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中居士的修行方法

《阿含经》是佛灭度后首次结集的教法,属于佛教的根本圣典。《杂阿含经》为汉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南朝宋时,由求那跋陀罗依据梵本译出,共50卷,收录1320经,因每部经短小杂碎而得名。在四部《阿含》中,它属于现存最早出现的基本经典,是佛教经论、教理的母体,古德判为“纯属第一义悉檀”。经文短小,语言朴拙,主旨鲜明。研读此经,可以准确把握四谛、十二因缘、三十七道品法的真实含义,依之趣向解脱。在这部经中,佛也讲述了居家生活应该遵循的一些原则以及居士修行的种种方法。这些内容,对于今日修习佛法的居士来说,或许不无启发。

一、合理的居家生活

居家修学佛法,较出家修行,或许自有其方便之处,但在家修行,也实属不易。居士修行的困难之处,往往首先在于如何合理地安排居家生活,妥善处理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个方面处理得好,修行就容易上路,处理不好,则会弄得家庭破裂,亲族不睦,个人的修行之路,也会变得荆棘丛生,困难重重。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合理地安排居家生活呢?在《杂阿含经》中,有这样几篇经文,对我们或许会有所启发。

在《杂阿含经》第93经(以下出自《杂阿含经》中的经文,仅标序号)中,佛说居家有三种神圣之火,应当时时恭敬、礼拜,悉心专意勤苦,令其得到安乐:“一者根本,二者居家,三者福田。”

1.孝敬父母。

这是居家第一神圣之火。运用合适的谋生方式,辛勤工作,合乎正法地获得财物,“供养父母,令得安乐,是名根本。”对于父母,应当“随时恭敬,奉事供养。”因为我们从父母而生,依父母而长,父母是我们的生命之火。

在《杂阿含经》中,佛多次称赞孝行,斥责不孝父母的人是“人面罗刹心”。在第88经中,佛说偈赞叹一位乞食供养父母的少年婆罗门:“如汝于父母,恭敬修供养,现世名称流,命终生天上。”佛自己成道后,也曾上升忉利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讲法三个月。佛之大慈,及于含灵蠕动,岂会绝情于生身父母?欲觉有情,将修慈悲,父母应该是最好的对象。

2.安乐亲友。

使家庭和睦,亲族安乐,是居家生活的第二种神圣之火。辛勤劳作,供养妻子、儿女、宗亲、眷属以及家中临时雇佣的工人等,及时供给生活所需,不使短缺;给以帮助与照顾之时,态度要恭敬、亲切。这是佛对长身婆罗门居家生活的教导。今天,我们或许没有这么大的财力,但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关心是应该有的。“在于居家,乐则同乐,苦则同苦,在所作为,皆相随顺,故名为家。”如果能够遵循这一教导,那么家庭里的什么矛盾不能化解?

3.供养僧众。

这是居家生活的第三种神圣之火。佛说奉事、供养僧众,可得大福报、大义利。因为“诸沙门、婆罗门善能调伏贪、恚、痴者”,是人、天的福田,居士应该随时恭敬、奉事供养,供养之物以衣服、饮食、卧具、汤药四类为宜。这是在家信众的基本义务。僧俗二者,各尽其责,各安其宜,也是正法久住的一大助缘。

佛在此经中说,如果能够奉事供养这三种神圣之火,就可以得到当下的安乐。由此更进一步,断除贪、嗔、痴火,可以永灭烦恼,超出轮回。在这篇经文里,佛只讲述了居家生活的三个原则,在经中,佛对居家生活讲得就更具体了。佛慈心爱语,教导少年郁阇迦说,有四种方法,可以使在家人生活稳定、幸福:方便具足、守护具足、善知识具足、正命具足。

1.方便具足,谓努力掌握知识、技术,从事对民众有益无害的正当职业,如种田、经商、放牧、从政、文书、会计等,精勤工作,尽心尽责。靠劳动营生、服务社会,而不靠欺诈、占卜、大秤入小秤出、屠宰等手段谋生。

2.守护具足,谓妥善保护田产财物,“不令王、贼、水、火劫夺、漂没、令失,不善守护者辄取,及诸灾患所坏。”借贷予人,须得谨慎,了解对方,“欺诳抵突者宁乞未举与。”

3.善知识具足,谓结交良师益友。应当交往、亲近的善友,具有四个基本特征:一是见有过失,能及时指正;二是仁慈宽厚,见利代喜,见恶代忧;三是利人助人,防护过失,私下诚恳劝诫;四是同事,为朋友不惜财宝、身命。亲近此等良友,会多所饶益。

4.正命具足,谓善于理财。所有钱物,出入有数,考虑周详,做到收支平衡。“无有钱财而广散用,不顾其后”,佛认为这样的人是愚痴、贪欲之人。广有财物而不食、用,旁人认为是愚痴之人,佛也持同样看法。

居家生活的重大问题,是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尽到应尽的伦理责任。做好了这一点,修行也就在其中了。

二、见道前的修行方法

学佛是逆出生死的大事,单靠信仰是无法自度的,因此学佛非常强调信、解、行、证具足。这四个方面的具足,就落实在修行这一具体行为之中。《杂阿含经》中关于居士修行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大致分为见道前和见道后两个阶段,各人需根据自己的根性和修行阶段,遵循修行的先后次第来选择相应的法门。下面先介绍见道前的修行方法。

见道前的修行阶段,也就是学佛的准备阶段,后世将之分为资粮位、加行位等阶段,至见道时,则入圣者之流,从此进入修行的正位。大部分学佛者都处于见道前这一阶段内。在《杂阿含经》中,这一阶段的修法,不是佛说法的重点,篇幅不大,但佛开示的修行方法,还是十分丰富的。

1.三皈五戒。三皈五戒是学佛的起点,也是作为居士的基本要求。在927经中,佛解释了什么样的人叫作(男)居士:“在家清白,修习净住,男相成就,作是说言:‘我今尽寿,归佛、归法、归比丘僧,证知我’,是名优婆塞。”品行端正,受持、修习清净五戒,是作为居士的基本条件,尽寿皈依三宝,表达的则是毕生的信愿。因此经中有很多皈依即证初果的例子,此处很值得学佛者深思。

2.八支斋戒。八支斋戒又名八关斋戒,是佛为不能出家的居士,在一日一夜乃至一月之中效法僧众,过一种清净离欲的生活而制定的一种修行方法。在五戒之外,加“身不涂饰香蔓及不观听歌舞”,“不于高广床座坐、眠”,“不非时食”。这八戒之中的不邪淫戒也包括远离夫妻间的正淫,在经中,佛批评不能在法定的日子及神变月恒常受持八支斋戒的释迦族人,是骄慢者、忧悲人、恼苦人,要求他们在每月的初八、十四、十五及神变月受持八支斋戒,并随力布施,修习种种功德。如此修行可以证得初、二、三果。

3.六具足。六具足包括信具足、戒具足、闻具足、施具足、空具足、慧具足。对于不同根器、不同修行境界的人,佛或说信、戒、施、慧四具足法,或说五具足法,或说六具足法。

信具足,即“于如来所,得信敬心,建立信本,非诸天、魔、梵及余世人同法所坏。”要求居士崇敬世尊,深信佛所说法,坚信不疑,不因诸天、魔、梵及世人种种说法而导致对佛法的怀疑与不信。此处强调了信的两个方面:“具”和“足”。“具”就是对佛生信,“足”就是正信圆满。对于见道前的修行者来说,要努力培养对佛法的信心,使信根、信力增长,至见道、证初果时,自然会断除对佛法的狐疑与不信,而得正信初步具“足”。

戒具足,就是受持五戒,不缺少,不违犯,并力求使戒行圆满。这是修习定、慧的必备条件。

闻具足,意谓听闻正法之后,能牢记不忘,使听闻之法逐步增长,融会贯通。对佛所说的戒等初善,止观与道、果等中善,涅架等后善,这些使身心清净、纯净圆满的教诫,听闻之后,全都能够理解、接受,被称为“闻具足”。

施具足,又名舍具足。施舍之时,“心离悭垢,修解脱施、勤施、常施,乐舍财物,平等布施。”施具足要求居士“心住非家”,对于个人财物不作家庭私产想。在家信众必须心住非家,才能成就出离心而趣向解脱。供施父母、三宝、师长,要出于恭敬心,布施孤苦贫病,要出于悲愍心。也可以施舍而谋公共福利,如“种植园果故,林树荫清凉。桥船以济渡,造作福德舍。穿井供渴乏,客舍供行旅,如是之功德,日夜常增长。”作如上种种布施之时,要出于平等心、解脱心。这样做,叫做施具足。

空具足,即观世间一切都是危脆败坏之法,诸行如幻如炎,刹那时顷尽朽,一切无常,并无永恒之法,也无不变之主宰。“常恒不变易法空,我所空”,即是诸法之性。如此正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一切皆空,称为空具足。

慧具足,如实知此是苦,此是苦产生的原因,此是苦灭是苦灭之道,即深入思考四谛、十二因缘之理,而证入涅架慧具足。六具足法是佛对居士最常说的修法之一,此法以信心为根本,以施、戒为立身社会之事行,以闻、慧、空为趋向解脱的理证。循序深入,渐次圆满,不可偏废。依此修行,可趋向解脱而又不致过于妨碍世俗生活。因此,在《杂阿含经》中,不论见道前还是见道后,居士多修习此法。

4.六随念。六随念又名六念处,指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时时起念,故名随念。又于应该发生的地方而发生,所以佛之四众弟子应随适而念,故名随念。”有时,佛又把前五念称作五喜处,因为常念施等,可得内心喜乐之故。佛常对四众弟子(包括已证初、二、三果的圣者)讲述此法,要求他们修习此法,以使内心安定,远离忧悲恼苦,使道业升进,趋向涅槃。

念佛,即是念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也就是思念佛之十大名号所表的佛的种种功德。如是思念时,心中不起贪欲、嗔恚、愚痴之心,内心安定,无有邪妄之念想,名为念佛。

念法,就是深信佛所说之法,是世尊亲证之法,也为无数的智者所称誉和实证,能够使人出离生死炽燃之苦,自得解脱。

念僧,即是念佛之出家二众,相信其所行是善道、正道、直道、诚实之道,是依佛之教法而行,其中有证得各种果位的圣者,净戒具足,正定具足,智慧具足。对于僧众应该恭敬、礼拜,承事、供养,作为自己和人天的好福田。以此降服自己的骄慢、嗔恚、愚痴之心,称为僧随念。

念戒,就是随念自己五戒具足,戒行清净,善于时时处处护持净戒,坚信守持戒律的人是明智之士,守持戒律也会为真正的明智之士所赞叹与奉行。这样起念时,由于依于净戒之故,就会尊敬、随顺于戒,不以持戒为难事,生活严谨而不放逸邪行,远离自责、忧悔之过,内心正直而得自在。如果日久,戒德深厚时,就能镇伏贪、嗔、痴、慢、疑五盖,而易入于正定。

念施,与六具足中的“施具足”相近,是佛常为居士所说法之一。居士修行此法的条件,较出家众则更为优越:“出家之人唯能具足五波罗蜜,不能具足檀(施)波罗蜜,在家之人则能具足。”因此“念施”、布施是居士修行的一个重要法门。当乐于助人,乐于给人以财、法等方面的帮助,布施、念施之时,随顺慈心,心离染著,平等布施,可得众人爱敬,自己也会得到合乎正法的利益。

念天,就是相信有四大天王、三十三天、炎摩天、兜率陀天、他化自在天。诸位天人得到了清净的戒、闻、施、慧,而得命终生天,我也应当修习此法,而不贪著于粗重的欲乐。依于此念而得镇伏五盖,使内心正直,从而对佛法生起深厚、广大的信、乐。如此修习,叫做念天。经文中说,勤于修习六随念的佛弟子会为诸天所爱乐,并得到他们的护佑与帮助。

修习六随念,就能够不被贪欲缠缚,不起嗔恚、愚痴之心,能够因为随念六法,而得到内心的喜悦,得到身心轻安,得到乐受,得入正定。心定以后,在凶险的众生中也无忧无惧,心无挂碍、隔阂,可得随顺正法而至涅架。由于修习此法具有很强的心理安慰作用,很容易使修行者生起对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从而远离种种颠倒妄想,消除内心的软弱,精神得以振奋。因此,佛及其诸大弟子常用此法来开导、安慰处于病苦之中、内心迷乱乃至生命垂危的四众弟子。佛曾亲自为族弟摩诃男,达摩提离长者、长寿童子、婆薮长者等居士讲授此法。舍利弗与阿难则给给孤独长者说过此法。时至今日,此法仍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可实践性。

见道前的修行方法还有很多种,比如:数息观、不净观、四念处、四正勤、五根、五力等;以及如法思维五蕴非我;十二处、十八界非我,亦非我所:深入思考四谛、十二因缘之法等等。以上种种之法,若能如法修习,皆能使人证得圣果、趋向解脱。这些方法中,数息观与不净观被认为是较适宜的入手方法。不净观用来对治对人、我的贪爱,数息观用来对治散乱,使心念专注。修习数息观可以圆满成就四念处、七觉支、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法而证涅椠。因此在汉传佛教中,这二者被视作“二甘露门”(甘露是印度神话中的不死之药,此处意谓修习此二法可以证入涅槃而永出生死)。在《杂阿含经》中,不净观讲述较少,数息观(《杂阿含经》中称之为“安那般那”)讲述得较为充分。关于这两种修习方法的文章、书籍很多,此处就不多言了。

三、见道·断惑·证果

见道,也称之为见谛、得法眼净,意思是打开了能亲见佛法真理的智慧之眼,从无始以来初次生起真实无漏的智慧而观谛理,从而断除一切见惑,证得须陀洹果。在91经中,是这样描述见道时的情形的:

“长身婆罗门……即于座上,见四真谛,得无间等。时长身婆罗门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疑惑,不由他度。于正法中,得无所畏。”

此处所断除的疑惑具体指什么呢,在928经中,佛作了解释:“优婆塞须陀洹者,三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身见,是指妄认五蕴假和之身为我而执我为实有。戒取,又作戒禁取,指就戒、禁(戒律、禁制)而起之谬见,以非因为因,非道为道,如见牛、狗死后生天,乃学牛、狗食草啖粪,修非因非道之行,执迷此即生天、解脱之因。此等妄见称为戒禁取。此中也包括非理之布施与苦行。疑,指对佛法的怀疑。上文所说见惑即指此三惑。

若“三结已断已知,贪、恚、痴薄……是名优婆塞斯陀含。’:此处的三结同于上文,指身见、戒取、疑。

若能断除身见、戒取、疑、贪欲、嗔恚等五种将众生系缚于欲界的烦恼,就能证得阿那含果,“优婆塞阿那含者,五下分结已断已知,谓身见、戒取、疑、贪欲、嗔恚”,这也是传统认为居土所能证得的最高果位。在《杂阿含经》中,也未见佛为居士授记得阿罗汉果的例子。

见道之后,居士的修行方法与出家人已无太大区别。如七觉支、八正道是僧众主要的修行方法,但佛也为居士讲授,佛最常为居士讲授的修行方法“四不坏净”,佛也要求僧众修习成就。当然,因为生活环境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不同,佛不要求居士修习对定力要求更高的七觉支、八正道法,而要求居士修习偏重信、慧的四不坏净等法。见道之后,即入圣者之流,得如实智,自然知晓此后的修行方法。

四、自觉觉他的优婆塞法

修学佛法的过程,不仅是自我觉悟的过程,也包含令他觉悟这一必不可少的方面。在929经中,佛把居士的修行分为合格和圆满两个层次。做一个合格的居士要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正信。

(2)努力具足清净五戒。

(3)修习清净、平等布施。

(4)经常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

(5)闻法之后牢记不忘。

(6)内心深入思考听闻之法。

(7)明了法的深义。

(8)随顺法的先后次第而修习。

只有完全具备了这八个条件,才算是一个合格的居士。

在具足了信、戒、施、闻等八法后,居士还应当努力去做劝化众人敬信佛法的工作。自己具足正信,也助人建立正信;自持净戒,也教人持戒;自行布施,也教人布施;自己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也劝人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帮助别人深入理解佛法,按照修行的先后顺序如法修行。从而对周围的亲友、大众产生积极的影响:“于诸众中威德显耀,譬如日轮,初、中及后,光明显照,世间难得。”这样做了,才算是一个圆满的居士。在经中,给孤独长者向佛讲述了自己劝化大众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教人受三皈五戒。劝导家中主仆妇女中的怀孕者接受三皈依。待生子之后,教其子受皈依。孩子懂事之后,教他持戒。仆人、住宿的客人,以及求为弟子者、借贷者,皆令受持五戒。

2.称名发愿。每次家中供佛及比丘僧时,给孤独长者都要称呼父母、兄弟、妻子、儿女、宗亲、熟人、国王、大臣、诸天、龙神之名(不论在世与否),意谓众人共同参与供养,共植福田,并借此机会为之发愿。因为长者曾听佛说"因发愿之故,死后得生天上”之语。

3.布施。长者认为只要具足净信,因布施园田、房舍、床铺、卧具,甚至一抟饭食,施者皆能因此而得死后生天。所以他广行布施,也教人布施。经中记载:“给孤独长者疾病命终,生兜率天,为兜率天子。”

给孤独长者讲完自己的度人之法后,对佛说:“若有人在我舍者,皆得净信。诸在我舍而命终者,皆得生天。”佛听后大为赞叹,认为是深妙说,是狮子吼。并且证实所有在给孤独长者家中命终的,皆生天上。

在自求解脱色彩浓厚的《杂阿含经》中,这两篇经文显得似乎很特别,其实,在这部经中,佛对居士所说之法,大多包含菩萨道精神,或者可以从中引发大乘之道。如经中佛对长身婆罗门所说居家之法,显然包含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道。而长身婆罗门见道之后,自求解脱而不摄化亲友、大众,也是不可想象的。因此,身为居士,自然应该体会佛之本怀而力行自度度他之道。

写完此文,自觉领悟能力及文字功夫均不足以传达此经之深义,深感愧疚。本文不当与不足之处,敬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