨处作大房有主为己作不将余比丘往指授处所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开通如前房戒。唯无过量为异也。

八无根波罗夷谤戒 佛在罗阅祇。尊者沓婆得罗汉已。手出火光为僧知事。佛赞第一。慈地众中次得恶房又得恶食。便令姝尼对僧重谤。问取自言。比丘举过。因制此戒。

若比丘瞋恚所覆故 有十恶法因缘故瞋。随十事中以二事而生瞋也。

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 谓根有三。见闻疑也。见根者。见犯梵行。见偷五钱。见断人命。若他见从彼闻。是谓见根。闻犯梵行。闻偷五钱。闻断人命。闻自言得上人法。若彼说从彼闻。是谓闻根。疑根二种。从见生者。见与妇女入林出林。无衣裸形。不净污身。捉刀血污。恶人为伴是也。从闻生者。若在闇地闻动床声。闻转侧声若身动声若共语声。若闻我犯非梵行声。乃至若闻我得上人法声。除此三根更以余法谤者是无根也。

欲坏彼清净行 谓言众僧灭摈此人我得安乐住。

若于异时若问若不问 佛勅比丘问能谤者。此事实不。若以无根谤他。获大重罪也。

知此事无根说 彼比丘言。沓婆清净人无如是事。

我瞋恚故作是说 由前次得恶房恶食。怀瞋恨故便谤彼耳。

若比丘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若以无根四事加谤说而了了僧残。不了偷兰。若指印书使知相了与不了其犯亦尔。十三难事谤者同犯。除此非比丘法更以余无根法谤。随前所犯。若谤比丘尼亦同前犯。谤下众者突吉罗。尼犯僧残。不犯者。三根说实。戏笑说。若疾说独说。静处及错说等。

九假根波罗夷谤戒 佛在罗阅祇。慈地比丘见羊行淫。便言此羝羊者沓婆也。其母羊者即慈地尼。便语比丘。我今亲见。非前无根。比丘诘问。便自臣伏。举过白佛而制此戒。

若比丘以瞋恚故 如上所说。

于异分事中取片 异分者。若假异罪异趣异人。若本在家若假响。

非波罗夷比丘以无根波罗夷法谤欲坏彼清净行彼于异时若问若不问知是异分事中取片是比丘自言我瞋恚故作是语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开通并同前戒。

十破僧违谏戒 佛在弥尼楼国度八释子。诣瞻波国并证增上地。唯提婆达得神足证。佛还罗阅祇。提婆教人害佛。事发恶名流布利养断绝。便别众食为佛诃责。因即破僧。举过设谏而制此戒。

若比丘欲坏 言破坏者有十八事。法非法。律非律。犯不犯。若轻若重。有残无残。麁恶非麁恶。常所行非常所行。制非制。说非说。是也。

和合 一羯磨同说戒。

僧 四比丘若五若十乃至无数也。

方便受坏和合法坚持不舍 谓住十八法而破僧也。

彼比丘应谏是比丘言大德莫坏和合僧莫方便坏和合僧莫受坏僧法坚持不舍大德应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应语彼言。可舍此事。莫令僧作诃谏而犯重罪。若用语者善。若不用语。复令余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王若大臣。种种异道沙门婆罗门求。若余方比丘闻知其人信用语者。应求谏之。是屏谏也。

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 拒屏谏也。

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 彼比丘应集僧羯磨。如谏作白已应更求。乃至一羯磨二羯磨亦尔。

不舍者 拒僧谏也后戒例尔。

僧伽婆尸沙 若僧谏时白二竟舍犯三偷兰。乃至白竟舍者犯一偷兰。白未竟舍但一吉罗。若未白前受破僧法坚持不舍并犯吉罗。尼同僧残。不犯者。初谏便舍。若立非羯磨作诃谏者。若非法非律非佛所教。若破恶友知识。若欲破僧者。若作非法者。若为僧塔和尚阇梨知识作损减破者。不犯。

十一助破僧违谏戒 佛在罗阅祇。时提婆达故执五法。尽形乞食着粪扫衣。常受露坐不食稣盐鱼及肉。以教比丘。众僧谏时。伴党比丘助破谏僧比丘举过。佛诃责已因制此戒。

若比丘有余伴党若一二三乃至无数 言其伴者。四人若过。有二顺从。法顺从者。以法教授。增戒增心增慧讽诵承受也。衣食顺从者。给与衣被食饮床卧具医药。

彼比丘语是比丘大德莫谏此比丘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 此谓助伴党恶谏僧言。调达者具明法律。我今喜乐。云何设谏为此过本也。

彼比丘言大德莫作是说言此比丘是法语比丘律语比丘此比丘所说我等喜乐此比丘所说我等忍可然此比丘非法语比丘非律语比丘大德莫欲坏和合僧汝等当乐欲和合僧大德与僧和合欢喜不诤同一师学如水乳合于佛法中有增益安乐住 此谓诸善比丘以法屏谏。调达所说人法俱非勿妄受也。

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是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辨相如上。

十二污家摈谤违谏戒 佛在舍卫国。阿湿婆等羁连聚落行恶污家。比丘举过。令舍利弗等往彼摈举。当作法时谤僧不受。以过白佛。诃谏制戒。

若比丘依聚落 村有四种。如上。

若城邑住 言属王也。

污他家 家者有男有女。污家者有四种。一者依家污家。一家得物又与一家。所得物处闻之不喜。所与物处思当报恩。即作是言。有与我者。我当报之。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二者依利养污家。如法得利。及钵中余或与一居士。得者生念。当报其恩。若不与我。我何故与。三者依亲友污家。若比丘依王大臣或为一居士。或不为一居士。便生念言。其为我者我当供养。不为我者我不供养。四者依僧伽蓝污家。若比丘取僧华果与一居士。不与一居士。彼有得者思当供养。若不与者我不供养也。

行恶行 彼比丘作如是等非法行也。自种华树。自溉灌。自摘华。自作华鬘。以线贯系。自持与人。若复教人作如上事。村有妇女。同床坐。同器饮食。言语戏笑。或自歌舞倡伎。或他作己唱和。或作俳说。或弹鼓簧吹呗作众鸟鸣。或走或扬跛行。或啸或自作弄身。或受雇戏笑是也。

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 时有比丘。于彼止宿。着衣持钵入村乞食。法服齐整行步庠序。低目直前不左右顾视。以次行乞。居士见已自相谓言。此是何人。低目而行。既不顾视亦不言笑。不相周接善言问讯。我等不应与其饮食。不如阿湿婆等与人周接及上所言。应与供养。时彼乞食困乃得之。往至佛所问言。住止乐不。僧和合不。不以饮食为苦耶。彼具白佛。便遥诃责令往设摈。

诸比丘当语是比丘言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大德汝污他家行恶行今可远此聚落去不须住此 时舍利弗为诸居士说法令得信乐。食讫集僧为彼比丘作举。作忆念便与罪。如上作羯磨已驱出聚落。当作法时便起谤言。余同犯者不驱而独驱我。便作是言。

是比丘语彼比丘作如是语大德诸比丘有爱有恚有怖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 时舍利弗还白世尊具陈谤事。佛便遥诃令作诃谏。

诸比丘谏言大德莫作是语有爱有怖有恚有痴有如是同罪比丘有驱者有不驱者而诸比丘不爱不恚不怖不痴大德污他家行恶行污他家亦见亦闻行恶行亦见亦闻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此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未白前言僧有爱恚怖痴。若不看书持往。及为白衣信使。一切突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初语时舍非法诃谏。若得衣食与父母与病人。与小儿与妊身人。与牢狱系人。与寺中客作者。若种华果自取华。乃至教人贯华持供养佛法僧者。一切不犯。若人欲打被贼虎狼恐怖难处。若担刺来于中走避者。不犯。若渡河沟渠坑跳踯者不犯。若同伴在后还顾不见。而啸唤者不犯。若为父母若为病人。若系闭牢狱。若笃信优婆塞有病。若在狱。看书持往。若为塔僧病比丘事持书往反。如是不犯。

十三恶性拒僧违谏戒 佛在拘睒弥国。尊者阐陀恶性拒谏反言。我应教诸大德。何以故。我圣主得正觉故。比丘举过白佛。便诃责已而制此戒。

若比丘恶性不受人语 不忍受人教诲也。

于戒法中 以戒律如法教授者有七犯聚。波罗夷僧伽婆尸沙波逸提波罗提提舍尼偷兰遮吉罗恶说。

诸比丘如法谏已 如法如律如佛所教。

自身不受谏语言诸大德莫向我说若好若恶我亦不向诸大德说若好若恶诸大德且止莫数谏我 此正谏戒所为事也。下二谏中条而诲喻。

彼比丘谏是比丘言大德莫自身不受谏语大德自身当受谏语大德如法谏诸比丘诸比丘亦当如法谏大德如是佛弟子众得增益展转相谏展转相教展转忏悔是比丘如是谏时坚持不舍彼比丘应三谏舍是事故乃至三谏舍者善不舍者僧伽婆尸沙 若未白前恶性不受人语。一切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若初谏便舍非法诃谏。非法非律非佛所说者。若为无知人诃谏。时应语彼言。汝和尚阿阇梨所行亦尔。汝当更学问诵经。若其事如是若错说者皆不犯。

诸大德。我已说十三僧伽婆尸沙法九戒初犯四至三谏。若比丘犯一一法。知而覆藏。应强与波利婆沙。行波利婆沙竟。增上与六夜摩那埵。行摩那埵已。应与出罪。应二十僧中出是比丘罪。若少一人不满二十众。出是比丘罪不得除。诸比丘亦可诃。此是时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二不定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屏处不定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先俗友妇斋优婆私形并端正。各有系意。时到诣彼共屏覆坐。说非法语。毗舍佉母闚见起过。疾往白佛。因诃制戒。

若比丘共女人 人女有智未命终也。

独 一比丘一女人。

在屏处 屏有二种。一者见屏。若尘若雾若黑闇中不相见也。闻屏者。乃至常语不闻声处。

覆处 上有物作盖也。

障处 若树若牆若篱若衣及余物障。

可作淫处坐 得容行淫处也。

说非法语 说淫欲法。

有住信忧婆私 谓信佛法僧。归佛归法归僧。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善忆持事不错。所说实而不妄。

于三法中以一一法说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罪于三法中应一一治若波罗夷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忧婆私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是中自言所趣向处所到处若坐若卧若作。若不自言。并如忧婆私所说治也。

露处不定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初犯此戒。缘如前戒。但以露处二罪为异。

若比丘共女人在露现处 谓无牆壁及余物障。

不可作淫处坐 不容行淫处也。

作麁恶语 说淫欲不净行。赞叹二道好恶也。

有住信忧婆私于二法中以一一法说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是坐比丘自言我犯是事于二法中应一一治若僧伽婆尸沙若波逸提如住信忧婆私所说应如法治是比丘是名不定法 是中若自言所趣向处所到处若坐若卧。或不自言。并如忧婆私所说治。是中无定法故言不定也。

诸大德我已说二不定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诸大德是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半月半月说戒经中来。

初畜长衣过限戒 佛在舍卫国。听持三衣。不得有长。六群比丘畜多长衣。或旦起衣或中时衣或晡时衣。彼常经营庄严衣服积而藏举。比丘举过。佛便诃已因开重制。

若比丘衣已竟 三衣是也。

迦絺那衣已出 谓出功德衣外持也。

畜长衣 衣有十种。长衣者。长如来八指若广四指是。

不净施得畜若过十日 初制畜长。因阿难得一贵粪扫衣。欲奉迦叶恐犯故。以迦叶十日当还。因听畜长齐十日。

尼萨耆波逸提 不犯有八。若不得衣。若净施。若遣与人。若失衣。若故坏。若作非衣。若亲友意。若忘去。反上并是尼萨耆。若舍堕衣不舍更贸余衣。一尼萨耆波逸提一突吉罗。此舍堕衣应舍与僧。乃至一人不得别众。舍不成舍突吉罗。比丘尼同犯。下三众乃至下戒并犯吉罗。不犯者。十日内若转净施。若遣与人。若贼夺想。若失想。若烧想漂想。若夺衣失衣取着。若他与作被。若付衣者远行水陆道断。如是不净施。不与人皆不犯。

二离衣宿戒 佛在舍卫国。六群持衣嘱亲友往人间行。彼为出衣晒之。比丘问言。佛听畜三衣。不得有长。此是谁衣。具答被诃。白佛竟因制此戒。

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 并是上解。

三衣中 僧伽梨郁多罗僧安陀会衣者有十种也。

离一一衣异处宿 不失衣者。僧伽蓝里有一界。失衣者。僧伽蓝里有若干界。如是树场车船村舍堂库仓界别亦尔。此僧伽蓝四种如上。树者与人等量足荫加坐。场者洽五穀处。车者若回转处。船界亦尔。村者四种。堂者相多敞露。库者积藏诸物。仓者储积米穀。阿兰若者无界。八树中间间别七弓。弓长中肘四肘量也。伽蓝界者。此伽蓝界非彼伽蓝界。非彼树界乃至库藏仓界。余者作句亦如是。僧伽蓝界者。在伽蓝边中人用石若砖掷所及处。是名衣界。乃至库藏界亦尔。比丘置衣在伽蓝中。乃至在树下宿。明相未出。若舍衣若手捉衣。若至掷石所及处。若不舍衣若不手捉衣。若不至掷石所及处。明相出随所离衣。尼萨耆波逸提也。

除僧羯磨 时比丘得乾痟病。粪扫僧伽梨极重。有因缘事人间游行不堪持行。以事白佛。佛令三乞已白二离。

尼萨耆波逸提 除三衣已若离余衣吉罗。尼同僧犯。不犯者。僧作羯磨明相未出。若手捉衣若舍衣。若至掷石所及处。若夺想。若水陆道断急难。若贼恶兽强者所执。或命梵难若不舍衣。及不至掷石及处。不犯也。

三月望衣过限戒 佛在舍卫国。但三衣比丘有僧伽梨。故烂十日中间便不能办。听畜长衣。为满足故。六群比丘取同衣不足者浣染点净寄人游行。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若比丘衣已竟迦絺那衣已出若比丘得非时衣 时者。无迦絺那衣自恣后一月。有迦絺那衣自恣后五月。非时者。谓过此限。

欲须便受受已疾成若足者善 若十日中同衣足者。裁割如上。不者至十一日。随衣多少并犯舍堕。

若不足者得畜一月为满足故 若同衣不足者至十一日同衣足者。即十一日应如上作。违者至十二日随衣并犯。乃至二十九日亦尔。至三十日若足不足同衣不同即日并如上法。

若过畜者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若十日内同衣足作。乃至三十日即日作衣。余有缘同长衣戒。

四取非亲尼衣戒 佛在罗阅祇。莲华色尼持食往山与诸上座。彼有比丘着弊故纳。尼脱所着贵价换之。后着弊衣。为佛怪问。诃彼比丘因制此戒。

若比丘从非亲里比丘尼 非亲里者。非父母亲及非七世。反上是亲。若非亲里亦不筹量可不。若是亲里则便筹量。知有无可取不可取若好若恶若新若故等也。

取衣 衣有十种。尼着弊衣具白世尊。佛言。不应如是。听畜五衣完坚者。余衣随意净施若与人。何以故。妇人着上衣服。犹尚不好。何况弊故也。

除贸易 时二部僧得衣共分。二部错得。佛言。听互贸衣。言贸易者。以衣贸衣若非衣。或以非衣贸衣若鍼若筒若刀若线若小段物。乃至一丸药贸衣者是。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吉罗。不犯者。从亲尼边取衣。若贸易得。若为僧为佛图取者不犯。

五使非亲尼浣故衣戒 佛在舍卫国。迦留陀夷及偷兰难陀尼貌各端正。俱有系意。坐失不净污安陀会。令尼浣之。比丘以过白佛。因诃而制。

若比丘令非亲里 如上说。

比丘尼 若非亲式叉尼沙弥尼浣染打故衣突吉罗。

浣故衣 故衣者。下至一经身着。新衣浣染打者突吉罗。

若染若打是尼萨耆波逸提 若语使浣染打。若俱为者三尼萨耆波逸提。互不为者随有吉罗。不犯者。若病时使浣染打。若为僧佛图若借他衣浣染打者不犯。

六从非亲俗人乞衣戒 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为人说法。从索所着衣。俛仰与已单衣入城。便云。祇桓中被贼。诸俗讥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从非亲里居士若居士妇乞衣 解文如上。

除余时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

余时者若夺衣 时比丘被贼剥衣。裸形而行。佛言。不尔。得突吉罗。若有此者。当以软草树叶覆形。应往寺边若取长。若知友边取。若无者僧中问取可分衣。若无者问取僧衣卧具。若不与者自开库看。若褥敷毡被摘解取裁作衣。出外乞衣。若得衣已还浣染缝治安着本处。若不还本处如法治。

失衣烧衣漂衣 缘同上也。

是谓余时 不犯者。若夺失等缘从非亲乞。若从亲乞。若从出家人乞。或为他乞。他为己乞。或不求而得。并不名犯。

七过分取衣戒 佛在舍卫国。多比丘遇贼失衣。来到祇桓。有信闻之多送衣与。比丘言。止便为供养。已有三衣。故不须也。六群令取持以与我。遂更受之。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失衣夺衣烧衣漂衣 若失一衣不应取。若失二衣。余二衣二重三重四重者。应摘作僧伽梨若郁多罗僧若安多会。

若非亲里居士居士妇 并如上解。

自恣请多与衣 若自恣多与衣者。若细若薄若不牢。应取作二重三重四重。当安缘作。当肩上揲垢腻处。应安钩纽。若有余残。语居上言。此余残衣裁作何等。若檀越言。我不以失衣故与。我曹自与大德耳。若欲受者便应受之。

是比丘当知足受衣 若三衣都失。彼应知足受衣。知足有二种。在家人知足者。随白衣所与衣受之。出家人知足者。三衣也。

若过者 谓失一受一。都失受三之例。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若知足取衣。若减知足取。若多与衣。若细薄不牢若二三重作。有余如上语知。不犯。

八劝居士增衣价戒 佛在舍卫国。居士夫妇共议云。跋难陀是我知旧。持是衣价买衣与之。乞食比丘闻已告知。后往彼家劝令当须广大新好坚緻。俗人讥嫌。比丘举过。佛便制戒。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 如上说。

为比丘办衣价 谓以若钱若金银真珠琉璃。若玉石若璎珞生像乃至十种衣。

具如是衣价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 若自恣问须何等衣。佛听比丘少欲知足索不如者。

到居士家作如是说善哉居士为我买如是衣与我为好故 求有二种。言求价者。檀越与作大价衣。乃至求增一钱十六分之一分。言求衣者。语居士言作广长衣。乃至增一线者。

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先受自恣请而往求索知足。于求中减少作。从亲里求。从出家人求。或为他求。他为己求。若不求自得者。

九劝二家增衣价戒 佛在舍卫国。有二居士。夫妇共议欲与跋难陀买衣。乞食比丘闻已具告。彼到二家语令共作。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因诃制戒。

若比丘二居士居士妇与比丘办衣价买如是衣与某甲比丘是比丘先不受自恣请到二居士家作如是言善哉居士办如是衣价与我共作一衣为好故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戒相成犯开通并如前戒。

十过限急索衣戒 佛在舍卫罗阅城。大臣与跋难陀亲厚往来。遣送衣价。彼将衣价付净主已。因事急索致令被罚。诸俗讥嫌。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若王 得自在无所属。

若大臣 在王左右。

若婆罗门 有生婆罗门。

若居士 除王大臣婆罗门诸在家者是。

居士妇 在家妇人。

遣使为比丘送衣价 如上说。

持如是衣价与某甲比丘彼使至比丘所语比丘言。大德。今为汝故送是衣价受取。是比丘语彼使如是言。我不应受此衣价。我若须衣合时清净当受。彼使语比丘言。大德。有执事人不。比丘应语言。有若僧伽蓝民若优婆塞。此是比丘执事人。常为诸比丘执事。时彼使往执事人所与衣价已。还到比丘所。如是言。大德。所示某甲执事人我已与衣价。大德知时往彼当得衣须衣比丘当往执事人所。若二反三反为作忆念应语言我须衣 忆念者。若执事人若在家若在市肆若在作处。应至彼处一反二反三反语言。我今须衣与我作者是也。

若二反三反为作忆念得衣者善若不得衣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立 彼执事人若在家在市作处。到彼前默然立。执事人问。何缘此立。比丘报言。汝自知之。若彼人言今我不知。余人知者比丘当语。彼人知之。是默然相也。

若四反五反六反在前默然住得衣者善 若作一反语破二反默然。乃至三反语破六反默然也。

若不得衣过是求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僧犯。

若不得衣从所得衣价处若自往若遣使往语言汝先遣使持衣价与某甲比丘是比丘竟不得衣汝还取莫使失此是时 不犯者。若遣使告知。若彼言我今不须即相布施。是比丘以时软语方便索衣。若为作波利迦罗故。与以时软语索。若方便索得者。

十一绵作卧具戒 佛在旷野国。六群比丘至养蚕家。索未成绵及已成绵并杂野蚕绵以作卧具。又看暴茧。居士讥嫌言害生命无有正法。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杂 若毳若劫贝若衣及余缕杂也。

野蚕绵作新卧具尼萨耆 是中舍者。若斧若斤剉斩。和泥以涂壁也。

波逸提 自作教他成者俱犯。不成者吉罗。为他作成者吉罗。尼突吉罗。不犯者。若得已成者斧斩和泥以涂埵也。

十二黑毛卧具戒 佛在毗舍离。诸梨车子多行邪行。作黑毛毡披体夜行。使人不见。六群比丘见便故作之。梨车讥嫌。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以新纯黑 若生黑或染黑。

羺羊毛作新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自作教他为他犯相并如前戒。尼突吉罗。不犯者。若得已成者。若割裁坏。若细薄叠作两重。若小坐具。若作褥若作帽作袾作摄热巾。或作裹革屣巾。一切不犯。

十三白毛卧具戒 佛在舍卫国。六群比丘纯以白毛作新卧具。居士讥嫌如王大臣。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若比丘作新卧具应用二分纯黑羊毛三分白或生白或染白。

四分尨 头上毛耳上毛。若脚上毛若余尨色毛也。欲作四十钵罗卧具者。二十钵罗黑。十钵罗白。十钵罗尨。乃至作二十钵罗卧具准上可知也。

若比丘不用二分黑三分白四分尨作新卧具者尼萨耆波逸提 自作教他若为他作并同上也。尼突吉罗。不犯者。若应量作。若得已成者。余同前戒。

十四减六年卧具戒 佛在舍卫国。六群比丘嫌故卧具或重或轻或厚或薄。不舍故者而更作新。常营求藏积众多。比丘举过。佛诃制戒。

若比丘作新卧具持至六年若减六年不舍故而更作新 若自作教他为他并同前戒。

除僧羯磨 有比丘得乾痟病。粪扫卧具重不堪持行。佛言。从僧三乞更作新者。当白二与之也。

尼萨耆波逸提 尼犯吉罗。不犯者。僧听及满六年减六年舍故更作新。若得已成者若无若他与作俱不犯。

十五不揲坐具戒 佛在舍卫。遣人请食。常法请后遍行诸房见。故坐具处处狼藉无人收摄。由诸比丘嫌其厚薄轻重更作新者。乃制故者揲新。六群违制。比丘举过。佛制此戒。

若比丘作新坐具当取故者纵广一磔手揲新者上以坏色故 彼作新坐具时。若故者未坏未有穿孔。当取浣染治之。牵挽令舒裁。取方一磔手揲着新者上。若揲边中央。以坏色故也。

若作新坐具不取故者纵广一磔手揲新者上用坏色者尼萨耆波逸提 自作教他为他成犯如上。尼犯吉罗。不犯者。裁取故者揲新者上。若彼自无更作新者。若他为作。若得成者。若纯故者。并不犯。

十六持羊毛过限戒 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得羊毛贯杖头而行。居士讥言贩卖羊毛。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道路行得羊毛若无人持得自持乃至三由旬 若道行若住处得羊毛。若须应取。无人持自持至三由旬。若有人者语言。我有此物助我持乃至彼处。比丘于此中间不得佐持者吉罗。若令尼四众持过三由旬吉罗。除羊毛若持余衣若麻等吉罗。若担余物杖头者吉罗。

若无人持自持过三由旬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吉罗。不犯者。若持至三由旬若减三由旬。有人语持中间不助。使尼四众齐三由旬。若担毳庄毳绳若担头上毛作帽巾者得。

十七使非亲尼浣羊毛戒 佛在迦维罗卫。六群比丘取羊毛使尼浣染擗之。时姨母尼为染毛故污色在手。住佛所礼足而立。佛知故问诃而制戒。

若比丘使非亲里比丘尼浣染擗羊毛者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吉罗。成犯开通如浣故衣戒也。

十八畜钱宝戒 佛在罗阅城。有一大臣。为跋难陀留其食分。儿以五钱取食。跋难陀来取钱寄市肆上。居士共嫌。比丘诃责。王共臣论。佛广说喻因诃制戒。

若比丘自手捉钱 上有文像。

若金银若教人捉若置地受尼萨耆 是中舍者。彼有信乐守园人若优婆塞当语言。此是我所不应。汝当知之。若彼取还与比丘者。当为彼人物故受勅净人使掌之。若得净衣钵。应持贸易受持之。若彼优婆塞取已与比丘净衣钵者。应取持之。

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若不语彼人知是看是突吉罗。不犯者。若语言知是看是如上舍法。若彼人不肯与衣者。余比丘当语言。佛有教。为净故与汝。应还他物。若又不与。自往语言。佛教比丘作净与汝。汝应与僧塔和尚知识及本施主。不欲令失彼信施故也。

十九贸钱宝戒 佛在罗阅祇。时跋难陀往市肆上以钱易钱。居士讥嫌言善能卖买。比丘闻告。佛诃制戒。

若比丘种种卖买者 若已成金未成金已成未成金。银亦三种。钱唯一种。交互相易。钱者八种。金银铜铁白鑞鈆锡木钱胡胶八种钱也。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余舍法开通索宝方便并如前戒。不犯者。若以钱宝贸璎珞具。以钱易钱。为佛法僧者是。

二十贩卖戒 佛在舍卫国。时跋难陀往无住处村。以生薑易食。食已持去。舍利弗后至乞食。檀越以跋难陀事徵之。惭愧无言。又共外道博衣悔而不得。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种种 以时药易时非时七日尽形波利迦罗。如是互易乃至以衣易衣。

贩卖 谓价直一钱数数上下。增卖者价直一钱言直三钱。重增卖者价直一钱言直五钱。买亦如是犯也。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听五众出家人共易。应自审定。不相高下如市道法。不得与余人贸易。令净人贸。若悔听还。若酥油相易者不犯。

二十一畜钵过限戒 佛在舍卫。六群畜钵。恶者置之常觅好钵。畜之遂多。居士游观便讥。似陶师瓦肆无异。比丘举过。佛便诃责而制此戒。

若比丘畜长钵 有六种。铁钵。黑钵。赤钵。苏摩国钵。鸟伽罗国钵。忧伽赊国钵。大要有二。铁钵泥钵。大者三斗。小者一斗半。此是钵量。如是应持应净施。

不净施 净施不净施相对八门。如长衣戒不异也。

齐十日 时阿难得贵价钵欲奉迦叶。以常用故十日当还。恐犯舍堕以事白佛。便开制至于十日。

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尼同犯。辨相开通如长衣戒。

二十二非分乞钵戒 佛在舍卫国。跋难陀钵破。求多钵畜。居士计会乃知多受便讥嫌言。受取无厌。比丘以过白佛。因诃制戒。

若比丘畜钵减五缀不漏 相去两指间一缀也。

更求新钵为好故 若满五缀不漏更求新者吉罗。

尼萨耆 是中舍者。于此住处僧中舍钵。已单白受忏便说罪名种相。责心生厌离。钵若好者应夺留置取最下不如者与之。便作单白以钵次第向上座易之。持上座钵与次座。若与彼比丘。如是展转乃至下座也。

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

彼比丘应往僧中舍展转取最下钵与之令持乃至破应持此是时 僧以下钵白二与彼。应守护。不得着瓦石落处倚杖刀下。着悬物下道中石上果树下及不平地。不得着户牖内户扉下若床下床角。除暂着。不得着两床间。及立荡钵。乃至足令破。彼不应故坏故失。非钵用者吉罗。不犯者。若五缀漏若减漏求新者。若从亲索。若从出家人索。若为他他为己不求而得。若施次得。若自有价买畜者皆不犯。

二十三乞缕使非亲织师戒 佛在舍卫国。跋难陀缝僧伽梨。乞线。遂多持线使织。自作繀看织。居士讥嫌。比丘举过。诃制此戒。

若比丘自乞缕线 彼在处处乞缕线者。十种衣缕。

使非亲里织师织作衣 若织师与线者俱亲里不犯。与线者非亲吉罗。看织自织作繀吉罗也。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二俱亲里若自织作钵囊革屣囊针毡禅带腰带帽袜摄热巾裹革屣巾者得也。

二十四劝织师增缕戒 佛在舍卫国。居士出线与织师。为跋难陀作衣。彼后至家择取好线与织师织。又许与价。居士讥嫌。比丘举过。佛因诃制。

若比丘居士居士妇使织师为比丘织作衣彼比丘先不受自恣请 若居士与比丘贵价衣。听少欲知足索不如者随意也。

便往织师所语言此衣为我作与我极好织令广大坚緻我当多少与汝价是比丘与价乃至一食直若得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若求衣不得突吉罗。尼同犯。不犯者。减少求。从亲里索。出家人索。他为己者是也。

二十五夺比丘衣戒 佛在舍卫国。难陀弟子善能劝化。跋难陀意欲共游行。便先与衣。余比丘言。彼痴不知诵戒说戒布萨羯磨。后去不随。彼即夺衣。比丘诃举。佛因制戒。

若比丘先与比丘衣后瞋恚若自夺若教人夺还我衣来不与汝 若瞋自夺及教人夺而藏者犯。夺未藏者吉罗。若着树上架上床上及余着处离处犯堕。取不离处者吉罗。

彼若还衣若取衣者尼萨耆波逸提 尼同僧犯。不犯者。不瞋恚言。我悔不与汝。还我衣来。彼知心悔可即还衣。若余人言。此比丘欲悔还他衣。若借他衣着。无道理还夺不犯。恐失恐坏。若彼人破戒破见破威仪。若被举灭摈应摈。若为此事命梵难。一切夺取不藏举者皆不犯。

二十六畜七日药过限戒 佛在舍卫。比丘秋月风病动形枯生疮。佛言。有酥油生酥蜜脂。听有病缘时非时服。佛在罗阅祇。毕陵伽徒众大畜流漫。道俗讥责。白佛诃制。

若比丘有病 谓医教服尔所种药。

残药酥油生酥蜜石蜜齐七日得服 八门句义如前衣戒。

若过七日服者尼萨耆 此应舍乐与僧已。白治罪竟还彼药。法至第七日舍与比丘。彼应取食。若过七日酥油涂户嚮。蜜石蜜与守园人。减七日者白二还之。比丘当取涂脚然灯用。

波逸提 比丘尼同犯。不犯者。如上舍用等差别也。

二十七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 佛在舍卫。毗舍佉母请佛及僧。婢白时到。见诸比丘裸浴。因发八愿。为佛所赞。六群常求。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春残一月在当求雨浴衣 雨衣者。比丘用雨中浴衣有十种。彼应三月十六日求也。

半月应用浴 四月一日应用。

若比丘过一月前求雨浴衣 三月十六日前求雨衣。

过半月前用浴 谓四月一日前用也。

尼萨耆波逸提 比丘尼吉罗。不犯者。若舍作余用。若着而浴。若浣若举者是不犯。

二十八过前受急施衣过后畜戒 佛在毗兰若。听受夏衣。六群常乞衣常受衣。跋难陀异处安居异处受衣。佛在舍卫。安居中大臣为安居施。佛因开而制戒。

若比丘十日未竟夏三月 谓七月六日已后十五日已前是也。

诸比丘得急施衣 若受便得不受便失。故名急也。衣者有十种。

比丘知是急施衣当受受已乃至衣时应畜 衣时者。自恣竟不受迦絺那衣。一月受衣五月。若自恣十日在。得急施衣。受已至一月五月畜。乃至明日自恣应受。一月五月外更增九日也。

若过畜者尼萨耆波逸提 谓急施衣若过前若过后并犯堕。比丘尼同犯。不犯者。不过前不过后不犯。若夺衣失衣过前取不犯。若寄衣比丘远行。水陆道断过后不犯。

二十九兰若有疑离衣过限戒 佛在舍卫。比丘兰若处为贼所打。并夺什物。佛令留一一衣置村舍内。六群寄衣游行。同徒举过。佛困制戒。

若比丘夏三月竟后迦提一月满 谓八月半后。

在阿兰若 去村五百弓。遮摩罗国弓长四肘。用中肘量也。

若有疑 疑有贼盗。

恐惧处 中有恐怖贼盗。

比丘在如是处住三衣中欲留一一衣置村舍内 村者聚也。

诸比丘有因缘离衣宿乃至六夜 若彼有缘离衣宿第七夜。明相未出前。若舍若捉衣。若至掷石所及处。反上成犯。

若过者尼萨耆波逸提 开缘如前离衣戒。

三十回僧物戒 佛在舍卫。居士饭僧施衣。跋难陀闻语言。施僧者多。今可施我。居士后见长老比丘威仪具足便即悔叹。比丘举过。佛因制戒。

若比丘知 不知非犯。

是僧物 有三种。僧物者。已许僧。为僧者。为僧故作未许僧。已与僧者。已许僧已舍与。僧物者。下至饮水器也。

自求入己者 若许僧转与塔。若许四方僧转与现在僧。若僧尼若异处。若反上交互若疑想。并突吉罗。

尼萨耆波逸提 不犯者。若不知若作不许想。若许少劝令多。许少人劝与多人劝与好物。若言戏若错说者并不犯。

诸大德我已说三十尼萨耆波逸提法今问诸大德是中清净不 三说。

诸大德是中清净默然故是事如是持。

四分律比丘含注戒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