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六趣升沉皆唯是识。初生善恶之趣。其相如何。
答。随福所资。果报不等。胜福资识则境大。劣福资识则相微。显识经云。大药复白佛言。世尊。众生舍身。云何生诸天中。乃至云何生于地狱等中。佛言。大药。众生临终之时。福业资者。弃本之视。得天妙视。以天妙视。见六欲天。爰及六趣。见身摇动。见天宫殿。及欢喜园杂华园等。乃至如睡不睡。安隐舍寿。将舍寿时。天父天母同止一坐。天母手中。自然华出。天母见华。顾谓天父。甚为福吉。希奇胜果。天今当知。庆子之欢。时将不久。天母遂以两手摇弄其华。弄华之时。命便终尽。无相之识。弃舍诸根。持诸境业。弃舍诸界。持诸界事。迁变果报。犹如乘马。弃一乘一。如日爱引光。如木生火。
又如月影现澄清水。识资善业。迁变天报。如脉风移。速托华内。天父天母。同坐视之。甘露欲风。吹华七日。宝珰严身。耀动炫焕。天童朗洁。现天母手。大药白佛言。世尊。无形之识。云何假因缘力。而生。有形。云何。有形。止因缘内。
佛言。大药。如木和合。相触生火。此火。木中不可得。若除于木亦不得。火。因缘和合而生。因缘不具。火即不生。木等之中。寻火色相。觉不可见。然咸见火从木出。如是大药。识假父母因缘和合。生有形身。有形身中求识不得。离有形身。亦无有识。大药。如火未出。火相不现。亦无暖触。诸相皆无。
如是大药。若未有身。识受想行皆悉不现。大药。如见日轮光明照曜。而诸凡夫不见日体。是黑是白。黄白黄赤。皆不能知。但以照热光明。出没环运。诸作用事。而知有日。识亦如是。以诸作用。而知有识。
大药白佛言。云何为识作用。佛言。大药。受觉想行。思忧苦恼。此为识之作用。复有善不善业。熏习为种。作用显识。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离于身。便速受身。识舍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佛言。大药。如有丈夫。长臂勇健。着坚甲胄。马疾如风。乘以入阵。干戈既交。心乱坠马。武艺劲捷。还即跳上。识弃于身。速即受身。亦复如是。又如怯人。见敌怖惧。乘马退走。识资善业。见天父母同座而坐。速托生彼。亦复如是。
大药。如汝所问。识弃故身。新身未受。当尔之时。识作何相。大药。譬如人影现于水中。无质可取。手足面目。及诸形状。与人不异。体质事业。影中皆无。无冷无热。及与诸触。亦无疲乏。肉段诸。大无言音声。苦乐之声。识弃故身新身未受相。亦复如是。大药。是资善果生诸天者。
大药白佛言。云何识生地狱。佛言。大药。行恶业者。入于地狱。汝当谛听。大药。此中众生。积不善根。命终之时。作如是念。我今此身死。弃舍父母亲知所爱。甚大忧苦。见诸地狱。及见己身应合入者。见足在上。头倒向下。又见一处地血纯。见此血已。心有味着。缘味着心。便生地狱。腐败恶水臭秽因力。识托其中。譬如粪秽臭处臭酪臭酒诸臭因有虫生其中。入地狱者。托臭物生。亦复如是。
般若灯论云。言从死有。相续至生有时。如授经。如传灯。如行印。如镜像现。如空声响。如水中日月影。如种子生芽。如人见酸口中生涎。如是后阴相续起时。无有中阴往来。传此向彼。是故智者。应如是解。故知识托业现。境逐心生。刃利刀山。谁人锻炼。华含德水。非彼开敷。辩果知因。见末识本。故云心能作佛。
心作众生。心作天堂。心作地狱。心异则千差竞起。心平则法界坦然。心凡则三毒萦缠。心圣则六通自在。心空则一道清净。心有则万境纵横。如谷应声。语雄而响厉。似镜鉴像。形曲而影凹。以知万行由心。一切在我。内虚外终不实。外细内终不粗。善因终值善缘。恶行难逃恶境。蹈云霞而饮甘露。非他所授。卧烟焰而啖脓血。皆自能为。
非天之所生。非地之所出。只在最初一念。致此升沉。欲外安和。但内宁静。心虚境寂。念起法生。水浊波昏。潭清月朗。修行之要。靡出于斯。可谓众妙之门。群灵之府。升降之本。祸福之原。但正自心。何疑别境。是以离众生罪行福行不动行。终无三界苦乐果报。若离众生见闻觉知。岂有阴处界等境界。
如大般若经云。佛言。若梦若觉。要于见闻觉知法中。有觉慧转。由斯起染。或复起净。若无见闻觉知法。无觉慧转。亦无染净。故知梦觉唯识。染净由心。前贤后学之所宗。千经万论之同指。如楞伽经偈云。众生及瓶等。种种诸形相。内外虽不同。一切从心起。但一念不生。诸缘自断。
故云。一念心不生。六根总无过。又云。一心不生。万法无咎。如今厌生患老。随思随造。舍妄舍身。业果恒新。若能了生无生。知妄无妄。一念心寂。万虑俱消。如云畏影畏迹。逾走逾极。端坐树阴。迹灭影沈。是知悟心即休。更无异术。如祖师云。一切由心。邪正在己。不思一物。即是本心。智者能知。更无别行。所以本师云。此事唯我能知。
《宗镜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