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历程。曾有一世转生为一位太子,名曰摩诃萨埵。
一天萨埵王子和两位哥哥一起外出游玩。
他们来到一处竹林,见一母虎新产七子,看似多日未进食,奄奄一息。
大王子说:“七只幼虎缠身,母虎无暇觅食,最后饿坏了,一定会把幼虎给吃了。”二太子附和道:“这些老虎真可怜啊!我有什么能力帮助它们呢?”
小太子摩诃萨埵不发一言,深思我这身体千百劫来生死不休,未曾有真实利益,今日为救老虎,有何不能舍弃呢?此身之大用,在于能行大善业、于生死轮回中作大慈航。若舍离这些,此身不过一具躯売罢了。我应舍弃对身体的执着,以求无上究竟涅槃,离悲忧无常苦恼,成就一切智,布施一切众生无量法乐。
于是小王子生起大勇猛心和无尽悲愿力,欲舍身饲虎,但顾虑两位皇兄,故请他们先行回宫。
然后摩诃萨埵太子来到虎穴,脱去衣裳,挂于竹枝。
躺卧老虎前面,但老虎饿极耗弱,无力吃他。
慈悲的太子见状,就以干竹枝刺颈出血,舍身饲虎。
一时感得大地六种震动,如风激水,涌没不安,天地日月昏暗,天雨众华,纷纷坠遍竹林。虚空一切天人,皆共赞叹。
这时饿虎舐血啖肉皆尽,唯留余骨。
皇后身处宫中,忽梦不祥。
这时惊闻宫女禀报,小太子外出历久未归。国王赶紧派人四处寻找,最后得报王子舍身之事。
国王皇后悲不自胜,一起前往王子舍身之地,唯见遗骨四处交横,母后伤心欲绝。
国王谕令左右收抬萨埵太子遗骨舍利,启建宝塔供养。
菩萨舍身饲虎的圣地,就在尼泊尔一带,至今仍为佛教徒所朝圣供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