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五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王论品第五之三
王言:「大师!如是不放逸行法行王成就几法,得名行法行王?」
答言:「大王!成就十法,而得名为行法行王。何等为十?一者、自性成就;二者、眷属有礼;三者、智慧成就;四者、常勤精进;五者、尊重法;六者、勐利;七者、恩厚;八者、善解世间所行法;九者、能忍诸苦;十者、不取颠倒法。
「大王当知!自性成就王者,有于二种功德成就:一者、王子、大臣、长者、居士、城邑聚落所有人民,皆爱重王;二者、无诸一切疾病。
「大王当知!眷属有礼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于王所作事中,即各竞办,不须王忧;二者、谨慎不犯王法。
「大王当知!智慧成就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善知方便,依法善护众生;二者、于欲所作之事自智能知,不依他作。
「大王当知!常勤精进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一切库藏满足;二者、无诸一切怨贼,欢喜安住。
「大王当知!尊重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常行一切善法无有休息;二者、能化恶行众生。
「大王当知!勐利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于心所欲求事速能满足;二者、发心所欲作事,不久思惟即成如法。
「大王当知!恩厚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所有眷属乐王;二者、大臣、一切人民皆信重王。
「大王当知!善解世间所行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能知恶行众生、善行众生;二者、王应民边得物不令有失。
「大王当知!能忍诸苦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于王所欲行事能满成就;二者、不畏诸苦恼事。
「大王当知!不取颠倒法王者,亦有二种功德成就:一者、自能进趣胜道;二者、常不离善知识。
「大王当知!成就如是十种功德者,名为成就行法行王。」
王言:「大师!成就如是十种功德,而得名为行法行王者,若其国内有逆贼主,具四种兵,与法行王斗诤国土,及外国王来相侵夺,欲与大斗,集四部兵一切现前,行法行王云何与彼而共斗战?」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当应思惟,于三时中出三方便,入阵斗战。何等三时?谓初入时、中入时、后入时。大王当知!初欲入时作方便者,行法行王若见逆王,尔时复作三种思惟:一者、思惟此返逆王所有兵马为与我等,为当胜我?若与我等共斗战者,俱损无益;若其胜我,彼活我死。如是念已,应觅逆王所有亲友及善知识,当令和解灭此斗诤。二者、行法行王,见彼逆王与己平等及胜己力者,心自思惟,不应与战,当与其物求灭斗诤。三者、若见逆王多有士众、眷属、朋党、象马车步四兵力胜,行法行王士众虽少,能以方便现大勇健难敌之相,令彼逆王生惊畏心以灭斗诤,如是名为于初时中思惟三种方便之用。
「大王当知!若以亲友与物惊怖,如此三事,不能灭彼斗诤事者,行法行王尔时复起三种思惟入阵斗战。何等三种:一者、思惟此返逆王无慈悲心,自杀众生,余人杀者亦不遮护,我今不令如此相杀,此是初心护诸众生。二者、思惟当以方便降伏逆王,士、马、兵众不与斗战。三者、思惟当以方便活系、缚取不作杀害。生此三种慈悲心已,然后庄严四种兵众,分布士马唱说号令,简选兵众分作三品,于上品中有上、中、下,以上品中下勇勐者列在于前,次列第二中品健者,次列上品最健兵马分在两厢,令护步众不生畏心。行法行王处在军中,与最上品象马车步勐健众俱,如是入斗。何以故?有五种事能令大军竞进不退。何等为五?一者、惭愧王;二者、畏王;三者、取王意;四者、令众背后无畏;五者、令念报国王恩,如力如分,不生退转,能勇战斗。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设是方便入阵斗战,尔时虽复杀害众生,而彼王得轻微少罪,非决定受,忏悔能灭。何以故?彼法行王为欲入战,先生三种慈悲心故,虽作此恶得罪轻微,非决定受。
「大王当知!彼法行王为令众生,为护沙门、护沙门法,为护妻子、族姓、知识,能舍自身及资生物,作如是业,因此事故,彼法行王得无量福。大王当知!若为护国、养活人民,兴兵斗战,彼时国王应当先发如上三心,勅令主将一依王教,如是斗者有福无罪。」
王言:「大师!行法行王生几种心,常能如是护诸众生?」
答言:「大王!行法行王于诸众生生八种心。何等八种?一者、念诸一切众生如念子想;二者、念于恶行众生如病子想;三者、常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四者、念受胜乐众生生欢喜心;五者、念于怨家众生生护过想;六者、能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七者、能于资生之中生如药想;八者、能于自身生无我想。
「大王当知!念诸众生如念子想者,起二种心:一者、能如父母念子遮护诸恶;二者、常于一切众生不舍慈心。
「大王当知!念恶行众生如病子想者,起二种心:一者、能忍如世病人骂诸良师,良师不生瞋恨之心;二者、为断一切过失行如是心。
「大王当知!念受苦众生生大慈心者,起二种心:一者、能于诸急难中救免其苦;二者、能与胜安隐乐。
「大王当知!于受乐众生生欢喜心者,起二种心:一者、能于他财物中、他资生中不生贪心;二者、于他富贵胜乐不生嫉心。
「大王当知!于怨家众生生护过想者,起二种心:一者、常念断彼过因远离怨家;二者、能于怨家众生生亲友心,何况其余非怨家者。
「大王当知!于亲友众生生覆护想者,起二种心:一者、念令亲友坚固;二者、念令一切众生不生怨憎。
「大王当知!于资生中生药想者,起二种心:一者、有欲不行邪淫;二者、能于色香味中随世受用不生贪着。
「大王当知!于自身中无我想者,起二种心:一者、往诣沙门大智人边问法;二者、闻法如说修行。
「大王当知!行法行王常念思惟如是八法故,不求资生,而世间人自然奉献珍奇异物国内无者,库藏盈溢;而诸世间非法恶王,鞭打百姓逼恼索者,了无其一。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行此八法者,于所作业,岁时日月、星宿、节朔常与吉会。一切非人、诸恶邪鬼欲觅其便,无能得者。于其国内风雨以时,五穀丰熟,人民饱足无饥渴想,一切诸虫、雀鼠、龙雹能与世间作无利者,悉皆息灭。若有怨贼在其国内,一切即依自业罪过受诸苦恼,依自业尽、依自业灭。
「大王当知!行法行王若能如是护诸众生、护器世间者,不负一切世间众生、诸善行人、智慧人、圣人,一切众生无能呵责者。何以故?无罪过故。大王当知!如是善行王若命终时,当生天上,受彼诸天妙境界乐。」而说偈言:
「重法不放逸, 常念利众生,
眷属有礼法, 善能知他行,
自身常清净, 离诸无益业,
彼王胜世间, 名行法行王。
貌重言常和, 于善勤精进,
善能知世间, 一切诸伎艺。
以常不懈怠, 方便护世间,
众生得安乐, 无有苦恼者。
常乐利益他, 将护一切心,
出口说爱语, 安隐决定言。
知过有功德, 知胜知不如,
如是王能共, 众生受安乐。
于他平等心, 能舍物解义,
诸臣及眷属, 一切爱乐王。
具足善众集, 常有大势力,
如是正法王, 能久住王位。
慈心离杀生, 布施断偷盗,
正欲防邪淫, 实言止妄语,
和合除两舌, 软语遮恶口,
正说治绮语, 净命对饮酒,
净心舍三毒, 受妙天王位,
大王应当知, 常善护诸戒。」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请食品第六
尔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所说法已,心大欢喜,即语萨遮尼乾子言:「大师仁慈不遗我国,今此旷野不可停止,愿降神德,将诸大众与我俱诣宫内寝息。何以故?我今心念欲为大师及诸大众设于时供。」
萨遮尼乾子言:「善哉,善哉!善哉,大王!欲与我食,今正是时。何以故?大王当知!我从远来,道路疲极,常多饥渴,日时已至,我受王请。」
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受其请已,心大欢喜,即以萨遮尼乾子及诸大众置在于前,王与四兵导从前后俱入王宫。入已,王请萨遮尼乾子坐王七宝庄严间错无价宝床,余诸一切尼乾子众随所应坐,悉皆令坐。萨遮尼乾子受坐已,严炽王即生至心、恭敬心、尊重心、希有心,自手供给萨遮尼乾子及诸大众百味饮食,极令饱足,恣意令取丰满盈溢。萨遮尼乾子食已,严炽王即以价直百千万亿上下衣服,奉施萨遮尼乾子,余弟子众所应得者,悉皆施与上下衣服。
尔时萨遮尼乾子食食讫已,摄诸钵器,澡漱清净,即语严炽王言:「大王当知!王今至心奉施沙门饮食、衣服,福不可量。今且略说十五功德。何等十五?一者、闭塞悭贪之心;二者、能开布施心手;三者、能灭无布施福邪见之心;四者、能生果报不亡正见之心;五者、随顺善知识人;六者、远离下无智人;七者、能开诸善道门;八者、能闭诸恶趣门;九者、能种善根种子;十者、能拔不善根栽;十一者、能渐薄一切诸烦恼结;十二者、能增长一切诸善根分;十三者、能饱足一切诸持戒人;十四者、能应为自身所作已作;十五者、能为利益他应作已作。何以故?大王当知!能施布施得大富,施好色食,后得妙色,观者无厌;施好香食,后得名称世间普闻;施美味食,后得资生过诸世间种种胜妙;施乐触食,后得手脚细滑、柔软;施能至心,后得一切世人亲爱、恭敬、供养;自手布施,得多僮僕围绕给侍;依时节施,随心所须应时即得;以爱物施,后得胜妙资生境界;不损害施,后得资生坚固,不坏、不疲劳;施安坐,受报眷属常爱;与饮食者,后得大力自在无碍;与衣裳者,得好妙色世间敬爱;施灯明者,得明净眼,无诸病坏;施伎乐者,得耳不聋,常闻妙声;施诸乘者,常得安乐,辇舆随身;施汤药者,得无疾病,形色肥鲜;施屋舍者,离诸恐怖,得安隐乐;布施法者,后得不死甘露法药;离杀生者,后得长寿,命不中夭;离劫盗者,后得大富,资生无尽;离邪淫者,后得好妻,他不能夺;离妄语者,后得实报,不被他谤;离两舌者,后得和合,眷属无诤;离恶口者,后得常闻,胜妙音声;离绮语者,有所言说他人受用;离贪心者,得不增上厚重贪心;离瞋心者,得不增上厚重瞋心;离邪见者,得不增上厚重痴心;离憍慢者,生豪贵家,得人尊敬;离瞋心者,得身端正,见者爱乐;离嫉心者,得大威力,所愿皆成;离悭心者,生处富足,资生无乏;离非处淫者,得胜诸根,具丈夫相。大王当知!施饮食者,即是与命与色与力与乐与辩。大王当知!施主爱众生,智者赞叹,名闻十方,入诸大众心不怯弱;若命终已,生上天中受妙境界,于最后身得无上道。」
尔时萨遮尼乾子而说偈言:
「至心持戒人, 能生欢喜心,
时食施沙门, 来世得七福。
得胜色命力, 乐辩才乐说,
生天善道中, 终得至涅槃。
所为事布施, 毕竟得彼事,
为求乐布施, 后毕得安乐。
施福最胜乐, 所求者毕成,
当生天人中, 及色无色界。
智慧圣施主, 若修精进行,
毕竟尽诸苦, 得上胜智慧。
以作无量福, 天魔魔眷属,
行恶不善者, 不能作障难。
以故常布施, 求三种胜事,
善道及富贵, 能证无上道。」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问罪过品第七
尔时,严炽王即生是心:「萨遮尼乾子所说法者,皆是随顺如来正法,作是思惟。我今当问萨遮尼乾子,于如来所有尊重心不?」尔时严炽王作是念已,即移座处,更敷下座,恭敬而坐,问萨遮尼乾子言:「大师当知!我有少疑,今欲请问,为见听不?」
尔时萨遮尼乾子答言:「大王!随汝所问,我当为汝分别解说,令得开解。」
时严炽王闻大萨遮尼乾子听其问已,即作是言:「大师!世间颇有众生于众生界中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能雨婆罗门聪明大智,利根黠慧,善知星宿,善知祭祀种种诸天,善知呪术,善知事火,善知天文日月八星,善知天雨石雹灾害,善知地动吉凶变异,善知日月运蚀殃灾,善知年岁国土丰俭,善知世间安隐破坏,彼婆罗门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能雨婆罗门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能雨婆罗门常多淫欲,喜侵他妻。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侵他妻。何以故?大王当知!侵他妻者,现在未来多受苦恼,一切天人之所呵责。」而说偈言:
「自妻不生足, 好淫他妇女,
是人无惭愧, 常被世呵责。
现在未来世, 受苦及打缚,
舍身生地狱, 受苦常无乐。」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颇罗堕婆罗门,聪明大智、利根黠慧,知法知礼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颇罗堕婆罗门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颇罗堕婆罗门常多睡眠。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睡眠。何以故?大王当知!多睡眠人退失诸行,失于世间出世间法,妨碍智慧离诸烦恼。」而说偈言:
「若人多睡眠, 懈怠妨有得,
未得者不得, 已得者退失。
若欲得胜道, 除睡疑放逸,
精进策诸念, 离恶功德集。」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此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黑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黑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黑王子多诸嫉妬。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嫉妬。何以故?大王当知!若有人得生富贵家,资财丰足,不肯布施,怀嫉妬心,如是之人,于资生中不取坚固,彼人空手命终即去生饿鬼中,生彼处已,受诸种种饥饿苦恼。」而说偈言:
「惜财不布施, 藏积恐人知,
舍身空手去, 饿鬼中受苦。
饥渴寒热等, 忧悲常煎煮,
智者不聚积, 为破悭贪故。」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此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胜仙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不怯弱,好行布施有大威德,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胜仙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胜仙王子多作杀生。大王当知!有黠慧者不应杀生。何以故?大王当知!杀生之罪得短命报,命终生于地狱、畜生、饿鬼之中。」而说偈言:
「杀生无善报, 短命多诸疾,
来世生恶道, 具受种种苦。
欲离诸苦恼, 未来求胜乐,
应当护他身, 如爱自己命。」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无畏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无畏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无畏王子慈心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慈心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若王、王子慈心太过者,彼王、王子国内多有群贼乱民,不可遮护,多有讐难。」而说偈言:
「若王及王子, 慈悲心太过,
长贼多欺诳, 民怖王命危。
王应思此过, 筹量行慈悲,
念世间受苦, 舍离太过心。」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天力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天力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天力王子饮酒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饮酒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饮酒太过,忘失诸事,障修大道,失于世间、出世间利。」而说偈言:
「饮酒多放逸, 现世常愚痴,
忘失一切事, 常被智者呵。
来世常闇钝, 多失诸功德,
是故黠慧人, 离诸饮酒失。」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婆薮天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常好布施,有大威德,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婆薮天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婆薮天王子了达诸事而行事太迟。大王当知!有黠慧人不应行事太迟。何以故?大王当知!行事太迟者,不及时节,多失诸利,令斗诤事坚固难灭。是故大王!黠慧之人有所作事,不失时节,不应太迟。」而说偈言:
「行事太迟人, 多失所作业,
未得者不得, 已得者便失。
应舍迟行事, 慕速及时节,
过时不得利, 是故多所失。」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大仙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大仙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大仙王子贪心太过,为颠倒覆心,常夺他财。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过贪。何以故?大王当知!过贪之人不为一切众生亲附,舍此身命即生地狱。」而说偈言:
「贪人多积聚, 得不生厌足,
无明颠倒心, 常念侵损他,
现在多怨憎, 舍身堕恶道。
是故有智者, 应当念知足。」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大天王子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大天王子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大天王子轻躁、戏笑,放逸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轻躁放逸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放逸太过者,能障奢摩他、毗婆舍那法,此戏笑之罪是恶道因。」而说偈言:
「戏笑垢染心, 心不住三昧,
为智者所呵, 行善不解脱。
欲得速利益, 应离诸放逸,
现世无安隐, 失名称功德。」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聪明大智、利根黠慧,而有罪过。」
王言:「大师!彼波斯匿王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此波斯匿王噉食太过。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噉食太过。何以故?大王当知!噉食太过者,体难回动,嬾惰懈怠,所食难消,远离现在、未来二世善法利益。」而说偈言:
「噉食太过人, 身重多懈怠,
现在未来世, 于身失大利。
睡眠自受苦, 亦恼于他人,
迷闷难寤寤, 应时筹量食。」
王言:「大师!世间颇更有诸众生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罪过不?」
答言:「大王!有此众生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如是众生今者谁是?」
答言:「大王!此众生者即王身是,大王亦甚聪明大智、利根黠慧,有大威力,心不怯弱,好喜布施,威德具足,亦有罪过。」
王言:「大师!我之所有罪过云何?」
答言:「大王!大王之罪太极暴恶,大王太严、大王太忽、大王太[革*卬]、大王太卒。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太恶。何以故?大王当知!若王、王子性太恶者,彼为一切多人不用、多人不爱、多人不憙,乃至父母亦不憙见,何况余人大臣、王子、长者、居士等,是故大王,黠慧之人不应太恶。大王当知!有黠慧人所欲作事,应当安详,不应太卒。」而说偈言:
「若王行恶行, 瞋心不见事,
动则怖众生, 乃至父母畏,
何况余非亲, 而当有念爱?
大王应当知, 智者舍瞋恚。」
尔时严炽王在坐对面,闻大萨遮尼乾子毁呰自身,心生不忍、瞋心、恚心、懊恼心、无欢喜心、生毒害心即作是言:「萨遮尼乾子!汝今云何于大众中说我过恶,毁呰于我。我从昔来,无人敢正看我面者,汝今毁我罪应合死。」作是语已,以瞋恚心告诸臣言:「汝当捉此说不爱语、愚痴沙门,断其命根。」
尔时萨遮尼乾子惊怖毛竪。语严炽王言:「大王!汝今莫速卒作如是恶事,不饶益我!我有善言,愿王暂时施我无畏,听我所说。」
王言:「沙门!与汝无畏,所欲说者,汝当速说。」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我亦有罪。」
王言:「沙门!何者汝罪。」
萨遮尼乾子言:「大王当知!我罪过者,由太实语、不虚语、称事语,以我如是大恶人前、可畏人前、急性人前、无慈悲人前、卒作事人前,如是恶行人前说如实语。大王当知!黠慧之人不应一切时、一切处常说实语。何以故?有不饶益故。大王当知!黠慧之人应当善观可与语人、不可与语人,应当善知可语时、非语时,应当善知可语处、非语处,然后说语。何以故?大王当知!实语人者,世人不爱,世人不喜,智者不赞叹,世间痴人瞋。」而说偈言:
「智者不知时, 卒随意说实,
彼人智者呵, 何况无智者。
智者一切处, 亦不皆实语,
是实憍尸迦, 实语入恶道。」
尔时严炽王闻萨遮尼乾子说自身过,即便开解,心生欢喜,白萨遮尼乾子言:「大师!师无罪过,由我太卒。今闻师教,如闇得灯、如盲得眼,常当受持。我今忏悔,愿师于我莫舍实语。」而说偈言:
「我实愚痴闇, 不识知识语,
是故生恶心, 出如是恶口。
我今圣人前, 忏悔如是罪,
愿愍诸众生, 令我罪除灭。」
大萨遮尼乾子所说经卷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