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

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什么叫“小心”呢?小乘的发心。“观三界如牢狱”,声闻道的这些行人,也有相当的出离三界,解脱的渴望,他用他的智慧能够清醒地知道三界——这个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牢狱。牢狱就是我们受业力的制控,烦恼的系缚,不得自由,被种种痛苦所逼迫,不能主宰,所以就像牢狱。一般讲这个三界是大牢狱,我们的五蕴的色身是小牢狱。

《法华经》讲火宅喻,也是谈三界是大火宅,我们的色身是小火宅,要出离。所以他就清醒地知道三界如牢狱,在这个三界的牢狱当中,众苦逼迫。生死轮回如冤家,冤家就是一碰面就分外眼红了,就是这种冤家对头的相互地逼恼,就是一个大的痛苦。这是一个比喻的说法,生死轮回,生生死死、世世轮回就像自己的冤家,不愿再见面了,不愿再轮回了,一定要了脱了。

所以声闻道的这些行人,他生死心切,厌离生死的心也很恳切,但是他发的心不大,只是求自己赶紧从火宅里面出来,没有发度众生的心。也就是说,他是乘着“鹿车”——很小的车出来的,不想度人,所以这些人就发不起菩提心,发不起菩提心他就是最多证到阿罗汉果。所以《法华经》为什么一定要殷勤赞叹大乘法的胜妙功德,以及佛的相好庄严、十力、四种无畏,种种不可思议的功德。那这些佛果的功德,阿罗汉是不知、不见、不闻,是由于他没有发菩提心。

就像《华严经》最后一品,在《入法界品》,最先是释迦牟尼佛入一种三昧——师子频申三昧,显现如来的神通、光明、庄严等等无限胜妙的境界,那这些与会的菩萨都能够见闻到。但与会的这些阿罗汉,声闻,像舍利弗、大目犍连、摩诃迦叶,不见不闻,这就由于他因地当中没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没有修到见佛的神通境界的善根。

《维摩诘经》也谈到,当维摩诘大士显现种种不可思议的神通的时候,这些声闻人一看都有点闻所未闻,惊心动魄,他才知道菩萨具有这样胜妙的功德。所以最后就要引导他们回小乘心向大乘心。如果你只是求自己得度,求自己得度就是证到人我空,断见思惑,他就取证偏真涅槃。那取证偏真涅槃,在大乘佛法来看都是非常深的陷阱,就是他永远发起不了菩提心,就等于他永远不能成就佛果了,这就叫“焦芽败种”。

所以法华会上,摩诃迦叶都在反省:他说我多少年来也跟这些菩萨在同一个法会上,听讲的同一样法,但总以为我已经证到阿罗汉果了,已经到家了,年纪也大了,对这种发菩萨心、庄严净土、饶益众生一概都没有兴趣,显得非常的疲倦。但殊不知他就是住在声闻道。

忽然在法华会上,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的种子,一切众生是可以成佛的,最先佛就为舍利弗授记成佛,与会的所有的阿罗汉最终都授记成佛,所以他才知道了这个胜妙希有的大乘佛法,得未曾有。所以如果还是停留在只度自己、不管众生的层面,这个心就发得小。他就是定性声闻,永远不能成菩萨,永远不能成就佛果。

摩诃迦叶当时反思:甚至都不如地狱的众生,地狱的众生都无量劫以来曾经发过菩提心,从地狱里面出来他还继续可以发菩提心成佛,而我等声闻却是永远发起不了这个心,就永远不能成佛。所以大乘经典讲,宁可下地狱,也不能发定性声闻的心。发定性声闻心,取证无为涅槃,他就安立在那里。这就叫高原陆地生不起莲华,污泥浊水反而能生莲华。在众生的烦恼当中反而能生起求佛菩提的这种心。所以我们一定要避免这个心发小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