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还有人能吃得消这钵饭吗

二位令亲在堂,宜以净土法门,感应事迹,常时解说,令其发欢喜心,信受奉行。若不以此为孝,则纵能尽世之所谓孝者,究竟于亲有何利益。大禹,大圣人也,不救于鲧之神化为黄能,入于羽渊。观此,可不惕然惊,憬然悟,以求导亲之神,高预海会,亲炙弥陀,以证夫即心本具之无量光寿乎。

这一段是印祖对周孟由、周群铮二兄弟开示如何尽孝道。我们知道中国的儒家文化非常重视孝,百行孝为先,孝是做人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则道生。所以上古时期,我们中国的古圣先王,比如尧、舜,他的圣德无非是孝悌二字。大舜就是由于他对父母的那种诚孝、大孝,使得尧对他非常看重,选拔他为接班人,禅让天下。

那么大舜孝到什么程度呢?他有一个瞽目的瞽父,就是瞎眼的父亲。有一个后母,母嚚,就是非常顽劣。还有一个带来的弟弟。这三个人结成一帮,都要害大舜,常常要害他的生命。就在这种情况下,大舜还是非常孝顺他的父亲、母亲以及友爱他的弟弟。得不到父母的欢心,那是纵然得到天下都不快乐。号泣以告天。

所以大舜是终身孝父母。他在历山耕田的时候,感得大象为他耕田,青鸟为他拔草。这一念纯孝之行,扩而广之,就能够治理天下。所以孝悌者,由一个人拓而广之,把这个孝悌令天下人都这样去做,他就可以治理国家、天下,垂拱无为而天下治。

所以我们中国的一部《孝经》,相传是孔子的学生曾子所撰,但也是承继着孔子的思想。孝者是天之经,地之义。孝到极处可以光于四海,通于神明。孝是一个人人格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治国的根本。那么世间的孝一般都是小孝。赡养父母,不仅养父母的身体,还要养父母的养志,让父母得到欢心,承顺父母,所以孝一定跟顺联系在一起,孝顺,顺应亲心。他还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在社会上要建功立业,能够光宗耀祖,这就是大孝。

那么在我们佛门来看,佛教也是注重孝道,但佛教的孝的内涵深度和广度更为深广。不仅要承担世间的孝顺父母、立身扬名、光宗耀祖这个职责,更重要的在生命的出世间上,要令父母得到究竟的解脱。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的利益,但一念的孝心却是共同的。

《地藏菩萨本愿经》就是佛门的一部孝经。地藏菩萨发的大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这样弘誓大愿的源头就是来自孝。在他做光目女,做婆罗门女的时候,为了救度她的母亲,到地狱里面,把母亲从地狱超拔出来。同时通过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的名号,救度他的母亲之后,心量扩大,才发现地狱的众生却是自己多生多劫的父母。

所以由对今世的父母的超度,就扩展到对无量劫父母的超度,一切众生生生世世,曾经为我们父母,所以要度尽一切众生。这就是给父母究竟的利益。但在世间的孝道方面,不能由于出世间的孝,世间的孝也不尽,也同样要尽,两者都要兼顾。

比如佛陀在世的时候,都是在以身作则,教四众弟子要孝顺父母。有很多的经典都谈到父母的恩德:十月怀胎,三年的哺养,推干就湿,小孩尿床了,把小孩放在干的地方,自己睡在湿的地方;粮食有限,首先给小孩吃;小孩(子女)生病了,那就恨不得把病移到自己身上来,一生都在牵挂子女,无私的奉献。理解了父母的心,才会稍微能理解一下佛心。

佛视一切众生等同一子,就是父母那样慈爱的心。由此在这个世间上,对每一个人来说,最有恩德的是父母。如果不能知父母的恩,不能报父母的恩,那这种人,人都很难做成,更何况去学佛了。那么释迦牟尼佛也就基于这一点,来施以教化。

有一年,饥荒之年,原始佛教的比丘都是托钵的。饥荒之年,每个人家自己都吃不饱,所以比丘托钵也就常常是空钵而回,托不到饮食。佛陀也不例外。佛陀托钵也常常空钵而回,到了第三天还没有托到一点粮食。当时有个比丘,路上看到佛陀,又拿着空钵回来,好像身体很虚弱的样子,他就想到佛陀是世间无上福田,他都托不到粮食,那怎么办呢?他就想供养。

他拿什么供养呢?他唯一的财产,就是三衣一钵,他就把这个给变卖了,换了点钱,再购买粮食。然后盛了一钵满满的饭供养给佛陀。佛陀是五眼圆明,知道他这个饭的来历,但还是明知故问,就问,“这个饥荒年代饮食难得,你怎么能得这么好的一钵饭呢?”这位比丘说:“我看到佛陀三天没有托到钵,我发心把我的三衣卖掉了,换了这一碗饭,来供养佛陀。”

佛陀说:“三衣,袈裟是三世诸佛解脱的幢相,最胜最上的。你发起这么大的心把三衣卖掉,换来这钵饭,这个份量太重,我吃不消,我不能接受你这钵饭。”这个比丘说,“佛都不能够接受这钵饭,那世界上还有人能够吃得消这钵饭吗?”佛陀说,“有。你有没有父母?” 比丘说:“我有父母。”

佛说:“你父母能吃得消这钵饭,你去供养你的父母。”紧接着佛就问,“你父母信敬三宝否?”这比丘说,“我父母还不信敬三宝。”佛陀说,“你把这钵饭供养你父母后,你父母就会信敬三宝。”这就是佛陀在以身作则,让他去供养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