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

序文

如上别中十义,复以前九为通,后一为别,兼前总义,为此经教起之所因故。

疏文

通者,通明净土诸经,皆同此因故。别者,别明此经专重持名,以持名为因故。总者,即前总明一切诸经,皆一大事以为因故。言佛说此经,为教众生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为教众生持名念佛而入佛知见,以了此一心大事而已。合之,为此经教起之所因也。

《弥陀疏钞》

莲祖于此段文句中,总结性地概述两重法义之次第展开。

第一重谓总别二种因缘。一者,总摄释迦如来唯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此浊世,其本怀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知见者,乃为彻了实相之真知真见。在法名一佛乘,在因名一大事,在果名一切种智。故曰诸佛因一大事故出兴。为一佛乘故五时说法,由实开权,循循善诱,观机逗教,于法华涅槃时,会三归一,方称本怀。佛一代时教,以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演说诸法,欲令众生开佛知见,而究竟皆得一切种智。是为总述释尊一代时教之启教因缘。

二者别述此《阿弥陀经》,专阐一心持名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华开见佛,悟证无生法忍。此乃直指业力凡夫现前念佛心,仰蒙弥陀愿力加被,一超直入如来地,疾速成就大乘佛果之大事因缘。所谓“越三祇于一念,齐诸圣于片言”(莲祖语),“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省祖语)。是为别述净土特别法门之启教因缘。是为佛一代时教通途自力法门与净土念佛特别法门之不同的启教因缘。

第二重谓通别二种因缘。莲祖特标莲宗教起所因十重法义:一者大悲悯念末法为作津梁故;二者特于无量法门出胜方便故;三者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故;四者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故;五者勉进初心菩萨亲近如来故;六者尽摄利钝诸根悉皆度脱故;七者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故;八者的指即有念心得入无念故;九者巧示因于往生实悟无生故;十者复明径路修行径中之径故。

就此教起所因十重法义中,又有通别之区别。一者通明。前九门为通,谓此九门法义通明净土诸经所阐的四种念佛。此四种念佛法门,与通途自力法门相较,是为了生死成佛道之捷径法门。所谓为教有缘众生不修大小乘通途八万四千法门,专修念佛往生净土之圆顿捷径法门。

二者别显。谓第十门径中之又径。谓佛说此《阿弥陀经》,为教众生专一持名念佛,不教众生修观像、观想、实相念佛等。为教众生专主持名念佛,入佛知见,疾趋极乐大涅槃城,速证自性无量光寿。以此来圆满释尊悲心惊入三界火宅,令一切众生速脱生死,疾成佛道之一大事因缘。证知,持名念佛往生净土一法,大畅十方诸佛度生出世之本怀。

诚如《法华经》中佛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此持名妙法,带业往生,疾成佛道,惠予九法界众生真实大利。九界众生离此法,上不能圆成佛道;十方诸佛离此法,下不能普度群萌。此念佛特别法门之于我等众生之恩德,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所谓“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夹路桃华风雨后,马蹄无地避残红”(彻祖语)。

莲祖于教起所因之法义广大精微,慧眼独具,详细探究通途法门与净土法门总别之优势,以及净土诸种念佛与《阿弥陀经》专主持名念佛之通别法义差别。精义入神,令我等如饮甘露,豁人心目,甘甜沁腑,法喜融融。

吾人宜时常捧读此精妙文句,三复斯言,一一消归自性,培植净土信根,启发决定信力,尽形寿老实持名,念兹在兹,矢志安养。他日与莲祖俱会莲池海会,作阿弥陀佛法王子,亲聆莲祖纶音,领略故乡风月,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为自然,寿乐无极,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