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成佛后的教化
1.鹿野苑初转法轮
佛成道之后,智慧通达,无所罣碍,当此之时,大地有十八种瑞相显现,游霞飞尘,都澄净如镜;天鼓自然发出美妙的声音;香风缓缓而起,柔软清凉;杂色瑞云,降下甘露雨;园林花果,不等季节到来而提前开花结果;天上又落下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金花、银花、琉璃花、七宝莲花,环绕菩提树,围满三十六踰阇那;诸天大起歌舞妓乐,散落鲜花,焚烧好香,梵呗齐起,赞叹之声自然从天而至;还有天神手执宝盖以及幢旛充塞虚空之中,天龙八部也前来遮护如来法身。一切众生,顿时心里都充满慈爱,再也没有了嗔害的思想,此时此刻,个个都欢欣雀跃,高兴万端;甚至地狱、饿鬼、畜生以及一切幽冥之处都暂时获得了休息,为佛光所照,各各生出欢喜之心。--佛能断绝一切烦恼诱惑,证成一切种智,是天人间无上导师,种种奇特之处为天地之间所有众生所仅见,因此佛成道的事迹也就惊动天地之间所有的事物了。
佛成道之后,第一个七天之中,仍一心一意在进行思考,他面对着菩提树而自言自语地说道:“我在这里破除了一切烦恼,该做的事已经做完了,本来心愿已经得到圆满的结果,然而我所悟得的道理却非常艰深,只有佛和佛之间才能相互懂得,才能心心相印,而一切众生,在五浊之世,为贪欲、嗔恚、愚痴、邪见、骄慢、谄曲种种无明所覆障,薄福钝根,没有智慧,怎么能了解我所获得的道法呢?我现在如果要为他们转法轮(说法),他们一定会迷惑不解,同时也不能相信接受,甚至还要对我进行诽谤,而因此将使他们来世堕入恶道,受种种痛苦,这不有违我度脱众生的初衷吗?与其使他们受苦,那么我还是不要对他们进行说法传道,而独自悄悄地进入涅槃境界吧。”
佛一生出这样的想法,就想付诸行动而进入涅槃。然而,这一行动为大梵天王所阻止。大梵天王知道佛已经得到了无上的智慧,功德圆满,却默然而住,并不说法,因此而心生忧恼。大梵天王想道,“世尊过去为了众生受尽种种痛苦,现在所愿已经得到满足,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什么又默然而不说法呢?众生陷入漫漫长夜,沉没于生死苦海,正是亟待世尊说法开导之时,我应当前往劝请世尊为众生说法。”于是,大梵天王一想到此,就当即从天宫出发,一屈伸手臂的功夫,就来到了如来的所在。他对佛说:“世尊过去为了众生的缘故,因此而久住尘世,甚至可以舍弃身体、头、眼睛等用来布施,备受种种痛苦,以广修功德,因此到今天才成就至高无上的道。而现在成道之后,却默然而不说法,众生沉沦于漫漫长夜,堕溺于无明的黑暗之中,仅凭他们的力量,脱离这黑暗和苦海是极难办到的,但其中还有一些众生过去世时,亲近善良的朋友,种植了各种功德的根基,是完全可以听受您的说法,得到至高无上的菩提大道的。只希望世尊为了这些人,而用大慈大悲的力量以及高妙的佛法给他们以开导,使他们因此而脱离苦海,抵达智慧彼岸。”
佛听到大梵天王的劝请,将自己的担心向他说了。“我早就有意要为一切众生转于法轮,但得到的道法实在是太微妙了,太深奥了,极难了解,极难懂得,我怕他们因为不懂,反而横加诽谤,从而使他们堕入地狱,因此才默然不拟说法而已。”世尊为之思考了七天,最终才决定下来,要为全天下的众生说法,要用大慈大悲的心愿使众生脱离苦海,从而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又过了七天,释迦牟尼佛反复观照众生根基因缘,以及所有烦恼所在。满了十四天之后,便决定了应当马上前往世间说法。然而从哪里开始呢?释迦牟尼佛这样想道,“我现在要为众生说法,将至高无上的道理告诉他们,是谁应当第一个听我说法的呢?哦,阿罗逻仙人聪慧易悟,又曾发愿道成度他,应当先为他说法。”心念刚起,只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阿罗逻仙人昨夜命终。”“那么就是迦兰仙人吧。”只听空中又发出声音说:“迦兰仙人昨夜命终。”最后,释迦牟尼想到国师、大臣所派遣的伺候看顾他的憍陈如等五人,他们都是异常聪明的有道行根基的人,现在应当先为他们说法。想到这里,释迦牟尼又思考道,“过去各佛转法轮的地方都是在波罗奈国鹿野苑中仙人住的地方,恰好这五个人也住在那里,我正好前往鹿野苑,为他们演讲佛法。”于是,释迦牟尼当即从座位上站起来,准备前往波罗奈国。
释迦牟尼从座上站起来时,正巧有五百商人打从山上经过,牛车和牛都因为山高路陡走不动。他们看到路边有一棵大树,于是由两人带队前往树神处求福。树神用神通力告诉他们说:“这里有一位佛陀,你们应当供养他,将来必获大福。”商人们听到佛的名号,都十分欢喜,当即将蜜涂在麦面上,一起来到树下,恭恭敬敬地向佛奉献饮食。佛想到远古各位佛陀接受人家布施时,按规矩都是持钵的,不应当像别的道人那样用手抓饭吃。四位天王于是当即奉上四只铁钵。佛怕接受其中一只钵,就会冷落了其他三只钵的主人,于是将四只铁钵层叠在左手中,右手用力一按,四只铁钵应手合而为一。于是,释迦牟尼佛手拿这四合一铁钵接受商人的供养。
释迦牟尼走到中途,遇见一位异教徒,名字叫做优波伽。优波伽看到如来佛相貌庄严,浑身上下都十分安详沉静,心里油然而生恭敬之情,不禁赞叹道:“真是奇特希有啊!世间所有众生,都为三毒所缚,全身上下都轻浮急躁,为外部的诱惑而心摇神荡。而今见到了这位仁者,浑身表现得极端沉静安详,一定是到达了解脱的境界。请问:您是以什么人为师的?又是叫什么名字?”释迦牟尼佛见他态度谦和,语意诚恳,于是以柔和的声音对他说:“我现在已经从苦海中超脱出来了,独立于一切众生之上。那种微妙深远的道法,我已经完全具备了。三毒五欲之境,我也永远脱离开了。现在我就像莲花在水中,不会沾染那些浊水和污泥。我是通过自己的体悟进入正道的,没有老师,也没有同伴。我已经降伏了大魔王,得到了清净无比的最高智慧,现在已悟道成佛,能够做天人的导师了。因此,我要到波罗奈国去,向那些沉溺在苦海中的众生宣讲佛法。”优波伽听后,欢喜赞叹,于是合掌恭敬,顶礼而退。
鹿野苑位于恒河和波罗奈河之间,那儿有一片繁茂的森林,环境十分幽静,非常适宜于修行。憍陈如等五人就在这片森林的苦行林中修习苦行。
释迦牟尼佛到达鹿野苑时,憍陈如等五人远远地看见了他。憍陈如等五人因此互相议论道,“这个瞿昙沙门,已抛弃苦行,回到世间,接受饮食的乐趣了,他不再有修道之心。现在他既然来到这里,我们不必站起来迎接他,也不要跟他作礼问候,不要问他有什么需要,也不要给他铺座位,如果他要坐下来,就随他的便,我们大家都不跟他说话,只当不曾看见他一般。”
释迦牟尼走进苦行林,这五人却不知不觉地各自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向释迦牟尼纷纷殷勤地礼拜奉迎。有的替他拿着衣钵,有的取水让他洗漱,有的替他洗去脚上的泥污,等等,他们将先前发下的誓愿都抛在九天云外,还像以前那样恭恭敬敬地用侍奉太子的礼节侍奉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对憍陈如说:“你们相约见到我时不起座,现在是为了什么违背了刚才发下的誓言的呢?”憍陈如等五人听到佛这么一说,都心生惭愧,于是走向佛前,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太子您修道大概疲倦了吧?”释迦牟尼听了这话,便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再这么称呼我了,我现在已经悟道成佛,我的心就像虚空一样,对于世间的毁誉,都无所分别,但你们骄傲怠慢,将来自会招致恶报,这就像儿子称呼父母的名字,在世间的礼仪看来,尚且万分不妥,何况现在我是一切众生的父母呢?”憍陈如等五人听到这话,更加惭愧异常,脸色一会红一会白,不知如何是好,“我们确实愚蠢痴昧,没有智慧、见识,不知道您现在已经成就了正确的觉悟。我们刚才之所以对您那样,是以前见到您每天只吃一麻一米,苦行六年,后来却突然接受饮食的快乐,我们便以为您没有得道,所以才相约不再理您。”
释迦牟尼对他们说:“你们不要用你们那样的小智小慧,来轻量我有没有成道。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形体在痛苦中,心中就会懊恼烦乱;身体在快乐中,情绪就会表现快乐的样子。所以说痛苦和快乐这两者都不是道的原因。这就像钻火,在钻的途中,突然浇上一些水,就必然不会有照破黑暗的亮光产生;钻击智慧之火也是一样的道理,有痛苦、快乐的水浇淋,智慧之光就不会产生,因为智慧不能产生,就不能消灭生死海中黑暗的障碍。现在如果能舍弃痛苦和快乐,按中道(适中的方法)行事,你们的心就会寂静安定,就能修习那八正道(八正道,佛教术语,指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因而能脱离生老病死的祸患。我便是按照中道的法则行事,因此成就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憍陈如等五人听到释迦牟尼已经成就最高的觉悟,心里非常高兴,竟至雀跃欢呼起来。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释迦牟尼的脸,仿佛这脸上就刻有至圣先觉的印迹,他们要从这印迹中发现无穷的至高的智慧。
释迦牟尼观察到这五个人有了较深的根基,可以承受修道的重任了,于是对他们说:“憍陈如,你们应当观察五盛阴苦(五盛阴苦,佛教术语,谓五阴烛盛的痛苦),生的痛苦,衰老的痛苦,疾病的痛苦,死亡的痛苦,恩爱终有别离的痛苦,怨憎相聚的痛苦,所求不能得到的痛苦,失去荣誉、快乐的痛苦。憍陈如,你们要知道,世间众生中,有形体的,无形体的,没有脚的,只有一只脚的,两只脚的,四只脚的,以至多只脚的,所有生物都有这样的痛苦。像这样各种的痛苦,都是建立在有我基础上。只要谁生出一丁点我的想法,他就会再经受如此的痛苦。贪恋、欲望、嗔怪、愤恚以及愚暗、痴昧等都是因为有我这一根本才产生的。又这三毒,是各种痛苦的原因,它们就像种子,只要种进土里,就会生根发芽。众生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轮回在三种有业(欲界、色界、无色界)之中。如果灭除了我的思想,以及贪恋、嗔怪、痴昧,各种痛苦也就会从此而得到断灭。人们修行也都莫不由此而进入正确的觉悟,这就像人们用大水浇在熊熊烈火之上,烈火必由此而得熄灭。一切众生不知道种种痛苦的根本,所以他们都在生死之海中遭受轮回的果报。憍陈如,你们听着,苦,你们应当知道;集(一切烦恼之因的集聚),你们应当断灭;灭(涅槃之寂灭),你们应当证得;道(觉悟之道),你们应当修习。憍陈如,我现在已经知道了苦谛,已经断灭了集谛,已经证得了灭谛,已经修习了觉悟之道,所以我得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此你们现在应当知道苦谛,断灭集谛,证得灭谛,修习道谛。如果有人不知道这四圣谛的,应当知道这人就不可得到解脱。这四圣谛,是真实无妄的,苦确实就是苦,集确实就是集,灭确实就是灭,道确实就是道。憍陈如,你们懂得了么?”憍陈如当即回答说:“世尊,我已经了解了。世尊,我已经知道了。”因为对于四谛得到了知解,所以憍陈如又取名为阿若憍陈如(阿若,有已知、无知、了本际三义)。当释迦牟尼佛三转四谛(三次讲解四谛)十二行因缘法轮时,阿若憍陈如在诸法中,远离尘垢,获得了法眼净。在释迦牟尼佛的众多弟子中,阿若憍陈如是第一个最先觉悟的,所以他被认为是佛的第一个弟子。另外四人见憍陈如独悟道迹,心里想道,“如果世尊再为我们说法,我们也会悟道的。”释迦牟尼佛知道他们的心意,于是重新为这四个人宣讲四谛。于是,这四人在诸法中,也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
这五个人于是向佛匍匐顶礼,请求说:“世尊,我们五人已经见到道迹,也已经证得了道迹,我们现在想以佛法归依,愿意出家修道。只希望世尊能发慈心悯念我们的心愿,听许我们出家。”当时,释迦牟尼佛将这五人叫到面前,说:“好,你们就是比丘了。”说完,胡须、头发自然而然落了下来,袈裟也自然而然地披在身上,于是,他们便成了比丘。这是原始佛教中有比丘的开始。
佛问这五人:“你们这些比丘,知道色、受、想、行、识是常久不变的,还是无常的?是痛苦的,还是不痛苦的?是空的,还是不空的?是有我的,还是没有我的?”当时五位比丘听佛说到这五阴法,烦恼顿时消除净尽,心意为之得到解脱,当下便成就了阿罗汉果。于是,他们当即回答释迦牟尼说:“世尊,色、受、想、行、识,确实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因此,原始佛教中才有了五位阿罗汉。
佛教中有所谓三宝,是为佛、法、僧。到这时,原始佛教三宝都已经具备,佛宝即是释迦牟尼佛,法宝是四圣谛法,僧宝就是最初被剃度的五位比丘。三宝是每一位信徒所必须敬奉的。
2.最早的居士和信女
波罗奈国有一位长者的儿子,名字叫耶舍,非常聪明,早种夙慧,家中非常富有,是这个国家最大的富翁。耶舍生活豪华奢侈,头戴璎珞制成的宝冠,脚着无价的宝屐,男仆女佣,前呼后拥,极是堂皇富贵。据佛教教义,这样的荣华富贵是他前世修来的福德所致,也即是说他前世种下了善因,因此在这一世就得这样的果报。有一天半夜时分,不知为了什么事,他突然从梦中醒过来。他揉揉眼睛,从床上坐起,披上衣服,到家园四处走了走。忽然他看见白天与他一起玩乐的歌姬舞女在各自的宿舍里,一个个都是东倒西歪地睡眠,有的仆在床上睡着,有的四脚朝天仰面躺着,头发蓬乱,涎唾从嘴角流出来,丑态百出,极是难看;还有那些乐器服饰玩具等都颠倒纵横地乱摆在各个房间里,非常杂乱。这一切在在使爱好整洁的耶舍触目惊心,他突然感觉到这种生活是如此地使人厌恶,因此当时就产生了一种要远离它的愿望。他自言自语地说道:“我这是在充满灾难怪异的世界之内,在不洁净的环境中妄生洁净的想法。”在他作着沉思的时候,突然灵光忽现,照彻了耶舍的整个心身。他随着这一道灵光的指引,离开家园,向着鹿野苑的方向奔去。
耶舍走到恒河边上,恒河水十分宽阔,没有办法徒涉过去。见此情景,耶舍又急又气,于是口中高声喊道:“苦啊,苦啊!”正当他无所适从之时,忽然高空中传来佛陀的声音:“耶舍你就过来吧,我这里有脱离苦海的办法。”耶舍听到佛陀亲切慈和的话语,顿时整个身心充满了快乐,于是,当即决定不顾一切地渡过河去。他脱下无价的宝屐,精神奋发,勇敢地渡过了恒河,循着佛光的指引奔到佛的住处。当他看到佛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相貌庄严威武,又慈祥可亲,心下便大为欢喜,竟至高兴得跳了起来。当下耶舍五体投地,顶礼佛足,一心请求佛将他度离苦海。佛答应了,并说:“善哉善哉!你是真正的好男子,现在请认真听我讲法,然后好好地用脑筋思考我讲的道理,并时时刻刻地诵念。”佛便根据耶舍的夙慧,随机说法,“耶舍,色、受、想、行、识,都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你知道吗?”耶舍当下便领悟了佛宣讲的道理,并因此而远离尘垢,得到了法眼的清净。佛见到耶舍慧性如此迅猛,也十分高兴,为了使耶舍信道之心更加坚定,佛又为他宣讲了四谛法门,耶舍当下烦恼顿解,身心自在,大彻大悟,证得了阿罗汉果位。耶舍对佛说道:“世尊,色、受、想、行、识,确实是无常的、痛苦的、空的、无我的。”
佛见到耶舍虽已大悟,但身上的衣服还是如旧富丽堂皇,因此,佛又对他说:“虽然你是在家里,戴着珍宝首饰,穿着华丽衣服,但如果能认真收摄各种情根,厌恶并远离那些欲念,那么,这也叫做真正的出家了。虽然你的身体在旷野中行走,吃的东西也十分粗涩,但如果思想中还贪恋五欲,这也不能叫做真正的出家。一切造作的善恶,都是从心意中生出来的,所以真正出家的人都要将心作为根本。”耶舍知道佛说的是自己,因此,他当即将身上穿的珍贵华丽的衣服脱了下来,并对佛说:“只希望世尊,让我出家。”佛说:“好,你就是比丘了。”话音刚落,耶舍的须发自然而然地落了下来,袈裟也随即披在身上,于是便成了一位真正的比丘。
天一亮,耶舍的父亲不见了耶舍,到处找也没有找着,不知道耶舍到哪里去了。耶舍的父亲很爱自己的儿子,耶舍离家出走,这使父亲非常着急,焦虑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一边悲号涕泣,一边沿路推寻,到了恒河岸边,见到耶舍的鞋子,心里就想道,“我儿子应当从这条路渡过恒河去的。”耶舍的父亲当时就渡过恒河,循着踪迹,来到佛的住所。
释迦牟尼佛知道耶舍的父亲是为了寻找儿子才来到这里的,如果让他马上知道儿子就在这里,并且已经出家,必然会引得他生出巨大的痛苦,一时想不通,也许就因此而命丧黄泉。因此,佛陀叫耶舍躲起来,自己前来迎接耶舍的父亲。耶舍的父亲见到佛相貌庄严端正,是一位有道高僧,心下便大为恭敬,一面向佛头面触地行起礼来。行完礼,就退在一旁,听佛说法。佛于是就为耶舍的父亲讲了诸法无常、苦、空、无我的道理,耶舍的父亲当下就得到了法眼的清净。
佛知道耶舍的父亲已经见到了道的形迹,恩爱之情就已渐渐淡薄,于是问耶舍的父亲:“你是因为什么因缘到这里的呢?”耶舍的父亲当即答道:“我有一个儿子,名叫耶舍,昨夜突然失踪了。今天早晨,我根据线索,因此一路找到了这里。”佛便叫耶舍出来见他的父亲。耶舍的父亲见了耶舍,心里十分高兴,又看到耶舍已经出家,又感到十分欣慰,于是对耶舍说:“好啊好啊,你已经出家,是真正的快乐啊!既能度脱自己,又能度脱他人。你现在在这里,是为了引我来见道迹的罢。”佛于是为他传授三归法,三归即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简称归依三宝。耶舍的父亲名叫耶输伽父,他是佛教中第一个归依三宝的优婆塞,优婆塞在汉语里意译为居士。后来,耶舍的母亲也归依在佛陀的座下,作为在家的信女,她是归依三宝的第一位优婆夷,优婆夷在汉语里意译为清净女。
耶舍有五十位最要好的朋友,听说佛已经出世,而且耶舍已经从佛出家修道,他们当即各自心下想道:“耶舍是最值得我们崇拜的了,他又是最富有长者的儿子,聪慧辩给,才艺过人,却竟能舍弃豪贵的家庭,抛弃欲念的快乐,残毁身体坚守心志,去做一个比丘,我们现在又有什么值得顾恋而不出家的呢?”他们想到这里,便相约一起来到佛的居所,请求佛陀允许他们出家修行。佛见到他们善根成熟,可以得度,于是接受了他们的请求,给他们削发出了家。他们听了佛讲的诸法皆空、无常、无我、苦的道理,又听了佛宣讲的四谛法门,烦恼断除,证得阿罗汉果位。
到这时,佛陀座下已经有五十六位阿罗汉。佛对他们说道:“你们已经证到了阿罗汉的果位,可以为世上众生广种福田了,你们应当到各地游方教化,用大慈大悲之心,度脱众生出于苦海。我现在也应当到摩揭陀国王舍城去,度化那里的人民,使他们脱离苦海。”五十六位比丘听了佛陀的话,都异口同声地答应前往各地传法。于是,他们向佛陀头面作礼,各持衣钵,辞别而去。
3.三迦叶的归依
三迦叶的归依是最富戏剧性的,也是佛陀在传教中显示巨大法力最好的一个例子。佛教史上有许多例子,即使是那些大德高僧们为了传教,在某一个新的地方打开局面,也会相应地采取神秘的具有无比威力的法术,以此来震慑群众,使自己的传教得以进行,因为要他人相信某一种宗教或者学说,一开始不能降服信众的心是无从得到成功的。因为信仰其实就是心的降服,不能使人觉得某一教派或者学说具有无比威力或者诱惑力,那么要招收信徒又谈何容易。因此,许多僧众一开始传教时都以异术设教,或者以神道设教,就都是为了这个原因。释迦牟尼佛利用了自己本来具有的文武全才加上一些神秘的神通力量使得三迦叶归依,为佛教僧团的扩大和影响的广泛传播起了巨大的作用。
释迦牟尼佛在化度了耶舍等五十一人后,就考虑今后该到哪里传教的事。“我现在应该度化哪一些人才能获得最大的方便和利益呢?”释迦牟尼观机施教,觉得只有摩揭陀国的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善根成熟了,可以去化度他们。“这兄弟三人在摩揭陀国学的是仙道,已经一百二十岁,受到国王和全国上下人民的尊信;他们十分聪慧,有极强极快的悟性,倘若向他们说法,使得他们归依,自然是绝大的好事一桩。但难的就是他们有很深的成见,为人又非常傲慢,不容易一下子将他们降服。不过,不管如何,我还是应当试一试。”释迦牟尼想到这里,决定立即动身。──这一年佛陀才三十岁,以一个三十岁的年轻头陀想去教化一个一百二十岁骄傲成性的老迦叶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但是佛陀义无反顾地去了。
释迦牟尼当下就从波罗奈出发,前往摩揭陀国。昼夜兼程,途中跋涉,自然艰辛。一天日将昏暮时,释迦牟尼赶到了优楼频螺迦叶的住处。优楼频螺迦叶是三迦叶中年纪最长的一位,智慧超胜,受到两位弟弟虔敬的爱戴。优楼频螺迦叶忽然见到一位年纪轻轻的头陀到来,而且相貌端正庄严,当时心下由衷地感到欢喜。于是,他问道:“这位年青和尚,你从什么地方来?”佛回答说:“我从波罗奈国来,打算到摩揭陀国去。现在天将要黑了,想在您这里借宿一宵,不知可好?”“寄宿是不成问题的,只是我这里房舍都让弟子住满了,没有空余的房间,只有一间石室,非常洁净,我拜火的用具都放在那里。这是一个十分清静的地方,正适合你这样的和尚。但有一条恶龙住在里面,就怕它来害你。”“即使有恶龙,现在也顾不得了,请您借我住一个晚上。”迦叶又补充了一句,说:“这条恶龙,性子非常凶狠残暴,一定会出来害你。我不是舍不得给你住,只是住进去要出人命,因此不敢相借。”佛说:“您尽管借给我住,一切后果由我承担,我绝不会被恶龙所害的,请您放心。”“如果你一定要住,那就随意吧。”
佛陀就在当晚住进了这个藏有恶龙的石室。佛陀一进石室,当即结跏趺坐,进入三昧禅定的境界。这时,那条恶龙见有生人进来,便毒心上腾,一心要害这位头陀。它全身放出毒烟,赤目暴牙,张势向佛陀扑来。世尊见此,手捧钵盂,无畏无惧,当即进入火光三昧禅定境界。这三昧定火,烈焰冲天,烧得石室热不可当,同时也烧得毒龙苦不堪言,无处藏身。迦叶的弟子们乍一见到石室中烧起大火,以为这个和尚必遭毒害无疑。于是,回去禀报师父,说:“这个年青和尚,既聪明,又庄严端正,极为难得,可惜现在却被恶龙之火烧死了。”迦叶当即从座位上站立起来,他虽然认为和尚一定会碰到危险,但没有想到被毒龙的大火烧死,因此,他立即赶到石室之外,见到石室里火光上腾,心下大感悲伤,他本意并不想让这位和尚真的去送死。但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了。于是,他当即命令弟子们赶紧用水扑灭这场大火,但水一洒到石室上,非但不能扑灭大火,反而像火上浇油般地更加燃烧得厉害了,烧得一座石室红通通的,看看将要熔化。外面迦叶和弟子们徒自着急。但石室里面,却是另一番局面,佛陀身心不动,颜容怡然,已将这条恶龙降服,再也不能加害于人了,当时佛陀便传授给毒龙三归依,然后将毒龙放置铁钵中。
天亮后,迦叶师徒赶到石室,却见到佛陀安然坐在石室里,大出意外,于是问道:“你这位年青和尚,昨夜在石室里,那龙火猛烈,没有被它烧伤吧?你昨天借这石室住,我之所以不想给你,也就是为了这个缘故。”佛陀回答说:“我的心里非常清净,是不会被身外的灾难所侵害的。那条毒龙,现在就在这个铁钵中。”于是,佛陀举着这个铁钵,让迦叶他们来察看。迦叶师徒见到这个年青和尚,在火里也不被烧着,而且又降服了恶龙,将它放置铁钵中,都啧啧赞叹,以为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希奇的事。虽然迦叶对佛陀的本事相当佩服,但他并不认为这是最要紧的。他对弟子们说:“这位年青和尚,神通虽然十分之大,但终究比不上我的道真实。”
佛陀对迦叶说:“我现在正想停住在你们这里一段时间,不知能行么?”迦叶当即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夜里,佛陀坐在一棵树下,四大天王夜间来到佛打坐的地方,来听佛陀说法。天王们身上发出的巨大光亮,照得大地一片光明,有如日月一般。迦叶夜里起来,他远远地看到天上放出的巨大光亮正好落在佛陀的身边,于是对弟子说道:“这位年青和尚,也是一个拜火教徒。”天亮后,他们来到佛陀打坐之所,问佛陀是不是昨夜在行拜火的仪式,佛陀回答说:“没有。有四大天王下来听法,那是他们发出的光。”当时,迦叶对弟子们说道:“这位年青和尚,虽然有极大的神通功德,但还是不如我的道真实。”第三夜释提桓因、第四夜大梵天王下来听法,都放出大光明;迦叶被佛陀的巨大神通和高妙功德所打动,但仍认为佛陀不如他的道真实。后来,迦叶带领五百弟子进行拜火的仪式,早晨准备点火时,却怎么也点不着火,迦叶想,“这准是那位年青和尚做了什么手脚。”因此,他带领弟子们赶到佛的住处,对佛陀说:“我们进行拜火的仪式,早晨起来准备点燃火把,但火点不着,不知什么缘故。”佛当即回答说:“你可以回去了,火自己会烧起来的。”迦叶和徒弟回去之后,就看见火已经燃烧起来了。迦叶虽然对佛陀的神功非常佩服,但还是认为佛陀的功夫虽然神妙无比,总是不如他的道真实。后来,拜火仪式结束了,要灭掉火,却再也无法将火扑灭。他们认为这也是佛的手段所致,见了佛,回去之后,火自然就熄灭了。佛陀为了降伏迦叶的心,又使用了许多法术手段,如迦叶的弟子早晨起来砍柴,斧子举不起来;斧头举起来了,又落不下去。但种种手段,都没有使迦叶真正信服。
后来佛用上了更加匪夷所思的手段,如取几千万里外的时鲜果实以及难得的粳米饭于俄顷之间,以大神通令释提桓因指地成池,他山取石,然而都并未能让迦叶口服心服。但佛陀有如此神功,这一点也让迦叶十分忌惮,因为迦叶是摩揭陀国威信最高的国师,他的道德和才能受到国王的尊重和人民的爱戴,然而现在出了这一个年青和尚,道术明显比迦叶胜了一筹,如果国王和人民知道了他的神通功力,那么他们就都会从迦叶身边走开,转而倾信这位年青和尚了。迦叶心里念虑道:“明天,摩揭陀国国王以及臣民、婆罗门、长者、居士等都应当到我这里来开七天的会,倘若那位年青和尚在这里,我就会大感不便。但愿这位年青和尚在这七天之内不要到我这里来。”佛陀当即知道了迦叶的心思,于是,便动身到一个北郁单越的地方去了,停在那里正好七日七夜。七天已过,集会也完毕了,国王辞别而去,其他人众相继离开。迦叶心想,“真是妙极了,这七日之内,年青和尚没有到这里来。现在集会已毕,正有许多供养,如果他来,就是最好的机会了。”佛陀当即知道了他的心念,于是像壮士那样一屈伸臂的功夫,从北郁单越回到了迦叶面前。迦叶见到佛陀及时赶来,顿时大为惊喜。当即便问佛道:“这几天你游方到哪里去了,我怎么见不到你呢?”佛当即回答说:“摩揭陀国国王和臣民人等都要到你这里来作七日之会,你不想见我,为了避开你,我因此就到北郁单越去了。你现在心里想见我,所以我便前来见你。”迦叶听了这话,顿时心惊肉跳,连身上毛发都一根根地竖起来了。“厉害厉害,这个年青和尚,竟然懂得我心里都想些什么!虽然如此奇特希有,但还是不如我的道真实。”
佛陀心里想道,“优楼频螺迦叶根缘渐渐成熟了,现在正是调伏他的时候。”想到这里,佛陀便立即赶往尼连禅河,来到岸边,就看到魔王走向佛前对佛说道:“世尊,你现在应当进入涅槃。为什么呢?因为应当度化的都得到了解脱,任务已了,现在正是进入涅槃的时候。”佛对魔王说:“我现在还未到进入涅槃的时刻。为什么呢?因为我四部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尚未具足,所应度化的也都未度完,那些邪魔外道也都没有被降伏,因此我不能现在就进入涅槃。”魔王听后,心生忧愁烦恼之情,但无可奈何,只好独自一个返回魔宫。
佛便跳进尼连禅河,运用神通力量,使水向两边分开,佛所行走的地方,非但不见水滴,而且还有灰尘从脚下扬起。佛身侧两面的河水都奔涌上去,其势惊天动地。迦叶远远地看见佛跳进河中,大为惊讶,以为佛陀被淹死了。于是和弟子们驾船前来相救。当他们来到河边,见到佛行走的地方却有灰尘扬起,这一下惊得真是目瞪口呆,不禁大加赞叹。然而,迦叶口中虽然赞叹,但认为佛陀虽然有此神通之力,总是不及他的道真实。“你这位年青和尚,想上船吗?”迦叶问道。佛答应了一声。于是,当即以绝大神力从船底进入,上升到船中,然后结跏趺坐。迦叶见佛穿过船底,而船并没有破,更加赞叹起佛的神力来。但他口中仍并不认输,说:“这个年青和尚,竟然有这样大的神力,真是希有啊!但总不如我得到真罗汉的果位。”
佛陀见到迦叶仍不归服,于是大声对他说:“你并不是罗汉,因为你不知道如何用道证明,为什么要不知羞耻,强颜胡说?你只是虚妄地自称说我有道德,其实并没有什么道德。”一语喝破迷心,迦叶当时心惊毛竖,惭愧无颜,自知没有真正的道德,于是叩头向佛作礼,说:“您真是伟大的有道之士,神通妙用,竟然知道我心里所思所想。我今天真是心悦诚服,只希望您能收我做个徒弟。”佛对迦叶说:“你现在年纪这么老了,而且还有那么多的弟子和亲眷,又为国王和臣民所钦敬,如果要决定加入我的僧团,你还是先和你的弟子仔细讨论后再来找我。”弟子们见迦叶愿意随从归依释迦牟尼佛,他们本来就有心归依,现在听迦叶征求他们的意见,于是五百徒众全体同意甘愿做佛的弟子。佛说:“好!你们就是比丘了。”须发自落,袈裟著身,他们便当即成了和尚。佛跟他们讲了苦、空、无常、无我的道理,又讲了四谛法门,迦叶听完佛的说法,当下就远离尘垢,得到法眼的清净,后来渐渐修至阿罗汉果。五百弟子后来也得到了法眼的清净,修成了须陀洹果,最后渐进修行,终于证得阿罗汉果。
迦叶既从佛陀出家,因此便将原来所有拜火用具全部丢进了河里,师徒相随佛陀而去。迦叶的两个弟弟,一名那提迦叶,一名伽阇迦叶,看到河里飘浮着大哥的拜火用具,以为大哥出了什么事,于是逆流而上,寻找大哥。到了大哥的住处,但见庭院空寂,四远无人。两位弟弟见此情景,真以为大哥遭恶人陷害,顿时心中大为悲痛,竟至大放悲声,嚎啕大哭起来。这时,走来一位村民,对他们说:“你大哥他们扔下拜火用具,都随瞿昙出家学道去了,何必如此悲伤!”两位弟弟听到村民如此说,心生懊恼,觉得十分奇怪,“大哥怎么放弃了阿罗汉道,却寻找别的法门去了呢?”他们一路念着,一路赶往兄长所在的地方。他们看到大哥身披袈裟,须发全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于是当即跪拜在大哥面前,问道:“大哥您本来就是阿罗汉,聪明智慧,没有一个人比得上您,名闻四方,天下人莫不宗仰于您,现在是什么缘故要舍弃阿罗汉道,跟着别人学习呢?这绝不是小事一桩,怎么也不跟我们商量一下?”
迦叶对两位弟弟说道:“我见到世尊成就大慈大悲,有三桩事十分奇特:一是神通变化;二是慧心清澈,决定成就一切种智;三是善于推知人的根本,随机说法,使他们领受;因此我愿意跟从他出家修道。我现在虽然为国王臣民所敬爱,言辞犀利,无与伦比,但究竟不是永断生死的法门,只有如来佛所演说的道法,足以断除生死之境。既然碰到如此伟大的圣人,我岂能不勉励自己,向他学习呢?否则,我岂不无心无眼了吗?”两位弟弟听到大哥如此说,又想道,“我们所知道的东西,都是大哥教的。大哥既然跟随佛出家了,我们岂能不跟着哥哥一起修道吗?”于是,两位弟弟各自带领二百五十名弟子一起随佛出家,须发自落,袈裟著身,都成了比丘。他们后来都证得了阿罗汉果。
三迦叶归依佛,加入佛教的队伍,僧团立即扩大为一千余人的组织,这对佛教的传播及扩大影响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因此,三迦叶的归依是佛教史上的一大事件。这一事件的直接影响是使王舍城的人民争先恐后地归依佛陀,并且让摩揭陀国国王频婆娑罗王放弃了传统的婆罗门信仰,成为各国中第一个归依佛、信奉佛教的国王。
王舍城中有位迦兰陀长者,他有块面积很大的竹园,频婆娑罗王用巨款在竹园内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精舍,请佛陀和弟子们居住。这就是著名的竹林精舍,这座精舍成了佛教陀弘法传教的第一个大本营,也是佛陀和弟子们安居的理想场所。
4.佛教的发展和壮大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的竹林精舍讲法,吸引了许多有慧力和善根的善男信女们前来听佛宣讲佛法,许多信众当下便即归依三宝,佛教僧团随着佛陀的教化而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最后成为了一支庞大的佛教僧团队伍。他们到各地传教,接受供养,同时便在当地发展僧团组织,于是佛教的势力便遍及整个印度。
佛教初期的历史中,有两位最重要的被佛陀许为弟子中最优秀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是在王舍城化度为僧的。舍利弗,汉译为鹙鹭,因为鹙鹭鸟的眼睛生得非常锐利,舍利弗的母亲眼睛生得十分犀利,人称舍利,和母亲名字连在一起,所以就叫做舍利弗。舍利弗是王舍城中一位非常聪明智慧的婆罗门学者,他精通印度的智书、十八经、四吠陀典。他在七岁那年,参加一次由十六国论师组成的辩论大会,因为舍利弗辩才无碍,在非常激烈的论辩中,最终战胜了十六国大名鼎鼎的论师,由此而名闻天下。目犍连与舍利弗是师兄弟,二人又是极亲密的朋友。这两人在未出家之前,曾有过誓约,不管将来谁先听到了好的道理,都要相互开悟,共同得益,不得有一方吝惜,藏而不告。
有一天,马胜比丘穿着袈裟手持铁钵到村子里乞食,他的举止上下都非常庄严,自然威重,过路人都为他的仪容举止所打动,而油然生出恭敬之意。舍利弗正好在路边见到了马胜比丘,看到马胜比丘相貌堂堂,威仪济济,心中涌现出十分欢快喜悦的情绪。他一会儿高兴得全身跳荡不停,一会儿却停在路边,紧紧地盯住马胜比丘,仿佛要将马胜比丘看透似的。舍利弗心想,这位长老必定得到了一位高明的师傅调教,不然不会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的。于是,他当即上前问马胜比丘,“我看你像是新出家的,却能有这样好的仪表举止,感到十分奇怪,因此想问你:你现在的大师父是什么人?给了你一些什么教诫?又跟你演说了什么样的道理?请你能如实回答我。”马胜比丘回答说:“我的师父是释迦牟尼佛,他得到了一切种智,是天人之间伟大的导师,相貌端正威严,而且具有极大神通,世上没有哪一个能比得上他的。他教了我几句偈语,我就说给你听吧:诸法因缘生,缘灭法亦灭,我佛大沙门,常作如是说。”舍利弗听了,对于因果缘起的道理,有了很深的悟解,心里顿时感到非常悦乐。他自言自语道:“一切众生,都执著于我,因此永远轮回在生死途中。如果消除了我的思想,就会立即远离于我。譬如太阳的光线能破除黑暗,倘若没有了我的思想,也便能如此破除因执著于我而生出烦恼黑暗的障碍。我过去所学到的东西都是不正确的见解,只有现在听到的才是真正的道理。”
舍利弗告别马胜比丘,回到家里。目犍连见到舍利弗突然之间变得庄严安详,颜容和悦,仪表举止都有了特别的风度,跟往常大不一样了。因此感到十分奇怪,他便问舍利弗道:“你肯定得到了特别好的道理,请你一定遵守誓约,详细讲给我听。”当时舍利弗把在路上见到马胜比丘的事一五一十对目犍连说了,目犍连听后顿时心生慧解,善根成熟,当时就远离尘垢,得到了法眼的清净。于是,舍利弗和目犍连对于佛法心生敬仰,决心放弃外道删阇耶的主张,相约共同前往佛陀的住处,请求佛陀披剃出家。两人门下各一百弟子,都跟着舍利弗、目犍连二位一起投奔佛陀。佛答应了他们的要求,当即给他们披剃,变成了比丘。佛说:“舍利弗和目犍连二位将来在我佛法中为最优秀的弟子,舍利弗是智慧第一,目犍连是神通第一。”
目犍连是一位婆罗门教徒,智慧与神通都十分巨大,他是佛教里一个孝敬母亲的榜样,曾到地狱里救度他的母亲,民间传说中便有目连救母的故事。佛教寺庙里每到农历七月十五日都要举行一次盂兰盆会,诵念《盂兰盆经》,就是一方面纪念目犍连尊者,一方面也借此机会超度各人累世以来的父母师长和历劫冤亲,让他们超生佛国。
经过四五次的吸收徒众,到这时,释迦牟尼的门下已经有了一个一千二百五十人组成的常侍佛陀的庞大僧团,他们开始在摩揭陀国轰轰烈烈地传教,广泛利益众生。
在王舍城期间,摩诃迦叶也归依了佛陀,这个迦叶也就是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的迦叶,后来为中国禅宗遥宗为西天祖师第一祖。摩诃迦叶家中非常富有,自幼聪明好学,通古博今,德高望重,在当地极受人民的敬爱。他见到佛陀在树下静坐,面容慈祥和蔼,心生敬重,便立即礼佛出家为比丘。
舍利弗的舅父是著名的长爪梵志,是一位在教学界享有盛名的学者。当他听说舍利弗改信佛教,极为诧异,他想不到像舍利弗这样聪明智慧的人,为什么会归依佛陀。于是,他亲自赶到竹林精舍,想看看佛陀究竟是一位怎样的人物,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感召力。他见到佛陀第一句话便说:“我一切都不承认。”佛陀立即回答道:“当你这样说时,你岂不就已经承认了一切都不承认了吗?怎么还说一切都不承认呢?”一句话点醒梦中人,长爪梵志顿时惭愧无似,当即请佛陀收为弟子。
佛陀在王舍城的弘传佛法,成就辉煌卓越,声名播及故国迦毗罗卫。净饭王想念儿子,于是派使臣到王舍城,迎请佛陀回国。释迦牟尼以前发过誓言,说不成佛便决不回宫,如今已得道成佛,父亲也已老迈,因此便答应了回去。回国之后,全国上下都受到了佛陀的影响和教化,许多释迦族人都纷纷前来求佛度化出家,异母弟难陀、堂兄弟阿难、提婆达多等以及儿子罗睺罗,都跟随佛陀出家为弟子。只有罗睺罗年纪尚小,先做沙弥,这是佛教中有沙弥的开始。王宫里的理发师优婆离也出了家,他是首陀罗种姓。印度是一个极为讲究种姓制度的国家,种姓共有四种,一为婆罗门,为知识的祭司;二为刹帝利,为武士,王室贵族;三为吠舍,为农民、牧民、商人;四为首陀罗,为工匠、奴隶。还有一种贱民,比第四级的首陀罗地位更为低下。种姓之间界限相当分明严格,前二级婆罗门和刹帝利为上等种姓,吠舍和首陀罗为下等种姓,种姓与种姓之间不得通婚,不得共食,不得相互接触和接近,等等。因此,理发师优婆离出家为僧,在当时的印度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举动,没有绝大智慧、勇气和通达的识见是绝对做不到的。
释迦牟尼在故国随缘说法三个月,感化了不少王宫贵族,使他们信奉佛教。后来又离开故国前往别国传道,但不久,就听到净饭王病重的消息,于是立即赶回迦毗罗卫国。净饭王见到佛陀回到身边,便安详地离开了人间,享年九十七岁,一说九十三岁。
安葬了父亲,释迦牟尼就暂住在迦毗罗卫城外的尼拘律尼园,按入世间的说法,这也就是在尽孝道吧。有一天,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和妻子耶输陀罗突然率五百名释迦族妇女前来请求佛陀接受她们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绝,因为当时从没有女人出家修行的。但摩诃波阇波提等人意志非常坚决,竟自己剪去头发,身着袈裟,不管佛陀同意与否,随侍佛陀左右。后来,佛陀终于同意了她们披度出家,加入僧团。从此佛教里便有了出家修道的比丘尼,同时有了尼众教团的成立。
从此,佛教僧团便四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具备,发展迅速,声威远播。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进展?同时为什么会组织得这么成功呢?这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释迦牟尼创建僧团,宣布众生平等,众生性相平等,打破了婆罗门教严格的种姓制度,主张僧团内部不分种姓高低,一律平等,只按受戒出家时间先后来分别僧众的序次。这就是佛性平等之义。因此,佛教僧团中不仅有婆罗门种姓,刹帝利种姓,还有像优婆离那样的低等种姓,甚至还有妓女、乞丐这些视之为不可接触者的贱民阶级。佛陀的这些主张为他教派的发展准备了广阔的前景。
二、佛陀宣传缘起的道理,说明世上一切事物都是待缘而生,否定了传统的救世主创造世界的说法,同时也否定了传统的宿命论,这为当时思想解放,大胆地反对种姓制度,反对婆罗门至上的僧侣统治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佛陀虽然主张三世因果,也并不否定前世的宿业,但认为前世宿业只是现世果报的条件之一,而且还可以转化,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现世作业来创造条件转化宿业,从而特别重视现世的行为。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因结善果,恶因结恶果,强调现世修行的重要,这为宿业的转化提供了极方便的法门,在很大程度上顺应了那些心地善良的人们的愿望,从而赢得了人民广泛的支持。
三、释迦牟尼宣传四圣谛教义,即苦、集、灭、道谛,指出了苦从业生,业就是集谛,称之为世间因果。要想解脱种种痛苦,就必须停止由于爱欲所生的业,从而获得绝对的精神解脱,这就是灭谛。要想得到寂灭之果,就必须用种种方法进行实践,这就是道谛。灭是道的果,道是灭的因,称之为出世间的因果。四圣谛指出了人生处在痛苦中,它的原因,解脱的目标,以及解脱的方法,等等,对当时现世生活寄予了巨大同情,同时人们可以借这种道理和途径达到解脱的结果,等于给人们指出了一条解放的大道,到达天国的大道,当然会吸引广大群众信奉归依,因为依此方法就可以最终到达极乐世界的彼岸,这是具有极大诱惑力的,对迷茫和痛苦中的人们具有极大的向心作用。有这三方面的原因,佛教的发展和壮大在苦难深重、极不平等的社会里就是必然的了。
5.教化的地区
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三十岁成道,七十九岁(一说八十一岁)圆寂,说法行教四十九年,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印度,甚至还远至斯里兰卡等地。他用自己悟得的道理开示人民,在他的听众中有国王,有贵族,有六师外道,有婆罗门学者,有低下的种姓,甚至一切不可接触者,有富人,有穷人,他深入到他们中间,用自己朴实然而高深的道理去劝化他们,使他们舍弃人间的贪欲,断绝嗔、痴、恚的三毒大火,而趋向于行善积德,修来世的果报。他精神的伟大,行道的坚忍,是历世罕见的。
释迦牟尼佛本着慈悲喜舍的宏大誓愿去讲经说法,普度众生,就好像普施甘露一般,滋润一切,又像摩尼宝珠一样,圆光普照,随物现色。他说法的特点是随类现身,随机设教,大小上下,不同材质,不同悟性,不同环境,各各施以不同的说法,使他们从这说法中得到真切的体悟,得到特别的满足和快乐,但他讲法的精神是一致的,那就是宣传四圣谛的道理,使人们从这个道理中步入真实觉悟的境界;就是使他们增添人生的智慧,断除一切烦恼的束缚。这理想是十分高超的,有时不免受到现实的限制,很多教徒,甚至包括佛陀自己也难免为俗世生活如僧团内部的矛盾受到种种打扰,甚至生出烦恼,但最终佛陀仍以绝大的毅力和决心,以及他高超的智慧克服了重重困难,而使佛教日趋壮大和光辉。
佛在传教过程中固然得到了许多国家人民的欢迎,但也受到许多国家其他教派的人士所反对,他们在佛传教的过程中设置种种障碍,甚至用色欲,用威胁手段,来增加佛陀传道的困难,佛经中说佛陀有十大灾难,后来都因为佛陀以巨大智慧和坚忍的决心,甚至降魔的强有力手段,而使得灾难消除于无形。因此,佛教的影响随着佛陀的人格魅力和传道的坚忍不拔的志愿而日益兴盛起来。佛陀足迹所至之处,便有着成千上万的佛教徒涌现,撒出去一把种子,收获一大片果实,这是佛教在当时的成就,后来佛教在后代的努力下,影响遍及世界,在中国、日本等地开花结果,却是另一件特别巨大的殊胜因缘了。
佛陀在摩揭陀国王舍城说法时间很长,迦兰长者的竹林精舍是佛陀弘法的重要地方,在这里佛说了十六会的《般若经》;另一处耆阇崛山(又称灵鹫峰)中,佛陀为徒众宣说《大般若经》和《法华经》《佛说观无量寿经》等大乘经典;又在庵摩罗园宣说《净名经》等;最后在一座坚固林的地方,佛为僧团演说《涅槃经》等;在毗耶离庵罗树园讲《维摩诘所说经》,在毗耶离城的一棵音乐树下面又宣说了《灌顶拔除生死得度经》。后来到波罗奈国,佛陀为信众演说《出曜时世转法轮经》等。在从摩揭陀国前往波罗奈国途中,佛又说了《贤愚因缘经》《华严经》等。
在南天竺国的海滨,一座楞伽山上,释迦牟尼为信众讲说《入楞伽经》。楞伽二字,汉译为不可往,意思是说只有证到罗汉果位有了神通的人才能够到那里听佛说法。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叫山际普陀岩,又名补怛洛迦山。补怛洛迦山是观世音菩萨清净庄严的道场。佛在这里为信众演说了《十一面观自在经》。
佛经里经常提到的一个名胜道场,那就是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祇树给孤独园的来历是中国大众所熟悉的,它里面含有一个极为虔敬的故事,使历代听众为之感动,而传诵不绝。故事是这样的:
舍卫国国王波斯匿手下有一位大臣,名字叫须达,他家里非常富有,有数不清的财宝,本国除国王外,应当就算他最富裕了。但他不像有些富得流油的财主吝啬得一毛不拔,而是非常喜欢布施,他经常赈济贫乏,以及那些孤寡鳏独的人,当时人们因为他这种乐善好施的行为,于是给他取了一个外号,都尊敬地叫他给孤独长者。给孤独长者有七个儿子,他们都渐次长大,七个儿子中有六个已经结婚成家,只有第七个儿子尚在青春年少,一般父母都喜欢最小的儿女,给孤独长者也不例外,因此,他想给这最小的儿子找一位非常漂亮而且姿容端庄的姑娘做妻子。多方寻觅,后来找到了王舍城一位名叫护弥的大臣的女儿,符合他的条件,因此须达托人求聘,得到同意后,须达就大载珍宝前往王舍城送去聘礼。
到了王舍城护弥的家,刚巧护弥全家老少都在紧张地忙着张灯结彩,摆设香花香案,备办许多斋筵,情形看起来有些混乱,像是要招待某一位贵宾来临似的。须达有些看不明白,“难道他们要邀请国王或者太子、大臣们来为婚姻举行盛大宴会吗?”但想来想去,总觉得不对,于是他就问护弥:“您今天晚上亲自动手,经理事务,摆设碗筷桌椅等,是为了请国王,还是为了请太子,或者大臣?”“不。”“难道要开一个盛大的婚姻宴会?”“不。”“那么要做什么呢?这么隆重!”“我们是要迎请佛陀和比丘僧众的到来。”须达刚一听到佛陀和僧众的名号,激动紧张得浑身千万个毛孔都收缩起来,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大约是善根成熟的缘故,当时须达就若有所得,心情非常喜悦和宽和,他于是又问道:“怎么叫做佛?佛有什么意义?”护弥回答道:“你没有听说过吗?净饭王的儿子,名叫悉达多的,他一生下来时,就能站起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身为黄金色,有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应当登金轮王位,统一印度,但后来他见到人为生、老、病、死等等痛苦所缠绕,为了求得解脱,于是出家修道,六年苦行之后,他成就了一切种智,断除烦恼,悟道成佛。他用大神通降伏了魔众,号称能仁;福慧具足,妙德庄严,三界导师,光明普照,因此称作佛。”“那么什么叫僧呢?”“佛陀成道之后,发愿为大众宣讲妙法,至波罗奈鹿野苑中为憍陈如等五人讲述四种真谛,使他们断除烦恼,解脱束缚,他们便因此而成为了沙门。他们神通自在,能为众生祈祷求福,所以叫做僧。”须达听说有这样好的事情,心里欢喜得差点要跳了起来。他为佛的神奇所感动,恨不得立即就能见到有如此神通智慧的佛。“那现在佛住在什么地方?”“佛住在竹林精舍,你不必着急,他明天就要到我这里来,为我们说法,到时你就能见到他了。”
须达见佛心切,已经等不到天亮了。于是,他黑夜爬起来赶往竹林精舍,夜深人静,到处找不到入门的路径,正在犹豫的当头,只见一道白光,直照须达长者的身上,这是佛施用的神力所致。须达循着这道神光,便勇敢地走到佛陀的面前。佛陀知道须达要来,已经站在门口等待他。须达远远地就看见佛像一座金山,相貌端正,神态威严,俨然日光照耀一般。俗话说,闻名不如见面,这一见使得须达心悦诚服地对佛陀起了五体投地的信仰。佛当时为须达宣讲了四谛微妙的道理,讲述了人间苦、空、无常的现象,须达听了佛陀的说法开示,当下证得须陀洹果,感到法喜充满,非常兴奋。于是,须达当即恳请佛陀前往舍卫国宣讲佛法,普度众生。佛为他的诚心所打动,因此接受了他的请求。
须达得到了佛的许诺之后,连夜赶回舍卫国。千方百计地要寻找一个理想的地方,建立一个伟大庄严的清净讲堂,供佛弘化大法。须达是和舍利弗同时回到舍卫国的。舍卫国信奉的是婆罗门教,佛教在这里还没有开始传播,因此阻力特别大。因为舍利弗是婆罗门种姓,聪明智慧,名闻天下,在舍卫国比较容易站住脚,因此佛陀派舍利弗做前驱。舍利弗到舍卫国之后,就和须达长者一道相度地形,找一个平整宽敞的地方建造传法的精舍。几乎跑遍了整个国家,就是找不到一块中意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符合要求,那就是祇陀太子的花园。这座花园土地平正,树木葱郁茂盛,地点既不远也不近,乞食和静修,两不相误,是一个十分理想的讲道场所。于是须达赶到祇陀太子的住处,开门见山地对太子说:“我为了要给如来佛建立精舍,太子您这个花园非常好,我现在想把它买下来。”祇陀太子知道须达是大富豪,因此半开玩笑地对须达说:“我不需要钱,这个园子树木茂盛,我正好在这里游戏玩乐,逍遥林中,舒散心志。”须达再三再四地殷勤恳求,但是祇陀太子总不愿将它出卖。最后实在被须达缠得烦了,心想开一个天价叫他知难而退算了。于是,对须达说:“你如果能用黄金把这个园子的每一寸土地统统铺满,我就把园子卖给你。”须达听了这话,就马上赶回家去,将金砖从仓库里一车一车地运了过来,看看铺满了整个花园,八十顷地中只剩下一小块地方没有铺到。须达正准备再回家搬运黄金,将这一小块地铺上。祇陀太子一看,大吃一惊,便马上对须达说:“我刚才只是一句玩笑话,当不得真的。”须达一听,便火冒三丈,正言厉色地对太子说:“作为太子,你不能说话不算数。你如果说了话不算数,这就等于欺诈,将来怎么好继承王位,怎么能爱抚人民呢!现在我把金砖铺满花园,这个花园当然便是我的了。”祇陀太子心里想道,“佛有这么大的力量,能使这个须达轻视财宝达到如此程度,真是不可思议。”于是他对须达说:“你不必再回去搬运黄金,这个花园就属你了,但这个园子里的树木是属于我的,我们就用这些树木建立精舍,共同供奉佛陀,请他说法吧。”须达欢喜地答应了。因此,他们就共同建造了这座精舍,取名为祇树给孤独园。
祇树给孤独园建造之前,有六师外道横加阻挠,都被舍利弗用智慧及神通降伏,因此佛的威力就渐次深入人心,这为佛陀的到来准备了人民信仰的良好的外部环境。
祇树给孤独园是一个讲经的重要道场,许多经典都是在这座精舍宣讲的,如著名的《金刚经》《胜鬘经》《佛说阿弥陀经》等,《长阿含经》《中阿含经》《杂阿含经》《增一阿含经》中有很多部分也是在这里讲说的。在这个地方宣讲的佛法已为后来大乘和小乘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如《金刚经》是大乘特别是到中国来后为禅宗最重要的经典;而《长阿含经》等则是小乘最重要的经典。虽然大、小乘歧见日深,但在早期佛陀的思想里却是如此融洽地联结在一起,这不能不说是佛法广大的一个具体的见证。
以上这些佛国道场,释迦牟尼佛一生经常来往居住,依止弘法,普度众生。还有其他一些地方如印度的大小城镇乡村也曾留下佛化度众生的足迹。但佛的一生有四个地方足以值得纪念,那就是:诞生地迦毗罗卫,得道处摩揭陀国,说法波罗奈,涅槃拘尸那。
6.随机说法
释迦牟尼虽然宣讲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空的道理,希望人们由观照人生的虚幻以及痛苦而起智慧之心,求得精神的自由解脱,他的教义是出世间的,但对于世间的众生他仍是非常悯念,非常关注,他用自己的行动--自从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之后,他就在全国各地传教,宣扬他所悟得的道理,希望用他的宣传使众生由爱欲的痛苦中脱离出来,而走向自由的境界--向世界表明了他并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地为了众生而存在着,努力着。
这里有一个故事,说的就是佛陀止息争端的经过:
一天,佛陀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和一千二百五十个大比丘在一起。这时摩揭陀国阿阇世王正打算讨伐跋祇国。阿阇世王想道:“跋祇国的人民虽然勇敢善战,体魄雄壮,而且人口众多,族性豪强,但凭我们国家的国力去讨伐它,还是绰绰有余的。”但他仍拿不定主意,因为兵凶战危,永远是不会有万全之策的。于是,他想到了佛陀,佛陀智慧高超,一定会有好主意,因此,阿阇世王就派了身边一位婆罗门大臣名叫禹舍的前往耆阇崛山中,请教世尊讨伐跋祇国的主意是否可行。
禹舍带着国王的旨意来到佛陀的住处,先问了佛陀的起居之后,就将国王的意思传上,说:“跋祇国的人依恃他们的勇敢善战,体魄雄壮,人口众多,族性豪强,却总不顺服于我国,因此我打算讨伐他们,想给他们以一次深刻的教训。不知道世尊有什么建议么?”禹舍说完,就退后坐在佛陀的对面。佛陀坐在座位上,阿难拿着扇子在后面给佛陀扇扇,佛陀听到禹舍的话后,并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对着在身边扇扇的阿难说:“你听说过跋祇国的人经常集在一处讲论正法的事吗?”阿难恭敬地回答道:“我听说过有这样的事。”佛陀便说道:“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变得长幼更加和顺,上下一心,国家长治久安,没有谁能侵害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的人民君臣和顺上下相敬的事么?”阿难回答道:“世尊,我听说过。”佛陀说:“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确实会长幼变得更加和顺,上下一心,是没有人能侵害的。”“阿难,你还听说过跋祇国的人民奉敬佛法,早晚都不违反礼节仪度的事么?”阿难回答说:“我听说过,世尊。”“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也确实会变得长幼更加和顺,上下一心,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的人孝敬父母尊重师长的事么?”“世尊,我听说过。”“如果能做到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更加上下一心,长幼和顺,长治久安,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这跋祇国的人恭敬祭祀祖先的事么?”“世尊,我听说过有这样的事。”“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上下一体,更加长幼和顺,国家也相应地会长治久安,没有人能侵害于它。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的人民闺门洁净,没有污秽淫乱的游戏玩笑,而且不做歪门邪道的事么?”“世尊,我听说过这样的事。”“如果能做到这样,则这个国家一定会团结一致,不致受到别国的侵害的。阿难,你听说过跋祇国的人把沙门当做祖宗一样来供奉,并敬重持守戒律的人,殷勤看顾他们,从不疲倦的事么?”“我听说过,世尊。”“阿难,如果能这样,则这个国家确实会更加团结,国家也会长治久安,不会有人去侵害他们的。”
使者禹舍在一边听着师徒二人的对答,知道佛陀的用意,而且从这些对答中也间接地知道了跋祇国正是上下一心,全国正处于大团结的时候,是无从去侵害他们的,因此,他对佛恭敬地说道:“跋祇国人民只要能做到你们刚才讲的事迹中的一项,也就不可能对他们有任何企图,何况他们做到了上面所说的七项呢!国事有许多这样的障碍,讨伐的事看来只好作罢了。世尊,我现在就辞别回去。”佛陀说道:“正是这样,你们应当懂得当一个国家上下一心,团结一致的时候是没有人能侵害于他们的。”
佛陀就这样在一席言谈之间化解了一场战争危机,这不仅证明了佛陀慈悲之心,而且也表明了佛陀言语艺术以及应变智慧的高超。佛陀就是这样随时随地,因人行事,随机应变地讲说佛法,劝戒众生,种植善因,以求将来获取善的果报。
释迦牟尼说法有一个最大的特点,那就是善于用譬喻来阐明所要讲的道理。在佛陀所讲说的大部分经典中,几乎都贯穿着用寓言故事来阐释佛理的精神。下面举一个鹿王本生的故事以见一端。
传说释迦牟尼佛在过去世中身为鹿王,它身体高大,身上的毛有五种颜色,四蹄和两只角长得都十分奇特,因此众鹿都服从它,尊它为大王,数千头鹿都团结在它周围,结成一群。国王出来打猎,鹿群便各自分散,逃生去了,但因为仓促逃跑,所以有跳下山崖的,有掉进深坑的,有的被树枝挂住,有的被荆棘刺穿,死的死,伤的伤,损失无数。鹿王见状,于心不忍,它一边哭泣着说:“我身为鹿群的首领,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计划,要选择一个安全的地方来游食,不然苟且为了一些美草而丧失了群鹿的性命,这是我的罪过啊。”有了这样的想法,于是,它独自一个跑到国王的首都。走到国王的宫殿前,跪拜着对国王说:“我们这些小畜生贪恋生命,寄居在大王的境内,突然碰到打猎的人,便四处奔窜,有的因此而散失不归,有的则径直因此而死,狼藉遍地。上天有好生之德,如此惨状,实可哀悯。我们愿意每天挑选几只鹿来供给大王的御厨,请求大王以后不要再去打猎,只要告诉我们每天需要几只鹿,我们就会准备好前来贡献大王。”国王感到十分奇怪,惊讶地说:“御厨所用的鹿每天也不过一只。我不知道你们死伤这么多,要是知道这样,我也就不去打猎了。”
鹿王回去之后,将所有的鹿都召集起来,将以上的意思告诉了它们,并且将其中祸福的因缘分析给它们听。群鹿都同意鹿王的意见,愿意按次序将鹿贡献给国王。每当被选定的鹿前往王宫,接受御厨的宰杀之前,就死的鹿都将前来鹿王住处拜辞鹿王,鹿王都要为之哭泣流涕,同时将道理讲解给那只鹿听:“你要看到世上的生物都会有死亡,谁都无法免除,就不会觉得这是一桩痛苦的事了。你一路前去之时,一边念诵佛的名号,一边要用仁慈之心对待那个人类的国王,不要心生嗔怨之情。”天天如此。有一天,有一只应当前去就死的鹿怀上了小鹿,它对鹿王说:“我不敢逃避死亡,但能否等我生下这只小鹿之后才去受死?”鹿王于是便叫第二天被选的鹿先去,以代替今天的怀孕的母鹿,但那只鹿回答说:“我知道我一定会死的,但还有一日一夜的生命,即使只有如此短暂,我还是不想放弃。”鹿王见到如此,又不忍母鹿轻易就死,因此就偷偷地独自一个跑到国王的御厨去了。厨子们见了,就报告给了国王。国王问鹿王这是什么原因,鹿王将其中的原因对国王详细讲了一遍。国王听后,受到极大感动,于是怆然流泪,对鹿王说:“难道真有畜生心怀天地的仁慈,杀身救众,而履行古人广大的仁慈之德的吗?我作为人类的君主,每天残杀众生的生命,用它们来供养润泽我的身体,难道我喜欢凶恶残暴的犲狼的行为吗?一只野兽都能做出这样的仁慈之行,难道我就不能奉行上天的好生之德吗?”于是国王将鹿王放了回去,同时命令全国人民:“今后如果再有侵犯野鹿的,与伤人同罪。”从此,国王和臣子们都遵守教化,黎民百姓也都遵从仁德而不再杀害野鹿,国王的仁慈之德都推广到草木上去了,国家因此而得到太平。佛说:“当时这个鹿王就是我的前身,那个国王就是舍利弗。”
通过这个故事,人们自然会感受到这个舍身救生的鹿王所表现出的宽仁慈悲的力量。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有一念慈悲之心,身体力行于仁德之业,总会得着善的回报的。佛陀就用这样的道理告诉人们要心怀仁慈,不做杀生之事。
7.说经、立戒纪事
释迦牟尼三十岁成道,约当公元前533年,当年即赶往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人说法,讲的是苦、空、无常的道理,后来又继续阐发四谛。前532年,耶舍及其父亲归依佛,一出家,一在家;并调伏优楼频螺迦叶兄弟三人;然后前往王舍城,到频婆娑罗王住处,为国王说法,使频婆娑罗王以及王舍城人民得到觉悟;王舍城长者迦兰奉献竹园作佛陀讲道的精舍,这是佛建立讲堂的开始。前531年佛在象头山为龙王鬼神说法。前530年,舍利弗和目犍连前往竹园精舍求佛准许出家为比丘,这时归依佛的僧团已有一千二百五十大阿罗汉;巨富摩诃迦叶在佛的说法及感召下,内心解悟,求佛出家,这是后来佛灭度后结集佛经的有力组织者,因为有大威德智慧,所以叫做大迦叶;以上均在摩揭陀国境内。前529年,到毗舍离国,因须提那子出家后,又还乡与原来的妻子过性生活,被僧团内的比丘们认为行为不检点干净,将他的过错禀告佛陀,佛陀便召集僧众大会,对须提那子进行谴责,“你的所作所为有损比丘的威仪,不是洁净的行为,是不应当做的。”因此而制定淫戒。
前528年,舍卫国波斯匿王大臣须达即给孤独长者为佛陀买造祇园精舍,请佛前往舍卫国说法。祇园精舍共有一千二百间房,安顿佛陀及僧团人员居住、讲法。这一年冬天,佛在罗阅城,因有僧众盗窃财物,受到当时国王及人民的诃责,因此佛为僧众制定盗戒。佛在毗舍离城,因难提比丘被雇杀人,因此佛陀制定杀戒。当时印度许多国家灾荒,米价昂贵,和尚即比丘们很难乞讨到食物,婆求河边有一些静坐的比丘,便相互散播谣言,妄称他们得到了至高无上的道理,使得在家的佛的信徒们将自己的口粮分一半给这些比丘,后来信徒们到佛的住所一问,才知道他们是造的谣言,佛陀因此制定妄语戒。从此以后,凡是僧众犯了什么错误,就因事制定相应的戒律。佛教的戒律中有重戒十条,轻戒四十八条,后来随时增订,逐渐发展到二百五十戒等。十条重戒是僧众们必须遵守的,根据《梵网经》的记载,这十条重戒是:第一杀戒,第二盗戒,第三淫戒,第四妄语戒,第五酤酒戒,第六说四众过戒,第七自赞毁他戒,第八悭惜加毁戒,第九嗔心不受悔戒,第十谤三宝戒。轻戒四十八条内容是:第一不敬师友戒,第二饮酒戒,第三食肉戒,第四食辛戒,第五不教悔罪戒,第六不供给请法戒,第七懈怠不听法戒,第八背大向小戒,第九不看病戒,第十畜杀具戒,第十一国使戒,第十二贩卖戒,第十三谤毁戒,第十四放火焚烧戒,第十五僻教戒,第十六为利倒说戒,第十七恃势乞求戒,第十八无解作师戒,第十九两舌戒,第二十不行放救戒,第二十一嗔打报仇戒,第二十二骄慢不请法戒,第二十三骄慢僻说戒,第二十四不习学佛戒,第二十五不善知众戒,第二十六独受利养戒,第二十七受别请戒,第二十八请僧戒,第二十九邪命自活戒,第三十不敬好时戒,第三十一不行救赎戒,第三十二损害众生戒,第三十三邪业觉观戒,第三十四暂念小乘戒,第三十五不发愿戒,第三十六不发誓戒,第三十七冒难游行戒,第三十八乖尊卑次序戒,第三十九不修福慧戒,第四十拣择授戒戒,第四十一为利作师戒,第四十二为恶人说戒戒,第四十三无惭受施戒,第四十四不供养经典戒,第四十五不化众生戒,第四十六说法不如法戒,第四十七非法制限戒,第四十八破法戒。佛陀的精神是大戒必须遵守,但有时小小戒则可以舍弃,这开了后来中国禅宗狂禅的大法门,所谓佛祖心头坐,酒肉穿肠过,便因此而找到了理论根据。
这时,父王净饭王听说儿子得佛道已经六年了,便派梵志优陀夷前往舍卫国迎接佛陀回故国。佛陀便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僧众们回到了祖国迦毗罗卫。回国之后,佛陀为父王及臣民说法,度了不少人出家。净饭王看到跟从佛陀的僧众们一个个瘦骨崚嶒,形貌萎陋,身体黑臭,就像一只只黑老鸦停在紫金山上一般,显得极不相称,于是在本国豪族中挑选了五百名身强体健、相貌威武的年轻人命令他们随佛出家,伺候左右。佛的堂兄弟提婆达多也想求佛出家,但遭到佛陀拒绝,提婆达多由此记恨在心,酿成后来犯下五逆大罪的过错,而堕入地狱。
这一年佛为僧众说《殃掘摩罗经》。
前527年,佛在拘耶尼国为婆陀和菩萨等八人说《般舟经》,阐释苦行的道理。
前526年,阿难剃发受戒。佛陀并嘱憍陈如等人为沙弥授戒。佛在柳山为纯真陀罗王弟说法。
前525年,佛派遣目犍连请净饭王及耶输陀罗允许儿子罗睺罗出家。起初遭到父王和妻子的反对,虽然后来勉强得到同意,听从罗睺罗出家,但净饭王是为之十分痛惜的,他因此赶到佛的住处,对佛说:“你当初出家的时候,还有难陀在;现在难陀也已经出家了,我最后的愿望都寄托在你这个儿子身上,你却硬要他出家,这样,就再也没有人来继承我的国家了,国计将因此而永远断绝。”佛陀听了父王的话,也有些惨戚,但既已如此,只好设法开导安慰父王。佛因此召集僧众,建立制度:以后凡是要出家的,如果他的父母不愿意不准许,就不许出家。
佛到污秽的沼泽地带为陀掘摩说法。佛为僧众说《八关斋戒经》。
有十七群童子,大的有十七岁,小的才十二岁,他们也要求出家为比丘,但受不了大戒的约束,更加忍受不了一天才吃一顿饭的戒律,每到半夜时就群起啼哭。佛陀听到了他们的哭声,得知原委,于是制定制度:年满二十才接受大戒的约束。
前524年,佛回到摩揭陀国,为弗迦沙王说法。楼至菩萨请求建立戒坛,为比丘受戒。佛命令在祇园精舍外院东南方建立戒坛,戒坛从地而起,有三层,象征三空。帝释又加了一个覆釜(倒扣的锅形)用来覆盖舍利;大梵天王用无价的宝珠置于覆釜之上。这样就有了五层,象征五分法身。
前523年,佛前往恐惧树下为弥勒菩萨说《本起经》。
前522年,佛再回到迦毗罗卫国,为父王说法。这一次,佛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再一次坚决要求出家,开始佛陀不同意,后来阿难求请,佛得到姨母同意遵守“八敬法”之后,方才同意她出家为比丘尼。
前521年,佛在毗耶离城庵罗树园说《维摩诘经》。
前520年,佛说《思益梵天所问经》。
前519年,佛在南海滨楞伽山顶,说《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大慧菩萨问世尊道:“那些外道尚且都不允许肉食,何况如来大慈大悲含育众生,却准许自己和别人都去吃肉吗?”佛回答大慧菩萨说:“是的,有无数的原因要求我们不应当吃肉。”佛又说《金光明经》《楞严三昧经》《胜鬘夫人经》。
前518年,佛说《大方等大集经》。舍利弗对佛陀有怨望之情,说:“我们被称为佛子,这都是如来的过错,不是我们的过错。如果如来没有这个三乘之道,我们岂不早就已经成就正觉了吗?”后来,舍利弗听了佛陀所说的《法华经》后,方才将这种怨望情绪打消。
佛在祇园精舍。当时波斯匿王为他的父王忌日营建斋席,请佛到宫掖里去。城中又有许多长者居士同时用好饭好菜准备接待佛陀。佛命令文殊菩萨带领各位菩萨和阿罗汉等前往各位斋主那里接受供养。只有阿难远游未归,因此没能赶上这一天的供养。阿难后来回到精舍,因为没有吃到东西,于是只好独自一个到城里求食。路逢摩登伽女,引动凡心,相携进入摩登伽女的闺房。如来知道阿难被淫术所加害,当即派遣文殊师利前往保护。文殊将阿难和摩登伽女带到佛陀面前,阿难一见佛陀的面,当即顶礼悲泣,悔恨万分,并恳请如来启讲菩提之道。佛陀因此为阿难说《大佛顶首楞严经》。
前513年,佛在灵鹫峰、给孤独园、他化自在天宫、竹园精舍四个地方举行了十六次讲经大会,佛为僧众说《大般若波罗蜜经》,共六百卷。灵鹫峰在摩揭陀国王舍城外五里的地方,竹园精舍在王舍城旁,给孤独园在舍卫国,均属中印度范围。
前504年,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为舍卫国波斯匿王说《般若波罗蜜十四正行》,并嘱咐波斯匿王说:“当国土大乱,盗贼来侵略国家,日月星灾变,发生大火大水灾害,五谷不登,大风亢旱之时,应当请一百位法师建筑一百座高坛,每天早晚两次讲读这部经书,百部鬼神喜欢听这部经书,因此他们就会前来保护你的国家以及人民,使之得到安全快乐。”
前503年,佛从成道之日算起,到现在已经过了三十年。佛在王舍城告诫比丘说:“谁能为我领受护持这十二部经,并经常将它们供养在身边?”憍陈如当即响应,说:“我能做到。”佛说:“你已经太老了,怎么能替我供养护持呢?”五百阿罗汉都没有能领受这个任务。这时,目犍连闭目打坐,进入禅定之后,见到佛的心意,是想让阿难来承担这个任务。于是,将这个意思告诉了憍陈如,憍陈如便对阿难说:“你现在应当替如来担负起这副担子。”阿难说:“在我领受这任务之前,希望如来答应我三个要求:一、我不接受如来的故衣(旧衣服,指如来法衣,法衣代表佛的权威);二、我不跟如来一道接受别人的请求;三、听便我进出随意,不规定时间。”佛说:“好,我答应你的条件。”阿难预见到将来佛灭度后,自己会成为嫌忌的中心,因此预存退避之意,不以佛陀的接班人自居而招致灾厄。
前495年,佛赴王舍城乞食,吃完后,叫罗睺罗给他洗钵,罗睺罗失手将钵打碎成了五片,佛说:“我灭度后一百年,比丘们将分毗泥藏为五部。”佛灭度后一百年,毱多尊者有五个弟子,他们各执一见,分为五部:一、昙无德部,法名四分;二、萨婆多部,法名十诵;三、迦叶遗部,法名五分;弥沙塞部,法名五分;婆蹉富罗部,律本不来。这五部律,都以僧祇律为根本。
前488年,净饭王病重,想见见儿子。佛在王舍城,即携弟弟难陀、堂弟阿难和自己的儿子罗睺罗一同奔回迦毗罗卫国。赶到王宫时,净饭王已在弥留之际,佛陀将手放在父王的额头上,净饭王仿佛得到了无上的安慰,而安然地进入死亡。佛和难陀等操办父王的丧事,丧葬之日,佛陀手执香炉走在前面引导。迦毗罗卫国从此逐渐衰微,后来遭舍卫国流离王所灭。舍卫国的太子本来是祇陀,他与给孤独长者共同建筑祇园精舍供养佛陀,并从佛修道,将王位让与弟弟流离。流离是波斯匿王与释迦种姓摩诃男的婢女所生的儿子。流离八岁的时候,波斯匿王叫他到外婆家学射箭的技术,当时净饭王刚建了一个讲堂,准备迎请佛陀和僧众。流离就跑到讲堂上,登上讲座。那些释迦种姓的人就大骂流离,说:“你是婢女生下的儿子,怎么敢坐在讲座中间?”并将流离揪起来抛掷在地。后来流离继承了王位,就发兵征伐释迦族。目犍连知道这个情况,因此多次跟佛提起,佛说:“宿缘已经成熟,不是人力所能挽救的,现在该当接受报应了。”流离王进入迦毗罗卫城,将释迦宗族大小上下人等赶在一处,把他们的脚埋在地下,身子露在外面,然后让大象践踏,由此而死亡的释迦种姓无数。流离王又将五百名释迦宗族的妇女召在一起,准备对她们进行奸污,但遭到释迦种姓的妇女唾骂,于是,流离王将这五百妇女截去手足,投进坑中掩埋。流离王将迦毗罗卫国消灭之后,回到舍卫国。哥哥祇陀前去见他,他对祇陀说:“我和迦毗罗卫国作战的时候,你怎么不帮我呢?”祇陀回答说:“我忍受不了杀害众生的罪过。”流离王听后,勃然大怒,当即拔剑刺杀祇陀于宫中。佛回到祇园精舍,告诉比丘们:“七天后,流离王及其军队将被全部消灭。”果然,七天后,流离王带领兵众到河里洗澡娱乐,雷雨暴风骤然而至,流离王及其兵众全都被大水冲走了。佛因此给僧众说无常法。
前486年冬十一月十六日,佛在毗舍离国大林精舍重阁讲堂,告诉比丘:“三个月后,我应当进入涅槃。”佛陀便为僧众说《普贤菩萨行法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