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义记卷第六
隋净影寺沙门释慧远述
下明舍果。文别有三。一问答略辨。二问答广释。三住是地于一切法无滞碍下释显地名。略中迦叶初先领前问后起发。修慈悲喜得一子地是领前也。修舍得何是问后也。下佛先赞。后为辩释。修舍得住空平等地总以标举。如须菩提就人类显。菩萨所得胜过须菩以麁况细且言如耳。亦可须菩实是菩萨。证空渊深。故就指斥。下别显之。于中初法次喻后合。法中住空不见父等是众生空。不见阴等是其法空。众生寿命复明生空。与前何别。前离生性法空前得。此离生相法空后得。依法所成假生亦无。喻文可知。合中诸法亦复如是无有父母乃至寿命就法以合明其空义。菩萨见下就人以合明得空地。
广中先问。但问空理不问能见。下佛答之。文别有四。一明空义。二约空辩观。三从菩萨得如是下就向后段结明观益。四我今于是众中说下就上初段结明说益。
初中空义开合非一。今据一门且论十一。前十相空。后一真空。就彼妄情所取法中以明空义名为相空。就真识中以辩空义名曰真空。亦得说言前十境空后一智空。真智空矣。于妄分齐情外有法。破之显寂。故前十种就境明空。据实以求心外无法。一切诸法皆即真心。真心体寂。故后一种就智说空。故地论言一切法如说自体空名智自空。就前十中初八以无破有为空。第九以有遣无为空。第十以其非有非无双破有无名之为空。与地经中十平等同。就前八中初七明其众生及法无性故空。后一明其众生及法无相故空。因缘假中而无定性名无性空。毕竟空中无因缘相名无相空。就前七中初六明其众生无性即是生空。后一明其诸法无性即是法空。复前六中初五就其现在观空。后一就其过去观空。现中初三就内外事以观空理。后二就其有为无为法相观空就前三中众生为内。非情为外。就内法中观无神主众生寿命名为内空。未空法体。观彼外法非我我所故名外空。又复观彼舍宅丛林车乘等事虚假无实亦名外空。未空法体。内外合观名内外空。何故须合。解有两义。一随人分别。人有三种。一着内情多须教观内。二着外情多须教观外。三内外俱着须教合观。二就观行始终分别。凡夫本来谓内有我故先观内。内未不得谓外有之故复观外。向者观内不及其外。观外之时复不及内。于此二中犹疑有我故须合观。问曰。诸法总知即易。别知则难。故二乘人但能总相知于苦等不能别知。菩萨方能差别异知。云何今此先别后总。释言。诸法有其二种。一者同相。二者别相。空无我等诸法齐观总通名为同相。色受想等事相各异名为别相。于此二中若欲寻同以知其别。总易别难。故先观总。后观其别。若欲寻别以知其同。别易总难。故先别观。后为总观。今依后门。先别后总。此前三种就事明空。有为无为就法明空。苦无常等生灭法数是其有为。虚空数灭非数减等是其无为。有为法中无我我所名有为空。非空法体。无为法中无我我所名无为空。是中亦未空其法体。问曰。向前内外等中离合为三。今此有为无为法中何故不然。释言。准置理亦无伤。但今为明内外二法同是有故。合观则易。是故第三内外总观有为无为。有无位别。合观则难。故无总矣。此前五种就现观空。无始空者更无别法。但就过去观前五空名无始空。何不就当说无终空。准置应得。故地持中三世俱观。但今为明过去之法起患根本。无始已来所执着处故须观之。过现既空。类后可知。不就后说无终空矣。又三世法次第相生。过为现本。现为当本。现法易观故先观之。现由过生。故就其本说无始空。本坏末随。故不就后说无终空。又问者尔六通之中亦应如是但知过现。何用天眼知未来乎。释言不类。六通知事。三世事别故须别知。此观空理。理同可推故不别论。上来六种明其生空。次辩法空。言性空者观法虚假无有自性名为性空。上来七门是无性空。无所有者见因缘相亦无所有名无所有空。此无相空。是以下言如人无子名之为空。非是就子明无性空。亦如贫人无物名空。非是就物明无性空。上来八空以无破有。第一义空以有破无。名前八空为第一义。一切诸法空而常有。故非定无。非定无故无第一义自性可得。是故名为第二义空。上来九空别破有无。第十空空有无双遣。又前九空遣有无性。第十遣其有无别相。前有及无二俱是空故曰空空。是义云何。因缘之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无法为有有法为无。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有为无故无即非无。非有非无故曰空空。此前十门破遣情相以明空理。第十一空就实辩空。真心离相故名为空。又真识中旷备法界恒沙佛法。是诸佛法同一体性互相集成。未有一门别守自性。故说为空。法界皆空。空宁不大。是以就实说为大空。但就实中经说不同。地经之中就隐论之。故彼宣说阿梨耶识以为大空。此就显时。故说波若以为大空。即彼真识显为波若。非是妄治缘照波若。波若体寂故曰大空。
上来明空。下约辨观。先观内空。于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义三。文别有四。言义三者。一观内中无彼妄计众生寿命常乐我净。二于此空中无其外物。三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以此相空未及实故。始从内空乃至无始例有此三。但于空中所无异耳。
文别四者。一观内中无有父母众生寿命乃至无彼妄情所讨常乐我净。二于此空中无佛法僧。三于此空中无外财物。问曰。内中无外财物应是互无。今以何义说为理空。释言。内中无外财物实是互无。但今于彼内空之中无外财物。故是理空。下外空中无内物等类皆同尔。应当知之。四于此空中无其佛性。是内法中虽有佛性穷实明有。而是佛性非内非外随相说无。今此正明内中无人未辩余义故无佛性。是中唯应说性非内非外乘论。所以下释。先问后断。以性常住故非内非外。良以内空随法治空。佛性是常。与彼全别所以不在。
次观外空。外亦如是举后类前。三义同前故云如是。无有内法彰其异义。向前宣说内空之中无外财物。今此宣说外空之中无内阴法。有斯异耳。
次观内外。内外如是举后类前。三义同一故曰如是。唯有已下解释如来法僧佛性不在三空。于中先举。何以下释。是故下结。是名内外总以结之。
有为空中先牒次释。后总结之。释中有为悉皆是空是总释也。所谓下别。别中二义备如上辩。一有为法中无彼横计众生寿命常乐我净。二于此空中无内外事。三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文中先明无内外事。常乐已下明无妄计常乐我净众生寿命。如来已下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第一义者犹是佛性。相不及实是故皆空。是中已下别释此空无佛性义。文显可知。
无为空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无为悉皆是空总以标举。所谓下别。别中三义备如上辩。一无为空中无有横计众生寿命常乐我净。是中未空无为法体。二于此空中无内外事及有为法。三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义。唯此三文有六句。一明此空中无苦无常不净无我有为之法。所谓已下少一无字。若具应言谓无无常苦无我等。二明此空中无阴界入内外之事。三明此空中无众生寿命此正所空。四重就初句明无有为有漏之法。王重就第二明无一切内外之事。六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佛等四法非是有为亦非无为略以标举。性善下释性是善故非无为者。就无为中虚空非数灭体是无记。佛等是善。故不在中。之无为中世俗等智断结数灭体虽是善以麁浅故。佛等不同。如此之义今略不论。常非有为。理在易知。是中正应明非无为。有为是其无为家对。乘以论之。
无始空中先问起发。次辩。后结。辩中生死无始悉空总以标举。所谓下别。别中三义备如上辩。初明无彼妄情所计常乐我净众生寿命。二明此空中无佛法僧及与佛性。三明此空中无彼内外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文中但明无无为法。余略不论。
就性空中初问起发。次辩。后结。辩中菩萨观一切法本性皆空总以标举。谓阴下别。谓阴界入无常苦等举有为法。常乐我净举无为法。常乐我净有其二种。一是方便常乐我净从缘修生本无自性。二者自体常乐我净性出自古。今就初门宣说性空。后门即是大空所摄。今此不论。如是等法不见本性总就明空。从缘始集本无自性是以不见。此等即说法体无性。不同前六法中无人。虽说性空未空因缘假名之相。故不同后无所有空。问曰。向前六空之中并简如来法僧佛性。此性空中何故不然。释言。今此通就报果常乐我净以明性空。常乐我净是佛法僧所以不简。又佛常乐我净报果通亦名性。以是义故相不简佛性。下余空中不简例然。
无所有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先明假名人相本无所有。愚痴人下明其因缘假名法相本无所有。前中先喻。如人无子言舍空者子相亦无。不但无性。毕竟观空无有亲爱约之显法。此无人相不同前六空无人性。后中先喻愚痴之人言诸方空明其所异。愚人虽说诸方是空。于事分齐方实不空。贫穷之人言一切空彰其所同。贫穷之人言无物者物相亦无。非直无性。如是所计或空不空重辩前喻。贫人所计实无所有故言或空。愚人所计事实不空名或不空。下约显法。菩萨观空如贫无物一切皆空。不同愚人不空言空。
第一义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初先明第一义。后就说空。前中初先就眼说空。后类诸法。后中先问。何等名为第一义空。有业有报故非定无。非定无故第一义空。以其因缘假有破无。不将性有而破彼无。故复说言不见作者。如是下结。
就空空中先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四句。一寄对显深。乃是声闻缘觉迷处。二正辩其相。是有是无是名空空就诠辩理。是有牒前第一义空。第一义空以有破无故言是有。言是无者牒前八空。前八空中以无破有故曰是无。就此有无以说空义故曰空空。是是非是是名空空破诠显理。前句虽复就诠辩理非留彼诠故复破之。是向有是。是向无是。两俱非是方名空空。非留有无说为空空。是义云何。已如上辩。因缘诸法有无同体。以同体故说无为有说有为无。无为有故有即非有。有为无故无即非无。非有非无故曰空空。三十住下就人显深。十住菩萨尚通少分犹如微尘。何况余人。四如是空空亦不同下寄对显异。声闻所得论说不同。毗昙法中说声闻人先观五阴非我我所直名为空。后观前智亦复非是我及我所故曰空空。成实法中先观生法空无自性直名为空。后观前智亦空无性故曰空空。今此所论离有无相故曰不同。上来十空与地经中十法平等其义相似。彼中初一总相明空。余九是别。别中初七以无破有同此初八。彼中第八以有破无同此第九。彼中后一以非有无双破有无同此空空就大空中先问。次辩。
诸佛菩萨灭观波若。离一切相离一切性故名为空。言离相者如净醍醐。体虽是有而无青黄赤白等相。亦如一切众生心识。体虽是有而无大小长短等相。此亦如是。无何等相。谓非有相。亦非无相。非非有相。非非无相。非有无俱相。亦无自相。亦无他相。亦无非自他相。亦无自他俱相。如是一切妄心分别悉不相应。言离性者此波若中旷备法界恒沙佛法。是诸佛法同一体性。以同体故无有一法别守自性。故名为空。此空深广是以言大。又龙树云。十八空观名小智慧门。灭观波若名大智慧门。大慧体寂故名大空。此义犹是地经之中自体本空智自空矣。是名下结。上来第二广明空观。
自下第三结明观益。为此观时得住空地。
四我今下结明说益。谓说空时十恒河沙诸菩萨等得住空地。
前略次广。
自下第三释显地名。文有三句。前二离障清净如空故名空地。后一摄德宽广如空故曰空地。就前三中初离痴见。后离贪瞋。先喻后合。第三句中先喻后合。文皆可知。
自下次明七善法果。以修七善化他智故成就出世一切智德是其果也。于中初明具八知见。得何利下得四无碍。前八知见所知宽广名一切智。后四无碍所知自在名无碍智。随相分别。由前知时知足自知知众及与知尊卑故具八知见。由前知法及知义故得四无碍。通则俱得。八知见中先总后别。于一切法亦见亦知是其总也。于中略以二门分别。一辩知见同异之义。二明知见取法差别。言同异者知之与见通释是一。分别有异。异有五种。一约明智以别其异。如下文说智慧了法名之为知。天眼照境说以为见。二约一境始终分别。初解名知。穷证显了方名为见。三约一境是非分别。如下文说知行邪法得解脱者无有是处名之为知。知行邪法必堕地狱所知决了故说为见。余亦如是。四约别境麁细分别。如下文说不善因果浮麁易了观瞩分明说之为见。善法因果微细难识观照难明说之为知。如善不善世出世间小乘大乘若因若果皆亦如是。五约别境深浅分别。世谛麁浅知之显了说名为见。真谛幽深见之难明故说为知。故下文中知常无常苦乐等相名之为见。了知佛性如来法身说名为知。又复二谛差别易了观照分明说之为见。一实深玄照见难明说名为知。知见同异。辨之略尔。次明知见取法差别。别有三种。一知而不见。如下文说知诸众生习行邪法。不见其人得解脱果。如是一切。二亦见亦知。如下文说见生造恶堕于恶道。知生修善生于天人及得解脱。如是一切。三亦见亦知不见不知。如下文说随俗言说有男女等可见可知。若随圣人秘藏之言。无有男女舍宅等事不可见知。如是一切。何故不说见而不知。知易见难。但见皆知。故不说之。知见取法有此差别。今此总中据要即举。是故直言亦见亦知。
若行下别。别中初先开列章门。第二总结。第三广辨。第四总结。前开门中准结应有八门。然今文中少一若说故但有七。就八门中初一知非。后七知是。前知非中若行缘者。知邪法缘是不得出离解脱故曰行缘。后知是中。初二知其因果道理。后五知其修行之法。就前二中若性若相此之一门知其二谛法相道理了知佛性名之为性。知其苦乐常无常等法相差别目之为相。若因若缘此之一门知因果事。知恶因缘堕于恶道善业因缘生于善趣及得解脱故曰因缘。就后五中。初一知其修心次第。次一知其所依之人。次二知其所修行业。后一知其所依之法。就初修心次第之中。心是众生信乐之心。根是众生大小乘根。依此所生世俗善法名为禅定。依此所生出世圣道说以为乘。此四知人修心次第始终相成故合为一。其次一门所依人中若知识者知佛菩萨为善知识。其次两门所修行中初若持戒知其戒行。下说其有身戒心慧。今略举戒。言若施者知其施行。末后所少若说一门知行依法。上来别竟如是等法一切知见总以结之。
下次广辩。与前不次。先广初门。若行若缘住是地中知而不见总以标举。下辩其相。先广明知。后显不见。文相可解。
下次超广第三因缘。复次菩萨亦见亦知总以标举。下别显之。行邪堕恶麁显易了。观瞩分明故说为见。修善得脱微隐难识观照难明。故不名见说以为知。
下次却广第二门中若性若相。复次菩萨亦见亦知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常无常等是其世谛。法相麁显易可辨了。知之分明故名为见。无常苦等是生死法。常乐我等是佛方便涅槃之法。如来法身众生佛性深细难测。知之难明。故不名见但说为知。于中先明知佛法身。后明知性。
次广第四心根禅乘。复次菩萨亦见亦知总以标举。下别显之。于此门中智知名知。眼见名见。初知众生心根禅乘正广前门。后见众生生死出没对以论之。前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知生信心成者解前若心。求于大乘断前若根。依根趣法故说为求。乘根别。所趣各异。今举求大。小略不论。是人顺等解于向前若禅若乘。顺流是禅。逆流正住及与到岸是前乘也。修世八禅是凡夫法。随顺生死故名顺流。修习圣道出离生死故名逆流乃至到岸。下辩可知。见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言菩萨修梵明见所依。以净天眼举其能见。下明所见。初见众生造恶下坠。次见众生修善上昇。后见众生转轮出没。从三涂出还入三涂名闇入闇。从三涂出上生人天名闇入明。舍人天身坠落三涂名明入闇。善趣相入名明入明。
自下超广第六若戒。前直举戒。今此具明身戒心慧。复次菩萨亦知亦见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初知众生修身戒等正广前门后。见不修行身戒心等对以论之。就前知中先辩后结。辩中有二。一见修吾身戒心慧清净行故转重令轻。身戒心慧广如下辩。二云何下见修忏悔灭罪行故转重令轻。先问后辩。忏悔发露是灭罪行。后更不作惭愧成就是防过行。供养三宝是归善行。常自呵责是悔过行。以是业缘转重令轻。见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有二。一见不修身戒心慧清净行故转轻令重。二是人少思不能忏下见其不修忏悔发露灭罪行故转轻令重。
下次却广第五门中若善知识彼善知识有其三品。一下品知识。知而不见谓从种性乃至九地诸菩萨等知一切生皆有佛性。虽复知之而为烦恼覆蔽己心不能得见。二中品知识。所谓十住诸菩萨等知诸众生皆有佛性见不明了。如夜所见喻以显之。三上品知识。谓佛如来见一切生皆有佛性见之了了。
下次超广第八若说。复有见知不见不知总以标举。下别显之。随世语言。有其男女瓶瓫车乘舍宅等事可以知见。名见名知。依于圣人破相密语无男女等可见可知。名不知见。
下次广辩第七若施。有知不见总以标举。下辩其相。依教世谛有施可解故名为知。知所舍财名知所施。知供三宝名知供处。知受施人名受知者。知施为因后受果报名知因果。知如是等名为知施。于第一义无施可见故名不见。翻前可见。上来广辩下总结之。知有八种牒上所知。上亦有见且举其知。即是如来五眼所知结会余德。前随世语见男女等是其肉眼。前以天眼见造善恶受苦乐等是其天眼。前随圣言不见男女舍宅车乘及所施等是其慧眼。前见行缘及常无常苦乐等相辨知众生心根禅乘。如是一切是其法眼。前知如来法身佛性是其佛眼。
自下第二明无碍智。于中有二。一明菩萨具八知见得四无碍。二迦叶白如佛光说梵行品下就四无碍明得不得。前中迦叶初问起发。能如是知得何等利。下佛答之文别有四一明所得。得四无碍。二列四名。三广辩相。四声闻缘觉若得是四无是处下就人辩足。菩萨知见得四无碍是初段也法义辞乐第二列名。义如别章。此应具论。
第三广中五义分别。依如地经。说四无碍有十一种。二总就二谛观入论四。二就自相。三就同相。四就行相。五就说相。六就智相。七无我慢相。八大乘小乘相。九菩萨地相。十如来地相。十一作住持相。广释如彼。地持论中别有一门通前十二。彼地持中说知教法名法无碍。知诸法相名义无碍。此名二谛。为诸法相知法名字为辞无碍。随音异说名乐说无碍。今此且以五义辩之。于中初番不与地持十地说同。后四麁同地经所说。其五是何。一约教义以别四种。知一切教及法名字名法无碍。知二谛义名义无碍。知诸世论名辞无碍。随字论者广辩字相。正音论者辩定语音。阐陀论者巧妙言辞。如似此方诗颂之流。世辩论者广辩世事。依前三种起说自在随人心欲名乐说无碍。凡所演说无障碍者言辞流滑无有忽滞。不可动转言辞楷正。无所畏省所说决定。不畏他人有已得失名无畏省难可催伏。是名下结。
二约大乘小乘辩四。依如地经。了知一乘名法无碍。知三乘别名义无碍。今此经中知三乘别名法无碍。了知一乘名义无碍。有斯左右。于一法中作种种名说不可尽名辞无碍。依前名义种种异说多劫不尽称人心欲名乐说无碍。
第三约就无我慢相以辩四种。初先正辩。依如地经。于第二义心无取着名法无碍。了知世谛心无取着名义无碍。今此经中于世谛法而不取着名法无碍。于第一义心无取着名义无碍。有此左右。于法名字知而不着名辞无碍。于说不着名乐说无碍。何以下辩。若取着者不名菩萨返以释之。道言取着不名菩萨即显菩萨法不取着。
迦叶白下问答重显。迦叶先难。若不取着则不知法以不取着难破有知。若知法者则是取着以有所知难破不着。若知不着则无所知双牒以徵。虽言有知以不着故还无所知。云何如来说知不着结非上言。下佛答之。初先正明菩萨无着。以是缘下引说证成。前中初言夫取着者不名无碍以为一门举失显得。无所取着乃名无碍复为一门辩得异失。是故以下广上初门明着有失。于中初言有取着者心无无碍。人非菩萨但名凡夫。何故取着名凡下辨。句别有四。一明凡夫取着于色乃至着识。二着故生贪。三贪故系缚故不得免生老病死及诸烦恼。是故下结。是故取着名为凡夫结成向前人非菩萨。是取着者有前过故名为凡夫。以是义下结成向前心无无碍。以取着者贪缚义故无四无碍。
菩萨已于无量劫下广上后门明不取得。句别有六。一明菩萨无量劫来知法知义。二知法义故于色不着乃至于识。三不着故不生贪心。四不贪故不为色等之所系缚。五不缚故脱生老死一切烦恼。六以是下结。上来正明菩萨无着。以是缘下引说证成。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以是下结。
第四约就修多罗说相辩四无碍。知字不忘名法无碍。于中初法。次举六喻。下合显法。知彼字义名义无碍。虽知名字而不知义举劣显胜。得义无碍则知于义辩胜过劣。云何知下正辩其相。于中先问。谓地下辨。先解向前法中六喻。后约显法。自以言辞宣说前义名辞无碍。于中初明以种种辞演说一义亦无有义名辞无碍。犹如已下即事以显。此等世法假有实无故曰无义。何故已下释无所以。初先徵问。失义已下举有显无。真实之义佛菩萨境。辞是凡境。所以无义以是义故得辞无碍总以结之。说前辞义不可穷尽名为乐说。
第五约就二谛观入以别四种。与地经中初总同矣。于此门中了知世谛名法无碍。知第二义名义无碍。习毗伽罗生智之论名辞无碍。修余世论名乐说无碍。所谓习前随字论等。以此门中摄法宽多久字乃穷。是故皆言无量劫修。
上来广辩。自下第四就人辩定。亦得名为简大异小。于中初明声闻缘觉无四无碍。迦叶白下问答会通。前中初先总明二乘无四无碍。何以故下别明二乘无四无碍。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义下复总明其声闻缘觉无四无碍。就初总中声闻缘觉得四无碍无有是处正明不得。九部经下拂权显实明其不得。先举昔权。后拂显实。
就下别中先问起发。昔时言得。今以何义道其不得。下对释之。于中先明缘觉不得。后辩声闻。就缘觉中初总明其无四无碍。何故默下别明不得。是故缘觉一切无下总以结之。就初总中菩萨度生修四无碍举大显小。缘觉修寂。若化众生但现神通默无所说。云何当有辩小异大。别中先明无辞无乐。何故默然徵前起后。下对释之。于中先明缘觉之人不能说法令人得燸。乃至不能令人发于三菩提心。何以下释。以无经故。是故下结。不能说故无辞无乐。次明无法。句别有四。一明其人。虽知于法无法无碍。二何以下释无所以。缘觉知字无字无碍。为是无之。三何以下辨。前无字无碍所以。不知常住二字故无。四是故下结。下明无义。虽知于义无义无碍正明其无。真知义下举大显小成其无义。以是下结。上来别解。是故缘觉无四无碍总以结之。
下次别明声闻无四。先问后解。于中先明声闻之人无三善巧。次别。后结。上来别明二乘无竟。
下复总显。声闻缘觉不能毕竟知辞知义略以摽举。辞为乐本。义为法原。故偏举之。下别解释。于中七句。前三解释无义所以。无自在智。知于境界无无碍智。无有十力四无所畏无一切智。不能度于十二缘河无清净智。后四解释无辞所以。一不知根。二未能下不能知于应根之法。三不知欲。四不能善下不能知于应欲之法。是故下结。
上来广辩二乘无竟。
下次会通。今言异昔故须会之。迦叶先问。若声闻等一切无者牒佛今语。云何已下以今徵昔。虽举舍利及大目连为取拘絺。如其无下重复结徵。下佛为会。文别有三。一对胜彰劣。明二乘人四无碍智劣于菩萨故今说无。二我为凡下对劣显胜。胜过凡夫故昔言有。三声闻人或得一下以理辩释。前中初先举其喻事。如是已下明实不等。下约显法。第二句中初明为凡说拘絺罗无碍第一汝问如是总以结会。第三句中或得一者四无碍中趣得一种。二亦如是。成前为凡说其第一。具四无碍成前不及菩萨之义。
上来正辩四无碍竟。
下就无碍明得不得。初说无得今人舍着。如来先为纯陀说下宣说有得使人证入。明无得中迦叶初先难破有得成其无得。次佛述成广明无得。迦叶下复显已问意。就初难中如佛先说梵行品中菩萨知见得四无碍牒佛上言。菩萨知见则无所得亦无有心言无所得辩正道理。菩萨得正知见之时不取有相故无所得。不取无相故亦无心。言无所得是菩萨下以实无得破佛有得。于中先牒向前无得。若使已下徵破有得。云何已下结非佛语。下佛先叹。后述其言广明无得。有十复次。前九复次以言遣相明其无得。后一复次以言遣言明其无得。就前九中初一正就四无碍智以明无得。后八傍就余义说之。余义是其无碍眷属。所以通辩。初复次中无所得者名四无碍当相正辩。菩萨无碍证实方成。证实离相故名无得。何以故下破遣有得成前无得。何故徵问。下对显之。得名为碍。碍名四倒。反举有得。情取名得。得妨实慧故名为碍。碍是常乐我净四倒故复指之。菩萨无倒故得无碍破得显无。是故下结。后八番中初就解惑相对分别。第二生死涅槃相对。第三大乘小乘相对。第四方等十一部相对。第五空定有心相对。第六常乐我净之法与彼无常苦无我等八法相对。第七一门情理相对。第八大小菩提相对。下还就此宣说有得。宜审记知。
就初对中句别有二。一当相正辩。无所得者名为智慧。菩萨得慧故无所得。二破遣有得成前无得。先举有得。次明菩萨断故无得。是故下结。余对例尔。文皆可知。上来九番以言遣相明其无得。
第十番中汝问无得我说无得以言遣言明无所得。咽咳舌齿和合出声。为问为说实则不有故无所得。若说有得是魔眷属非我弟子举过劝舍。
自下迦叶显已问意。于中先明如来宣说无得之益。令多众生断有相心。以是事下明已问意。
自下第二次明有得。于中初先略明有得。如文殊等讵有几下广明有得。前中迦叶先举上偈请问如来。以此偈中备含得义故举请佛。下佛答之。先明此偈普为一切。彰一切人悉有所得。时文殊下彰彼文殊先已解知不须更说。前中约对四人辩之。一明为化凡夫众生而说是偈。彰彼凡夫有所得义。凡夫之人现有生死染污之法名为本有。现无出世涅槃净法说为今无。现无出世涅槃净法故名本无。现有生死染污之法说为今有。凡夫本有生死之法三世常有无是处故当必除舍。本无净法三世常无无是处故当必得之。故非无得。二亦为下明为声闻辟支佛说。即显二乘有所得义。义同前解。二乘现有无常苦等名为本有。现无诸佛常乐净等说为今无。现无诸佛常乐净等名为本无。现有无常苦无我等说为今有。二乘本有无常苦等三世常有无是处故当必除舍。本时所无常乐净等三世常无无是处故当必得之。故非无得。三明此偈为文殊说。言对文殊即是通为诸菩萨说。即显菩萨有所得义。义如前释。四明此偈为纯陀说彰佛有得。纯陀向前疑佛不得常住之法。故对其人明佛有得。义如上解。以此会通不但说佛。是以说言不但正为纯陀一人。
下明文殊先已解知不劳更说。文殊将问我知为说即得解者。道前三乘同性中说彼得解也。以此验求。明知文殊前有问意。但默不彰。为此语者彰前偈义文殊解意不劳更释。欲使迦叶更为余人启请起发上来略辩。
次广论。迦叶先请。如文殊等讵有几人简胜异劣。唯愿更说为下启请。下佛初先勅听许说。后为辩释。文别有二。一正解前偈明佛有得。二如来普为诸众生下就佛化他明他有得。前中八番。今先对上十无得法辩其同异。然后释文。言同异者。此八番中五番同上。第一番中涅槃波若同前十中第二智慧第三涅槃。第三番中常乐我净同前第七。第六番中毕竟空定同前第六。第七一乘同前第四。第八方等同前第五。余皆不同。何故不同。法门无量趣举皆得。
今初番中约就波若及大涅槃宣说有得。文别有三。一释偈中本有今无。本有烦恼今无涅槃。即说本昔有烦恼时以之为今。无涅槃者望方便净无体故无。望性净果未显故无。二解偈中本无今有。本无波若今有烦恼。三若沙门下解释三世无有是处。本有烦恼三世恒有无是处故佛今断尽。此明有断。即显本昔所无涅槃及与波若三世恒无无是处故今已证会。此明有得。
第二约就如来法身宣说有得。句亦有三。一解偈中本有今无本。时但有父母生身无佛法身。此乃如来法报两身通名法身。望佛报身无体故无。望佛法身未显故无。二释偈中本无今有。三若沙门下释三世有无是处义。本时所有生死之身三世恒有无是处故佛今断除。此明有断。即显本昔所无法身三世常无无是处故佛今得之。此明有得。第三约就常乐我净宣说有得。三句同前。第四约就六度明得。第五约就三十七品无边之身以明有得。第六约就空定说得。第七约就一乘辩得。第八约就方等经典宣说有得。文皆三句。类上可知。
自下次明化他有得。文别有二。一略明有得。二迦叶言第一义谛亦名道下广明有得。又前略中就第一义明其有得。广中就通菩提涅槃以明有得。略中有三。一明如来随化众生种种异说。二一切世谛若于如来即第一下明佛化意。为使众生得第一义故说世谛。三是故汝先不应难下明诸众生因化有得非无现得。前中五句。一明如来随化众生种种异说。二何以下释。三明如来所说不虚。四何以下释。五明众生因妄得益。佛亦说之。初中如来普为众生虽知诸法说不知者。随顺世谛说知诸法。于第二义无法可知故云不知。虽见诸法说不见者类同前释。此义如上八知见中具广分别。有相之法说无相者。世谛有相于第一义宣说无相。无相之法说有相者翻前可知。实有无常说有当者。生死无常宣说其中有常法性。常说无常翻前可知。又如佛说三十三天常乐我净。此亦是其无常说常。如来实常随化示灭。此亦是其常说无常。乐我净等类皆同尔。三乘说一一说三者随化三乘。就实论一真实一乘随化分三。略相说广广说略者如上文说。十二因缘总名有为名广说略。一有为中开分十二名略说广。如是一切。
此前就经。下就律辩。四重之法说偷兰者如僧祇律。盗人四钱三角已上名波罗夷。四分律等说为偷兰。是事云何。彼说十九摩沙迦成一吉利沙。一吉利沙分为四分。盗得一分即名犯重。是故说为四钱三角。摩沙应是古大铜钱。偷兰遮法说四重者翻前即是。犯说非犯非犯说犯者。如八不净俭畜非犯丰则成犯。如是一切。轻罪说重重说轻者。如四分中于他财物烧埋坏色犯波罗夷。十诵律中犯越毗尼突吉罗罪。又四分中着白色衣犯波逸提。不点而畜犯突吉罗。僧祇律中着白色衣犯突吉罗。不点而畜犯波逸提。又四分中说有女人父母夫主不听强度。其和上尼犯波逸提。僧祇律中说犯僧残。诸如是等名重说轻轻说重也。何以下释。明见根异故说不同。余句可解。
自下第二明佛化意。为使众生得第一义说前世谛。于中四句。一明向前所说世谛若于如来即第一义。二何以下释。如来为显第一义谛宣说世谛故即第一。三亦今下明为第一说世谛意。为使众生得第一义故为第一宣说世谛。先顺后反。四如来有时演说世下辩明如来化意难测。如来说世众生谓佛说第一者。如佛昔说苦集灭道。小乘众生取为真谛。有说第一众生谓佛说世谛者。如说佛性为阴界入十二缘等。众生便谓同已所解取为世谛。下结难解。此唯佛境非二乘知。为此语者欲使众生于向异说不应定执取为世谛。佛意皆为显第一义。
自下第三明诸众生因化有得。于中有二。一呵前显后。如来说法为令众生得第一故不应难言菩萨无得。二菩萨常下举彼菩萨得第一义成前不应。
自下第二广明有得。向前宣说得第一义。未说得道菩提涅槃。故下辩之。迦叶先难。有得乖上所以难之。于中先牒向前所得第一义谛。共道菩提涅槃相即。即显此三皆有得义。下就设难难破有得。前中初言第一义谛牒上所得。第一义谛下即道。道者外国名曰末伽。如四谛中所说道谛。菩提胡语。此亦名道。此二何别。通则是一。别则末伽是其因道。菩提果道。外国名多。因果二道别立名字。此方名少。显法含通。故因与果通名为道。涅槃是灭。此三通于性净方便。今此所论即于性净。云何第一亦名为道。解有三义。一体义虚通即名为道。二约人分别。凡时实义据圣望之。体无壅障即名为道。三约修分别。凡时实义从缘显了说之为道。亦名菩提及与涅槃义皆同尔。下就设难。难辞有二。一明此三常故无得。二夫道者非色已下明此三法无相无得。前中四句。一明此三得则无常。二何以下明此三法常故无得。先徵后解。解中初法。后以喻显。三如世物下成向初句明得无常。先喻后合。四法若常下成向后句明常无得。先法后喻。第二无相无得难中先明道法无相无得。后类菩提及与涅槃。
下佛答中如是如是印前第一名道菩提及与涅槃。道有二下释名后难明其有得。文还有二。一对前难明常而有得。二道之性相实不生下对上后难明无相有得。前中三番。一就道等各分二种常与无常。二就人以辩。言外道道名无常者。八禅等智是其凡夫外道所修名外道道。是无常也。内道常者。三乘圣道同名为常。以不退故。内中更分小乘无常大乘是常。今略不论。菩提之中小名无常。大名为常。小乘菩提性是生灭故说无常。外道法中令无菩提故不就论。就涅槃中外脱无常内脱常者。外道凡夫六行断结所得无为名外解脱。退转不定故曰无常。三乘圣人所得涅槃名内解脱。不退故常。内中细分。小乘无常。故下文言声闻涅槃但有乐净而无我常。大乘是常今略不辩。三牒取前常就明有得。偏牒大乘道等三事。不开小乘。于中先牒。一切生下及明众生惑障不得。而众生下顺明众生修道能得。先辩后结。
就明无相有得之中先明道等无相而有。如其无下就有明得。前中初法次喻后合。合中具三。法说文中但明其道。余略不论。道之性相实不生灭不可捉持明道无相。虽无色下明其有用。道实有体。体相难彰举用显之故言有用。喻中先明众生心识无相而有。以类道等真法是有。此文良验宜审记知。
以是义下举说证成。于中初明心如城主。次明须护。先反后顺。以不护下明护有益。先反后顺。下双结之。得名真实结明前益。护者得彼人天涅槃名为真实不护不得名不真实结明前损。上来喻显。道下合之。明此三法亦有亦常是以可见。
自下第二就有明得。文别有四。一略明有得。二见有二下广明有得。三以是因缘我于往昔告舍利下引说证得。四迦叶言下释经显得。略中初言如其无者云何能断一切烦恼难破无义成有可得。以其有故了了知见正明有得。
广中初先汎举二见。先举。次列。后辩其相。如人眼根清净已下约此二见明其有得。先立见喻。次约显法。下明菩萨虽见不取。文皆可知。
就引证中文有四句。一明世间不知见觉诸佛菩萨能知见觉。二明世间所知见觉诸佛菩萨亦知见觉。三约前二明凡异圣。四约前义辩圣异凡。前中初言以是缘者。以佛菩萨见道菩提涅槃因缘。昔告舍利一切世间不知见觉诸佛菩萨悉知见觉。此三何别。通释是一。于中分别义有多含今此且以两门分别。一就行分别。二约位别。言就行者闻慧为知。思求称觉。修证名见。又闻及思通名为知。修观明白说之为见。证会名觉。又闻思修通名为知。证照名见。于前二后重观名觉。言约位者地前名知。初地名见。二地已上重观名觉。亦得地前名之为知。十地名见。佛地名觉。第二可知。第三段中约对前二明凡异圣。世间众生不知见觉亦不自知不知见觉。对上初段明痴异圣。世间众生所知见觉便自说言我知见觉。对向后段明慢异圣。第四段中辩圣异凡。如来一切悉知见觉亦不自言。顺明如来异于凡夫。于中先明有慧异凡。亦不自言我知见觉无慢异凡。次类菩萨。何以故下反明如来异于凡夫。后类菩萨。
自下第四释经显得。释前所斥证中之义。人即就此别更建立知见觉义以为梵行。诸是辩行佛皆标举。若知见觉别是梵行。佛何故不举斯应别举。复有梵行谓知见觉乃重解向前所斤昔经中义。何得别立断经意势。于此文中有两问答。前一问答解前经中世间不知不见觉法。并辩世人知见觉法以显菩萨能知见觉。后一问答解前经中世间不知菩萨能知异世间义。前中迦叶先问起发。如来次辩。迦叶下复荷恩赞叹。如来辩中文别有四。一辩出世间不知见法。初就佛性明世不知。先顺后反。次就十二部经等法明世不知。先顺。后反。是名下结。二辩出世间知见觉法。先问。次辩。后总结之。三明菩萨能知见觉。四举谤者得罪成前是实。菩萨如是知见觉已若言不知为虚妄等。对向后段能知见人明谤得罪。若男女下对向初段所知见法明谤得罪。此过深重。惧人为之。故佛广辩今人舍远。自下迦叶闻前所说荷恩赞叹。经家先举。下列叹辞。辞有四偈。前二对上谤者得罪叹佛能救。后二对上如来辩说知见觉法令菩萨知叹佛能益。前两偈中初之半偈叹佛有慈。后一偈半叹佛有悲。善拔众毒故称大医明未治者如来能治。后之一偈明已治者佛令不起。于中前半举劣显胜。后之半偈辩胜过劣。后两偈中初之一偈约喻显法。后之一偈当法正叹。
自下第二解前经中世间不知菩萨能知异世间义。迦叶先问。如佛所说一切世间不知见觉菩萨能者牒佛昔言。下就此言进退两徵。初问菩萨若是世间不应说言世间不知菩萨能知。后问菩萨若非世间有何等异。
佛答有二。一明菩萨是世非世。二汝言已下辩明与世同异之义。前中菩萨亦世非世略以标举。下辩其相。善趣菩萨未知见觉名为世间。种性已上能知见觉说为非世。
后中汝言有何异者牒前问辞。次许宣说。下广辩之。先就同前世间菩萨以明不异。初闻是经信敬发心是则名为世间菩萨举不异人。一切世间不知见觉如是菩萨亦同不知显不异相。信敬发心非不异世。今此偏就未知见觉说为同矣。菩萨闻是涅槃经下就上所辩非世菩萨以明其异。闻是经已知有世间不知见觉应是菩萨所知见觉闻慧异世。知已即思我当云何方便修习得知见觉思慧异世。
覆复念下修慧异世。于中初明自分之行异于世间。六念已下胜进之心异于世间。
前中初明自利行异。若我弟子受持读诵大涅槃经有破戒下外化行异。自中有三。一明菩萨始修三学修在地前。二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已下约就三学明其行修次第成义。成在地上。三菩萨净戒五法佐下辩明菩萨能成所以。
初中先戒次定后慧。戒中四句。一因前思惟便得正知。知由净戒。二因知正修故于未来戒常清净。三明修利。以戒净故常无憍慢邪见疑网。终不言佛毕竟涅槃。四是名下结。
定中三句。一结前生后。戒即净已次修净定。二明修益。益有二种。一得正念不忘之益。次修定故正念不忘总以标举。所谓下别。一切有性是其理法。十二部经是其教法。诸佛世尊常乐我净是其果法。安住方等悉见佛性是其行法。于此四法忆而不忘。二得净慧证空之益。以修定故得十一空。此二合为第二修益。三是名下结。
慧中亦三。一结前生后。戒定已。备次修净慧。二明修益。以修慧故破四身见趣入出世。且约色说。初不计着身中有我即是不计色中我也。我中有身即是不计我中色也。是身是我即是不计色为我也。非身非我即是不计色为我所。就色既然。乃至就识类亦同尔。今此文中总就五阴故但说四。若就五阴历别论之便有二十。分别起处便有六十五种计我。相状如何。于五阴中先就色说。色阴望余有其十三。有人宣说色体是我即以为一。有人宣说色体非我但是我所。此我所中即有四种。有人宣说受阴为我。色阴与彼受我为所。乃至有人说识为我。色阴与彼识我为所故有四种。通前为五。有人宣说色者是其我之窟宅。我居其中。于此门中即有四种。有人宣说受阴为我来住色中。乃至有人说识为我来住色中。故有四种。通前为九。有人宣说我者是其色之窟宅。色住其中。于此门中亦有四种。有人宣说受阴是我色来入中。乃至有人说识是我色来住中故有四种。通前十三。最初我见。后之十二是我所见。色望余阴辩之既然。余阴相望辩之类尔。五阴之中各有十三。是故通说有六十五。此等诸见修慧悉断。三是名下结。此地前行唯得说三。不得分十。未见性故。
自下第二次明行修次第成义。初先略辩。迦叶言下问答广显。略中十阶。始从持戒乃至见性。准下少一得大涅槃。通彼合有十一阶矣。此十一中前十是因。后一是果。就前十中初四是其戒学差别。次二是定。后四是慧。然今文中先明持戒。次即就戒结异世间。后明不悔乃至见性。下复就之结异世间。前明戒中初先法说。以修慧故戒牢不动。次喻。后合。尔时下结。是名已下结异世间。下明不悔乃至见性及后结异。文显可知。
广中先问。下佛为辩。于中初先举失显得。即是明世异于出世。先辩后结。辩中初明世戒不净翻前第一。先总标举。何以下释。四义释之。为于有者凡夫持戒为三有果。所以不净。性不定者易可退败。不毕竟者体非精上。此三劣也。不能广益彰其狭也。次是下结。余无悔等文显可知。
菩萨净下辩胜过劣。即是出世异世间义。先辩后结。辩中初明菩萨戒净翻前第一清净戒者。戒非戒故翻前世间戒不清净。不取戒相名戒非戒。非为有者翻前为有。定者翻前性不定也。言毕竟者翻不毕竟。为众生者翻前不为。是名下结。
次明不悔。于中初法。次举三喻。下合显法。
次明欢喜。于中有三。第一正明持戒欢喜。初法次喻后合可知。
第二反举破戒不善对以显前。亦先法说。次喻。后合。三如牧牛下双就二人明忧明喜。初先立喻。譬如二女喻持犯人。牛喻如来。从佛受法名牧牛女。一持酪瓶一持浆瓶喻彼二人所受戒法。瓶喻自身。酪之与浆正喻戒法。破戒之人于所受中未有出生。如彼酪中未有出生故说为酪。持戒之人于所受中已多出生故说如浆。俱共至城齐心趣果。而欲卖者行因贸果。于路脚[跳-兆+殳]二瓶破者喻彼二人身坏命终。因尽脚跌。果丧瓶被。一喜一愁喻彼二人欣慼不同。持戒之人于所受戒已多出生。所失微少所以欢喜。破戒之人于所受戒未有出生。所失利大所以愁恼。下合显法。持戒破戒亦复如是合前二女。持戒心喜合持浆女。瓶破欢喜破戒不喜略不举合。次明悦乐。于中初明因喜生乐。迦叶言下对喜辩异。先问后辩。辩中四番。一约因别。二约果别。观于生死知已不受所以生喜。观大涅槃知已定得所以生乐。三就体别。下喜上乐。四约法。别有漏世共离之生喜。无漏不共得之生乐。余者可知。是名净戒非世间戒就初以结。
自下第三辩明菩萨能持所以。先辩后结。辩中具有六种五法。前四修始。次一修次。后一修成。就前四中初一五种是助戒法。先举后列。离五盖故是助定法。如别章释。后二五种是助慧法。所见清净离五见故明其离见。见净摄治。离见除障。身见边见邪见戒取及与见取是五见也。心无疑网离五疑故明其离疑。无疑摄治。离五除障。先举后列。修次摄成文显可知。是名已下结异世间。
上来第一自行异世。下明利他。先辩后结。辩中四番。前之三番举过劝舍。后之一番举得劝修。就前三中第一不得破戒传经。第二不得调戏轻动。第三不得非法说经。初中有四。一破戒传经生人讥呵。二缘是下由讥呵故随于地狱。三受持下如来呵责。四如是人下如来诫约。宁不受读不得破戒而传是经。第二番中句别有五。一如来诫约。有说经者不得调动。二身为下辩调动相。三若我下明调动持经生他讥毁。四令他随狱。五如来结呵。则是众生大恶知识。第三番中句别有四。一如来诫约。有传经者一切不得非法宣说。莫非时者观前众生忧恼病患贪着诸欲无心求时不得为说。莫非国者小乘国中不得宣说。莫不请等直言可知。莫灭法者不得彼此共相非毁。言莫炽燃世法说者不得教人习学此经求世名利。二明非时乃至炽燃生世讥呵。三令他随狱。四如来结呵。就下举得劝修之中句别有四。一教说者当净其身。于中先举十种所为。后劝净身。其十种中前九为成阿含教行。后一为证。就前九中初一为受。后八为说。八中前五为说大乘。后三说小。大中初言说涅槃者说佛果法说佛性者宣说理法。说秘藏者是前二诠。说大乘者宣说行法。说方等者是大乘诠。下说小中说声闻者是声闻人有为之行。说辟支者说缘觉人有为之行。说解脱者说前二乘无为涅槃。见佛性者自欲求证。欲为此事当先净身。二以净身无人讥呵。三无人呵故敬信发心。如来结叹。则是众生善知识等。是名已下结异世间。
自下第二就胜进心明异世间。先问次辩。后总结异。辩中初先总举六念。守境名念。佛等六种生念境界故名念处。次列六名。义如别章。此应具论。六中前三是所学法。次二所行。后一所求。下广释之。先明念佛。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有二。一念佛果。二何故如来乃至婆伽有是名下念因成果。前中先明所念佛德。若男若女能如是下明能念益。就所念中初列十种名称功德。常不变下举德显名。云何名如来下依名辩德。初中如来乃至世尊是佛通名。一切诸名皆有通别。佛亦如是。释迦弥勒无量寿等是其别名。如来等十是其通名。化相须分故立别名。实德齐同故立通称。通德无量。依德施名名亦无边。今据一门且论十种。十中前五自德之名。后五是其化他德号。自中初二以为一对。前一道圆。后一灭极。言如来者多义如下。依龙树释。乘如实道来成正觉故曰如来。言应供者多义如下。要而论之。证灭相应故名为应。复应供养供名为应。后三一对。前二因圆。后一果极。就前二中初一解圆。后一行圆。正通知者多义如下。当相论之。理无偏邪故名为正。于理穷照说为遍知。明行足者多义如下。明是证行。行是教行。证心清净离闇称明。旷集诸善说之为行。此二圆满名明行足。言善逝者多义如下。当相论之。善者名好。逝之言去。如来好去故云善逝。如来德满更何处去。如言好去虽无去处非不能去。如劫尽火虽无所烧非不能烧。此亦如是。
下利他中初四是别。世尊是总。别中初一明化他智。善解世间名世间解。次二明其化他之能。调御丈夫能调物心。佛自丈夫能调丈夫。是故名为调御丈夫。天人师者能授以法。能以善法匠益天人名天人师。如来实是六道之师。人天益多故偏说之。佛者明其化他行德。此翻名觉。自觉觉他觉行穷满故称为佛。言世尊者。佛备众德为世钦重故号世尊。
自下第二举德显名。初明自德。大师子吼明利他德。大沙门下复明自德。于中初明福德殊胜。无师已下智慧深妙。句别有十。初句总叹无师自悟。中八别显。言疾智者知法峻利。一念能知。一切诸法。言大智者知法深广。此二为门。利显前疾。余显前大。所知渊深故名深智。出障清净名解脱智。高出余人名不共智。知法宽多名广普智。位分高极名毕竟智。智成总结。人中象下复明利他。人中象等明佛人尊。调人师下明能益物。能调物心名调人师。以法惠人名大施主。以法匠世名大法师。此句是总。下别显之。别中九句。前八能知。后一能说。前八犹上七善法矣。以知法者是上知法。以知义者是前知义。以知时者是前知时。以知足者是前知足。以知我者是前自知。知大众者是前知众知性知根知尊卑。
自下第三依名辨德。解如来中先问后释。释中三番。一约教辩释。如过去佛所说不变略以标举。云何下释。二约证辩释。六波罗蜜是能证行。十一空者是所证理。三约权实二德辩释。随宜开三是佛权德。寿命无量是佛实德。
解应供中先问后解。解中有五。前三就其自德说应。后二就其化他说应。就前三中初一通举一切世法明佛应断。次一就前一切法中简取四魔麁重之过明佛应断。后一就前四魔之中简取烦恼增上重恶明佛应断。就后二中初一明佛应化众生。后一明生应供如来正遍知中先问后释。释中有五。前之四番明大异小。后之一番举小显大。就前四中初二明其舍邪归正。前句明舍四倒烦恼后句明舍苦行邪业。正名苦行释其正也。苦行正见外道所修是故名正。又此苦行正是苦因故名为正。遍知苦行定有苦果明佛离也。次一复次舍凡入圣。正名世中举其正义。断常世边非断非常是世间中。中故称正。下明遍知。知修中道得大菩提故曰遍知。下一复次舍小归大。正名可数举其小也。可数可量正是小乘故名为正。言遍知者不可数等明佛舍小住大乘也。下一举小显大可知。
解明行中先问后释。释中有四。初一据果寻因以释。明者是其菩提善果。行足是因。乘戒慧足得菩提果名明行足。戒者是福。福有无量。离恶为首故偏举戒。慧者是智。福智具足。故得菩提。第二偏就果德以释。明咒行吉足者名果是名世义举世语义。下约显法。咒名解脱吉名菩提果名涅槃名明行足。三就从因趣果以释。明光行业足者名果是名世义举世语义。下约显法。所言光者名不放逸是起行心。业名六度是所起行。此二是因得菩提果。四就行修入证以解。前解明义。正是证体。三明举数。次列三名。菩萨明者因中证智。言佛明者果中证智。无明明者是所证理。理非智慧故曰无明。能生智明从其所生故复称明。故论说言说智智处俱名波若。如世五欲生欲名欲。下辩可知。后释行足从修入证。行者为生修诸善业是证方便。足者见性是入证矣。以是下结。
解善逝中先问后释。释有三义。第一偏就果德以释。善者名高逝名不高是世间义举世语义。下约显法。高名菩提位分高出。不高佛心。佛心无慢。是故下结。二就发心趣果解释。善名知识逝者名为善知识果是世间义举世语义。次约显法。善知识者即初发心明起愿因。果名涅槃明其得果。下重显之。不舍初心得涅槃者得大涅槃不舍菩萨所行故也。是故下结。三就证性得果以释。善好逝有是世间义举世语义。次约显法。好名见性是其证行。有名涅槃明得果也。下重显前涅槃有义。今此借彼世俗有名而显涅槃。恐畏世人取同世有。故须拂遣以显非有。于中初法。涅槃非有诸佛因世说言有者。涅槃离相涅槃离性故言非有。非令无法。言离相者无有自相亦无他相。言离性者万德同体互相集成。未有一德别守自性。虽复非有。诸佛借彼世俗有名而演说之。次以喻显。如世间之实无有子。因他有子说言有子。亦如世人实无有道。因他出世圣人有道。宣说世俗凡夫有道。下合显法。涅槃亦尔实无有相因世间有说之为有。诸佛成下约法显人。
世间解中先问后释。释中六番。初一约就五阴世间明佛有解。第二约就五欲世间明佛有解。第三约就国土世间明佛有解。第四约就众生世间明佛有解。第五约就八法世间明佛有解。世名莲华解名不污是名世义举世语义。次约显法。莲华如来言不污者如来不为世法所污。利哀毁誉称讥苦乐是世八法。是故下结。第六通约一切世间明佛有解。此为明佛通论菩萨。又世间解名佛菩萨略以标举。解世间故名世间解。何以下释。初法次喻。因食得命名食为命因从果称。诸佛菩萨解世间故名世解者果从因称。有此左右。下合可知。
无上士中先问后释。释中五番。此五是彼地持所说七无上中五无上也。初一无断是断无上。第二无诤是正无上。彼有四正。谓正威仪正戒正见及与正命。此中无诤是彼正见。第三门中语不可坏是智无上。寄言显之。第四上座是身无上。第五门中无新无故是住无上。彼道无上神力无上此中略无。
解调御中先问后释。释中初言既自丈夫以为一门。复调丈夫复为一门。实非丈夫非不丈夫因调丈夫故名丈夫显上初门。一切男下显向后门。于中先明所化丈夫。后明如来能调之义。前中初言若男若女若具四法则名丈夫总以标举。何等下列。具足下结。若有男子无此四下举非显是。就明如来能调之中初先法说。次喻。后合。御者调马无有定下明佛过世。
天人师中先问后辩。辩中初先明佛是师。天者已下解佛以为天人师义。前中初明因法教人故名为师。昔未得下果法教人故名为师。因中初先教人修善。次教离恶。后总结之。善中初先汎举二师。善教恶教列其名字。诸佛已下明佛菩萨为世善师。初先正教。何等已下辩出善体。教离恶中先教众生远离身恶正教远离。何以下释。释中有二。一明身恶可离故教。先顺后反。二若众生下明离有益是故教离。先反后顺。下教果中昔未得等九句别教。是故下结。解佛以为天人师中初六复次广解天义。次四复次广释人义。人天多义且举斯耳。下解如来为天人师。初先标举。何以下释。是故下结。
就解佛中先问后释。佛者名觉翻名总释。自觉觉他别以显之。譬如已下显自觉相。先喻后合。觉有两义备如上辩。今此偏就觉察释之。是故下结。
次释婆伽。先举后解。七义释之。前举世尊此解婆伽。皆是佛号。趣举皆得。前明所念。若男若女下辩明能念之利益也。
上来念果。自下第二念因成果。何故如来至婆伽婆而有大名徵前起后。下对释之。于中有四。一与佛因行。二是故下明行得果。三又复下举佛因心。四是故下明心得果。初中先明敬上之行。常为生下摄下之行。先修六度。后起无量。第二得果文显可知。第二心中初修信等常为法利不为食利。次持经法为安众生不自为己。何以下释。先开三门。修出世心是第一门厌有为心。出家心者是第二门求善之心。无为心者是第三门趣理之心。下广显之初十五心。广前出世。无量心下有其六心广前无为。调心已下三十一心广前出家。于中初有二十四心是自利心。无声闻下七心利他。
广念众生。故无声闻缘觉之心。知诸众生根欲性等名善知心。知于法界名界知心。知众生界名生界心。知诸世界名住界心摄化自在名自在界心。第四得果文显可知。
是名念佛总以结之。
就念法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初先思法最胜。因是已下彰法功能。唯此已下辩法体相。与上诸佛法身相似。求相叵得而有大用。
僧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言诸佛圣僧如法而住总显其相。诸佛方始僧行究竟故亦名僧。下别显之。受正直法起行之始。随顺修行起行之次。不可覩等明修成相。先明德体。一切生下辩其德相。一切众生良祐福田利他德胜。虽为已下自德殊胜。
戒中初问次辩后结。辩中初先明戒体相。若住是戒得须陀下明持所为。前中初言不破不漏不坏不杂辩其戒相。不犯四重名为不破。不作四重前后方便故曰不漏。不犯余戒名为不坏。离余方便故称不杂。虽无形等辩其戒体。虽无形色而可护持不同眼根所对之色。虽无触对善修可具不同耳等所对之色。依如毗昙。是法尘中无作之色此经下文数处但说五根五尘十种之色。不说有其无作之色。良以受戒但是色法而无色事故不说之。此义至下诤论之中更别论之。此前明受。无过咎者明其持戒。诸佛菩萨之所叹下明其戒能。先法后喻。
持所为中初不求小。何以下释。若我住戒得菩提下明其求大。何以下释。
施中初问。次辩其相。后指杂叶。辩中有四。一略辩施能。能为阿耨三菩提因。二佛菩萨亲近修下起意修习。三若不施下广辩施能。四佛菩萨修集已下起意修集。第三能中有其四种。一能严四众。以财摄故四众敬从故曰能严。二能伏烦恼。三为十方众生称赞。四能得果。谓得常乐我净四义辩力无碍。
就念天中初问。次辩。后总结之。辩中初明不求生天。何以下释。后求义天。何以下释。是名菩萨非世间下总结异世。
品初至此广论梵行。下叹经胜令人修学。于中初先叹经殊胜令人修学。无上佛法住当久下辩经兴废令人护持。前中有二。一当法正叹。二以何义故复名菩萨不思议下寄人显胜。前中如来初以此经对余小经比校显胜。迦叶后领。前中初言若我弟子受十二部及以受持大涅槃经无差不然正比显胜。何以下释。以是下结。自下迦叶领解述叹。涅槃不思领叹前经。佛法众僧不思议者述叹所说。菩萨不思述叹修人。菩提涅槃不思议者叹人所得。
就下寄人显胜之中迦叶先问。如来次辨。迦叶后领。辩中初明世间菩萨依经起行不可思议。菩提不可以喻比下明出世间菩萨依经成德不思。世间菩萨有三种心是故不思。一求菩提心。二又菩萨见生死过非是声闻缘觉及下念众生心。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见生死过即便退下厌有为心。出世菩萨亦有此三。至时当辩求菩提中初辩后结。辩中有四。一读此经故虽无人教自能发心。二既发心下明依此经能起精进。三正使下明依此经发心不退。于中初先过重自要不舍念心。何以下释。释中先举无益之苦用以自诫。若我为于菩提已下明有益苦理必须忍。四我为菩提正使碎身如微尘下明依此经精进不退。于中初先过重自要不舍精进。何以下释。释中初明精进能为菩提之因故不应退。如是菩萨未见以下举始况终。上来广辩。是故已下结成不思。
念生心中初先法说。次喻后合。法中有二。一见生死过二乘不及而能为生受苦不厌故名不思。二为众生地狱受苦如三禅乐甘处不厌故名不思。喻合可知。
厌有心中有六复次。一于生死勇勐不退故不可思。二若有人言我能浮下能度生死。三有人藕根。悬须弥下称量生死。四已于无量阿僧祇下正见生死。五从如人入水已下处苦不害。六人有三下受生不惑。具斯六事故不可思。
初中无量众生发心见生死过即便退没举劣显胜。菩萨不下辩胜过劣。虽未阶下牒以叹胜。名欢喜地为初不动。
第三段中文别有四。一如来立喻反问迦叶。有人说言我能渡海可思议不。迦叶答佛明其不定。若阿修罗渡则可思。人渡不思。或思不思略以答之。何以下释。此明修罗能渡可思喻佛如来能渡可思。第二如来就人重问迦叶答佛明其不定。圣渡可思凡渡不思。此明圣人能渡可思喻明地上菩萨能渡是可思议。
第三如来就凡重问。彼答不思。第四如来约后所答辩明地前始行菩萨能度生死不可思议。于中先明凡不能渡。后显菩萨能渡不思。
第三段中如来初先立喻反问。有人藕丝悬须弥山可思议不。迦叶正答明不可思。下佛约之明此菩萨一念能量一切生死不可思议第四段中辩明菩萨常观生死无常苦等。而于其中为诸众生分别佛性常乐我净。虽说常等而于生死不起倒见是故不思。
第五段中辩明菩萨行业清净在生死中不为其害是故不思。先喻后合。
第六段中辩明菩萨于受生时正知入胎不同世人是故不思。于中初先举凡显圣。先举。次列。后辩其相。下明菩萨不同彼凡为是不思。
下明出世菩萨不思。亦有三种。一证菩提行。二益众生行。三离有为行。初中菩提不可喻比所证深也。菩提真性离相无为故不可比。如维摩说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不观是菩提离诸缘故。不行是菩提无忆念故。无比是菩提不可喻故。如是等也。心亦不可以喻比者证心寂灭无相无缘故不可比。而可说者菩提及心虽不可比而得宣说。心证菩提故不可思。良以是心本从缘染。后息妄染。内照实性所以可说。行证之时法从心现。不从外来。故无师谘而能自得阿耨菩提。
得是法下是其第二益众生行不可思也。
有身离下是其第三离有为行不可思也。于中初先随相说离。不见一下就实明离。前中初先标列三业。身离非口是其身业。口离非身是其口业。非身非口而亦远离是其意业。三业相异故皆言非。下辩可知。就实离中初就身说。菩萨不见一法是身不取身相。不见是业不取杀盗邪淫业相。及离主者不取离行及离者相。而有离者离前相故诸业永无毕竟不起故云离矣。是故不思总以结叹。次就口说。类身可知。下就意说。从身离身从口离口简前异后。从慧远离非身非口简后异前。下正辩释。先明无离。而自说下后明有离。是故不思总以结叹。前中初先明慧无离。次菩萨终不生已下明无离想。慧无离中初先正辩。慧不能破火不烧下类显余法。前中初言实有此慧然不能令菩萨远离略以标举。得此慧时见法平等。以平等故不见智慧以为能离。亦无烦恼以为所离。故不能令菩萨离矣。何以下释。初先徵问。问意可知。无一下释。无有一法能坏能作明无能离。智慧空故无法能坏。我人空故无人修慧故无能作。有为法性异生异灭明无所离。此名三毒为有为法。此有为法念念生灭则无自性故便无所离。是故下结。
类余法中先明无能。以有为下明其无所。前中初言慧不能破牒前类后。火不烧下明后同前。于中初先类显色法。生不能下类显非色非心之法。此乃类显法外四相。义如下释。贪不能下类显心法。此等皆空故不能矣。就无所中以有为法生灭无性故无所烧乃至无痴。上来就慧广明无离。下明无想。以法无故菩萨不念我慧破恼。
前明无离。而自说下就前无离以明有离。得此解时一切烦恼终不起故以有此德是故不思。
自下迦叶领解述叹。我今始知菩萨不思领叹前人。佛法众僧大涅槃经不可思议叹其所学。及受持者叹持经人。菩提涅槃不可思者叹所持法。亦可叹其所得法矣。
上来叹胜。自下第二辩经兴废令人护持。文别有五。一明涅槃经兴废所由令人护持。二我亲从佛闻是义下明涅槃经常在不灭令人敬举。三若佛初出来有弟子解深义下汎明余经兴废所由令人护持。四我法灭时声闻弟子或说有神或说神空下汎明余经常在不灭令人敬学。五尔时大众闻是语已啼即止下明诸大众闻法不灭发心修学。初中迦叶先请起发。无上佛法几时而住请问兴时。几时而灭请问废时。下佛为辩。先明兴时。若大涅槃有是五行圣梵天等修行故兴。有能受等传教故兴。先自读诵。后令他敬。尔时下结。下明其废。我诸弟子犯戒造恶无行故废。万能敬等轻教故废。先自不敬。后令他轻。当知下结。
自下第二辩明此经常存不灭令人敬学。于中初就迦叶佛时辩明此经常在不灭。若有众生我见无我下就余佛时辩明此经常存不灭。何故先就迦叶佛时说不灭乎。迦叶佛法住世七日即便灭尽似无此经。故先就之明有不灭。迦叶先问。问由何生。因前而起。如来上言大涅槃经有行不灭。迦叶佛时众生有行。何故彼法七日便灭。故为斯问。问有四句。一举昔所闻。我亲从佛受如是义。迦叶佛法七日灭尽。二审定如来。迦叶如来有是经不。三就有设难。若其有者云何言灭。四就无设难。若其无者云何说言大涅槃经诸佛秘藏。
下佛答之。先对初句明已昔说。迦叶佛法七日灭者小乘法灭大乘不灭。汝向所问迦叶如来有是经不下对前第二明迦叶佛实有不无。迦叶佛时所有众生贪欲薄下对上第三明迦叶佛虽有此经众生纯善不假为说是故言灭。四迦叶佛法实不灭下对前第四明虽言灭常存不变。故得名为诸佛秘藏。而中有二。一正明法体有灭不灭。二若我弟子受时已下劝人受持令使此经于人不灭。就明法体灭不灭中。如我上说唯有文殊乃解是义今当重说至心听者。牒举向前有得中义。今欲就之明灭不灭。是故重牒勅听许说。下广辩之。就前之中三世恒有无有是处明其有灭。就上文中三世恒无无有是处明其不灭。文有九句。此九犹前有得之中八种义矣。但就向前方等经中开为两句故有九耳。第一就前取着之心中道实义明灭不灭。取着之心此名世谛。中道实义此名第一。先举次列后辩可知。余句皆尔。第二就前常乐我净无常苦等明灭不灭。第三就前大小乘法明灭不灭。二乘所持是小乘法。菩萨所持是大乘法。第四就前苦行之心六波罗蜜明灭不灭。苦行之心此名为外。六波罗蜜此名为内。第五就前烦恼涅槃明灭不灭。烦恼有为。涅槃无为。第六就前父母和身金刚法身明灭不灭。父母和合名为可得。金刚法身名不可得。第七就前杂食之身无边之身明灭不灭。杂食之身世俗同有名为共法。无边之身世俗所无名不共法。第八第九就前方等十一部经明灭不灭。于中初番就处分别。人中有灭。天中无灭。后之一番当相分别。十一有灭。方等无灭。虽举九番意取第九以答前问。
上来第二正就法体明灭不灭。若我弟子受持已下劝人受持读诵解说令使此经于人不灭。
下次对前第二句问明迦叶佛有经不无。先举问辞。下为辩释。释有五段。一正答前问明涅槃经诸佛秘藏一切皆有。二何以下因前言故乘解藏义。三是人所以藏积已下因前解藏乘明诸佛藏积所以。四若是经典灭不现下就藏显灭。五大涅槃常不变下就其初句结呵问辞。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初先徵问。何故名藏。下对释之。诸佛虽有十一部经不说性等正解藏义。十一部经所不说下重牒前法将喻类显。
第三段中先喻后合。喻中是人所以藏积徵前起后为未来事对问总释。何等未来重问起后。下广释之。迦叶佛时名今释迦出世之时以为未来。为后出用故藏积之。于中五句。前四明其为未来世须出所以。一谓穀贵。未来比丘畜八不净。净财难得故名穀贵。二贼来侵国。有恶比丘宣说邪法坏乱四众名贼侵国。三值遇恶王为欲赎命。诸恶比丘说佛无常究竟灭尽如似杀佛。名值恶三。佛说此经言已常在如似赎命。四道路澁难财难得时。有诸比丘读诵世典不敬佛经。佛经难闻名财难得。末后一句乃当出用结明应出。合中诸佛秘藏如是合前财物。为未来世合为未来。诸恶比丘畜不净物合前穀贵。为四众说合贼侵国。如来毕竟入于涅槃合为赎命。读诵世典不敬佛经合财难得。如是等恶现于世时如来为灭则为演说合乃出用。
第四段中就藏显灭。秘藏不现名为灭矣。
第五段中约就初段明大涅槃常在不变。反呵问辞。云何难言有是经不。
下次对上第三句难明迦叶佛虽有此经以不说故得言其灭。于中有二。第一正明迦叶佛时无四所为有经不说是故言灭。二今世下举今显昔。前中初言迦叶佛时众生贪薄翻前第一明穀不贵。以贪薄故不畜人种不净之物。智慧滋多乃至如象翻前第四明财易得。以有信慧持法不忘故非难得。智慧滋多明有解也。调柔易化有大威德明有信也。总持不忘如大象王明有念也。念持多法故如象王多有胜持。世界清净翻前第二彰彼佛时无贼侵国无恶比丘宣说邪法坏乱四众所以清净。一切悉知如来终不毕竟涅槃翻前第三明无恶王不须赎命。虽有是典不须演说翻前出用。
第二举今显昔之中。今世众生多诸烦恼翻前第一多烦恼故畜人不净。愚痴已下翻前第二。愚痴喜忘翻前总持不忘之言。愚痴覆心所以喜忘。无有智慧翻前慧多。多诸疑网信根不立翻前调柔易化之言。世界不净翻前第三。一切咸谓如来无常翻前第四。是故演说翻前虽有不须演说。
下次对上第四句难明迦叶佛不说名灭。法实不灭故得名为诸佛秘藏。先辩后释。
上来偏就迦叶如来明涅槃经常有不灭。自下汎就余佛如来明涅槃经常存不灭。于中有二。一明众生异见生时诸佛乃说是涅槃经。二宁说故嘴尽大海下就不说时明实不灭。有六复次。皆先举其假设之言。后显不灭。
自下第三汎明余经兴废所由令人护持。文有六对。一有解义不解义对。无解则灭。有解则住。二者有无檀越相对。无则法灭。有则法住。第三贪利不贪利对。贪利说经佛法则灭。无贪则住。四起诤讼不诤讼对。诤则法灭。不诤则住。五畜不畜对。畜不净物自称得圣佛法则灭。不畜不净不自称圣佛法则住。六种种异说不异说对。各执所见异说则灭。不执己见不作异说佛法则住。
我法灭时有声闻下大段第四汎明余经常在不灭令人敬学。于中有六。一明法灭相。二尔时凡夫各共说下大众闻灭咸皆伤叹。三而我正法实不灭下因众伤叹明法不灭。此前一重。四当于尔时阎浮内下重显灭相。五尔时拘尸无量众下明众伤叹。六迦叶告下因众伤叹重明不灭。此复一重。初中有二。第一通论始终灭相。由诸弟子或说有神或说神空或说中阴或复言无如是种种故令法灭。二从尔时拘睒弥下偏就最终以显灭相。于中先举邪正二师。次列邪正二种徒众。下明邪正二师所说。后明邪正二众所作。事如经说。余皆可知。
第五大众闻法不灭发心修学。文亦可解。
品初至此明其梵行。
自下第二寄就世王忏悔逆罪以显菩萨治病之行。问曰。若此显病行者何故文中不举不结。辨法有二。一当相直论。二寄事表法。当相论者须举须结。寄事表者举事便罢。今此文中寄事表法故无举结。文中虽不言是病行。治病之相快成显着。若此非者应有指斥。不应直尔。又问若此显病行者。何故与前章门不次。良以世王此处来故。又复此例上下非一。如前八种知见之中先开八门。后释不次。又复如下第二德中先列五门。后解不次。此亦似彼。未足可怪。文中有四。一明世王造作逆罪以为起病。二因害父下明王有信愧彰病可治。三尔时其母字韦提下明王病重余医异药不能救疗。四尔时大医名耆婆下明王重病唯佛法药之所能治。
初中世王举起病人。下彰其病。病中有二。一明世王先具三恶。其性弊恶喜行杀戮是身恶也。具口四过是口恶也。贪恚愚痴是意恶也。二明世王现造逆罪。先明逆因。因谓三毒。其心炽盛明其有瞋。唯见现在不见未来纯以恶人而为眷属彰其有痴。贪着现乐显其有贪。父王无事横加逆害正造逆罪。
第二段中句别有二。一明王有愧。因害心热身诸璎珞伎乐不御愧深失乐。遍体生创臭不可近悔增致苦。二明王有信。信有罪报故自念言我今此身已受华报狱苦不远。
第三段中文别有二。一明王病重余药不疗。二时有大臣名月称下彰王病重余医不治。前中初先母为抚疮。后王对之明其非治。此亦即明世王有解。疮从心生非四大起是识病也。众生能治无有是处是知治也。第二段中六臣详劝世王不从。六臣即是六师弟子。其六师者。一富兰那迦叶空见外道。二末伽离常见外道。三删阇那一因见外道。四阿耆多翅舍自然见外道。五伽罗鸠驮迦旃延自在天因见外道。六尼乾陀不须修道外道。是故六臣各随所习用以劝王。初中有四。第一月称问王安否。二王答不安并复伤已罪无灭处。三大臣闻已开解王心示王归处。四王审未从。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先明不安。又无医下伤无灭处。第三段中先对世王不安之言开解王心。于中初先直劝莫愁。如王言下以理开解。如王所言世无医下对王向前无医之言示王归处。先牒后示。示中有五。一列师名。二叹师德。三常为下明师所说。四示其师处。五劝王归从。乃至耆婆劝王归佛亦有此五。宜须记知。第四段中王熟知邪不能顿违。是故且言审能我归。一中既然。余皆同尔。第二臣中四分如上。
第三臣中四分同前。第三分中光安王心。后示归处。安王心中先以理开。后劝莫愁。以理开中两义开解。第一以其王法开解。先王若是修解脱人杀之有罪。为王治国杀之无过。二以先王宿业开解。先王宿世自有罪业故杀无罪。文中有四。一汎明一切无义不同。或有全无名之为无。或非或少或隐名无。二虽言少法名为无下就前无中明其少无实非无法。三愿王留下就人分别。明一切生皆有往业说言无罪少故名无。四若使下明其先王自有罪业故杀无罪。前中八句。初之两句以彼全无共非法无相对分别。次有五句。以彼全无共少法无相对分别。末后一句以彼全无共隐覆无相对分别。虽举多义为取少无。此初段竟。第二可知。第三段中愿王留神一切众生皆有余业正明有罪。以业缘下举果证有。举一切生为将类王。第四段中约对前义明王有罪杀之无过。余皆可知。
第四臣中恒河已南施生无福恒河已北害生无罪。盖且言耳。不劳异释。
自下第四明王重病唯佛能治。于中有五。第一耆婆试察王心问王安否。二答不安并复伤己罪无灭处。三耆婆叹王有愧可救并示灭处。四王耻未从众人共劝。五王因众劝诣佛忏悔。
初中大医名曰耆婆标举劝人。耆婆胡语此云长命。初生之日弃之巷首而得不死故号长命。其人善医故称大医。往至王所白言安否试察王心。无愧则安。有愧不安。不安可救故须试问。为成世王治病之行故医问之。
第二段中世王初先彰已不安。今我又无。无上医下伤无灭处。前中初先汎举一切。二不安人。偈后长行明已未同安眠之人同不安者。初中偈答总以标举。下列答辞。有十七行半。初十一行半明安眠人。后之六偈明不安者。
前十一行半相从为四。初有四偈明佛安眠。次五偈半菩萨安眠。次有一偈出初段中安眠之人。所谓诸佛。末后一偈出第二中安眠之人。所谓菩萨。初四偈中前二明佛断烦恼障故得安眠。于中前偈明断烦恼。后偈明由断烦恼故证大涅槃。若得涅槃是其自德。演说深义明利他德。名婆罗门总以结叹。自净净他故得称为真婆罗门。第三一偈离业故安。远离三耶身口意净。第四一偈除苦故安。身心无烦正明离苦。安住静等明其得乐。
菩萨安中初之四偈自行安眠。后一偈半外化安眠。前四偈中初三离业。后一明离烦恼及苦。前中初偈明离口恶。心无取着不爱自身。远离怨雠不憎他人。此二明离恶口之因。常和无净正离口过。第二一偈明离意恶。若不造恶明其离过。心常惭愧信恶有报明其摄治。第三一偈明离身恶。敬养父母不害生命明其离杀。不盗他物明其离盗。略无离淫。第四偈中调伏诸根亲近知识明其摄治。破坏四魔明其离障。破烦恼魔明离烦恼。破阴破死彰其离苦。破坏天魔明离烦恼及苦因缘。下利他中初先明其自心离相。吉与不吉是善恶因。苦乐是果。证实离相故皆不见。次明为生转轮生死。若能下结。
第三段中谁得安眠对初四偈而为徵问。谓佛指出。深观已下明安所以。观空三昧是初段中前之三偈离烦恼业。身心不动是初段中第四一偈身心无恼安住静等。
第四段中谁得安眠对第二段而为徵问。谓慈悲是就人指斥。菩萨常行益物。是故就德说为慈悲。常修已下明安所以。慈悲常不放逸是第二中初之四偈自利之德。视众如子是第二中后一偈半化他之德。
就后六偈明不安中初之三偈有恶不安。后之三偈有苦不安。前中初偈由痴造恶。第二一偈由贪造恶。第三由近恶友造恶。后三偈中明有七苦不得安眠。初偈明有病苦不安。于王有怨死苦不安。余五明有求不得苦所以不安。上来汎举安不安人。
自下正明已之不安。于中有四。一明已病重。先举后辨。二一切良下彰已难治。先辨后释。三如鱼下举喻类已显已不安。六喻显之。四我曾问下引说验已成已不安。上来第一明已不安。今我无下伤无灭处。
自下第三耆婆叹王示王灭处。于中初先对王不安赞叹于王。迦毗罗下对王向前无医之语示王灭处。叹中有二。一对王向前喻已不安叹王有愧。即约此愧彰病非重明非叵治。二善哉大王能信已下对王向前引说验已叹王有信。即约此信彰病非重明非叵治。于此二中彰病非重翻上初段。明非叵治翻上第二。初中有四。一叹王有愧。二智有二下明忏能灭罪劝王忏悔。三富有二下明善能破恶劝王修善。四如佛说覆藏漏下明发露灭罪劝王发露。初中五句。一乘王前言劝王惭愧。二诸佛世尊常说已下引佛昔言明惭与愧能救众生故非叵治。先举后列。三从惭者自不作下辩惭愧相。三番辩之。四无惭愧下举失显得。五善哉明王非重下结叹世王能具惭愧。
第二段中句别有三。一引佛昔言明智与愚并皆有二。举此合王舍愚同智。二虽先下明其智者忏能灭罪。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三王若下劝王忏悔。
第三段中文别有三。一明善胜恶。先喻后合。二臣闻下明善破恶。初先法说。次举三喻。后合显法。三虽名小下叹胜令修。先叹后释。
第四段中文别有四。一引佛昔言明覆者漏不覆无漏。二发露下偏释不覆无漏之义。三若覆下明覆罪增不覆罪灭。四是故下结明智者不覆藏罪令王周之。初段可知。第二段中初总明其发露忏悔故得无漏。若作已下别明发露故得无漏。若悔已下别明忏悔故得无漏。初先法说。次喻。后合。后二可解。
就下叹王有信之中耆婆初先叹王有信劝王莫愁。世王前者引说验已身口意恶必堕地狱名信因果。若有已下明有信故王罪非重非不可治。不同阐提所以非重。有信可救故非叵治。于中初先举重显轻。大王今者非一阐下明轻异重。前中有四。一明阐提造罪不悔彰其重病。二如是人下明不可治。于中初法次喻后合。三云何下对向初段辨出其人。四诸佛世尊所不能下对第二重显叵治。先举后释。上来叹竟。
自下第二示王灭处。如王所言无能治者牒王上语。下正示之。文亦有五。一列佛名。二无师下赞叹佛德。三今者下示其佛处。四而为下明佛所说。五王今听下劝王归从。初中言字悉达多者此云成利。
第二叹中初叹自德。大慈悲下叹其利他。自中初言无师自得是总叹也。下别显之。相好严身叹佛福德。具力无畏叹佛智惠。叹利他中大慈大悲叹利他心。随善生下叹利他行。行分三业。随善生等叹佛身业。知时说等叹佛口业。佛口业中知时而说非时不说语能应机。实语至一语体清净。实语净语明不妄语。当事名实。称相曰净。妙语一种明不恶口。义语法语明不绮语。语能益人名为义语。语能称法故曰法语。一语明其不两舌也。令生离恼语能益物。知生根等叹佛意业。知生根性晓物心器下知法药。随宜方便无不通达是方便智。其智高等是佛实智。位极名高。智能穷法名深名广。智能灭障故如金刚破一切恶。今下示处。
明所说中。为无量僧说种种法总以标举。次别显之。王若闻下明佛所说于王有宜。别中初言若有无者。世谛名有。真谛曰无。亦得宣说真谛名有有实性故。世谛名无无真实故。有为生死。无为涅槃。有漏是集。无漏是道。若烦恼果是其苦谛。若善法果是其灭谛。若色色阴。非色余阴。真谛异彼故言非色及非非色。若我涅槃。无我生死。真谛异彼故言非我及非非我。乃至非世非非世等类亦同然。三乘是乘。世间非乘。真谛异彼故言非乘及非非乘。自身作业还自受果名自作自受。现世造业他世受果名自作他受。就现无因亦无果报名无作无受。真谛离相能除罪障故言王闻无作无受重罪即灭。
自下第五劝王归从。文别有三。一举十三种人得益成事类劝于王。二大悲普下明佛慈普去王疑心。三假使一月常以衣下明佛一切诸缘中胜生王去心。前中先举。后总结劝。举中初有五复次文明佛能益。次一复次举彼目连能益显佛。次四复次复明佛益。次一复次举舍利弗能益显佛。后二复次复明佛益。结劝可知。第二段中初先略明如来悲普正法弘广。怨亲等下十三复次广显悲普。第三段中有五复次比挍度量以显佛胜令王必去。
上来第三耆婆叹王示王归处。
自下第四因王愧耻不敢见佛众人共劝。文有三对。一王对耆婆明佛尊高念已罪重不敢往见父王来劝。二王闻父劝悔愧情深闷绝躄地佛光照触而为接劝。亦名引劝。三王犹战恐不敢见佛耆婆重劝。
初中先明世王不去父王后劝。王不去中先叹如来佛众清高。吾今已下自耻不往。初中五句。一明如来佛众俱调。调柔心也。二佛众俱净。清净身也。三佛众俱寂。寂静口也。此叹有善。四明无贪。贪爱断也。五明无恼。瞋痴灭也。此明无恶。后中初先念己罪重不敢见佛。吾设往下惧往无宜。卿虽劝下结已不去。
父王劝中初举法灭催令速去。后举狱苦怖令定去。前中初有十一句文明法将灭。大怖已下六句之文明恶将至。佛日已下明佛灭后王罪无治。后中七句。初句明王身有重罪定入阿鼻。中间五句辨阿鼻相。唯愿已下一句结劝。辨中初句释名显过。汎解无间有四种义。一趣报无间。人中舍寿即入阿鼻间无住处。二身形无间。阿鼻大城八万由旬一人入中身亦遍满。一切人入身亦如是间无空处。三寿命无间。一生其中寿命一劫间无断绝。四受苦无间。一生其中苦苦相续无乐暂间故曰无间。今此且依后义释之。二假使下辨其身相。此即是其身形无间。三寒地狱下举轻显重。四四方下辨其苦相五作一逆下辨因定果。依如毗昙。随罪多少各别一劫。今此所说共在一劫。轻重为异。阿含经中所说同此。
第二对中世王初先闻劝闷躄。下佛见之慈光照触而为接劝。前中世王初闻惶怖仰问是谁。父王次答并重诫劝。世王后闻悔愧闷躄。世王三义所以闷躄。一恐佛交灭已罪无治。故下如来见阿阇世闷绝躄地许为住世。二惧狱苦交至。三愧父情深是以闷躄。
佛光照中初许为王久住于世。后以光照。前中有二。一佛见世王闷绝躄地许为住世至无量劫。二问答辩释。前中言住无量劫者解有两义。一就真论。世王不知如来常住所以闷绝。佛今为显令知佛常是故名住至无量劫。二就应辨。应中有二。一对世王假设为言。若使世王重罪不灭佛则为住至无量劫。彼罪若灭不须佛住。二对世王流类以释。世王流类广多无尽。如来为之常在世间。不入涅槃。是故名住至无量劫。问答辨中迦叶先问如来当为无量众故何故独言为阿阇世。佛答有二。第一偏对世王释之。今此众中无人谓我定入涅槃世王谓入故偏为之。二对世王流类辨释。我言为于阿阇世者盖乃为于世王流类非独世王。于中初先总牒前语彰彼未解。何以下释。如来密语不可思下结叹显深。释中先徵。何故言密。下对释之。于中六番。前四对人。后二就法。就前四中明其为者汎为一切。阿阇世者偏论阿阇世王般类。四番何别。初言为者汎为一切凡夫众生。言阿阇者举阿阇世般取一切五逆众生。第二番中明其为者为于一切有为众生。凡夫二乘通名有为。先举后释。阿阇世者举阿阇世般取具足烦恼众生。第三番中明其为者为于未见佛性众生。解行已前通名不见。亦可九地已还菩萨未眼见故通名不见。先举后释。见佛性者不名众生故不为之。阿阇世者举阿阇世般取未发菩提心者。第四番中明其为者为于阿难迦叶二众。阿阇世者举阿阇世般取世王后宫妃姤及王舍城一切妇女。后之两番虽复就法约人辨之。前番约就所化辩释。后番约就能化辩释。此两番中为与阿阇辨其世字。三义别解。就前番中初先辨定三字之义。所言为者为于佛性。为令众生见于佛性是以言为。言阿阇者此名不生。世是梵语。此翻名怨。次约人论。人有迷悟。若就迷者。将不生义与性相属迷。惑之人不生性故。若就悟者。牵不生义与怨相属。悟解之人不生怨故。文中初先就迷辨释。不生性故烦恼怨生彰彼迷人无治有障。烦恼怨生不见佛性彰彼迷人有障无治。下次就其悟者辨释。不生烦恼故则见佛性彰彼悟者无障有治。以见性故则住涅槃是名不生彰彼悟者有治无障。由见佛性不生烦恼故住涅槃名曰不生是故名为为阿阇世总以结之。下次就其能化人释。于中先定三字之义。言阿阇者名曰不生。其不生者是其涅槃。世名世法。为名不污。为有何义得名不污。若佛在世自有爱着即名为污。为他处之故名不污。次将此义就佛辨释。若佛在世为世八法之所染污则须舍世疾入涅槃。以佛有世世间八法不能污故。于无量劫常在世间不入涅槃。八法如上。是故下结。
下总结叹。密语不思当相正叹。佛法僧等叹其所说成语不思。
自下第二佛光照触而为接劝。于中有四。一佛入三昧放光照王王觉疮愈。第二问答辨光所从。第三问答明光来意。四释光明名义。初段可知。第二段中有两问答。一王疑异光审问耆婆。王以已罪不谓如来有光照已故为此问。耆答言非。二王问谁放。耆答佛光。句别有四。一明此光是佛所放。于佛平等法门身中现阿含光名为放矣。佛光常定王今始见是以言放。二辨光实性。是光无根乃至非白。三明光相。为度故现。四拂相显实。是光虽尔实不可见乃至非白。
第三段中有两问答。初王问耆婆彼天中天何因放光。耆答为王。恐王喜过且言以为。以王先下明为所由。由王上言世无良医治我身心。故放此光先治王身。后及王心。准斯驱求真是病行。王言已下重复怪问。如来世尊亦见念耶。不望故尔。耆答正为。于中有二。一明王有病故佛偏为。二佛于众生不观已下明王有善故使佛为。前中先喻。一人喻佛。七子喻于六住菩萨及种性前善趣众生。一子遇病喻种性前善趣众生起业烦恼。父母之心非不平等。喻佛平等。然于病者心则偏多喻佛偏怜罪恶众生。次合显法。如来亦尔合前父母。于诸众生非不平等合非不等。然于罪者心即偏重。合于病子心则偏多。人有七子一子遇病今略不合。下重显之。放逸佛念显前偏显。不放心舍举轻显重。何等已下显出不放。先问后辨。如地持说种性解行即以为二。初地净心以为第三。二地以上行迹为四。八地九地决定为五。第十毕竟以为第六。道不放逸六住菩萨。则知放逸在六住前。
明有善中初明如来不观众生种性等别而为摄化。后明如来有善便念。道此语者明王者善。故便佛为。
自下第四释光名义。耆婆初辨此是如来月爱光明。下复辨之。先问后答。有六复次。前五解月。后一释爱。就前五中初三就其生善以释。初一开发始心如月。第二进发行意如月。后一终令成办如月。皆先立喻后合可知。后二就其灭恶以释。前句取彼月光渐灭喻此三昧渐灭烦恼。后句取彼月能除热喻此三昧能除烦恼。亦先立喻后合显法。释爱可知。
第三对中世王初先彰已不去。耆婆后劝。前中四句。一举昔所闻辨明如来不近恶人。于中初法。次举四喻。后合可知。二我当下明已不去。三我观下自测如来不近恶人四是故下结已不去。
耆婆劝中初先劝王专意求佛。先举六喻。下劝同之。如来尚下举佛为彼阐提说法去王疑怖。于中有三。一举如来为阐提说以咒于王明去有宜。二王闻怪问我闻阐提不信不闻不观得义。何故如来为之说法。言不信者无行方便。下明无行。言不闻者无其闻慧。不能观者无其思慧。不得义理无其修慧。三耆婆广辨。于中先喻。次合显法。后明如来为说所以。喻中极多合文至少难可具合。又复诸喻或取少分或多或全未必尽取故难具合。今此且可粗略而已。文中有五。一阐提断善喻。二诸家亲下徵善感圣喻。三尔时良医即自思下佛观物机喻。四思惟是已寻与使下乘机赴化喻。五语瞻病者吾剧据下权时放舍喻。初中有二。一邪心未明说之如梦。二邪心决了说为梦已。前中有人喻断善者起恶邪见名遇重病。邪心未明说为夜梦。善有二种。一者方便。二者生得。断方便善唯生得在是故名为昇一柱殿。心贪五欲名服苏油。身恒处之故曰涂身。身居违境名为卧灰。心缘起瞋故曰食灰。心缘无因无果之理名攀。枯树心与疑俱犹预不定名与猕猴行住坐卧。心在恶中名没泥水。退失诸善名堕楼殿。高山树木。无惭愧法以自庄身名着青黄赤黑色衣。造恶畅心名喜歌舞。恶觉现心名见乌鹫狐狸之属。恶觉害善如乌鹫等残杀为事。故以为喻。退失信慧名齿发落。无戒遮身称曰裸形。心缘恶境故说枕狗。沉没一切诸烦恼中名卧粪秽。亦可常没三恶道中无心求出名卧粪秽。与断善人共相亲附名与亡者行住坐卧。心行渐同故曰携手。吞灭善法名为食噉。恶道因成名蛇满路。游之趣向三恶道处名从中过。倒爱缠缚名与被发女人相抱。外道邪戒用自遮防名多罗叶以为衣服。依于外道邪法起修名乘驴车。背善向恶名正南游。南方是火向之最恶故取为喻。邪心决了名为梦已。善法燋损名心愁恼。邪心转盛名病踰增。
第二微善感圣喻中断善根人过去善业名家亲属。发生现善故曰遣使。善生感圣名为命医。善行不圆名体缺短。五根不备名根不具。烦恼覆障名蒙尘土。少于惭愧名着坏衣。依于过佛余残善法而起此善名乘故车。机显圣心名为语医。感圣不贳是以言速。欲令如来乘于昔法而往教化名疾上车。
第三如来观机喻中句别有五。初句喻观现善微劣故言见使相貌不吉。劣善不能对治耶病故曰难治。占日喻观起行之心。心有善时恶时之别。占星喻观所成使性。占时喻观乐欲之心。下观福德喻观生得。信等五根前事虽无。若当生得善根未断则可疗治。无则叵救故言若无虽吉何益。
第四随机起化喻中文别有四。一喻如来昇兜率时观物机病。先别后结。难识叵合。二我若不往非良师下喻佛下生阎浮提时观物机病。先别后结。事亦难识。三尔时即入病人舍下喻出家时观物机病。出家先于外道法中修习所行名入病舍。四医见是已问瞻病下喻成道后观机为说。于中先别。尔时良医见如是下总结难治。别中初问次嗅后触。初问喻明心行不定。亲化菩萨如瞻病者。如来对问彼具答之。次嗅喻明口言不定。嗅喻恶言。香喻善语。后触喻明身行不定。
第五权时放舍喻中。如来告彼亲化菩萨彰已更欲迁化异境名语瞻病吾今剧务。斯后化度名当更来。随情所堪授以世法名随所须恣意勿遮。舍之取灭名即还家。彼起微善感圣名曰使到。如来知其未堪受化即未从就。是以告使我事未讫。兼未合药。明已余方为化未周名事未讫。佛未量机以授其法名未合药。喻相难识不可尽合。设有合者未可专定。下次合之。世尊亦尔合上医师。一阐提辈合前第一并合第二。善知根性合上第三。而为说法合上第四。
下明如来为说所以。先问后解。解中初明为息余人讥谤故说。佛若不说余人当言佛无慈悲。后明为益阐提故说。于中初明为令生善。譬如已下令出三涂。就生善中初明阐提生善不同佛为说法。复有二下举根不同成生有异。前中先举。次列两名。下明如来为之说法。汎论阐提具有三种。一者上品现闻经法微能生信。二者中品现闻经法不信不谤。远能发生未来善根。三者下品现闻不信诽谤不受。今举前二。第三不信佛不为说故略不举。下举根中先举。次列。下明其人生善不同。后结如来不空说法。就明为拔三涂苦中。先喻。次合。是故已下结佛为说。
自下第五世王受劝诣佛忏悔。于中有三。一严驾诣佛灭罪由序。二尔时佛告阿阇世下佛为说法除灭王罪。三辞退还宫。初中有四。一受劝许往而未即发耆婆催劝。二即命下严驾向佛。三于前路下道闻二言心生惶恐。如来许为作决定心。四王到双林如来顾命去王疑心。初中有二。一世王受劝择时许往。若使如来审如是者所谓审为阐提说法。二耆婆催劝。劝有四句。一明佛法不择时日。二时王病重不应选时。先举世事。后约以劝。三明诣佛得益齐等。四结劝令往。
第二段中句别有五。一勅臣严办。二臣答已具。三严驾向佛。四拘尸大众咸皆覩见。五佛叹善友。先叹后释。
第三段中初明世王道闻二言心生惶恐。佛告已下如来许为作决定心。前中初明道闻二言。闻流离王遇火烧死。瞿迦比丘生入阿鼻。是一言也。彼流利王杀害其父。闻佛记说当彼烧死。遂便乘船入于后薗海中避之。阿鼻之火即就海中吸之将去。瞿迦比丘是舍利弗目连弟子。于一时中谤此二师俱犯重罪故入阿鼻。闻须那刹诣佛灭罪是二言也。吾今已下明王惶怖求与耆婆同载一象。设我当下求之救免。设我当堕冀汝捉持。先求后释。如来许为作定心中。佛先告众世王有疑我为作定是义云何。世王向者道闻二言便生疑念。不知如来肯见救济令如须那。为当不救令如流离瞿迦离等堕阿鼻狱。准下见佛除疑决定。疑意正尔。佛下领命令其知佛定欲救济名作定心。持一切下问答辨释。彼持一切先为请问。诸法无定云何言定。下佛先叹。后为辨释。我为世王作决定心总明作定。何以故下别显作定。先问后解。解中有四。一以王疑不定类法不定。王疑可破当知诸法悉无定相。二是故下结。是王疑心可破坏故。我为世王作决定心。三当知下以王心不定类罪不定。于中先明王心不定。若彼王心是决定下将心类罪明罪不定。先反后顺。四是故下结。
自下第四王到双树如来顾。命去王疑心。于中有四。一王到双树仰瞻如来相好殊妙。二如来顾命去王疑处。三迦叶菩萨语持一切明佛为王已作决定。四世王欢喜设供奉佛礼敬却住。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曲有四句。第一如来发言呼命。八种声者如梵摩喻经说。一最好声。其声清雅。二易了声。有所言说辨了易解。三调和声。大小得中。四柔软声。其声柔软令人喜闻。五不误声。言无错谬。六不女声。其声雄朗。七尊慧声。言无战怯。如世尊重有慧之人言无战怯。佛声亦尔。八深远声。犹如雷震。惧王喜过不即题名。是故总相呼言大王。二王闻惊疑。于此众中谁为大王。我罪无福如来不应称为大王。三如来重复题名以呼。四世王闻之除疑欢喜。先明欢喜。真知如下明其除疑。第三可知第四段中世王初先彰已欢喜。次设供养。后礼却住。
自下第二佛为说法除灭王罪。于中如来先勅许说。下正说之。说中有三。一教事观生王愧心。二自我招殃造兹重下破遣罪相去王执心。三譬如涅槃非有无下明罪实性令王观入正灭王罪。就初段中如来先教。后阿阇世领解生性。如来教中先明观益。若不系下明不观损。益中有四。一教观身。二明观益。三教观心。四明观益。就观身中凡夫常当观二十事总以标举。次别显之。二十事中前十四句观身无其第一义乐具足诸苦。后六观已迷或颠倒。前十四句相从为四。初二观已无第一义乐。我此身中空无无漏无无漏果。空无善本无无漏因。次二观身具足诸苦。我此生死未得调顺有生死因。不能舍恶名未调顺。堕坠深坑无处不畏有生死果。沉没三涂名堕深坑。于人天中受身皆苦。以是义故无处不畏。次二对前第一义乐教起求心。以何方便得见佛性求其观行。云何修定得见佛性求其止行。又复前句求随有行。云何修定求入寂行。下八对前具足诸苦教生厌心。于中前七教观重苦。后之一句教观深苦。就前七中生死常苦无常我净教观生死之通过也。八难已下教观生死之别过也。八难难离是障道过。恒为怨等是轮转过。于中前二明人天中轮转之过。恒为怨逐明共有障。五阴是怨。生便有定故言恒逐。无法遮有彰其无治。后之三句明三涂中轮转之过。三恶未脱有三涂果。具恶邪见未度逆津有三涂因。具恶邪见有烦恼也。未度逆津有恶业也。邪见五逆三涂定因是故偏举。前明重苦。生死无际未得其边明深苦也。上来明无第一义乐具足诸苦。下六明已迷或颠倒。于中前四汎立道理。后二对理明已迷或。就前四中不作诸业不得果报明非无因。无有我作他人受报明非异因。不作乐因终无乐果明非倒因。若有造业果终不失明非无果。就后二中因无明生亦因而死由迷前理受生死果。去来现在常行放逸由迷前理造生死因。凡夫常下总以结之。上来第一正劝观身。作是观下明观利益。
尔时次第观心生下教观心法。次第观心生住灭相教观心也。次观止等教观心法。观生灭已知心相下明观利益。知心至戒终不作恶明离恶因。无死畏等明离苦果。上明观益。若不系下明不观损上来佛教。
下明世王领解生愧。文显可知。
自下第二破遣罪相去王执心。文别有二。一就杀父因缘以破。二众生狂或凡有四下约心以破。前中有四。第一世王执有定罪定堕地狱。二如来略破。亦名类破。三世王领解。四如来广破。亦名正破。初中六句。自我招殃是第一句执已得罪。造兹重恶是第二句执罪定重。父王第三执有定父。无辜第四执父无过。横加逆害是第五句执有定杀。是二十事设观不观定堕地狱是第六句执定堕狱。此之六句下佛别破。宜审记知。
佛告已下如来略破。一切诸法性相无常无有决定举法类破。王云何言定堕阿鼻当言正呵。前六句中就后以呵。
自下第三世王领解。若一切法无定相者我之杀罪亦应不定将法类罪。若杀定者一切诸法则非不定以罪类法。前句顺类。后句反类。
佛言已下如来广破。先叹后破。王前领解是以须叹。王前有执是故须破。叹中善哉是总叹也。诸佛下别。是故下结。就下破中所破有六。如上所执自我招殃乃至必定堕阿鼻狱。文别有三。一破前六中定父定杀。即约此二破入地狱。二众生作罪凡有二下破前六中自我招殃造兹重恶。即约此二破入地狱。三先王自作还自受下重破向前自我招殃并破无辜。即约此二破入地狱。地狱所畏是故三处皆悉破之。就初段中先破定父。凡夫众生于是色下破其定杀。若色是父可杀害下破入地狱。就初段中如王所言父王无辜横加逆害牒王前语。此为破父。余乘举来。何者是下正破其父。于中初就阴入界等三科法门徵责其父。若色是下别就五阴徵破实父。若色是父四阴应非纵色破心。若四是父色亦应非纵心破色。若色非色合为父者无有是处双破色心以为父义。何以下释。以色非色性无合故。不可色心合以为父。就破杀中偏就色破。以色质碍可残害故。凡夫于色妄生父想举其所计。如是色阴亦不可害对之总破。叵害同心是以言亦。何以下释。于中先问。何故色阴亦不可害。下对释之。释中四句。一分色为十。五根五尘是其十也。如毗昙中说有十一。五根五尘及无作色。成实法中说有十四。五根五尘及与四大。今以何故偏说十种。释言。四大于此经中是触尘收故不别论。彼无作色于此经中但是色法而无色相。成身相隐是以不说。
二就十中简一去九。唯色一种可见可持乃至可缚。余九不尔故可不杀。唯色一种一色尘也。为眼照瞩故言可见。可得捉持故言可持。轻重可称。长短可量。可得牵挽亦可系缚。是以可杀。依如毗昙。色相可见。色形可量。方圆大小可度量故。色性可持可牵可缚。质等法故。可称是触。若依成实。色唯可见。可称是触。可持可量可牵可缚是假名色。法尘所收。今此何故说色可见乃至可缚。释言。此说多同毗昙。色相可见。色形可量。色性可持可牵可缚。可称重触。不离色辨相从名色。
三虽可见下就彼一色破去见等。虽可见缚上牒所辨。上有六句。举初举后。是以但言可见缚矣。麁相论之。色相可见乃至可缚。细分则无。辨有兼无是以言虽。性不住下翻有显无。色性无常一念则有。初生次住终异后灭故曰不住。以不住故不可得见乃至叵缚。
四色相下结成无杀。色之体相如是不住乃至叵缚云何可杀。下约前二破入地狱。句别有六。一就十色简一去九。若色是父可杀可害获罪报者余九应非。若九非者则应无罪。二就一色明有可杀义。先举三数。次列三名。下就分别。于中先明过现叵杀。初举后释。过色已灭故不可杀。现色暂现念念自灭故不可杀。下就未来明有杀义遮不起故。三如是下以前可杀不可杀义成色不定。四以色不定成杀不定。五以杀不定成报不定。六以报不定破入地狱。报既不定云何说言定入地狱。
自下第二破自招殃造兹重恶。即约此二破入地狱。先破定重。若勅侍臣立斩王下破自招殃。频婆娑罗往有恶下破入地狱。破定重中初汎先举一切众生作业有二。次列两名。后辨其相。心口作轻。身口心作说之为重。下约此二辨王所作。心念口说身不作者所得报轻重辨前轻。下将验王。大王昔日口不勅杀但言削足。是则王罪轻于彼轻。何得言重。下次破其自我招殃。前言招殃。此云得罪。眼目异辞。初先直破。王若得罪诸佛世尊亦应得下举佛类破。就直破中举重况轻成王无罪。若勅侍臣立斩王首坐时乃斩犹不得罪是举重也。谓不得斩坐王之头于彼坐王不勅斩故。况王不勅云何得罪是况轻也。勅杀之中坐起之别犹不得罪。况王昔日但言削足不勅令杀。云何得其杀父之罪。是中但破正杀之罪。不言削足令无有罪。下类破之。何故须类。王有余执由我削足令父命尽。我于正杀不得无罪。佛今类破。若由削足令父命尽王于正杀而得罪者。诸佛于杀亦有缘由亦应得罪。佛于此杀虽有缘由而不得罪。王于正杀虽有缘由云何得其正杀之罪。文中初言若王得罪诸佛世尊亦应得罪略举类破。何以下释。初先徵问。下对释之。明佛于杀亦有缘由故应得罪。是中不欲明佛得罪。举佛如来于杀有缘而不得罪。成彼世王于杀有缘不得正罪。文中四句。一明先王由供诸佛故得为王。先顺后返。二若不为下明由作王故被杀害反以显之。三若汝杀父当有罪下以王类佛令佛得罪。四若佛世尊无得罪下以佛类王成王无罪。诸佛于杀亦有缘由而不得罪。汝独云何偏得杀罪。
下次破其定入地狱。举彼先王类以破之。先王作罪悔而不入。王今悔愧云何定入。文中有四。一明类彼女曾于往昔游行猎鹿杀害仙人。二明仙人临终生怒遂发恶愿。三王闻悔愧。四举类世王。是王如是尚得轻受不入地狱况王不尔。而当地狱受果报也。解有两义。一就因辨况。先王过去心念加害口言勅杀其罪则重。世王今日心虽念害口不勅杀其罪则轻。先王重罪以忏悔故尚得轻受。况王不尔。不同先王口言勅杀而于地狱定受果报。二就果辨况。先王作罪还生愧悔。世王作罪亦生悔心。先王作罪悔得轻受不入地狱。以彼况王何独不尔偏于地狱定受果报。
自下第三重破向前自我招殃并破无辜。即约此二破入地狱。先破自招。如王言下破其无辜。频婆娑罗于现世下破入地狱。前中如来举彼先王自作自受破阿阇世自招之言。故今说言先王自作还自受之云何令王而得杀罪。自我招殃前已破竟何劳重破。前以世王口不勅杀破其招殃。今以先王自作自受破阿阇世自招之言。有斯不同是故重破。破无辜中如王所言父无辜者牒王上言。下对破之。云何言无对以总徵。夫有罪下对以广破。有罪有报无恶无报汎立道理。汝父无辜云何有报以理徵破。破入狱中句别有三。一以频婆现受善报及以恶果。明王不定。二以王不定成杀不定。三以杀不定破定入狱。
上来就杀因缘以破。自下第二就心以破。于中有二。一明罪实无去王执心。二如王宫中常勅屠下就其假有遣王怖心。前中复二。第一明其惺悟是垢狂乱是净无情过故。二如幻师下明狂惑是垢惺悟是净知无法故。于事分齐惺悟是垢狂乱是净。于理分齐狂惑是垢惺悟是净。前中有四。一明四狂作恶无罪。二约以类王。三明昏醉作恶无罪。四约以类王。就初段中先举。次列。后明无罪。我弟子中四狂作恶我终不记是人犯惑正明无罪。是人所作不至三恶举果显因成因无罪。若还得下举惺显狂成狂无罪。后三可知。狂惑是垢惺悟净中文别有三。一约愚智明杀非真破其实有。二杀法下明知杀无罪破其定有。三有众生于日出下明因杀无罪破其定有。初中七番明罪非真。皆先立喻。后合可知。
第二段中文别有二。一举佛类王明知无罪。二举喻类王明知无罪。前中如来先自彰已知杀无罪。言杀法者是杀方法谓咒药等。言杀业者正是断命。言杀果者因杀受报。及解脱者除杀得脱。佛于此事皆悉了知而无有罪。何故无罪。无恶心故。王虽知下以佛类王明王无罪。如来广知犹尚无罪。王唯知杀云何有罪。前五事中偏知一杀故曰唯知。如佛及王知杀无罪。一切众生知杀例然。问曰。若知悉无罪者云何佛说众生有罪。释言。众生所有罪者别由恶心不由知杀。若无恶心虽复知杀而无有罪。佛今斥就知杀义边所以言无。恶心教杀非今无罪。故下如来别教灭除。举喻类中先举其喻。如人知酒不饮不醉。亦如知火不触不烧。下将类王。王亦如是虽复知杀若无杀意云何有罪。自下第三因杀无罪。此明因杀不得正罪。非谓令无削足之罪。非令无故下文之中别教除灭。文中举事类显因杀不得罪义。于中初明世间众生因于日月作种种罪。先顺后反。虽因已下彰彼日月实不得罪。可将类王。杀虽因王王亦不得正杀之罪。问曰。因杀若无罪者云何佛说众生有罪。释言。因杀不得正罪故佛说无。恶心教杀非命无罪故佛说有。上来第一明罪体无。
自下第二就其假有遣王怖心。于中两番。一举羊类父呵王偏惧。二推罪属爱与王解过遣王忧怖。忧怖过增妨乱受法故须遣之。前中初言如王宫中常勅屠羊心初无惧云何于父独生惧心呵王偏惧。虽复已下明人与畜宝命齐等责王偏惧。后中初明世间众生是爱僮僕不得自在。为爱使。
下明为爱使故行杀戮。设有已下推罪属爱。王不自下明王无过遣王爱怖。
上来第二破遣罪相去王执心。
自下第三明罪实性教王观入正灭王罪。于中有三。一佛为说法。二尔时世王如佛说下明阿阇世闻法灭罪欢喜发心。三尔时世尊赞阿阇下如来述赞。初中有二。一明罪体相。二夫众生者名出入息下教生观入。前中先举涅槃为譬。后将类杀。问曰。杀浅涅槃义深云何以深而况浅乎。释言。是中以易况难。就涅槃法明非有无。理在易知。就杀辨之相在难识。故今举彼易知涅槃以况杀矣。喻中涅槃非有非无明涅槃体。于迷非有。于解非无。而亦是有是有圆也。下类杀中初总。次别后总结之。杀亦如是虽非有无而亦是有是其总也。非有非无论其业体。而亦是有彰其业能能有果故。惭愧下别。别中三番。一就有义明非有无。二就破有入空义中明非有无。三就破空显实义中明非有无。就初事中惭愧之人则是非有能灭除故。无惭愧者则为非无不能灭故。此论业体。受果报者名之为有彰其业能能得果故。
第二门中空见非有能灭除故。有见非无不能灭故。此明业体。有有见者亦名有等障其业能能得果故。于中初辨。何以下释。有有见者得果报故正解有义。于有见有名有有见。无有见者则无果报举无显有。
第三门中常见之人则为非有能断灭故。证见常种名曰常见。证常之时见法本寂无罪可起所以能灭。无常见者则为非无不能灭故。取着空义名无常见。不能见实永除无想令罪息灭。所以非无。此论业体。常常见者不得无下彰其业能能得报故。于中初举。何以下释。于常法性计为定常名常常见。执取之心悉是烦恼。能助杀业得恶报故名有恶果。是故下结。空空见者亦有恶报故前宣说。无常见者则为非无。今据细论。鹿类可知。是故偏言常常见者有恶果矣。上来别释。以是义下总以结之。上来第一明罪体相。下教观入灭除王罪。还就向前三番教之。一就上有门明有杀罪生王愧心。令王作其惭愧非有。二色无常下就前破有入。空门中教王观入令王作其空见非有。三杀无常下就前破空显实门中教王观入令王作其常见非有。就初番中夫众生者名出入息立众生相。断出入息故名为杀建立杀相。诸佛随俗亦说有杀明有不虚。以有杀故应生惭愧。
第二番中句别有五。一教观无常。色是无常当相辨理。色之因缘亦无常者将果类因。从无常因生色云何常以因显果。乃至识无常者当相辨理。谓从受阴至识无常识之因缘亦无常者将果类因。从无常因生灭云何常以因显果。二以无常显于苦义三以苦义显于空义四以空义显于无我。五以无常苦空无我显成无杀。
第三番中句别有三。一教世王舍虚入实。言杀无常得常涅槃者据实返望由来无阴阴。既不有知复就何宣说无常。舍离五阴无常之相是以言杀。盖乃是其无杀为杀。以离相故证法本寂。是故名为得常涅槃。杀苦得乐乃至杀于无我得我类亦同然。所证真实如来藏体。不变称常。寂灭云乐。不虚曰实。自实名我。又法自在亦名为我。二若教下明观利益。上与佛同。三我亦杀下以同破别。我杀无常苦空无我不入地狱汝云何入据斯以驱。空浅有深其理不虚上来第一佛为说法。自下第二明阿阇世闻法灭罪欢喜发心。于中有五。一阿阇世如教正观。二即白佛下欢喜自庆。三我今见佛以是见下重起愿心。四语耆婆下重自喜庆。五以种种下庆蒙法利供养赞叹回向发愿。初段可知。
第二段中所庆有五。一庆有所解。二我曾闻下庆蒙佛恩。三我亦闻下庆有所同。四我见世间从伊兰下庆有所生。五我若不遇如来已下庆有所免。初中先明今日所解知色无常乃至知识亦知余义就治言耳。我本若知则不作罪伤本不解反以言之。第二句中我昔闻佛常为众生而作父母举昔所闻。虽闻已下彰昔未审。今则已下明今定知。世王正解蒙佛教生。故今知佛为生父母。第三句中先举昔闻。虽闻已下彰昔未审。我今来下明今始知。常乐我净世王未证故略不论。第四句中我见世间从伊兰子生伊兰树不见伊兰生栴檀树举昔不见。今见伊兰生栴檀树明今始见。伊兰子者我身是也约喻显已。第五句中庆免地狱反以显之。此第二竟。
第三重起愿心之中文别有三。一自行兼他。由王发愿令无量人发菩提心。二以如是下他利兼自。由彼发心王罪微薄。三王及下总结皆发。前中先明王自发愿。后令他发。前中我今见佛功德破坏众生烦恼恶心略起愿意。佛言已下如来记叹。若我审下重兴大愿。他发可知。
第二段中先明他发。后明世王重。罪得薄。第三可知。
就第四段重自庆中先庆所得。后庆得为诸佛弟子。前中初先列已所得。谓得出世净天之身长命常身令诸众生发菩提下辨其所得。菩萨化他即是自受是故令生发菩提心名得天身长命常身。自下第五庆蒙法利供养赞叹回向发愿。初先供养。次为赞叹。我今见下明其回向。我遇恶下明其发愿。叹中有其九行半偈。初七行半叹佛口业。次有一偈叹佛意业。末后一偈叹佛身业。就口业中初有三偈叹不妄语。次一偈半叹不恶口。次有半偈叹不两舌。后两偈半叹不绮语。不妄语中实语一门明其当法。微妙一门明能显法。善巧句等七句之文广显前妙。末后一偈广显前实。就显妙中善巧于句以为一门。言能顺教。善巧于义复为一门。语能显义。甚深秘藏为众显示广前善义。所有广言为众略语广前答句。具足是语善能疗生总以结叹。就广实中若有众生闻是语者闻前善巧句义等语。若信不信定知佛说显其实义。众生于法信谤不同。是故有其信与不信。世王自噵我今定知是佛所说终无虚妄。不恶口中初明如来自言柔软。次明为他所以说麁。后明麁濡同归第一。是故已下结已归敬。不两舌中明佛常作和合之言名为一味。如海喻之。不绮语中佛语称法无有绮异名第一谛。以言称法故无无义明其语净。下明益人。于中初偈能说广法令人入实。后之一偈善说深法令人舍相。意业可知。身中慈悲现化所因。为众苦行随物起化。如着鬼魅喻前慈悲。狂乱多作喻前苦行。就回向中有其三偈。初偈自利。用己善根回向菩提。后二利他。于中初偈用己善根愿求三宝常在益物。后偈用善愿破众生四魔恶病。
愿中三偈。初偈自利愿不造恶。后二利他。于中初半愿生发心。次有半偈愿生思佛。次有半偈愿生破恼。末后半偈愿生见性。
自下第三如来述赞。于中初就现在赞叹。汝昔已下就过已叹。从今已下就当述劝。先劝后释。此第二竟。
自下第三世王还宫。
天行品者如杂华说。品中第三明其天行。天行正是菩萨八禅。今不广说。玄指杂华。依佛名经。杂华犹是华严经矣。
婴儿品者。五行之中前四已竟。今次解释婴儿行义。名婴儿品。不起后过是婴儿义。文中初问次辨后结。辨中有二。一明佛菩萨自德婴儿。二如婴儿啼哭时下明佛菩萨化婴儿故名婴儿行。前中先明如来婴儿。后明菩萨。就如来中四番辨释。初番通就三业以释。后三偏就口业而辨。前中先喻。不能起住明婴儿心。不能来去明婴儿身。不能语言明婴儿口。下约显法。文显可知。后二可解。是中为明菩萨五行。何故说佛。举佛为令菩萨学故。
就菩萨中初就化他心无分别解婴儿行。后就自行离过以释。文皆可知。
就化婴儿名婴儿中先喻后合。喻中先别。后总结之。别中杨华喻化凡夫。木牛木马喻化二乘。木男木少喻说众生化小菩萨。喻化凡中句别有四。初婴儿啼时喻化所随。众生造恶名为啼哭。二父母下喻明化相父母喻佛。杨树黄叶喻天果报。劝其止恶故言莫啼。假说天报以为常乐我净之法。授之令得名与汝金。三婴儿见下喻明化益闻说天乐。为求得故止不为恶名儿已见生真金想便止不啼。四然此下明化非真。喻化二乘及小菩萨一处论之。准前类合应有四句。文中少初婴儿啼时但有后三。木牛木马木男木女喻显化相。木马木牛喻小乘法。木男木女喻众生相。婴儿见下喻明化益。据后且言生男女相实非男女明化非真。据后偏言实非男女。以是下结。据后偏言作男女想名婴儿行。
下合显法。如来亦尔合前父母。下明化益。然上喻中杨叶之喻一处别论。牛马男女一处而举。今此合中杨叶牛马一处合之。木男木女在后别合。文之左右。就合杨叶牛马喻中文别有四。一合明化凡。二若有众生厌生死下合明化小。三如彼婴儿于非合下就前化凡明佛非虚。四如彼婴儿于非牛下就前化小明佛化意。初中依上喻中四句次第合之。若有众生欲造众恶合上初句婴儿啼时。如来为下合第二句父母即以杨树黄叶语言莫啼我与汝金。众生闻下合第三句婴儿见已即止不啼。实是生死无常已下合第四句实非金也。
第二段中若有众生厌生死时合初所少婴儿啼时。如来则为说于二乘合第二句木牛木马。实无二乘超合第四明化非真。以二死故知生死下却合第三明其化益。以二乘故知生无过见涅槃乐向小之益。以是见下趣大之益。由得小故便知有大。已所不得起意趣求是其益也。则能自知有断不断明知集也。知分段因是已所断。变易之因已所未断。有真不真是知苦也。实知分段生死之苦名之为真。未能了知变易之苦故曰非真。有修非修是知道也。知修小道不修大道。有得不得是知灭也。知已但得小乘之灭不得大灭。
第三段中如彼婴儿于非金中而生金想举化所随偏举其喻。如来亦尔于不净中而说为净举佛化相偏举其法。以得第一则无虚妄明佛不虚。
第四段中如彼婴儿于非牛马生牛马想若有众生于非道中作真道想举化所随法喻并举。如来亦说非道为道举佛化相。小非真道说为道矣。非道之中实无已下明佛化意。小实非道能生大道。微因缘故佛说为道。下次明其化小菩萨。如彼婴儿于非男女生男女想起化所随偏举其喻。如来亦下合第二句明佛化想。而实无生超合第四实非男女明化小真。若佛如来说无已下却合第三即止不啼明化有益。于中有二。一约世谛众生之相合止不啼。二若于众生破众生下约就真谛合止不啼。前中如来说无众生一切众生即堕耶见反明有啼。是故如来说有众生顺明不啼。此言略少。若具应言如来说有众生相故则破耶见。约真谛中若于众生作生想者则不能破反明有啼。若于众生破众生下顺明不啼。是名总结。上来第二别教五行。
若有男女受持已下第三结劝迦叶自下第四大段迦叶领解。佛言已下第五大段明此经法利益弘广多人同得。
德王品者当法应名十功德品。今从请人以题章目。人以德成。德谓福智二种庄严。光明遍照是智庄严。内智圆满光遍法界名光遍照。高贵德王是福庄严。以福殊胜是故名为高贵德王。具斯德者方堪谘启。故从题品名光遍照德王品也。
就此品中四门分别。一对问分别。此品答上愿说甚深微妙诸行。以此十德契实名深离相称妙。二辨来意。何故次辨。向前五行世间所修。此十出世世间行满便得出世。故次辨之。云何得知此十出世。下文宣说非是世法。世间所无故知出世。若论相似功德善根地前亦有。三列其德名。经中不辨。今此且可准义名之。一入智功德。闻思修证次等观入。二起通功德。善起五通妙用自在。三大无量功德。成就具足无缘大慈。四十事利益成就功德。从根难拔终离二边。五是五事报果功德。从根完具乃至第五得宿命智。六心自在功德。谓金刚三昧。第七修习对治功德。谓近善友闻思修行。第八对治成就功德。谓离五事乃至慧心二种解脱。第九利习正道功德。谓信心持戒近友具足多闻。第十正道成就功德。谓三十七品。十中前六自分功德。后四胜进。此第三门。四分文辨释。此品有二。一正辨德。二若须施等信是语下叹经劝学。前中初先总就德体叹以显深。何等十下随修辨相。体则果分。前中初言修大涅槃得十功德总举德体。下叹显深。文有九句。前三出情。后六离相。就前三中不与声闻辟支佛共明过二乘不可思议超出近学。地前缘知不能测及名不可思。闻者惊怪胜过凡夫。闻生诽谤故曰惊怪。下六句中还约前三以显离相。非内非外异凡夫法。内谓六根。外谓六尘。内外为别。真德异彼是以言非。良以此十体同法性义无不在故不同彼。十二入法内外别矣。非离非易异二乘法。依大涅槃修之可得故曰非离。依余契经修之叵得所以非易。非相非非相异地前法。舍相方成故言非相。妙用随缘名非非相。下三重显。非是世法显非内外。谓非世俗凡夫法也。无有相貌显前非相。世间所无显前非易。上来叹深。下次辨相。何等徵问。下对显之。就初德中先辨后结。辨中有四。一缘标举。二列五名。三广辨释。四离解者问答重显。一者有五是总举也。闻等列名。此五犹是闻思修证。初一是闻。次有两门通闻及思。第四一门通闻思修。第五是证。不闻闻者涅槃等法离相叵闻。今依此经而得闻知名不闻闻。闻已益者因闻及思知教知义名闻已益。能断疑者依闻及思能除闇或故曰断疑。慧心正者因闻思修能离邪曲故曰正直。知密藏者佛性涅槃菩提答法是其密藏。因经证会故曰能知。是为总结。
下广释之。解初门中先问次释。释中先举所闻法体。非有无下就法广明不闻闻义。前中初言谓深密藏总以标举。下别显之。先举佛性。次明三宝。佛等无别明三体同。三宝常等明三义门。此即菩提。下障涅槃。诸佛毕竟不涅槃者不入灰尽灭身涅槃。常不变者住大涅槃不变易也。
下就前法明不闻闻。但就涅槃。余类可知。文中有三。一明涅槃妙离众相。凡时不闻。得圣乃闻。二明一切外道法中所未曾闻今时得闻。三明一切小乘法中所未曾闻今乃得闻。初中先明涅槃之法离相难闻。如来涅槃非有无者佛大涅槃非有生死非无众德。非有为者无生住灭。非无为者妙用繁与。非有漏者结患斯亡。非无漏者现起诸结。言非色者离无常色。非非色者得金刚身。言非名者言语道断。非非名者德响遐布。言非相者断离十相。非非相者具足相好。复随众生现种种形名非非相。言非有者妙出三有。非非有者实德不无。言非物者无有窟宅。非非物者有妙净土。非因果者苦集永亡。又复如来实证平等故无因果。言非待者实证亡对。非非待者藉缘方语。言非明者缘观心息。言非闇者昏障永除。言非出者不舍世间。非非出者得大涅槃。言非常者随化流转。非不常者体恒不变。言非断者常行有漏。非不断者永断诸结。言非始者性出自古。言非终者无有终尽。非过去等体出三世。非阴入界十二因缘体绝命相。非不阴等随化现有。下总结之。如是等法昔所不闻而今得闻。第二番中先明不闻。所谓一切外道经书总以标举。次别举之。四毗陀等是其别也。外国有其四大论师。一婆耶婆造四毗陀论。亦名违陀。本是一名。传之音异。此翻名智。能生智故。一亿力毗陀。明其事大忏悔之法。二耶受毗陀。明其布施祠祀之法。三阿他毗陀。又亦名为阿闼婆毗陀。本是一名。传之音异。明其一切斗战 法。四三摩毗陀。明知异国斗诤之法。知此生智故名知论。第二论师名婆尼尼。造毗伽罗论。此名记论。辨明一切音声名字章句等法。第三论师名迦毗罗。是黄显仙。造僧佉经。此名五顶。明从冥性生于二十五谛之义。如下文说。第四论师名优楼佉。是青目仙。造卫世师经。此名最胜。明六谛义。主谛依谛总谛别谛作谛无障谛是其六也。此等诸论今具列之。一切咒等通举余法。下总结之。如是等经初未曾闻。今于此经而得闻知。
第三番中明余小乘。十一部中亦无如是涅槃深义。今因此经而得闻知。是名下结。
闻已益中先牒。次释。有十复次。前九明其起因之益。后一彰其趣果之益。因中前八自利之益。后一利他。自中初四闻经之益。后四彰其思义之益。闻经益中初一复次法说明益。后三喻显。皆先立喻。后合可知。第三喻中放千光者盖且言耳。
思义益中前三复次明知理法。后一知行。就知理中初知真谛。听经知名举劣显胜。若能书等辨胜过劣。次知世谛。听受知名举劣显胜。若能书等辨胜过劣。下知一实。听经未见举劣显胜。书写读等辨胜过劣。
知行法中初就檀行举劣显胜辨胜过劣。后显余行。上来自利。下明利他。于中明具四无碍慧利他行也。但明闻益。略不说思。若听是经知法知义具二无碍内备化德。于诸沙门婆罗门下具辞具乐化他用也。前明起因。不从他闻知近菩提趣果益也。寻经悟解故不从他而能自知。是名下结。能断疑中初牒次释。有七复次。第一断除名义中疑。第二断除佛果上疑。第三断除三乘中疑。第四断除法相中疑。第五断除情计中疑。第六断除佛生上疑。第七断除世事中疑。七中初三闻思共断。后四单说闻经断疑。就初门中先举二疑。次列。后断。闻断疑名。思断疑义。第二门中先举五疑。次列。后断。闻断第一彼疑应故。思断后四彼疑真故。第三门中先举三疑。次列。后断。闻经断疑三乘之相。思义断疑三乘之性。第四门中不闻是经其心多疑总举所断。次别显之。句别十六。相从为九。初有四句合为第一。生死涅槃法相中疑。次有两句合为第二众生中疑。若命非命疑诸众生命根有无。若生非生疑彼假人有之与无。若竟不竟为第三门三乘中疑。大乘毕竟小乘不竟。若他若过为第四门三世中疑。他世未来。疑于未来有报无报。疑于过去有因无因。若有若无为第五门有无中疑。有无合通不可备论。若苦已下有其四句合为第六四谛中疑。若法非法为第七门邪正中疑。若善非善是第八门行业中疑。若空非空为第九门二谛中疑。下明此疑闻经悉断。第五门中不闻多疑总举所断。次别显之。于中有五。一于五阴疑或不知何者是我。二六根对我疑惑不知何谁能见乃至能知。三五阴对我疑惑不知何谁受报。四五阴对我疑惑不知谁至后世。五于生死疑惑不知为有始终为无始终。下明此疑听经悉断。第六门中先举一疑。疑阐提等佛性有无。下明闻断。第七门中先举疑心。谓疑世间边无边等。下明闻断。是名下结。
惠心直中先牒次释。释中有三。一乘前显过。明有疑者所见不正。二一切凡下就人辨曲。谓凡二乘。三云何下广辨曲相翻之显正。于中有四。一明凡邪曲。二翻之显正。三明声闻缘觉邪曲。四翻之显正。凡夫曲中先问后辨。于有漏中见常乐等于如来所见无常等八倒邪曲。见众生等我见邪曲。计非想处以为涅槃见自在天有八圣道见取邪曲。此皆取劣以为胜故。又此非道以为道故。亦得名为戒取邪曲。有见断见边见耶曲。第二段中若闻是经闻慧断曲。修行圣行修恶断曲。第三段中先问后辨。执佛八相成道为实是其曲也。第四段中听经悉断闻慧断曲。若能书等。思慧断曲。修行涅槃修慧断曲。是名下结。
知密藏中初牒次释。释中有二。一知涅槃佛性菩提三种真法为知密藏。二复次下明知世法因缘之理为知密藏。于中初问次辨后结。辨中六句。虽知无我不失业果明非无果。虽知阴灭善恶不亡明非无因。此二一对。虽有诸业不得作者无造业人。虽有至处无有去者无受报人。此二一对。虽有系缚无受缚者无被缚人。虽有涅槃亦无灭者无得脱人。此二一对。以此所知非定有无妙离断常故名甚深。
上来广释。
自下第四有难解者问答重显。于中但显。
闻不闻义。以前所说不闻乖闻闻乖不闻故。须重释。余者可解故不重论。就此文中对人有三。显义亦三。文别有四。对人三者。一对德王。二对琉璃。三对无畏。显义三者。第一正辨闻不闻义。二为化益新来菩萨明生不生。三为起发此土众生往生净国辨明往生净土之义。文别四者。一德王为闻如来赞叹。二琉璃为问如来辨释。三无畏启请如来为说。四偈后长行。因无畏请远答德王最初所问。前中德王初先为问。后佛赞叹。问中如我解佛所说是义不然牒以总非。下广显非。先徵后难。于中有二。一正难破不闻闻义。二凡是色下彰实异相明不可闻。前中六句。初二一对约法有无徵定所说明闻不闻不得并立。次二一对约就能闻所闻之法亦为徵责明闻不闻不得并立。后二一对就时徵责明闻不闻不得并立。初中有四。一就法徵定明有与无不得并立。法若有者便应定有立有非无。法若无者便应定无立无非有。由佛前说涅槃之法非有非无故为此徵。二无不应下以法有无类定生灭明不并立。无不应生立灭非生。有不应灭存生破灭。三如其下以前生灭两义不俱类闻不闻不。
并立。如其闻者是则为闻以生类闻明唯是闻不得不闻。若不闻者则为不闻以前灭义类显不闻唯定不闻不得为闻。四云何言下结非圣说。闻与不闻既非并立。云何圣言闻所不闻。
第二对中初就法正徵。次喻。后合。法中约就能闻所闻互以为难。若不可闻是为不闻就所设难。若彼涅槃佛性等法定不可闻。是则一向名为不闻。不得名为不闻而闻。若已闻者则更不闻就能设难。若能闻心已得闻竟。则更不得闻于不闻。若从是义。正得一向说之为闻。不得宣说闻于不闻。何以下释。初先徵责。何故闻已则更不得闻于不闻。下对显之。已得闻故正得名为闻于可闻。不得名为闻于不闻。云何言下总以结呵。喻中生到反得三事共显一义。亦可去到喻闻涅槃。生与不生喻显佛性。得与不得喻显菩提。就初喻中将去喻闻。到喻不闻。譬如去者喻能闻人。到则不去类显初句。如彼世人已得到者不可言去。所况如是。诸佛菩萨已得涅槃。不闻法竟不得言闻。去则不到类显后句。如彼世人在路去时不得名到。所况如是。已得闻者则更不得闻于不闻。第二喻中将生喻闻。不生喻于不闻之义。生已不生类显后句。如彼生相生诸法时不得说言生于不生。所况如是。已得闻时不得宣说闻于不闻。不生不生类向前句。如彼虚空不可生故正名不生不得言生。所况即是。不可闻法正名不闻不得言闻。第三喻中将得喻闻。不得喻于不闻之义。得已不得类向后句。如彼十四不相应中有一非色非心之得能得诸法。今取为喻。即彼诸得得诸法时不得名为得于不得。所况如是。已得闻持不得说为闻于不闻。不得不得类显前句。如兔角等不可得法正名不得。不可说之为不得得。所况如是。不可闻法正名不闻。不得说之为不闻闻。上来立喻。闻已不闻不闻不闻亦复如是合之显法。闻已不得举向后句以合前喻。不闻不闻举上初句以合前喻。第三对中初句就其未闻之时难破有闻。明其唯是不闻不闻非不闻闻。后句就其不闻之时难破不闻彰先有闻。先有闻 后得圣时闻于可闻非闻不闻。前中世尊若不闻闻者审定如来未闻之时已有闻性名不闻闻。下就设难。难有三阶。一就地前凡夫设难。若未闻时已有闻者。一切众生未有菩提即应有之。未得涅槃亦应得之。未见佛性亦应见之。二就十住菩萨设难。若未闻时已有闻者。云何说言十住菩萨虽见佛性未得明了。三就佛设难。若未闻时已有闻者。如来本昔从谁得闻。若有闻处何故如来于阿含中说言无师。后中初言若不闻不闻审定如来未闻之时令无闻性名不闻不闻。下就设难。难意如何。若佛如来本未闻时一向无闻。后得菩提及见佛性。一切众生未闻之时亦无有闻。亦应同佛得成菩提见于佛性。一切众生不得菩提不见佛性。可得宣说本无有闻。佛得菩提见佛性故明本有闻。本有闻故佛令闻时闻于先闻。非闻不闻。
涅槃义记卷第六
应永三岁五月二十日加修补书入关字了。
法印权大僧都贤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