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阿弥陀佛!各位请大家还是先一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三称)

好。南无阿弥陀佛!请大家放掌。

闻思讲堂的各位莲友,又是周三了今天,大家吉祥。那么我们依然还是接着讲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愿》的具体内容。说到这里刚才我们说每次在祈请的时候,不知道大家在听法的时候有没有跟着合掌。就是希望我们在具体听的时候,不可能一直合着,就是希望大家在我们三称本师,然后念开经偈和回向的时候,就是不管身在哪里。除非你在开车。

开车听法也不太好,会转移注意力安全不好。那么基本上如果说我们闲暇的在具体的地方,有条件的话大家尽力合掌。合掌的时候,你自然而然双手一合十,我们的身就会端起来,心就会正起来,念就会提起来,这是一个连锁的自然反映。所以佛菩萨和圣人制教这种仪轨,这种身形的表达,尊敬的双手合十,顶礼佛足,右绕三匝,而白佛言等等这些,都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特别是听闻佛法,如果泛泛的这样去听,就可能养成一个泛泛的习惯。如果说你能够殷重的心来听,咱们也不说受的功德利益或者说恭敬的功德,就是你自己所得的领悟,心的微细方面等等,都会有所增进的。那如果说我们泛泛的有时候,就这么跟着也就这么弄一下吧,那就也可能只能泛泛的粗略的。很多时候得不到微细上的一些法喜,或者由于身口意三业的这种收摄,恭敬所得来的这种轻安吧。所以多说几句请大家尽量,在三称和回向的时候能够合掌端身,随着一起来念一遍最好,念的时候最好观想,本师说法西方三圣加被。

好,今天我们具体是《四十八愿》的第六讲,而且今天的内容,也非常重要。我们计划是讲三条愿。虽然简短,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常说的他力本愿,本愿一般情况我们都是指阿弥陀佛所发的这《四十八大愿》,都叫做本愿。但是我们接下来要讲的这条,第十八愿叫“十念必生我国愿”,这是《四十八愿》本愿中的本愿,是祖师们常说叫核心眼目,就是眼睛,所以今天的内容是很重要的。我们能够确定可以往生,然后还觉得很有把握,全凭信赖的就是今晚的内容,也之所以把净土法门称之为易行难信,也是依照今晚的教理。因为这确实是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

好,我们先把愿文给大家贴出来。大家来看第一条,第十八愿“十念必生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这就是说如果我成佛的时候,十方一切众生当然包括咱们娑婆世界,听到念佛能够往生的这个法门,如果发了至诚恳切之心,愿生到极乐世界。如是乃至念十声佛号都没有问题,必生极乐世界。大家这条愿文我们不可以少事,这是当然的。但是也绝不可以多事。很多时候对于净土的见解就是在这个微细上面,可以说失之厘毫,差之千里。

你看如果信愿持名“乃至十念”,念十声佛都不能往生,我就不取正觉。其中除了造五逆重罪和诽谤正法的这些众生。那么大家来看,就是说净土法门,如果说能把这十八愿的这几句话,这充其量也就是,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四十个字,这就是等于说阿弥陀佛给我们打的保票。如果我们说从安心的角度,就是从净土上来安心,吸取净土法门这个根本义趣与我们的心对接的话,我们就发现说这一愿就是阿弥陀佛,也就是法藏比丘在考量怎么样能够平等普度。这个平等的普度是非常重要的。信愿持名这一个方法作为往生的正因,度化一切有情。所以我们所有的净土知见要从这一条愿来启建。为什么?你看首先我们说从弥陀的本愿的这种慈悲度,我们先了解一下。

如果说能够执持,把信愿念佛的这个往生的门槛降低到如此低。为什么呢?就是说阿弥陀佛他得用这条愿力,把得度的条件安住在每一位人类,甚至是每一个众生本具的,也就是天然的这种心识上来,没有拣择。不拣择说你什么样的行什么样的不行,没有。他只是可以说把这种往生的条件安立到,谁都可以的信愿行具有的能量上来,大愿。

用我们最具有诚意的这种心的质量来跟他对接。所以一读,有时候人不是喜欢发挥嘛,大家要知道我们在发挥的时候一定不能离开佛说的本意。就这条愿力来讲,它就是这么简单,他就是这么说的。不管你信与不信,你得这么理解。“十方众生”就是一切的有情众生,包括我们,各说各的包括我自己。“至心信乐”相信有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存在,叫“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乃至十念”就是所有的行里边哪怕最次最次的有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连续十念,那么念念不息修嘛,乃至十念。所以说第十八愿这些这种简单的机制,又和咱们这个世界是极其吻合的。说白了,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以苦为本的世界,当苦浓到一定时候的话,他就更加有利于激荡我们信愿行的生起。

所以这种愿力的巧妙到什么程度,你看。一个是让一切众生得度。另一个其实他设置的是偏让受苦的众生得度。也就是在完全平等的情况上,又有合理的倾斜。这个东西多奇妙呀你看。弥陀的这种智慧设的这个愿。那么我们首先要了解一下就是,如果说凭着自己力量修行,极乐世界属于实报庄严土。那么这种极乐世界庄严就是让一切众生,快速的圆满的成就佛果的这么一个国土。这样的国土大家想想,一尊佛要快速圆满成佛那得到登地以后,八地以后,金刚道行以后异熟空,这样的话任运自如,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是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大家要知道在这前面有将近两大阿僧祇劫的积累,用自己力量去积功累德去勤苦修行,才能到这么个地步。而且这种实报庄严土的水平,就是这个世界的呈现跟什么样证量匹配呢?就是要登地的法身大士,凭自己修行的法身大士才能够去。罗汉和辟支佛没有资格的,他们所证的空性,执着的空理,根本不能与真空妙有同步进行的这种境界,这种世界来对接。

所以说怎么让一个完全没有断了的凡夫,这样的一个资质,就可以成功的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就因为什么?就是因为愿力,特别是这条愿力。所以大家有时候想想为什么说“易往而无人”,经文里面说极乐世界净土法门是“易往而无人”。有时候又讲到说易行易入之门难讲难信,难就难在易呀。易就易在最难的所有的难,都被阿弥陀佛给摆平了,就调制成这样的一个往生机制,就像调制器材就像一个傻瓜相机一样。当然这个比喻不太恰当,但是确实如此。净土法门就如同一个傻瓜相机,只要你愿意你就上,就可以拍。但是有时候因为我们太聪明了,所以不信任嘛。觉得没有这么好的事,谁敢相信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就可以就直接就生到佛国净土,咱们在这起心动念一下,稍微想修个行,这会读一部经,念几声佛,打个坐,多难呀。所以说“易往而无人”,对。“乃至十念”都往,这个特别容易,可是要“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极难极难。所以我们重要的是建立起这样的一个,就是说在“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前面一定要把这个基础打好。

所以这条愿文,今天特别花一点时间跟大家说一下。为什么叫“本愿法门”大家听过这个“本愿法门”,特别是在注释到《佛说无量寿经》的时候,善导大师称性发挥说,弥陀的本愿力就是针对凡夫众生,摄凡夫众生入庄严报土。而且本愿法门这个愿力就是为凡夫所设的,已经证到果位的圣人,本身有的已经上了涅槃船了,到了彼岸了,他还需要救苦嘛。越苦的众生佛要偏救,所以说这条愿力就是针对凡夫众生的,是可以变为现实的。

那么这里面出现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后来由于这个核心义理到了日本以后,就传承一种净土真宗了。净土真宗讲的就是完全靠信,就信什么就信这条根本愿,然后也就不念佛了,甚至有时候做一些坏事,甚至违背戒律反其道而行,乃至大破因果之门等等这些说,反正我就能往生。乃至说到说善人都能往生,何况我是恶人呢,佛偏救恶人。就这样的一种极端,所以才把净土一门给发挥到一个什么地步呢?就是一个理上不违背,事上行不通的这么一个境界。其实就导致了净土法门在净土真宗的影响下,违背了净土教理了。但是由于这样的话,违背了净土教理以后,它反射回来又有一种伤害作用,是什么呢?就是大家都对他们这么信完全靠着这条愿力,没这么好的事,大家又都会往回走了。

他不是说当下看到他们发挥的问题出在哪里,而是往回走就不信这条了,说没这么好的事。你看其实这愿里面就完全具足了信愿行,这是净土根本的宗旨。就在这一条愿上就显现了。所以说我们现在,你看以前的祖师们,善导大师这一系也是非常的就是说,往生就是凡夫有可能,印祖那会儿印光法师给别人开示的时候,印光法师也是一直提醒,大家要好好念佛,要老实念佛。特别是他弘《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话,那更是如此。但是也有一些人,大家回去读一下《印祖文钞》,也有一些人是这样的根器。他就是觉得说自己怎么念,念的够不够呀?有没有凑够这个数一样,或者到了这个点上一样,害怕往生不了。这时候印祖就有时候给开示说,十念都能往生就是必然往生,你怎么往生不了了。

所以你看当时印祖也这么讲的说,害怕自己往生不了,也要看你会不会害怕。有的人觉得说前思后想就怕往生不了,觉得自己真的往生不了,我不是这块料,我虽然念不可能说十念,我就明着虽然念够十念了,可是我不会往生的。那么这就其实给自己真正的设了个障,就因为觉得自己不会往生,还真的就往生不了。

那么如果有的人就觉得说,真害怕往生不了,那么是因为我的信愿不够,再加把劲从教义上去深入的这种去信,然后愿力急切起来,那么变得更加的精进勇猛的执持名号,那这就对了。但是如果说你真的害怕往生不了,再怎么觉得自己都无济于事的时候,这就成了障碍。所以什么法呢,立一法生百障都是双刃剑,这个法已经明明白白摆在这里了,就看我们走的是极端还是走的是随顺。可是一定要知道,我们确实不能在这个法上给它加,当然不能减,刚才讲的,但是绝不能加,这就是净土法的门槛。阿弥陀佛当时设计的一个名号来九法界的平等普度,他的用意就在这里。所以就“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仅此而已。所以大家在学习这些愿文上,你看,就这么一条愿力,其实可能都会读,但是我们的心有没有共振到这个地步,有没有参透到这个地步。

当然我们还是要提倡大家要老实念佛。可是要知道还有一种叫老实信愿,就是你确定阿弥陀佛发愿力的时候把我摄进去了。那么如果我的信愿是真切的,是及格的,甚至是往七十八十九十上面走的,那么我的往生已成定局,我念佛就是为了品位增上,为了“花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是往这儿用功夫的。这是一个最佳状态。往生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就着我们学习十八愿来讲,那简直说句大言不惭的话易如反掌,心地法门一念间。所以说难就难在易,易就易在难。

大家来看。首先第一个你看。为什么说“至心信乐”,这个“至心”是什么样的一颗心呢?当然第一个就是你的直心,你的信解心,你当真。对于佛说的教法,佛说的圣言量,哪怕说跟菩萨说的,都要听佛说的,何况跟祖师比,还要听佛说的,何况跟凡夫现在的这些邪门外道的比,你到底听谁的呢?所以第一个至心的概念就是直心,直通直心。就像现在的这个动车一样,这个轨道一样,就沿着这个轨道,两边的我连一点都不出轨,任何见解任何说法都不会影响我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我信。完全以这种直心来承载佛的圣言量。

因为说实在的这种直心,特别到了净土里面祖师们在弘扬的时候,大大的提倡就是说,为什么把它叫做别具一格的横超法。就是害怕释迦牟尼佛讲法,大家知道五时,八教,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他是针对各种根基,各种考量,各种设的这个台阶,来不断的往上走的。那么净土为什么在方等时讲呢?整个方等就是所有的根器都在里面。那么如果有的时候我们的根器,如果理解力不够的时候就会觉得说,在那个法会里边讲的那个的角度,那个侧重,那个法门的经,你来跟净土这里就发生了抵触了一样。所以说学修净土一定要依着净土的根本经典直心来信。最好就是傻得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完全佛说是什么是什么,这是一种多甚深的禅定,多高的般若智慧呀。

同修们,你们要知道原来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的太多了太聪明不信任,所以说“至心”第一个就是要直心,第二个才叫真心。由内而外,表里如一的,生死相依的,跟净土法门这样依附上来,靠死。这人的心念,真的有时候我们应该念念的惭愧。就是一不留神就说的多做的少,这是常态了,几乎是下意识的,很多时候让这个发展的越来越糟糕。为什么给大家这么讲呢?其实我有时候也在提醒自己,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修学佛法的时候,有时候这种由内而外的真实诚恳心,他是不是表里如一的,我们以为是的,也许有时候不是的。所以有时候善知识提醒,自己反观,为什么要从恭敬中求了,要把这个谦卑的心调出来,要仰靠圣言,要皈依恭敬三宝。

为什么?就是让我们有反思缓冲地带有这个能力,一旦你我慢充满的时候,你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表里不一的。你以为是完全如一的,其实差了好大一截,心就不真了嘛。不真的时候你以为说“至心信乐”,我要往生了,怎么临死的时候突然间乱了阵脚了,因为你平常你以为说到那儿做到那儿,其实说到那儿,做的可能特别不到那儿。所以真心也很重要。

再一个“至心”的体现就是要常回向心。我们一说到回向心的时候,是这样的一种状态。一个净土的行人修什么功德,修什么善法,甚至乃至吃喝拉撒,行走坐卧的时候,所有的在娑婆世界的情形都要下意识的跟极乐世界对照,向极乐世界靠倒,回向转成极乐世界的这些依正庄严。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那就等于说净土的底盘建立起来了,不管做什么功积什么德,那都属于一回向,我们以前给大家讲过,就像点铁成金一样,全部成了往生资粮,全情的投入到向极乐世界靠拢,这样的一种心。这叫念念回向,自然回向,无功的回向。这也是一种“至心”。

再一个就是坚固心。要不动,确定了修净土了就不要乱动了,不要乱动的前提我们要考量清楚几个问题。我们是不是为了了道成佛,那这个是可以的足够了。我们是不是罪恶生死凡夫,其实在修道上一点功夫都没有一点本事都没有,连五戒都持不全,再其他的简直就不要说了。所以只好正好来仰靠净土,这个不要动。第三个学了这么多年的佛,也算修了一段的行了,会不会由于信愿的全情投入不够,而有时候或者是魔王,或者是菩萨化现的来考验。说净土法门或者说不太好,乃至更有一些诱惑是说,净土法门当然非常好,还有更好的。现在我们很多时候就经不起这种激荡,旁边太多了。要么是一开始入道的时候是以净土起的缘,非常好,特别恭敬,念了一段时间念不下去了。

我记得我刚在普陀山那会儿出家的时候,我还没有净土信仰呢。结果那时候也有一些同修们,也有住到庙里的这些菩萨,居士,就过来有时候聊天嘛。我那会儿不是发心在那儿要做义工,等待试用一年出家。他就说哎呀,成佛真难。他说我那会学佛,或者有的这个法师说我那会出家。说真用功在五台山,或者哪个小庙里边,那是诵经呀打坐呀,说那会真的想成佛呀。说念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怎样怎样,然后再就不往下说了。但是言外之意就是说,听了一句说,那个时候是真的想成佛呀。那难不成现在就是不想成了嘛,不愿意成了嘛,跟进不了了嘛。

所以这个不动心非常重要。特别是我们现在这个信息时代这么杂乱,任何知见是异彩纷扬,很多时候这种轰炸过来的时候,你稍一不留神就上道了。特别是还有一点,因为我们是凡夫,他这个心念自己是掌控不住的。那么有时候说你过去的这种愿力,或这种相续的这个对于净土的知见,相续的一直在还好。如果稍微过去动摇过或者有闪失,正好内因招外缘,来了一个所谓的善知识,同修给你赞叹一大番,不知道哪里有一个好的善知识,哪里有一个好的道场,哪里有再修什么非常独特奇妙清苦引人入圣的法门,你就薅不住了就走了。走了以后过了一段时间,果不其然修的不错了,那就彻底觉得原来都错了。这就太多了这样退的。为什么?就是“至心”其中有一个状态就是要坚固不动。那么坚固不动以后,最后我们才能达到“至心“的一个状态就是要长久。这个不动长久,那是非常难做到的。为什么祖师们常在开示里边说,莫换题目,莫换题目。因为这个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这是凡夫之人之常情。

所以再加上如果我们没有在信愿上把它牢牢的靠死,绑定的话,那很容易就在坚固和长久上面都撑不下来了嘛。可是问题是我们要真的从这些直心,真心,常回向,坚固,长久这样的一种全方位的护佑中,长养中,包围中,才能把这个“至心”发挥出来。只有在这“至心”的情况下才能产生真实的信乐,“至心信乐”也就是愿往生的心态。有了这样的一种“至心信乐”的状态,才能够进一步的引发“欲生我国”。当然这里讲到的说“欲生我国”,也就是我们说的愿力嘛。那么说实在的这信和愿,大家都听的耳朵都生起茧了,但为什么还是要讲呢?就希望不要让我们的耳朵生茧,耳朵生茧容易心里也生茧。而是要让我们的信愿之心长期保持新鲜的,是说多了希望把你的耳朵给磨一下让它更光亮,更灵动。所以说“欲生我国”这个愿力它也是要长养的。

大家想是不是这样。你看我们刚刚开始学佛,或者接触净土法门的时候,那都是一下子大开心解,觉得听着好,想着去呀。非常的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善根显发了。那么这种愿力的执持,一般你看,我们这种情况下等于说“欲生我国”,等于说要激情生,就是带着一股这种激情。有时候修的怪的很,有些同修我也问过或者说讨论过。他说他在愿力的时候一定要把它调制在一种情绪里边,他才能念佛。那会儿在东林寺打佛七的时候,就碰到一个同修,他是深圳的一位男居士,后来我们一块聊天。他说师父,他养成了这样的一种习惯,就是要念佛的时候,就把信愿心调出来有激情的念。他一定要先酝酿一会感情,酝酿这个感情一定要悲,一定要愤愤不平,这样的话他才能够念起来。而且久而久之,现在没有那样的感觉的话他就念不起来。所以这就是因为激情,始终是一种激情的这种激荡。

当然这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时间稍长一些。但是最好又要从这种激情的愿,转成笃定生,笃定的愿。前几日在福慧慈缘线下讲《佛说无量寿经》的时候,就是讲到希望我们听《佛说无量寿经》以后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是深化信愿心。那么深化到什么信愿呢?要无信之信不愿而愿。就是这种愿笃定到什么程度了,就是已经天生的,就跟我天生必须每天一到那点要吃饭,吃饱了去上厕所,渴了要喝水一样。就是非常笃定成了一个链接了,把“欲生我国”要这样的镶嵌在我们的下意识的心理状态中。

那么这种“欲生我国”这里为什么说要勘验呢?还有的时候我们又有一种状态,舒服的时候去,对境练心的时候不行了。就是平常风平浪静太平日子的时候,似乎这个信愿还是可以的,自己作意一下,马上就跟阿弥陀佛相应,念起来也相对的有一些轻安,法喜等等。好像就这么一帆风顺的就可以轻舟过万重山一样。可是这个水流它有时候是平湖,有时候是瀑布,就跟我们的境界一样。那么我们这个“欲生我国”也要把它调养,在舒服的时候你有“欲生我国”,在境界来的时候依然还要“欲生我国”。这才叫扎实的愿力。你不能说境界来了或者生了不好的病,乃至说人生的境况突然间遭遇了大的波折,不如意的时候,所有的信愿都抛之脑后。其实在这个时候的境界,哪怕想起来一念,都要比平时的力量大的多,积攒的功德要重要的多。

所以我们这个“欲生我国”从激情去,要笃定去,完了以后平时舒服了也要去,对境逆缘出来的时候还要去。彻底的承担这种“欲生我国”。修得最后这种愿力到了一个什么程度呢?就是说虽然我未去,可是我已去了,就是我心系净土了。虽然我已去,暂时还未去。把已去未去就是一个去,彻底打通了,这个境界很奇妙。希望大家仔细的去作意吧。当然有时候有一些心理的历程,它还真得你到了那儿,也就是说你的信愿得好好的调制了,让它信了再信愿了再愿,然后还得常念佛,可能会出来这种。常去积功累德,生出离心等等才会出来这种感觉。

下面就是“乃至十念”,这就是阿弥陀佛最根本的一个平等普度。你看这里讲到的念佛为信愿的念佛,也就是说“十念”的这个理也是启发信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这种信愿是到了一定的地步的时候,说那能不能往生,会不会生。突然佛给我们来一个“乃至十念”,那我们就觉得必然生,马上就法喜充满畅快淋漓。所以对于这个“十念”我们要了解,第一个就是说名号度人,因为只有名号这是当时法藏比丘发的这个超级愿力,除了名号普度,其他的不能平等普度。

因为南无阿弥陀佛全都会念,谁都能想。你说如果说你要必须持戒圆满了,那我们有时候尽量清净就能够做到,圆满了未必能够做到。那如果说持戒圆满了才能往生,那么有一些垢染厚重的众生怎么办,往生不了就不平等了。如果说你非得要有大的禅定,什么三昧现前,那昏沉散乱掉举的众生,就没办法往生了。你说六度万行一定要修大布施,要广修供养等等,那没钱的咋办呀,就没资格去极乐吗?你说一定要通达三藏十二部,一切教典,深入大乘什么,那没文化的咋办。

所以这里第一个内涵就是我们要知道,他用佛的名号来设的一个平等普度,没有门槛的法门。这一切持戒圆满,禅定成就,广修供养,会通三藏,全部由佛搞定,修圆满,然后设在愿力中跟我们对接,接到我们这个力所能及的范畴内来,就这么来摄受的。所以说就用名号这就是一个方便,而且这个方便是方便极了的方便,甚至不称为方便。不称为方便的时候就等于说最为痛快直接,这反而跟禅宗是一样的暗合道妙。

所以说“十念”,第一个我们名号平等。由于名号平等,才能具足说“十念”往生的可能性。当然我们对于说因为执持名号尽形寿,我们就不要说了。我们现在只从这个下下来列上上,就是说最低的水平说“乃至十念”上来讲起。你想,“十念”的判别至少说第一个,“十念”“乃至十念”就包括了尽形寿执持。你每时每刻你都是我们的念,那么你说“乃至十念”,就不断的相续的念,十念又十念,一念又一念,一念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的一念,念念都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中的一念,所以是不违背的。有的同修们觉得说“乃至十念”,那就让我们只念十声吗?他是这里刚才讲的,以最下来罗列最上的。那么真正最殊胜的当然还是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讲到的执持名号。“净念相继”尽形寿。但是这个“乃至十念”它这也是确实不虚的。刚才讲了我们就是也可以多的来讲,以念念摄十念。

但是还有一种十念法,这是具体操作的,我们一直,像我本人也可能大家有法缘,一直在结的都知道,一直也在弘扬这个十念法。因为现代众生太心躁了太可怜了,那么时间没有福报不够,那么用这个每日十念,早晚十念,还是可以往生的。就是先三称佛号,然后念一个赞叹阿弥陀佛身金色的偈子,连续念十口气,一进一出为一口气,一口气能念几声算几声,一口气为一念。念够十口气就为十念。那么这样的话,每日早晚十念法,这就可以往生。

当时一个大德叫慈云忏主的老和尚设的十念法门。就是为了在朝里边,每天上朝的这些百官们太忙了,国务缠身的,所以才给说十念法就可以保证往生。那么这也是种“十念”。再一个祖师们好多时候判十念,判到临终的“十念”。我们想想哪有那么好的事呀。那叫临终的十念,乃至临终的一念其实就属于尽形寿十念。为什么这么说呢?你想,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讲到的说,有这个造了恶的人,临终的时候遇到善知识,给他开示。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突然对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佛产生了信心了,这样的时候,就等于说心开了嘛,心开了的时候,他一听以后就旁若无人就伴命的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足十念,念足十声,刚好断气了。大家要知道其实这也叫尽形寿念佛呀。我们尽形寿从哪开始起的呢?不是就信佛的那一刹那。他是那会信了佛了。那么尽形寿到哪终的呀,临终的那一念嘛。所以临终十念跟尽形寿十念,是一样的道理。

但凡就是要念“乃至十念”,唯有不念,那就没办法了。不念,这个十念之门。有的人也比较捣蛋吧,试着就念十念,就这么念十声你能够保证我往生吗?或者说为了说哪有这么好的事,等等这些,就来这么一个试验,这就不在“十念”所摄之内了。为什么?因为我们用尝试,侥幸的心理去念佛的时候,不是念佛之念了,是试佛之念了,讨论佛之念了,论证佛之念了,那你能念得好吗?这个时候我们说一千道一万,都不是佛念,那么你连佛念你连一念都没有,何来的十念呢?所以我们还是要随顺着佛说而念。这就是净土为什么注重实践而不讨论那么多的教理,那么多的研究,越研究越不信。我们要全身心的靠倒在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核心眼目愿力上来。

你看那个张善和,那不是有名杀牛的,地狱相要现的时候牛来索命,在这样的情况下奋起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马上就转境界,就念的佛来了,就往生了。这是佛教史上多么有名的张善和嘛。还有那个打铁匠,钉钉铛铛我往西方,你说他什么也没耽误,又打铁又赚钱,过日子什么也没耽误,就是不废世间法成就佛法,念念念阿弥陀佛。

甚至佛门里边有好多吃肉喝酒的,这个不如法僧。像有一个叫雪什么来着,阿弥陀佛有点记不起来了。就是一开始特别不如法嘛,后来一旦转变过来以后,彻底换了个人,最后自知时至成功往生了。这种利益太多了,大家去看看《净土圣贤录》就知道。所以说“十念必生愿”利益是非常巨大的。

当然不在十念所摄者也是麻烦,比如说这里讲到后面两句说。“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这大家都要知道,五逆重罪就是太可怕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五样坏事做绝了。那么大家想想,前两个他是有违人伦的。如果你的行为不在人伦了你都不入天伦了,那你能入佛伦吗?所以是不可以的。后三个是坏众生的福田。大家想没有罗汉,佛,没有和合僧团,那么就等于世间人没有修善业种福田的机会了,那就全成就恶业去。所以这才讲到“唯除五逆”,还有一个叫“诽谤正法”。

在《佛说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后面也讲到了,连“唯除五逆”都给开缘了。说做了五逆重罪的人临终忏悔了还能往生,唯有“诽谤正法”那没有办法了。你想如来一代的教法,你只要不信佛说,那你就诽谤五乘教法那就没门。极乐世界你肯定信不起来,你也愿不了,那怎么往生呢?那必然要唯除。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说广义上来讲诽谤佛的五乘教法,三乘教法,特别可怕的是诽谤净土横超教法,这是最大的麻烦了。有的时候这是精神的麻痹呀,什么谎言,要结点缘呀。历史上在净土法门的教理上有争议的时候,就说净土是根本没有往生这么回事的,就是因为有根器太不行了,就佛哄着他让他念念佛,积攒根器,来生在好更好一点的状况下来学佛修行。甚至我还听过这样的话,说怎么可能往生呢?那你念佛往生了你现在念佛你信净土,那你前辈子没信吗?那你怎么没有往呢?他这么说。

所以这个“诽谤正法”很可怕。莲池大师讲过,这在大安法师讲的《四十八愿》里也用过。如果有的人每天出万言,就是说一万句话,诽谤万佛,这样积攒了一千岁都上了一千年,就这么诽谤,那么这个人他所做的罪业是无量无边的,够大了。但是如果有人出一恶言,出一个恶言否认西方极乐世界的存在,说阻挠他人念佛,那么这个人所犯的罪业,要超过前一个人所造的百千万倍。你看严重度有多少呀,为什么这么说呢?说他造的恶业乃至无可计算,因为十方微尘数诸佛都出广长舌相来赞叹净土法门,十方微尘数诸佛都来赞,你来一个谤,那么直接的合算下来,就是等于说你在诽谤十方微尘数诸佛呀。

陷害众生永远沉沦在生死苦海,不得成佛。那你说你这个罪业重不重呢?所以这里讲到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请大家在这上面要拣择一下。那么总而言之,这就是第十八“十念必生愿”非常的殊胜,这一愿力就等于说确实把弥陀的愿力的大慈大悲,大智,大不可思议,可以说是全盘托出,彻底圆彰给表达出来了。我们要知道,弥陀的愿力这种加被是不可思议的,既然我们临终的时候具足了信愿,乃至下至“十念”都能往生,那么大家想想普天之下那我们现在已经信了,愿了,念佛了,那都等于说往生可必。只要我们一直走不退就行,就再品位一直在增高,就通向极乐世界。所以大家想想,这是多么殊胜的法门,多么不可思议的愿力,可是它就是事实。请大家相信,不是相信我,相信释迦牟尼佛,相信阿弥陀佛,相信十方三世一切诸佛。

好,我们再往下看。因为十八愿我讲的比较长了,自己我也比较受用。我们来看第十九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前面的大部分内容这一愿还是跟前面的愿后面的愿,就是比较吻同的。这一愿的主要特色是什么呢?“勤修我皆接引愿”。就是只要你勤修,那么你的诚意生出来了,我的诚意也在,“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十方国土中为什么我们说一定要专修净土,就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得见阿弥陀佛。就是因为他方国土的佛也有愿,也有净土,可是就这一条愿,其他的佛绝无仅有“临终接引”。你想这个接引方便他的殊胜在哪里?第一个,接引的时候就是生死之际,我们是最难透过的呀。在命终的这个难受之际,四大分离那是什么境界呀。可是就因为我们搞不定这个境界,在这个境界中绝对会昏死过去。所以佛在“临寿终时”,大家要记住这句话,不是死了以后。“临寿终时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

你想我们现在其他的不要说了。我常说,我们去哪个地方旅行,现在不都是到处玩嘛。那你要是一切机票订好,接的车说好,在哪里住旅馆,都给你定好了,就等着你去了上车入住。跟你一个人都不知道你到哪里下了,你语言也不通,不知道在哪儿,还要找住的地方,你说能一样吗?很清楚的目前现实都是如此,何况生死之际呢?

所以第一个接引方便,就是生死之际难以透过的时候“大众围绕”。就这一点,我们也要说一下关于“自知时至”的这个问题。“自知时至”有时候是念的功夫好了,就是提前佛就给我们说好多大德,大成就者,不都是这样嘛。佛就给他说,你多少日多少日多长时间后将会往生。另外一个,一般的凡夫,没有这种功夫的,“自知时至”在哪里体现呢?就是在临寿终时,大众围绕现前的时候,他的心安了。彻底没有生死恐怖了,彻底说,觉得原来死亡是生命的辉煌起点了。这不是靠我们,是靠我们阿弥陀佛的愿力,他一定要这样。他知道你那会儿薅不住了,这也是一种“自知时至”。好。所以说第一个就是说生死之际,助我们能够一臂之力,接引。

第二个,就是他力的接引,他力法门的因缘。到此时就是假令与大众围绕现前的时候,才从事相上显现了。我们常说他力他力,最主要的他力体现在什么时候,就是在接引的时候。我们说的大范围的他力,就是相信阿弥陀佛本愿,相信我能往生,相信法藏比丘为我们建立的净土,相信《四十八愿》是为我而发的。那么所有的他力,体现在具体说,你得拿点好处出来让我现前感受到的时候,就是以“大众围绕现其人前”接引。

再一个我们读经的时候都在里面看到说,每天每念每时每刻每一念,都有无量无边的众生往极乐世界往生。那么你说阿弥陀佛西方三圣这样的去接引奔波,那累成什么样了。这就要从“大众围绕”,再说一个什么呢?就是佛的不思议,大乘广智不思议智的这个神通妙用,事事无碍。所以既然佛有这样的无边的神通妙用智慧,那我们还怕什么呢。“大众围绕”就以这样简单的事相,最直接的安心方法,体现佛的事事无碍的佛国境界,佛的圆满果德境界。

再一个大家从理上要会一下。你想假如果我们真的有一天,“临寿终时,大众围绕现其人前”,我们一下子心生安乐,确实自己将要前往极乐国土莲花化生的时候,你想这个时候,那真的是我们走他来接吗?这个时候再说一句“唯心净土,自性弥陀”,才真正算是拍着胸脯子有担当了。这个时候就是自他不二,感应道交的时候到了呀。这也叫“自知时至”他来接引。

所以我们有时候这些事相上理上,希望大家能够会通。总而言之临终接引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呢?这条愿力,第十九愿直接赶紧紧紧的贴在第十八愿上的。因为以前我们也跟大家说过,这个人的念呀,就是说你的功夫,你自己是搞不清楚到底有多好,还是多坏的。像我们在平时修行,祖师们讲到,你在静中你练的好像有十分的功夫了,到动中的时候你就只剩下一分了。在动的时候练的十分的功夫,在病的时候只剩下一分了。在病中练的十分的功夫,在命终的时候,就只剩下一分了。所以我们现在就是再怎么想再怎么演习,还是不能身临其境,死亡时候的恐怖和这种不安,唯有仰靠说“大众围绕”这个安心方法。这是最为实际最为人道主义,也是最有实践意义的。所以大家在这个愿文上要如是去学习,如是去信受,这是第十九愿。

那么我们再看第二十愿,叫做“系念必得往生愿”。这一愿就是比较简单了。但是这一愿其实是联系到我们刚才讲到的,“至心信乐”里边的一个回向心了。你看。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众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这就是等于说,对于十方众生,只要听闻到阿弥陀佛的名号,然后一心“系念我国”,大家要感觉到“系念”这种用词的精准。大家想一下什么叫“系念”?就等于说你有一头紧紧的拴在那不动,你在这边你就随便你怎么转怎么绕,总归你是紧紧的围绕那个。就像我们喜欢一样东西,追求一个人。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好像你全身心的世界所有的天地日月,你的生产作业等等,一切的意义,其实正在进行的时候,好像你不在他身边或者也不在这个事情之中,这个事件还没成功,但是你所有的意义,都是趣向于那儿,来进行表达体现的。这就叫“系念”。

就系念极乐世界,系念阿弥陀佛。在“系念”的同时,我们这里还讲到“植众德本”。就是说培植长养了很多的善根,福德,但是所有的进行时中,我们都把心,视野投向在往生上了。就是一切生活的价值,一切的善法功德,都是为了往生的。所以你看从始至终,这三条愿“至心回向,欲生我国”,就是欲往生极乐世界。这三条愿,都是说要对阿弥陀佛生起的信心,对去极乐世界生起了决定的想法,然后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想极乐世界。当然在此之中你还有后半辈子的生活,那就尽力做好事,修功德。就这么个生活状态。

一旦具足了这样种种的这些,从始至终我们讲的这些法的话,那么最后一句叫“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就是不达目标不让你称心如意者,那我就不成佛。不成佛,可是阿弥陀佛于今十劫,所以今晚我们所言也必然是真实不虚,能够往生,就凭弥陀愿力。我们现在所缺的就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执持名号”。这个我们就尽最大张力的把它做好,把它巩固。这就是我们往生的消息。往生没有消息,所有的消息就是这个消息。这个消息等你出现,明白了的时候往生的消息已经就出现了。

好,阿弥陀佛。今天晚上我们讲的第十八,十九,二十愿。特别是第十八愿,可以说是《四十八愿》里面的命根子,也是往生人的命根子。那么大家在这条愿力上一定要有这个原则就是既不多也不少。不能在上面有一点点,如果我们一多了就给净土法门设门槛了。如果我们一少了,就让净土走形了,就成了极端了。所以,希望今晚我们主要以第十八愿为核心的学习,希望大家在学习上还是要依照这个直心,真心,和愿力,来庄严我们的这句名号。好,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我们的讲法时间正好,下面请大家一起来回向。

闻法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愿生西方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

好,南无阿弥陀佛!随喜大家的闻法功德,愿以此功德同生极乐国。好,下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