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

《华严经》云:“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这里点明,要证得无上菩提,必须具足持净戒,可见戒律的重要性。而古往今来有一些念佛行人,对于戒律并不是很重视,甚至将持戒与念佛打成两截,这就与佛陀的教法相违背了。关于这个问题,莲宗九祖蕅益大师于《答比丘戒五问》中的一则答问,非常具有启发意义:

问:“念佛一门,广大简易。一心念佛,自然止恶防非。律相浩繁,已非简易,果极声闻,又非广火,不若专弘净土之妙也。”

有人提出,念佛法门深广无际,一心念佛即具足六度万行,自然也具足持戒,如莲池大师言:“一心念佛,诸恶自止,即持戒波罗蜜。”既然一心念佛,自然就能止恶防非了,何必要在繁冗的戒律事相上一条条去持呢?况且持戒最多感得二乘声闻之果,难称广大,不如专门弘扬净土法门来得深妙。

这种观点不只是古代有,直到今天也大量存在。蕅益大师说过:“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有的人根据这句话认为,往生靠的是信愿念佛,关持戒什么事呢?由于念佛法门超胜独妙,即使是造作了五逆十恶的深重罪业,临终时也能因为忏悔念佛,感通佛力,往生极乐,所以有的人便对持戒不以为然。也有的人认为,末法时代众生根机陋劣,不可能通过持戒实现解脱,因此戒律靠不住,念佛才是依怙。念佛是依怙,这个观点是完全正确的,然而认为念佛不必持戒,这就大错特错了。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针对这个

问题,蕅益大师是怎么回答的。

答: “持戒念佛,本是一门,净戒为因,净土为果。若以持名为径,学律为纡,既违顾命诚言,宁成念佛三昧?多缠障垢,净土岂生?夫如海无涯,岂不广大?保任解脱,岂不简易?故一心念佛者,必思止恶防非,而专精律学。专精律学者,方能决定往生而一心念佛,现在绍隆僧宝,临终上品上生,法门之妙,孰过于此?只一大事,何得乖张,取笑识者?

蕅益大师开门见山,直接点明,持戒和念佛本就是一门,不是两回事。严持净戒是往生成佛的妙因,往生成佛是严持净戒的妙果,妙因妙果,原本不二。戒律是佛针对众生的烦恼所制定的,是为了帮助众生解脱烦恼,成就佛果,所谓“为道制戒”。众生持一条戒,就对治一种烦恼,开显一分佛性,获得一分解脱,这叫“别别解脱”。

比如持不杀生成,就会停止与一切众生结命债,还会获得殊胜的善果。《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中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今见有百岁者,皆故世宿命不杀所致。乐死不如苦生,如是分明,慎莫犯。”仅仅持一条不杀生戒,就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利益,如果具足众戒,那功德更是无量无边了。

《观经》中说,净业三福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的净业正因。经云:“欲生彼国者,当修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由此可见,持戒是成就净业的重要基石,不可或缺。

蕅益大师接着说,如果认为持名念佛是捷径,而学律是迂曲,那就违背了佛的顾命诚言,怎么能证得念佛三昧呢?

所谓“顾命诚言”,指的是释迦牟尼佛将入灭之时,对诸弟子的殷勤瞩附。佛在将要涅槃时说:“阿难!如汝所问,佛去世后,以何为师者?阿难!尸波罗蜜戒是汝大师,依之修行,能得出世甚深定慧。”(《大殷涅槃经后分》)这就是教内常说的“佛灭度后,以戒为师”。现在佛已入灭,如果没有戒律,众生就失去了依怙,怎么能获得解脱呢?

而没有戒律,想要证念佛三味也是不可能的。也许有人会说:“信愿具足就能往生,我不想证念佛三昧,是不是就不用持戒了呢?”事实上,只要想得解脱,就必须持戒。佛法修学的一个重要纲领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戒、定、慧三无漏学,皆为对治烦恼之贼,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因戒生定,因定发意。钩锁连环,层层递进。反过来说,没有戒,就不能得定,没有定,就无法开显自性之般若智慧。如果不持戒,任由自己的妄心四处攀缘,念佛就会泛泛悠悠,难以感通佛力。如果能够摄持自己的身、口、意三业,如《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念佛则能如香象渡河,截流而过,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蕅益大师接着说,如果众生被各种烦恼所缠缚,往生净土哪有那么容易呢?戒律如大海一样浩瀚无际,怎么能说不广大呢?具足持戒能够保任众生获得解脱,怎么能说不简易呢?

阎浮众生起心动念无不是恶,如果没有戒律的摄持,往往会感召魔障,使自己难以顺利修行。而且念佛的信心愿力,与个人福德息息相关,如果福德不足,甚至因造业而天天削减,那么念佛的信愿势必会受损。所谓“福海慧舟”,福德不足,智慧也会被障蔽,遇到邪知邪见,无法辨别,便会有被牵入邪道的危险。古德早就说过,修行人要多修福,所谓“培福载道”。

所以要想修积福德,必须要努力持戒。持戒功德不可思议,律宗祖师道宣律师因为持戒精严,能够感召天人来供养。蕅益大师曾说:“持戒如地,万善由此而生成;持戒如城,魔障藉此而远离。”(《重治毗尼事义集要》)所以要想在菩提道上走得平安顺畅,必须要重视持戒,甚至要把戒律提升到生命的高度:宁可守戒而死,不可破戒而生。

戒律是从佛性中自然流现出来的,佛性其大无外,戒也就其大无外。戒律是佛性的无作妙用,能够保任众生不遭险难,圆满菩提。虽然戒条看起来非常繁冗,但其核心精神是一以贯之的。《梵网经菩萨戒》云:“孝名为戒,亦名制止。”“孝”就是菩萨戒的核心精神。在佛的眼里,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对于自己的父母,连尽孝都来不及,怎么还会去伤害他们呢?有了这样的慈悲心,自然会发出断恶修善、饶益有情的心了。“孝名为戒”,虽然说的是菩萨戒,但也含摄其他声闻戒律的精神。所以,只要抓住了戒律的核心精神,就能把握好戒律的开、遮、持、犯,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不断增上念佛修行。所以,戒律虽然看似繁冗,实则也简易。

蕅益大师接着说,有了上面的这些理由,那么但凡一心念佛的人,必然会好好持戒;严持戒律的人,也必定能够往生。这里再次点明,念佛和持戒不是二门。持戒念佛还有另一重意义,就是现世能够绍隆僧宝,临终能够增上往生品位。戒律是佛法的根本,对于一个佛弟子而言,持戒是责任,是使命,所以要难忍能忍,难行能行。

多一个佛弟子持戒,正法的力量就多一分。如果四众弟子都能严持净戒,正法就能长久住世。佛在《大涅槃经》中讲戒律,扶助戒门(戒律),又谈佛性常住之理,扶助乘门(教乘),称为“扶律谈常”。这是挽救末法时代罪苦众生法身慧命的重宝,所以又称为“未代赎命涅槃”。可以说,戒律就是佛教的生命,所以历代祖师大德都非常重视戒律。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莲宗历代祖师是如何重视戒律的。

东晋时期,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率缁白二众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对于戒律也非常重视。《十诵律》是中土第一部比丘戒律,这部律能够完整译出,慧远大师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此外,慧远大师修行中持戒非常精严,对于细节都一丝不苟:大师将要圆寂时示现病苦,众人皆劝大师饮豉酒以疗疾病,大师未同意。大家又请大师饮米汁,大师仍未同意。后又请以蜜和水为浆,因众人多次劝请,大师即请律师查阅经典,看是否如法。律师还未查到半卷,大师就圆寂了。慧远大师在庐山三十余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这也是大师摄心自律的重要体现。

唐朝善导大师专修净业,每念一声佛,口中便出一道光阴。善导大师三十余年未尝睡眠,护持戒品,纤毫不犯,好食供众,粗恶自奉,从不抬头视女人。五代时期的永明延寿大师,非常注重梵网经菩萨戒,指出如果要求上品往生,就一定要受此戒。莲池大师、蕅益大师生活在明末戒律松弛、法运哀落的时代,他们身体力行,严特戒律,并有多种关于戒律的著述。比如莲池大师有《戒疏发隐》《具戒便要》《尼戒录要》等,藕益大师有《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玄义》《佛说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合注》《优婆塞戒经受戒品笺要》《佛说优婆塞五戒相经笺要》等。清朝省庵大师说自已“行在梵网,志在西方”。近代的印光大师著作中劝人持戒的开示,更是不胜枚举。

念佛人不能忽视持戒,前面已经叙述了很多,下面再举一个例子。明朝的袁宏道是位了不起的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念佛行人。他往生以后,有一天摄引他的弟弟袁中道的神识游历西方极乐世界。袁宏道在世时深信净土,但作为文人学士,持戒不够精严,虽然命终得以往生,但是托生的地方是极乐世界的边地疑城。由于自己的遭际,他专门提醒弟弟袁中道:“吾不图乐之至此极也,然使吾生时严持戒律,则尚不止此。大都乘戒俱急,则生品最高;其次戒急,则生最稳。若有乘无戒,多为业力所牵,流入八部鬼神众去,予亲见同学诸人矣!”(《珂雪斋外集卷十五·纪梦》)

这个例子非常发人深省。念佛法门固然殊胜,能够乘佛愿力,带业横超,但众生无始劫以来的烦恼习气不可忽视。所以要深信发愿,持戒念佛,才能在西行路上走得稳当。切不可一时贪欢,徙倚懈怠,而贻误大事。

前文《答比丘戒五问》提问中说,既然心念佛自然止恶防非,便不必再持戒了。这是一种偏执的知见。如袁宏道说:“念佛是心法门,心外无诸行故。然亦不废诸行,若废诸行,即是废心故。”(《西方合论》)念

佛固然具足六度万行,但并不能因念佛而废六度万行。所谓“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语),持戒念佛,念佛持戒,一而二,二而一,事理圆融,不可偏废。如此,则莲邦不远,往生可期!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