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物惜生,物尽其用

陶侃是晋代名臣,虽处高位,却简朴、惜时。他身任官职,难免会有人送礼,当别人来送礼时,他会先问:礼物从哪里来?若是送礼者自己生产的,即便是小东西,他都很欢喜地收下,并回赠对方丰厚的礼物。若是来历不明,或刻意备办的,他一律拒收。

一次,他外出巡视,看到一个人手握稻穗。陶侃问他:你拿稻穗做什么用呢?那人说:我经过前面稻田,看到稻子长得好看,就随手摘来。

陶侃气得大骂:你既不耕田,还随手摘下别人辛苦照顾的稻禾。这个坏坯子!骂完,把那人抓起来狠打一顿。百姓在他的治理下,都勤奋耕作,家给自足,社会安定。

当时,东晋正致力于收复被五胡十六国盘踞的中原,赶造大批船只。陶侃叫人将施工时锯下的竹头、木屑收存起来。僚属都不知道收集这些废物有什么用处?隔年,皇帝要在元旦接受群臣的朝贺,但因为融雪,会场湿滑难行。陶侃命人将木屑铺在地上,使大会顺利进行。数月后,桓温要伐蜀国,陶侃又将所储存的大批竹头,劈成竹钉,替代铁钉,为国库省下一笔可观的经费。

朱子治家格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我们常鼓励大家不杀生,有情识的众生固然有他的生命,无情识的物品,也有它的生命使用期。如果不能物尽其用,随随便便地糟蹋物品,也是另一种形式的杀生。

由于时代的进步,拜科技之赐,物资得来容易,淘汰物品的速度也相对快速。这种习以为常的浪费,相当令人忧心。有限的地球资源,却被无限地浪费,下一代的生活,岂不是要捉襟见肘?见到古人惜物的精神,难道不能给我们一些省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