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活已迈入高科技,而讲究科技的结果,往往容易使人迷失在制式的度量中,比如:求学时总是在乎成绩高低,科系出路的好坏;求职时也会在乎收入的多寡,升迁的快慢。当一切标准都被量化时,心中的尺度就如一把弹簧秤,时时评量着所获得的报酬,一旦弹性疲乏,人生准则即顿失依止。
在追求效率之下,人与人或人与事的接触、变化,都在瞬息之间;还有更多人因面对丰富多元、快速变迁的社会,而行为处事却有太多模糊的标准,以致于无所适从。要如何在快速短暂的时间中,应对进退都能表现得体,展露个人风范?这需要长期的人文修养,才能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显现出与人和谐、对事圆融的态度。
现代人在物质满足之余,常向内心寻求、探讨,于是一些心灵改革的呼声,坊间盛行的心灵系列书籍,大众传媒上的座谈,处处都在说明现代人多么渴望寻求心灵的解梏,找到一条心灵的出口。
佛陀的教化是最佳的心灵导引,以《佛说四十二章经》而言,它是取自佛陀说法中的精要法语。平时,佛陀说法会观机逗教,又多所取譬,所以经文较长;而《四十二章经》文字虽短,意义却很深远,可谓言简意赅,又易于诵读、理解;全经四十二个章节中,已涵盖了佛法中的主要精髓,对于初学者而言,确实是进入浩瀚佛法的一个最佳入门。
对于一般读者而言,本经可说是另一部《论语》,除了能帮助建立个人思想观念,以及行为举止的规范外,更能提醒、教导修学者种种精神层面的观想。比如第十九章中,佛言:观天地,念无常;观世界,念无常;观灵觉,即菩提。从天地而世界而灵觉,以浅显渐进的说法,表达出无常的真理,足以让我们从文字中心领神会到那无垠的真理境界。
释尊在西元前六世纪创立佛教,直到西汉时方传入中国,到后汉明帝时(公元六十七年左右),特命大臣到西域(印度)寻求佛法,数年后以白马驮负佛像、经书返回洛阳,并礼请迦叶摩腾(摄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前来翻译。《四十二章经》就是最早期翻译的佛经之一,也是中国官方正式翻译佛经之始。
汉明帝因礼敬佛教,不仅遣使西域求法,在迎佛经回洛阳时,特兴建一座白马寺,供迦叶摩腾与竺法兰等高僧在此专心译经,以后,「寺」便成为佛教殿堂的专有名词。由此可知,当时中国从官方到民间对佛法的渴求,以及敬重佛法的虔诚。
在粗略了解《四十二章经》传入与翻译的背景后,我们知道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学鼎盛时期之一,在当时的文学环境下,也会影响译者译经的写作,综观全经,朴实而不失优美的经文,将佛陀的教法,精辟地一一道来,让学佛者更容易亲近佛法,进而启人智慧,引人行善精进。
本经一开始便明白讲述苦、集、灭、道四大真理,这是修行者修学的基础,也是人生历程中的本质真谛。其中大部分的经文所讲的去恶行善观念,与中国儒家思想非常相近,但佛法更透彻之处在于深入精神层面,有系统的由内在思惟至外在行为,都能清楚指明方向,以引导大众自行化他。
首章清楚说明修行的次第,二、三章主要针对出家众而言,四章以后便普及于一般人的修行方针。而朴实浅白的文丰,佛陀生动的譬喻,反复不同层面的谆谆教诲,都在教导我们如何观照自心,进而付诸行为如何去恶修善,发挥自己生命的良能,并且明白指示一条直趋光明、清净的道路,让大众循正路而行,以达清净安乐的境界。
证严上人于民国五十五年创立慈济功德会即致力宣扬——将佛法落实于生活中,上人常言:「经者,道也:道者,路也。」并从慈善志业开始,济贫教富努力不懈。为了让弟子们能解行并进,所以在民国六十年代,对静思精舍常住众及慈济委员、会员讲述本经大意,当时的社会环境还很单纯,慈济功德会所接触的层面尚仅及于慈善,在文中上人浅显的语意、轻柔的口吻,流露着慈悲的心怀,谆谆讲解着每一个篇章,宣扬着「自净其意、欢喜布施、利益自他」的思想。
而今慈济之路已历经三十四年,再看看遍及全球的慈济人跟随着上人的脚步,踏踏实实地力行菩萨道,上至名流权贵,下至贩夫走卒,人人都能在这里欢喜付出、增长福慧。在慈济世界中,一张张美丽的笑脸,一颗颗无私的爱心,随着志业的发展传遍了五湖四海,而心中谨守的是上人的话:「多用心!做就对了!」一如经中所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正是佛法实践者的一个贴切注解。
慈济人在无私付出之时,也能遵守上人所定的慈济十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吸烟(不吸毒嚼槟榔)、不赌博、不瞋恚(调和声色)、不违规(遵守规则)、不忘本(孝顺父母)。这是为了符合现代社会变迁而立下的规范,也许有人觉得在如此诡谲多变的社会,要完全守住这十戒实在很难,但是:「有愿就有力。」心中既已立定志向,何难之有?更何况这些规则正是保护自身的清凉法,理应时时自我勉励警策。
阅读佛经需要一颗虔敬之心,但虔诚并不是将它供上佛桌熏香礼拜而已,更要虔诚体会、实践力行。佛陀于《四十二草经》中阐述、教导大众如何从行、住、坐、卧中趋向正道。而证严上人细腻的解说,贴切的诠释,更将本经与现代大众拉近了距离,盼能与阅经读者相互勉励,并分享法喜、同沾法益。
经序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每一部经典的开始都有「序分」,序分中包括六种证信序,也就是六种成就。普通经文,一开始都会提及「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众若干人俱……」这就是六成就,即主成就、众成就、处成就、时成就、闻成就、信成就。在这段经文里则稍有差异,法轮是「信」成就、成道已是「时」成就、世尊是「主」成就、鹿野苑是「处」成就、憍陈如等是「闻」成就,复有比丘是「众」成就。
《四十二章经》是从佛一生说法中,撷取重要的经句,来作为启导佛门修行者的道粮。它的文字虽短,意义却很深远。本经是阿难尊者所集,译者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法师。
「世尊成道已」,「世尊」是指娑婆世界的教主释迦牟尼佛。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诞生于人间,他出生于印度的迦毘罗卫国。「尊」尊贵、荣华之意。他原是迦毘罗卫国的太子,父亲净饭王年过四十岁才生下他,取名为悉达多。太子出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
悉达多太子一出生即被预言长大后,将成为一位大觉者,使得净饭王十分烦恼!他绞尽脑汁,提供太子种种的生活享受,但是这些并未使一个有觉性的人迷失。一般世俗人所说的快乐,在太子眼里都是痛苦的根源。因此,他从小即有一种寂静的德行,故名为释迦牟尼,也就是寂静能仁的意思。
太子长大后,在一次出游中,一位婆罗门教修行者如闲云野鹤般崇高的生活态度,深深吸引了他,也启发了他修行的念头。又在另一次出游中,看到生、老、病、死的苦,而深深体会人生的苦、空、无常,更加强他想修行以透彻个中真理的决心。
除此之外,当时印度社会四姓阶级分得很清楚,他也想打破这种不平等的阶级观念,以解脱众生的苦。于是,就在十九岁那年的某一夜,离开皇宫踏上修行之路。以一位年轻太子,在当时那种优渥的环境中,居然能舍得下、看得破,实在是难能可贵!一般人总是在受了痛苦、压迫之后,才想要争取自由,而这位年轻的太子却是在富贵、五欲中看开了世间一切,这是圣人和凡夫的不同处。
离开皇宫之后,太子以五年的时间参访,遍访全印度的修道者。但是,那些婆罗门的教理,并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于是,五年之后,他进入苦行林修苦行。
六年的时间过去了,悉达多太子深深觉得:这种苦行并无法成就般若,只是徒然折磨了身体,而智慧应该是在身体有适度的调养时启发出来的。因为身体虚弱,也会影响智慧的增长,可见苦行是偏道而非中道。
于是,他走出苦行林,来到伽耶山,选择一棵大树,在树下石座上铺草为座,在禅坐之前发愿道:「在这金刚座上,若不能透彻宇宙真理成等正觉,即使粉身碎骨,也不离此座!」
到十二月八日天将亮时,修行者!悉达多在静思中慢慢张开眼睛,目光忽然与一颗星星接触,星星的光透入他的心,剎那间,一切的烦恼完全消失,心地一片静寂清澄,净光明亮、照见了宇宙大地一切真相。此时,他心光一闪,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于是,决定将佛法推广于民间,实践济世的心愿。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佛透彻宇宙的真理、成道后,他思惟着:该用什么方法来度化众生?如何观机逗教,使大家都能悟入佛的境界?众生本具佛性,只因被「欲念」污染,而失去清净的本性;要使众生恢复本来的面目、转凡入圣,首先就要离欲知足,不动无明贪念,如此,则能「寂静」清明,这是最殊胜的心灵境界。
「住大禅定,降诸魔道。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修行要使心清净,必须先降伏魔道,也就是降伏内心的烦恼,觉性朗耀照彻寰宇万物,理与心会——成等正觉。佛成道后,便前往波罗奈国的鹿野苑;为阿若憍陈如等五人转四谛法 轮。他们原是当初净饭王派来劝太子回心转意的五位大臣,后来反而跟随太子在苦行林中修行;太子走出苦行林之后,他们才转往鹿野苑修行。
「四谛法」就是苦、集、灭、道,它是佛教的基础。不要以为「四谛法」是小乘法,其实它是大乘法的基础。佛陀首先让我们知道人世间之所以有「苦」,苦的原因是「集」种种的疑惑而衍生痴念,造业受苦,要「灭」苦的因,就必须修行于「道」。「轮」是轮送、转化的意思,将佛法像轮子一样,输送到弟子的心中;也像车轮一样,碾碎众生的烦恼。
佛初转法 轮时,阿若憍陈如先悟道证果,其余四人则是在三转法 轮时先后悟道,证小乘果位。佛教在此时才具足三宝!佛宝、法宝(四谛法)、僧宝(五比丘)。
「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五比丘成就道果后,佛就开始步上说法的旅程。他带着第一批度化的五位比丘,依次向外度化。第二批接受度化的是耶舍及他的朋友等五十人:然后是三迦叶僧团的一千人,迦叶三兄弟是婆罗门教的领导者。他们都在听了佛的教法之后,皈依佛陀门下。
另外,舍利弗和目犍连也是婆罗门教的领导者,他们被马胜比丘的庄严相所感动而皈依佛陀座下。因此,佛在四十九年的说法期间,到处都有弟子跟随于身边。有许多弟子心中常有疑问,都一一得到佛的释疑:大家在佛的教导下,也都一一开悟了。
「合掌敬诺,而顺尊敕。」这是表示僧团对佛的恭敬。尊师重道是修行成功之本;不论学什么或在任何考验、磨练的情况下,都要尊师重道,这是本段经文最重要的地方。因此,只要依四谛法门修行,就能打稳基础,进而逐渐达到佛的境界。
经文
第一章 出家证果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为什么要「辞亲出家」?为了「识心达本」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又如何识心达本呢?必须「解无为法」。何谓「无为法」?就是涅盘寂静的境界。凡夫常常心猿意马、烦恼缚心,这是虚假的「污染心」:而修行人为了清净自性心、识心达本,因此出家修行。
在「百法」(注)中,前九十四法都是有所作为的「有为法」,有形有相之法即无常,也都是「虚假的污染心」。唯有最终之涅盘,是本有的、真心不作为的境界,因此称作「无为法」。出家就是为了探究本来的面目,进而证入涅盘寂静的境界,如此,才能名副其实称作「沙门」;否则,就是「假出家」——出了世俗家,又入烦恼家。
「沙门」就是「勤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之意。佛陀说:真正的出家是要发大心、辞去世情难断之爱,出离世俗家而入如来家;真正要能称作出家人,必须达到「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如此,烦恼去除了,才能住于涅盘的境界,这也是修行最要紧的。
「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如何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呢?佛制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无非是要我们持戒,去恶近善、行四谛法,向上精「进」求法、恶业停「止」,使得修行者心地、戒体皆清净,这就是「进止清净」。
「为四真道行」,就是「四圣谛」——苦、集、灭、道;这是修行的基础,无论大、小乘的教法都离不开它。在《涅盘经》中,佛陀入灭之前曾对弟子们开示:「我昔与汝等,不见四圣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意即「我和你们在过去久远生中,就是因为没有体悟四圣谛的道理,才会流转于生死的大苦海中。」
我们若能真正理解、体会四圣谛,就能了脱生死。一般人因为不知「苦」,才会陷于食欲之中而集种种烦恼生死因缘;因此,在三界六道中轮回不息。凡夫由于不知「集」为苦因,所以不知发心修「道」,也无法断离生死,体解「灭」的道理。所以佛陀在四十九年的说法中,始终不离「苦、集、灭、道」四圣谛的教法;纵使在临终前的一刻,也一再地讲述,由此可知,四圣谛是多么的重要!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好好地体证四真道行;若能和四真道行契合,就能成就阿罗汉果。
「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阿罗汉已达不生灭的境界,他已断了六道中的「分段生死」,证得小乘最高的果位,能飞行变化,六神通具足,而且有旷劫的寿命(即寿命很长)。为什么阿罗汉寿命长呢?因为他心灵清净、寂静,所以不必再受六道中的分段生死之苦。「住动天地」,是指时间非常长久。
「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罗汉下面的位阶就是「阿那含」,译为「不来」或云「不还」,它是第三果,即不再到欲界受生。证阿那含的修行者寿终后,灵神超生十九天,就能证阿罗汉果。
「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阿那含下面是「斯陀含」,译为「一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是证第二果的修行人,在他生命周期的寿命里,必须分段生死、再一来一返,即得证阿罗汉果。
「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接下来「须陀洹」是初果,译「入流」或「逆流」,谓去凡夫初入圣道之法流。逆流者为逆生死暴流,已断见惑入初圣位。需再经过七次的生死往返,才能证得阿罗汉。
「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修行,首先就要断爱欲。佛陀深知众生的病源,最严重的就是「爱欲」,因此,他所说的种种教法,无非是要我们断除爱欲。爱欲是三界六道轮回的种子(因);断了爱欲这个「因」,就不会有三界轮回的「果」。
人的爱欲如同四肢,一旦断除就无法四处奔走;同理,爱欲若能断除,自然不会再来受生,心就能处于寂静的状态而不再起烦恼。所谓「一念无明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无明一起,便会产生三细(微细的心思烦恼),进而衍生贪瞋痴等三毒;接着「五欲」——财、色、名、食、睡的贪执也会现前。如此一来,我们生生世世都将无法见「真谛」而在三界六道中痛苦地轮转不已。
如何才能见真谛、超脱苦海呢?佛陀说:「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出家的目的,是要「识心达本」,找出自己本来的面目。凡夫往往会迷失自我,忘了本来的面目;为了找回真心,我们一定要了解「无为法」——无所执着、无所作为,亦即真如佛性,以证入清净安乐的涅盘境界。
用什么方法才能证入涅盘的境界呢?要常行持守二百五十戒,以保持心性、戒体的清净。戒体就如「白绸布」一样,必须好好地守护;纵使仅仅沾染一点污垢,戒体也就毁了。所以,我们一定要时时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才能常保戒体清净。
若能常保心与戒体的清净,戒定慧就无时无刻不生;戒定慧一产生,对四圣谛的真理便能了彻,要成就阿罗汉道也就不困难了。不过,我们修行是希望能超越阿罗汉、力行菩萨道,而菩萨行同样必须以四圣谛为基础,兼行六度万行。所以,修行的第一要务仍在「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如此,我们才能认清本来的面目。
注:「百法」,唯识家将一切有为、无为诸法,分为心法、心所有法、色法、不相应行法与无为法等五大类,总括为一百种法。
第二章 断欲绝求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有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佛陀说,出家「沙门」,要断欲去爱才能「识自心源」认识自心的本体。「心源」指如来本性,也就是真如。一切众生都具有如来自性,所以,人的本性和佛性一样,只因被一念无明蒙蔽而爱欲、烦恼丛生。每个人都有家,家者「枷」也,出家即是为了脱离这个枷锁,而找回自己本来的面目。
「达佛深理,悟无为法」,我们要了达佛陀的深理,解悟无为的本性与涅盘清净的妙境。「悟」是觉的意思,证是身体力行。修行是要真正去体悟,例如:我们现在觉得盘坐后,脚会痛或修行辛苦,是因为「我」和「身」还系缚着(我的身躯绑住我的心),而这些都是功夫还不到家,所以才会感到痛苦;若是修到真正顺心的境界时,也就是达到身心解脱、轻安自在的境界,这就能够「行道」了;那时,我们的身心自然了无挂碍,也就一切无难事了。
「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佛陀的心法、教理,是「无所得」也是「无所求」的,是原本就存在的无为法,不是造作的;众生本来就具有清净的本性,无须向外追求。《金刚经》云:「说法者,无法可说。」我们的自性和佛陀是平等的;既然是心、众生与佛平等,那还要修什么呢?又有什么好「得」的呢?其实,众生的心地,就像被一层雾所遮蔽的镜子,所要下的功夫是要拭除雾气;只要雾气一除、镜面光洁,自然能照彻外面的景色,而不染着镜里的物质,所以说「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只要内心有所觉悟、体会,声色货利等等外境,还有什么值得追求的呢?
「心不系道,亦不结业」,到了「内无所得,外无所求」的境界,心就不会有所执着而造下恶业。《金刚经》有云:「如筏喻者」,学习佛法就像乘坐竹筏一样,是要将人由此岸载到彼岸。一旦渡过河流,就要舍弃竹筏上岸,不要执着在那竹筏上。又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一对正法尚且不可执着,何况是邪法?我们要依教奉行,但是如果没有真正体会佛陀所说的法,执着而不知变通,就像到岸之后,却仍坐在竹筏上不愿舍离,将永远无法登上彼岸。
所以「心不系道」是指心不要被「道」所束缚,也就是不执着。我们修行要像走路一样前脚走,后脚就要放:这样才能继续前进。而且,心不但不系道,也要不「结业」。我们要断惑,因为有迷惑才会造业,如果能够断欲去爱,就不会结业了。
「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如果能修证到无分别的根本智,也就能「无念无作」。所以,我们要依循佛陀的教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修行,并藉由事相来端正威仪。所以,要依靠「戒」来护持我们的戒体,若能守戒清净,就像一张干净洁白、一尘不染的白纸。当我们的心达到本源的时候,也就是「无念无作」、学成功夫了。
学习事物,一定要全神贯注;一旦熟悉了,自然能够运用自如。就如驾驶飞机、车子一样,之前一定要专心学习、了解车子或飞机的复杂性能,才能得心应手地操作而不会惶恐。有些人连搭飞机都感到害怕;但是,飞行员熟悉驾驶原理,所以能得心应手。
我们修行也一样,在还没有成就之前,一定要专心一志地学习、体会真理。若能达到最高的程度,就是「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的境界。
而「不历诸位」,是指不用再一果位、一果位地进阶,也就是「顿觉」。只要我们心静气平,那就是本来面目,也是真体会。根机锐利的人,就能够「闻一知十」。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赞叹颜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子贡)闻一以知二。」同样是由孔子教授道理,弟子们也同时听闻,不过,子贡却说:夫子讲一分道理,我可以理解两分,而颜回却可以了解十分,这就是对智识所体悟的强弱之别。
但是,就一般修行人而言,都必须一步步渐次地修行,才能断除三界的「惑」。因为三界众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欲爱,所以佛陀要我们先断欲去爱,才能断一切烦恼。修行若要识心达本,就要去除爱欲,还要断除对一切物质的贪欲,也就是断除「四惑」及「五惑」的烦恼。
何谓「四住地烦恼」?第一是「见一切住地烦恼」,也就是三界的「见惑」。三界众生容易因眼睛所见的色相而起迷惑。譬如:虚空有色吗?虚空本来就没有颜色,但阴雨的天空是灰色的,到了晴天万里无云时变成蓝色,晚上又变成黑色。同样的天空,究竟哪一种颜色才是本色?其实,这只是地球自转与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变化罢了!哪里有所谓天的颜色呢?
佛陀的眼光能够透视宇宙的真谛,众生的见解却是颠倒的、无法透视清楚:众生所见的往往都是不正确、有差别的,所以容易生疑惑,这就是「一切见住地惑」,又称作「见惑」。
第二住地烦恼,是「欲爱住地烦恼」。我们所居住的地方是欲界,也是五趣杂居地。欲界众生最大的烦恼是「思惑」,而思想最大的烦恼还是不离淫欲,这就是爱欲的烦恼。凡夫所造的业,大多是由爱欲的贪念产生。
第三是「色界住地烦恼」。色界虽然已经没有淫欲,但是还有色身、宫殿存在,还有物质享受的爱乐;既然有爱乐便有烦恼,所以称为「色住地烦恼」。
第四是「无色界住地烦恼」,是有爱着的烦恼。这时已经没有色(物质)、也没有方位之分,但还有精神、思想的存在。人的痛苦,大部分来自物质;到了无色界的境界,则已无身体的病痛。为什么能达到没病苦的境界呢?这完全依赖禅定之功。然而,是不是完全断除烦恼了呢?还没有,因为分段生死未断,也就是还有少部分的烦恼,还有爱着。
然而,要断除烦恼,光是断除「四住地烦恼」还不够,一定要连「五住地烦恼」(即无明烦恼)也一并断除。若五住地烦恼也断除了,才能真正到达清净、涅盘、无为的境界。
所以,修行首先要「断欲去爱,识自心源」,把欲爱断除而回归本来的面目,如此,便可证入「无为」的境界。
第三章 割爱去贪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因为前一章经文中提到:「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有些学佛者因而取「理」舍「事」、不肯实修,认为:既然佛性人人皆有,只要心不执着、业就除了,还需要修行吗?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
人之所以必须「修行」,是因为我们的心地已经受到污染,所以要用「法」来抹拭,心地才能发光;若不抹、不拭,将永远透不出光明、永远处在黑暗中。纵使我们有成佛的本质,不修行仍然得不到法益。就像矿山所蕴含的金玉,如果没有经过探采、切磨,也无法显露本质的光明。因此,为了防止修行人的偏见、曲解,所以本章特意破除前一章执理废事的「自障碍」,教我们修学佛法要事理圆融。
「剃除须发,而为沙门」,须是男众的胡须。一般人大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外貌,古代印度男人多数蓄须发,其中被装饰最多的就是头发,将大半时光耗在头发的梳理上,这无非是爱美的心与虚荣心,也是凡人「心结」的源头。
而学佛的人,必须争取时光,若是剃除须发,不但节省时间,也能去除污染;因为头发几天不洗就会气味难闻。所以,学佛的人要去除身的污染,首先要将虚荣的染着心去除;而出家众超越在家人之处,就是能将世间人最重视、最难去除的须发剃除,这也是难舍能舍、大勇猛心的表现。剃除须发后才可称为「沙门」,这是佛教一般修行人的标志。
「受道法者,去世资财」,既然起勇猛心现出家相,就应下决心修学正法和规则。人之所以会起无明惑、造业,不外乎由「欲」而起;而最大的贪欲就在财与色。所以修学佛法,首先必须去除心欲。
「乞求取足」修行人仍必须有资生的物质来维持生命;但是不必为它过于辛劳,适中即可。佛在世时,出家人每天要外出托钵,不可囤积粮食;托满一钵的食物,吃饱维持身体健康应没问题。因此,钵也叫「应量器」;修行人要知足,足够就好了。只要能延续生命,就能精进修学佛法。
「日中一食,树下一宿」,闲云野鹤的生活,对出家人而言是很容易的事。佛在世时,为了去除人生的昏忙,制定比丘们日中一食,以解决维生的一餐——中饭,而且出家人生活很简单,只要一钵饭就饱了。一般人就不同了!他们所以会忙忙碌碌、造业不断,也是为了食、睡、住;不但吃饭、应酬应接不暇,席开一桌五、六千元,甚至上万元也照样吃,这就是「不应量」。过去的出家人住的也很简单,只要找到一棵树、在树下打坐,养精神就可以了;而现在的人住高楼大厦,又非常讲究内部装潢,但有的人仍不满足。
我们要警惕自己的心,洗除过去生的坏习惯,不要再有虚幻的追求;要少欲知足——食只求饱,住能安稳,安于无求无欲、淡泊清净的境界。心能平静就是道法;反之,便无法接受道法。心要能平静,首先要去除世俗的爱欲情染。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愚蔽就是愚痴染着,遮蔽本性而不得见道。
人的本性与佛一样,但是,为什么释尊已经「成佛」,而我们仍是「众生」呢?因为佛有「清净智」,而我们却有「愚蔽」。为什么会愚蔽呢?因为有了爱欲;爱欲若能去除,愚昧、染着也能去除,这就能达到修学佛道的境界。
修行要自我庄重、爱惜自己的佛性,否则永远只是「众生」。纵然有起惑或染爱之心,也要很谨慎断除,不要再有错误行为的造作,如果任由爱欲心吞噬自己,愚蔽的业就会愈造愈重。
然而,要出家容易吗?日本有一位学者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有位好乐布施的善人,非常护持佛法,经常供养出家众。有一天,他忽然因急病而昏迷不醒。在昏迷中,他感到自己的神识脱离了身体,轻飘飘地来到阎罗殿。阎王告诉他:「虽然你的阳寿已尽,不过,由于你在世间修了善业,所以还可以再回人间去做人。」他一听要再做人,就一直摇手说:「我不要再做人了。」阎王就说:「做人并不容易!一定要在世间做过善事才能投胎做人。你为什么不要呢?」善人就说:「做人固然很好,但却容易造业而堕入三恶道,所以我不要再做人。」
阎王说:「那让你生天好吗?」善人回答:「我也不要生天。因为天福享尽后,同样要堕落的。」阎王问:「那么你究竟要去哪里呢?」善人想一想说:「我想到人间做出家人。」阎王说:「出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你在世间所做的善业,还不够资格出家。」于是善人又说:「既然要行大清净善业才能出家,我做不成大法师,那做个火头僧我也甘愿!」
阎王回答:「就算你只想在炉灶边做个烧柴、煮饭的火头僧,你所行的善业也不够呀!这样好了,让你再到人间做个百家富(一个人享有一百户人家的富足),你可以再继续行善而成为千家富!」
可是,这位善人仍觉得百家富、干家富不及一个火头僧,因此再三地请求阎王让他如愿。
佛法难闻今已闻,菩萨道难行,而我们现在已行在菩萨道上,要时时刻刻庄重自己、守住本分,爱惜本具的佛性,好好接受佛陀的教法,才不辜负这么好的修学因缘。
第四章 善恶并明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佛陀说,众生大都离不开十种善、恶的行为,一般说的十善,反之便是十恶。
究竟有哪「十事」呢?即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指杀生、窃盗、邪淫,这是由「身」体所造作的不净行,所以称为「身三恶」。「口四」者,即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是开口动舌的四种业。「意三」者,包括贪欲、瞋恚、愚痴三类,都是由「心」起念、造作的烦恼。所谓的善恶,都是依身、口、意这三业而造作的。何谓善?顺理行事就是善;亦即顺道理、顺仁义道德;反之,若违背人伦道德便是恶。
「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身、口、意三业「十事」,若是不顺圣道、不合理,则称为「十恶行」;反之,若能止恶,则称作「十善行」。所以,善与恶虽是两项名称,却同样是心的作用。我们要行善、为恶都易如反掌,差别就在「止」和「行」,我们要止恶、行善。
止是制止,制止自己的恶念和恶行、不恼害他人;至于行,则是修行圣德,发心利益他人、安顿一切众生。所以,身口意三业可以成就圣道;反之,也能使人们堕入恶道。
再举例说明,例如:身三业中的「杀业」是违背慈悲、残忍的行为:人们要止杀,进而行放生(注)的善。所谓「蠢动含灵,皆有佛性」,一切众生都惧死贪生;我们有佛性,众生也有。所以,我们要止杀、培养大慈悲心,亦即培养恻隐心、怜悯心。
「盗」就是窃盗。心有贪念,就会生起窃盗的意念而强取或偷盗不义之财。我们不但不贪、不偷、不盗取他人的东西,还要进一步行布施,这就是止盗行施的善。
「淫」,是指男女媾合,是一切众生生死的根源。出家人要戒淫,修清净梵行;若能守身洁净,就是善行。至于在家居士,则守「不邪淫戒」,对于夫妻之外的不清净缘,千万不可触犯。这就是防止身的三恶业,成就身的三善业。
又如口业,我们要「止妄言」。开口动舌和一个人的人格与气质息息相关,若是口无遮拦,不但害己也伤人。妄言就是不守信、讲话不实在、不负责,经常指空言有、指有言空,会使他人对你产生不良的观感。身为佛弟子,信念一定要很坚固,要止妄言而说诚实语。
「止两舌」。人与人之间会发生冲突,大都由于误会而产生。所谓「一人吐虚,万人传实」,在口舌中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容易使人产生误会。我们除了要戒除两舌,也要对发生误会的两方,施以「和合利益语」;不但不能煽风点火,还要居中调解,使一切众生起和合心、团结一致。一个再强大的团体,如果成员中有人犯了「两舌」的毛病,就会产生很大的波折。此时,若是遇到具足善行、善念的人,他就可以发挥协调的功能,使团队成为一个利益社会、强而有力的和合团体。
「止恶口」。开口若尽说些粗鲁不雅的话或是骂人,都称为恶口。我们平时不但要止恶口,更要修「柔和爱语」的善口业。修学佛法的人,要时时让人感受到柔美、优雅的气质,这必定要止恶口。
「止绮语」。所谓「巧言令色鲜矣仁!」尽说奉承讨好的话,言是而心非,也会误人害己。学佛者应该讲真实话,坦诚不虚、温言柔语,以美化自他人生。
注:所谓「放生」,并非只是买动物来放生,而是要「护生」爱惜生命及物命;若能更进一步「放人生」,放开心胸、发善愿助人,即是尊重生命。例如盖医院救人,一人得救,往往使一个家庭得救,可减少家庭、社会问题。
第五章 转重令轻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有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常闻人有十善、也有十恶,十善与十恶是一体两面。若是放纵自己随心所欲,就成为十恶;反之,精进向道就成为十善。本章劝人止恶行善,改过迁善。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古圣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都是凡夫,往往易犯过失;而大部分的过失,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习气所造作的。过去不好的习惯自己可能并不察觉,也不懂得反省悔过;如今得遇善知识的指引,就要赶紧改过。停止造恶的心行。《八大人觉经》中有云:「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心的源头若不断除,那么心的造作将会招感业力,罪恶也就源源不绝地发生。
「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我们的妄心若是不顿息、断除,罪就会来赴身,到最后罪业就会像水流入大海般,愈造愈深,自己也将愈陷愈深。
「若人有过,自解其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有些人到寺院时心地清净,回家后却又造作恶业。因此,这段经文,教我们「改要彻底改、知要彻底知、停要彻底停、行要彻底行」。总之,要提起真切的心,认真力行。人没有不犯错的,但是要能「知过必改」。
不要以为小恶无罪,须知点滴的造作都是罪业;如何才能消灭罪业呢?要从自心开始。我们若能空掉烦恼,业才会消。所谓「心空」是指内心很清净,这必须经过彻底的忏悔,并将心欲完全扫除,如此,过去所造作的业自然就清除了。
譬如将小小的芥菜子撒在土里,如果肥料充足,日后便能长成一棵大芥菜:同理,即使犯小罪,也是受报无尽,点点滴滴累积起来,仍是不可小觑。俗话说:「知过必改,方是大丈夫。」若能改恶行善,罪业才会消灭。
「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就以人最常患的感冒而言,只要发汗、吃药就能减少病痛;同样的,我们若犯错了,也要勇于面对现实、至心忏悔。若是覆藏过失,就像泥土覆盖种子一样,会很快地发芽;种子若和泥土隔绝,久而久之,自然就会败坏了。因此,肯「认错」改过就好比隔绝种子跟泥土,时间一久,不好的习惯自然会逐步导正,使恶习消除。
人心的造作就像种子一般,播下好的种子,即能结成好的果实;若播下坏的种子(不好的念头),善门就难入了。而且,我们所行的若是善少恶多,善果也就很难发育,所以要实时消除恶种(不善念),把握机会勤播善种。修行也一样,要培养善念;只要恶念一除,自然就不会造作恶业。
一般人行大恶的少,大都是小恶不断(不好的习气);若要说是善人,生活习惯又不是很好,这就像感冒患者,只要喝喝热姜汤、发过汗就好了。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起居、语默动静中,要好好的护持本心,不要等到罪业造成了,才后悔莫及!若能如此,不论遭遇什么业力,都能重业轻受,勇于承担。
第六章 忍恶无瞋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有禁息,当无瞋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
前两章,旨在警惕修行人要能止恶行善、改过迁善。但是,目前的社会对人与人之间的猜疑、明争暗斗已见惯不怪,看到善人反而少见多怪。因此,行善之人多半会遭遇障碍,更何况发心深入佛门、修学佛法的人,往往会被视为「怪异不群」。
这一章所谓的「恶人」,并非专指十恶不赦约人,而是包括无法理解宗教教理,与人伦道德背道而驰的人。他们认为五欲之乐是人生理所当然的享受,摒除娱乐是不对的。
譬如,有一位在某机关上班的在家居士,平时很认真地听闻佛法,而且拳拳服膺、力行佛道。可是他的同事都视他为怪人,经常有意无意地当着他的面讲些粗俗不堪的话,还炫耀着吃喝嫖赌等不正当的事,并且嘲讽他。他曾向我说:「师父呀!学佛真的很难,周围的人常常说我是怪人、逃避现实!」我告诉他:「不必理睬这些。我们是佛教徒,要运用智慧,以本身的修养来感化对方。」诸如此类,也是很多信徒遭遇到的阻碍之一。由此可知,周围知见不正的人很多。
所谓「闻善」,是听到善的道理;而知见不正的人听到有人要修行善法或遵循道理依教奉行,就会常常以种种的绮言、淫语来扰乱,想挑起修行人的欲心——扰乱他的心思。
「汝自禁息,当无瞋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关闭心门、止息心念,避免和「境」对应;对方若是态度不好,我们也不可起瞋心或是恶言相向,应以旁观者自处。平时看到有人在骂人,我们不会生气:但被骂的若是自己,又有心接受它,就会生气了!所以面对逆境时,要实时关闭心门,心不要接纳恶人扰乱的境界,而采取旁观者的态度,自然就不会发脾气或指责对方了,如此自能轻安。
「彼来恶者,而自恶之」,有人态度不好、背道而驰,纵然他是有意来找麻烦,只要我们不在意他的态度,就能轻安若无其事;而恶人本身并不快乐,因为他见人行善即心生厌烦、起抗拒心而与好人格格不入,甚至甘心与恶人为伴,因此会招来很多痛苦。
修行若能坚决志向、直心向道,就有勇气突破万难;纵使恶人想障碍或毁谤行善的人,最后反而会自招恶报,而行善者的道业也同样会有成就。被毁谤的人如果不在意它,并且保持风度;旁观者反而会赞叹被骂而不瞋的人,对于恶人的扰乱则无好感,甚至会引起公愤。所以,骂人的人,其实是自己受到损失。
我们若有这种觉悟,境界自然会消灭;但若随顺世俗就会卷入社会的漩涡。所以,不论周遭的环境如何,都不可被温言巧语或粗言恶语扰乱,迷失了我们的道心,一定要好好护持善念。
有些人发心修行向道时,朋友就用尽方法引诱,邀他游玩、看电影、登山等等来阻碍他的道心;恶劣的态度容易防范,柔软的感情则很难防。修行人不论遭遇强硬或柔和的形态,都应好好顾守道心,不要被诱引误导!
由此可知,若不是具备大智慧、大丈夫心、有气魄的人,无法固守心志断恶行善。由于社会太过浊恶,只要意志稍微薄弱,就很容易被诱向迷途,所以修行人一定要有坚决的智力与意志。
古人说:「如明镜中现于丑容,彼容自丑,镜何丑哉?」譬如明镜中,映照出一张很丑陋的面孔,这是不是镜面丑呢?不是,而是镜子照映的境丑;一旦丑陋的面孔或境界离开后,镜子立刻恢复它原来的明净。
所以我们的心要像镜子一样,心镜所照映的只是一幕幕景象而已;一旦景象或镜子离开,两者就互不相干了。
因此,不论外境如何,我们要时时善自谨慎、反观自省:自己的道心、善念够不够?必须远离扰乱的境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七章 恶还本身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人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令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难。慎勿为恶。
佛在世时,为了行道也曾遭人毁谤,但是,佛陀默然不作回应。当我们被人责骂、毁谤时,该如何应对呢?要保持「默然」的态度,不要作回应:等对方骂完,要能够依然心平气和,修养的功夫才算到家。
世间事都是相对的——与恶相对立才会起纷争,若是恶与善相对,斗争的机会就比较少。所以当我们面对恶人时,一定要用善的态度对待他,这样恶终究会停止。
「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如果你要送东西给我,而我不接受,你是不是会将这个礼物再拿回去呢?是啊!礼物送人而对方不收,当然是自己再拿回来。同样的道理,「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你恶口毁谤我,我的心并不纳受这种恶念,这分恶业将来还是由你自己承受,灾祸仍是会归还到你身上。
「犹响应声,影之随行,终无免难」,如深谷应声回响,声则自物体发出来的。比如说讲话,大家不过是听到声音而已,源头仍在喉咙、嘴巴;又像人的影子,人走到哪里,影子就跟到哪里。所以自己作恶,果报还是由自己来承受。
因此我们「慎勿为恶」,不要做坏事,凡事要谨慎啊!在学佛的路上,我们往往会受到背道而行的人所毁骂,虽然如此,仍然要「以善待恶、以德报怨」,是非自然会消除;如果我们「以怨报怨」,那冤冤相报何时了?
由此可知;我们不要把恶行加在别人的身上。面对恶人,我们要守持好自己的本分,守善待人;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小心谨慎,不可为恶,骂别人等于是在骂自己,没有修养的人才会说是非。所以,我们凡事要放大心量,不要起恶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