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菩萨道的条件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

“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没有显现出来,那叫做隐。什么是隐藏的呢?譬如说《妙法莲华经》,说这个莲华。莲华原来是从莲藕慢慢生出来,从水面上长出来,它原来在淤泥里边隐藏着,后来长出来了,就是不隐了。

在佛法本身上说,不管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法性的真理都是有的──色不可得、受想行识不可得,眼不可得、耳鼻舌身意不可得,色声香味触法不可得,阿罗汉不可得、乃至佛不可得。一切法不可得的毕竟空的法性,在我们凡夫的地位来说,就是没有显现出来,我们不认识这个不可得的境界;我们用嘴说──从经论上学习来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是空、这是空──其实这都不是的,这用嘴说的都不是!非要成就根本的无分别智,这个法性的真理才显现出来!我们用嘴说这都不是的,这是个方便而已,就是“隐”。

所以在凡夫的时代,法性的真理隐藏在色受想行识里面、隐藏在眼耳鼻舌身意里面,简单的说,就隐藏在我们这一念分别心里边、没有显现出来。“行无隐慈”,就是我们要用功修行,把这个莲华在淤泥里面生出来了、微妙香洁的境界;就是要观察这一念心(观察这色受想行识、观察眼耳鼻舌身意,观一切法──主要就是观察这一念心),从这一念心里面显现出来毕竟空的真理──诸法如。“如来者,即诸法如义”,这个诸法如就是法性的真理,把它显现出来,显现出来就叫“无隐”。显现出来以后,这是圣人的境界,这时候由清净的如的境界去利益众生,叫做“行无隐慈”。当然这一定要是圣人才可以。

“行无隐慈”,怎么样才叫“行无隐慈”呢?“直心清净故”。“直心”就是无分别智慧,无分别智慧契合了法性的真理,心是清净的;不与法性真理相应,就不能清净。所以“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这样说,这一定是要入圣位以后、到佛的境界才可以。

或者不这样解释,那么怎么解释呢?就说我们修行人,我们在凡位的人当然没有断烦恼,烦恼有时候就会动,心就不清净,内心里面有垢。这个垢,在我们肉眼的凡夫来说,看不见,别人看不见你心里面的事情,这就是“隐”;但是发菩提心的菩萨,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我马上要用清净的智慧把它弄清净”,要发心忏悔,要清净它。不可以隐、保留在那里、隐藏在那里──你们都不知道嘛,我心里面有贪瞋痴,你们不知道,还保留在那里,不解决它、不把它排除出去,这是不对的。

所以这个“隐”这样讲有两个意思:一个是隐藏在那里,一个是保留在那里,就是隐。“行无隐慈”,不可以隐,我心里面有垢的时候,不要说是身口上有垢,就是心里面有垢也不可以隐藏,赶快要把它忏悔清净,或者用止观的办法对治它、叫它清净。“直心清净故”,就是实实在在的,“直心”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实心,没有谄曲,真实不虚,要把内心的垢清除,使令心清净,要这样子行慈悲、慈爱众生。这样讲也可以。

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前面说“行无隐慈”是约法性理说,现在“行深心慈”是约心说,所以这里面有三样事,我们简单的说有三样事:一个是法性理;一个是心,有明了性的心;第三个就是无分别的智慧。这无分别的智慧与法性理相应了,智慧是心所,有心所一定是有心王的,所以这个地方是约心说。

“行深心慈”:如果你没能够见到法性理的时候,这个心就是很浮浅的,就在色声香味触法上活动,虽然也可以发好心肠、慈念众生,但是那是不理想的。所以要“行深心慈”,心能够深入法性理。“无杂行故”,深入法性理的时候,就没有垢杂染在心里面、掺杂在心里面了,没有垢。

前面说“直心清净”是对“爱”染说;这个地方“无杂行故”可以对那个“我”。有爱烦恼,还有一个见烦恼,见烦恼就是我,执著有我。譬如说我们也没有贪心、也没有瞋心,也是发好心度化众生,但是里边有我见,夹杂我见在里边,就是:“我能做这件事,这个人是我度化的”,你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杂”,叫做“杂行”。你这个功德行有我见的夹杂,就变成有漏的善法,就不是无漏的,那也就不是“深”心。“无杂行故”,没有那个我的间杂的时候──无我,那就叫做“深心慈”。你能无我,就见到无我的真理了,所以“行深心慈,无杂行故”。

行无诳慈,不虚假故;

不要虚诳,不要欺诳人,那就是没有虚假。我们凡夫的佛教/徒发菩提心,努力地去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也可以勉强地做到不要欺诳人、和人说真实话。若是真实的来说这件事,还是要入圣位,圣人没有烦恼,他是真实不欺诳,“不虚假故”。

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

前边说这个慈、那个慈,这最后这一句是约目的来说──不管是怎么样行慈,目的都是令一切众生得无上菩提、得佛的法乐,令一切众生得佛乐的。我头几天也说过,我们用佛法来教化众生,目的要使令众生得佛乐,或者是用其他的行为去利益众生,目的也是令得佛乐,这是约目的来说;如果说我们没有这样的回向,不回向无上菩提的话,那就不符合菩萨道的条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