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卷第三

刘宋畺良耶舍 译经

唐 沙门 善导 集记

○ 定善义

△从此已下,次辩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文势,但是由序也。应知。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上四字丽本无),令心坚住,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

就初日观中,先举,次辨,后结,即有其五:

一、从“佛告韦提”下,至“想于西方”已来,正明总告总劝。此明韦提前请弥陀佛国,又请正受之行,如来当时即许为说,但以机缘未备,显行未周,更开三福之因,以作未来之益。又如来重告,劝发流通,此法难闻,广令开悟。言“佛告韦提:汝及众生”者,此明告劝,若欲等出尘劳求生佛国者,宜须励意也。言“应当专心”已下,此明众生散动,识剧猿猴,心遍六尘无由暂息,但以境缘非一,触目起贪乱想,安心三昧何容可得?自非舍缘讬静,相续注心,直指西方,简余九域,是以一身、一心、一回向、一处、一境界、一相续、一归依、一正念,是名想成就,得正受。此世后生,随心解脱也。

二、从“云何作想”下,至“皆见日没”已来,正明牒所观事。此明诸众生等,久流生死不解安心,虽指西方,不知云何作意,故使如来为生反问,遣除疑执,以示正念之方。言“凡作想者”,此明总牒前意,显后入观之方便。言“一切众生”者,总举得生之类。言“自非生盲”已下,此明简机堪与不堪。言“生盲”者,从母胎中出,眼即不见物者,名曰生盲。此人不得教作日观,由不识日轮光相故。除生盲以外,遇缘患者,教作日观,尽得成就。由未患眼时,识其日轮光明等相。今虽患目,但令善取日轮等相,正念坚持,不限时节,必得成就。

问曰:韦提上请,愿见极乐之境,及至如来许说,即先教住心观日,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意:

一者、欲令众生识境住心,指方有在。不取冬夏两时,唯取春秋二际,其日正东出、直西没。弥陀佛国当日没处,直西超过十万亿刹即是。

二者、欲令众生识知自业障有轻重。云何得知?由教住心观日,初欲住心时,教令跏趺正坐,右脚著左髀上,与外齐。左足安右髀上,与外齐。左手安右手上,令身正直,合口齿勿相张,舌柱上颚,为令咽喉及鼻中气道宣通故。又令观身四大,内外俱空,都无一物。身之地大,皮肉筋骨等,心想散向西方,尽西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水大,血汗津泪等,心想散向北方,尽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风大,散向东方,尽东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火大,散向南方,尽南方际,乃至不见一尘之相。又想身之空大,即与十方虚空一合,乃至不见一尘不空之相。又想身之五大皆空,唯有识大湛然凝住,犹如圆镜,内外明照,朗然清净。作此想时,乱想得除,心渐凝定。然后徐徐转心谛观于日。其利根者,一坐即见明相现前。当境现时,或如钱大,或如镜面大。于此明上,即自见业障轻重之相。一者、黑障,犹如黑云障日;二者、黄障,又如黄云障日;三者、白障,如似白云障日。此日由云障故,不得朗然显照。众生业障亦如是,障蔽净心之境,不能令心明照。行者若见此相,即须严饰道场,安置佛像,清净洗浴,著净衣,又烧名香。表白诸佛一切贤圣,向佛形像:现在一生,忏悔无始已来,乃至今生身、口、意业所造十恶、五逆、四重、谤法、阐提等罪。极须悲涕雨泪,深生惭愧,痛彻心髓,切骨自责。忏悔已,还如前坐法,安心取境。境若现时,如前三障尽除,所观净境朗然明净,此名顿灭障也。或一忏即尽者,名利根人也。或一忏但除黑障,或一忏得除黄障,或再忏并除白障,此名渐除,不名顿灭也。既自识业相如是,唯须勤心忏悔。日夜三时、六时等,但忆得即忏者,最是上根上行人也。譬如汤火烧身,一觉即却,岂容从待时、待处、待缘、待人方始除也?

三者、欲令众生识知弥陀依正二报,种种庄严,光明等相,内外照曜,超过此日百千万倍。行者等若不识彼境光相者,即看此日轮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礼念忆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间,即得定心,见彼净土之事快乐庄严。为此义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观也。

三、从“当起想念”下,至“状如悬鼓”已来,正教观察。此明正身威仪,面向西方,守境住心,坚执不移,所期皆应。

四、从“既见日已”下,至“明了”已来,辩观成相。此明标心见日,制想除缘,念念不移,净相了然而现。又行者初在定中见此日时,即得三昧定乐,身心内外融液不可思议。当见此时,好须摄心令定,不得生心贪取。若起贪心,心水即动。以心动故,净境即失。或动、或暗、或黑、或青黄赤白等色,不得安定。见此事时,即自念言:“此等境相摇动不安者,由我贪心动念,致使净境动灭。”即自安心正念,还从本起。动相即除,静心还现。既知此过,更不得起增上贪心也。已下诸观,邪正得失一同此也。观日见日,心境相应,名为正观。观日不见日,乃见余杂境等,心境不相应,故名邪也。斯乃娑婆之暗宅,触事无以比方。唯有朗日舒辉,寄想远标于极乐。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五句不同,广明日观竟。

次作水想。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七宝金幢,擎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二、就水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六:

一、从“次作水想”下,至“内外映彻”已来,总标地体。

问曰:前教观日,为知业相等,故令观日。今此观中又教观水,有何所以?

答曰:日轮常照,以表极乐之长晖。复恐疑彼地不平,类此秽国之高下。但以娑婆暗宅,唯日能明。此界丘坑,未有无高下之处。欲取能平之者,无过于水。示斯可平之相,况彼琉璃之地也。

又问曰:此界之水,湿而且软。未审彼地亦同此水耶?

答曰:此界之平水,以对彼地等无高下。又转水成冰者,对彼琉璃之地内外映彻也。此明弥陀旷劫,等行无偏,正习俱亡,能感地轮之映彻。

又问曰:既教想水以住心,转水以成冰,转冰以成琉璃地者,云何作法而令境现?

答曰:若住身威仪,一同前日观中法。又欲观水以取定心者,还须对相似之境而观,即易可得定。行者等于静处取一碗水,著床前地上,好满盛之。自身在床上坐。当自眉间著一白物,如豆许大。低头临面水上,一心照看此白处,更莫异缘。又水初在碗,波浪不住,临面观之,不见面像。为观不休,渐渐面现。初时面相不住,乍长乍短,乍宽乍狭,乍见不见。此相现时,更须极细用心。不久之间,水波微细,似动不动,面相渐得明现。虽见面上眼耳鼻口等,亦未须取,亦不须妨。但纵身心,知有勿取也。唯取白处了了观之,正念守护,勿令失意异缘。当见此时,心渐得住,水性湛然也。又行者等欲识知自心中水波浪不住者,但观此水动不动之相,即知自心境现不现明暗之相也。又待水静时,取一米许,当水上信手投之水中,其水波即动遍于碗内。自面临上观之,其白者即动。更著豆许投之,水波更大。面上白者,或见不见。乃至枣等投之于水,其波转大。面上白者,及自身头面,总皆隐没不现。由水动故也。言碗者,即喻身器也。言水者,即喻自心水也。言波浪者,即喻乱想烦恼也。言渐渐波浪息者,即是制舍众缘住心一境也。言水静境现者,即是能缘之心无乱,所缘之境不动,内外恬怕。所求之相显然。又细想及粗想,心水即动,心水既动,静境即失。如细尘及以粗尘,投之寂静水中,其水波浪即动。又行者等但看此水动不动相,即识自心住不住也。又境现失不失邪正等,一同前日观也。

又天亲赞云:

观彼世界相 胜过三界道

究竟如虚空 广大无边际

此即总明彼国地之分量也。

二、从“下有金刚七宝”下,至“不可具见”已来,正明地下庄严,即有其七:一、明幢体等是无漏金刚;二、明擎地相,显映庄严;三、明方楞具足,表非圆相;四、明百宝合成,量出尘沙;五、明宝出千光,光周无边之际;六、明光多异色,色照宝地,随机变现,无时不益也;七、明众光散彩,映绝日轮。新往者睹之,卒难周悉。

赞云:

地下庄严七宝幢 无量无边无数亿

八方八面百宝成 见彼无生自然悟

无生宝国永为常 一一宝流无数光

行者倾心常对目 腾神踊跃入西方

又赞云:

西方寂静无为乐 毕竟逍遥离有无

大悲薰心游法界 分身利物等无殊

或现神通而说法 或现相好入无余

变现庄严随意出 群生见者罪皆除

又赞云:

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三、从“琉璃地上”下,至“分齐分明”已来,正明地上庄严,显标殊胜。此明依持圆净。七宝池林等是能依,琉璃宝地是所依。地是能持,池台树等是所持。此由弥陀因行周备,致使感报圆明清净,即无漏为体也。

赞云:

宝地庄严无比量 处处光明照十方

宝阁华台皆遍满 杂色玲珑难可量

宝云宝盖临空覆 圣众飞通互往来

宝幢旛盖随风转 宝乐含辉应念回

带惑疑生华未发 含华笼笼喻处胎

内受法乐无微苦 障尽须臾华自开

耳目精明身金色 菩萨徐徐授法音

光触体得成三忍 即欲见佛下金台

法侣迎将入大会 瞻仰尊颜赞善哉

言“金绳”已下,正明黄金作道,状似金绳也。或以杂宝为地,琉璃为道。或以琉璃为地,白玉作道。或以紫金白银为地,百宝作道。或以不可说宝为地,还以不可说宝作道。或以千万宝为地,二三宝作道。如是转相间杂,转共合成。转相照曜,转相显发。光光色色,各各不同,而无杂乱。行者等莫言但有金道,而无余宝作道也。

四、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下,至“乐器以为庄严”已来,正明空里庄严,即有其六:一、明宝出多光;二、明喻显其相;三、明光变成台;四、明光变成于楼阁;五、明光变成于华幢;六、明光变成于宝乐之器。此明地上杂宝,一一各出五百色光。一一色光,上涌空中,作一光台。一一台中宝楼千万,各以一二三四乃至不可说宝以为庄严合成也。言“如华又似星月”者,佛以慈悲畏人不识,故借喻以显之。言“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者,宝地众多,光明无量,一一光等,化作光台,遍满空中。行者等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五、从“八种清风”下,至“无我之音”已来,正明光变乐音,转成说法之相。即有其三:一、明八风从光而出;二、明清风即出,即鼓乐发音;三、明显说四倒、四真恒沙等法。

赞云:

安乐国清净 常转无垢轮

一念及一时 利益诸群生

赞佛诸功德 无有分别心

能令速满足 功德大宝海

六、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水观竟。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如此想者,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三、就地想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六:

一、从“此想成时”者,正明结前生后。

二、从“一一观之”下,至“不可具说”已来,正明辩观成相。即有其六:一、明心标一境,不得总杂观之。二、明既专一境,境即现前。既得现前,必令明了。三、明境既现前,闭目开目,守令莫失。四、明身四威仪,昼夜常念,唯除食时,忆持不舍。五、明凝心不绝,即见净土之相。此名想心中见,犹有觉想故。六、明想心渐微,觉念顿除,正受相应,证于三昧,真见彼境微妙之事,何由具说?斯乃地广无边,宝幢非一,众珍曜彩,转变弥多。是以劝物倾心,恒如对目。

三、从“是为”已下,总结。

四、从“佛告阿难”下,至“说是观地法”已来,正明劝发流通,随缘广说。即有其四:一、明告命;二、明劝持佛语,广为未来大众说前观地之益;三、明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四、明正教观宝地以住心也。

五、从“若观是地者”下,至“心得无疑”已来,正明显观利益。即有其四:一、明指法唯观宝地,不论余境;二、明因观无漏之宝地,能除有漏多劫罪也;三、明舍身已后,必生净土;四、明修因正念不得杂疑,杂疑则虽得往生,含华未出,或生边界,或堕胎宫。后因大悲菩萨入开华三昧,疑障乃除,宫华开发,身相显然,法侣携将游于佛会。斯乃注心见于宝地,即灭宿障罪愆。愿行之业已圆,命尽无疑不往。今既观斯胜益,更劝辩知邪正。

六、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辩观邪正。邪正义者,前日观中已说。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明地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名。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华。华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涌生诸果,如帝释瓶。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

四、就宝树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次观宝树”已来,正明告命,总举观名,结前生后。

二、从“观宝树者”下,至“作七重行树想”已来,重牒观名,生后观相。正教仪则也。此明弥陀净国,广阔无边,宝树宝林,岂以七行为量也?今言“七重”者,或有一树,紫金为本,白银为茎,琉璃为枝,水晶为条,珊瑚为叶,玛瑙为华,砗磲为实。如是七重,互为根茎乃至华果等。七七四十九重也。或有一宝为一树者,或二、三、四乃至百千万亿不可说宝为一树者。此义《弥陀经义》中已广论竟。故名“七重”也。言“行”者,彼国林树虽多,行行整直而无杂乱。言“想”者,未闲真观自在随心。要藉假想以住心,方能证益也。

三、从“一一树”下,至“由旬”已来,正明树之体量。此明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赞云:

正道大慈悲 出世善根生

净光明满足 如镜日月轮

言“量”者,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乃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四、从“其诸宝树”下,至“以为映饰”已来,正明杂树杂严杂饰异相。即有其四:一、明林树华叶间杂不同;二、明一一根茎枝条果等,皆具众宝;三、明一一华叶转互不同,琉璃色中出金色光,如是转相间杂;四、明更将一切杂宝而严饰之。

又赞云:

备诸珍宝性 具足妙庄严

无垢光炎炽 明净曜世间

又赞云:

弥陀净国,宝树众多。四面垂条,天衣挂绕。宝云含盖,化鸟连声。旋转临空奏,法音由人会。他方圣众,听响以开心。本国能人,见形而取悟。

五、从“妙真珠网”下,至“色中上者”已来,正明树上空里庄严相。即有其七:一、明珠网临空覆树;二、明网有多重;三、明宫殿多少;四、明一一宫内多诸童子;五、明童子身服珠璎珞;六、明璎珞光照远近;七、明光超上色。

六、从“此诸宝树”下,至“有七宝果”已来,明其林树虽多,而无杂乱。华实开时,不从内出。斯乃法藏因深,致使自然而有。

七、从“一一树叶”下,至“宛转叶间”已来,正明华叶色相不同。即有其五:一、明叶量大小等无差别;二、明叶出光色多少;三、明恐疑不识,借喻以显,如天璎珞;四、明叶有妙华,色比天金,相喻火轮;五、明迭相显照,宛转叶间。

八、从“涌生诸果”下,至“亦于中现”已来,正明果有不思议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宝果生时自然涌出;二、明借喻以标果相;三、明果有神光化成旛盖;四、明宝盖圆明,内现三千之界,依正二严种种相现;五、明十方净土普现盖中,彼国人天无不睹见。又此树量弥高,纵广弥阔。华果众多,神变非一。一一树既然,遍满彼国所有诸树之果众多,尽皆如此。应知。一切行者,行住坐卧,常作此想。

九、从“见此树已”下,至“分明”已来,辩观成相。即有其三:一、明结观成相;二、明次第观之,不得杂乱;三、明一一起心住境:先观树根,次想茎枝乃至华果,次想网宫,次想童子璎珞,次想叶量华果光色,次想旛盖广现佛事。既能一一次第观之者,无不明了也。

十、从“是为”已下,总结。斯乃宝树连晖,网簾空殿,华分千色,果现他方。

上来虽有十句不同,广明宝树观竟。

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妙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其摩尼水,流注华间,寻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五、就宝池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七:

一、从“次当想水”已下,总举观名,即是牒前生后。此明宝树虽精,若无池水,亦未名好。一为不空世界,二为庄严依报。为斯义故,有此池渠观也。

二、从“极乐国土”下,至“如意珠王生”已来,正明池数,并辩出处,即有其五:一、明标指所归之国。二、明池有八数之名。三、明一一池水七宝所成,正由宝珠映彻涌出八德之水,其体即是七宝,故名宝水也。四、明虽是七宝,体性柔软。五、明八池之水,皆从如意宝中出,即名如意水。此水即有八种之德:一者、清净润泽,即是色入摄;二者、不臭,即是香入摄;三者、轻;四者、冷;五者、软,即是触入摄;六者、美,是味入摄;七者、饮时调适;八者、饮已无患,是法入摄。此八德之义,已在《弥陀义》中广说竟。

又赞云:

极乐庄严安养国 八德宝池流遍满

四岸含晖间七宝 水色分明映宝光

体性柔软无坚触 菩萨徐行散宝香

宝香宝云成宝盖 宝盖临空覆宝幢

宝幢严仪围宝殿 宝殿宝铃垂珠网

宝网宝乐千重转 随机赞叹宝宫楼

一一宫楼有佛会 恒沙圣众坐思量

愿此有缘常忆念 舍命同生彼法堂

三、从“分为十四支”下,至“以为底沙”已来,正明池分异流,旋还无乱。即有其三:一、明渠数多少;二、明一一渠岸,体是黄金;三、明渠下底沙,皆杂色宝。言“金刚”者,即是无漏之体也。

四、从“一一水中”下,至“寻树上下”已来,正明水有不思议用。即有其五:一、明别指渠名,显彼庄严之相;二、明渠内宝华多少;三、明华量大小;四、明摩尼宝水流注华间;五、明宝水从渠而出,寻诸宝树上下无碍,故名如意水也。

五、从“其声微妙”下,至“诸佛相好者”已来,正明水有不可思议德。即有其二:一、明宝水华间流注,微波相触,即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二、明宝水上岸,寻树枝条华果叶等,或上或下,中间相触,皆出妙声,声中皆说妙法。或说众生苦事,觉动菩萨大悲,劝令引他;或说人天等法;或说二乘等法;或说地前、地上等法;或说佛地三身等法。

六、从“如意珠王”下,至“念佛法僧”已来,正明摩尼多有神德。即有其四:一、明珠王内出金光;二、明光化作百宝之鸟;三、明鸟声哀雅,天乐无以比方;四、明宝鸟连音,同声赞叹念佛法僧。然佛是众生无上大师,除邪向正;法是众生无上良药,能断烦恼毒病,令法身清净;僧是众生无上福田,但使倾心四事,不惮疲劳,五乘依果,自然应念所须而至。其宝珠前生八德之水,后出种种金光,非直破暗除昏,到处能施佛事。

七、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七句不同,广明宝池观竟。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六、就宝楼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初、从“众宝国土”者,即是总举观名,牒前生后。此明净土虽有宝流灌注,若无宝楼宫阁,亦未为精。为此依报庄严种种圆备也。

二、从“一一界上”者,正明宝楼住处,地界遍于彼国,楼亦无穷也。

三、从“有五百亿宝楼”者,正显其数。一界之上既然,遍满彼国亦皆如是。应知。

四、从“其楼阁中”下,至“作天伎乐”已来,正明阁内庄严。

五、从“又有乐器”下,至“不鼓自鸣”已来,正明楼外庄严。宝乐飞空,声流法响。昼夜六时,如天宝幢,无思成自事也。

六、从“此众音中”下,至“念比丘僧”已来,正明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七、从“此想成已”下,至“宝池”已来,正明显观成相。此明专心住境,悕见宝楼,克念不移,自上庄严总现。

八、从“是为”已下,总结。

九、从“若见此者”,牒前观相,生后利益。

十、从“除无量”下,至“生彼国”已来,正明依法观察,除障多劫,身器清净,应佛本心,舍身他世,必往无疑。

十一、从“作是观者”下,至“邪观”已来,辩观邪正之相。

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明宝楼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说是语时,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观世音大势至,是二大士,侍立左右。光明炽盛,不可具见。百千阎浮檀金色,不得为比。时韦提希见无量寿佛已,接足作礼。白佛言:世尊,我今因佛力故,得见无量寿佛及二菩萨。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佛告韦提希:欲观彼佛者,当起想念。于七宝地上,作莲华想。令其莲华,一一叶上,作百宝色。有八万四千脉,犹如天画(丽本有一一二字)。脉有八万四千光。了了分明,皆令得见。华叶小者,纵广二百五十由旬。如是莲华,具有八万四千叶,一一叶间,有百亿摩尼珠王,以为映饰。一一摩尼珠,放千光明。其光如盖,七宝合成,遍覆地上。释迦毗楞伽宝,以为其台。此莲华台,八万金刚甄叔迦宝,梵摩尼宝,妙真珠网,以为校饰。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幔,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一一宝珠,有八万四千光。一一光,作八万四千异种金色。一一金色,遍其宝土。处处变化,各作异相。或为金刚台,或作真珠网,或作杂华云。于十方面,随意变现,施作佛事。是为华座想,名第七观。佛告阿难:如此妙华,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若欲念彼佛者,当先作此华座想。作此想时,不得杂观。皆应一一观之。一一叶,一一珠,一一光,一一台,一一幢,皆令分明。如于镜中,自见面像。此想成者,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必定当生极乐世界。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七、就华座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九: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除苦恼法”已来,正明敕听许说。即有其三:一、明告命二人;二、明敕听,令之谛受,正念修行;三、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

二、从“汝等忆持”下,至“解说”已来,正明劝发流通。此明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妄爱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使知闻,同升解脱。

三、从“说是语时”下,至“不得为比”已来,正明娑婆化主为物故,注想西方。安乐慈尊知情故,则影临东域。斯乃二尊许应无异。直以隐显有殊,正由器朴之类万差,致使互为郢匠。就此意中,即有其七:一、明告劝二人时也。二、明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也。三、明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也。

问曰:佛德尊高,不可辄然轻举。既能不舍本愿大悲来应者,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

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但以娑婆苦界,杂恶同居,八苦相烧,动成违返,诈亲含笑,六贼常随,三恶火坑,临临欲入。若不举足以救迷,业系之牢何由得免?为斯义故,立撮即行,不及端坐以赴机也。四、明观音势至以为侍者,表无余众也。五、明三尊身心圆净,光明踰盛也。六、明佛身光明朗照十方,垢障凡夫何能具睹?七、明佛身无漏,光亦同然。岂将有漏之天金比方之也?

四、从“时韦提希见无量”下,至“作礼”已来,正明韦提实是垢凡女质,不足可言。但以圣力冥加,彼佛现时,得蒙接足。斯乃序临净国,喜叹无以自胜。今乃正睹弥陀,更益心开悟忍。

五、从“白佛言”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正明夫人领荷佛恩,为物陈疑,生于后问。此明夫人意者,佛今现在,蒙尊加念,得睹弥陀。佛灭后,众生云何可见也?

六、从“未来众生”下,至“及二菩萨”已来,明其夫人为物置请,使同己见。

七、从“佛告韦提”下,至“当起想念”已来,正明总告许说之言。

问曰:夫人置请,通已为生。及至如来酬答,但指韦提,不通生耶?

答曰:佛身临化,说法以逗机。不请尚自普弘,何论别指而不等被?但以文略故无,兼为之心必有也。

八、从“七宝地上”下,至“华想”已来,正明教观方便。

问曰:众生盲暗,逐想增劳。对目冥若夜游,远标净境,何由可悉?

答曰:若望众生惑障,动念徒自疲劳。仰凭圣力遥加,致使所观皆见。云何作法住心而令得见也?欲作法者,诸行者等,先于佛像前,至心忏悔,发露所造之罪,极生惭愧,悲泣流泪。悔过既竟,又心口请释迦佛十方恒沙等佛。又念彼弥陀本愿。言:“弟子某甲等,生盲罪重,障隔处深。愿佛慈悲摄受护念,指授开悟所观之境,愿得成就。今顿舍身命,仰属弥陀,见与不见,皆是佛恩力。”噵此语已,更复至心忏悔竟已,即向静处,面向西方,正坐跏趺,一同前法。

既住心已,徐徐转心想彼宝地杂色分明。初想不得乱想多境,境多即难得定,唯观方寸一尺等。或一日、二日、三日,或四、五、六、七日,或一月、一年、二、三年等。无问日夜,行住坐卧,身口意业,常与定合。唯万事俱舍,犹如失意聋盲痴人者,此定必即易得。若不如是,三业随缘转,定想逐波飞。纵尽千年寿,法眼未曾开。若心得定时,或先有明相现,或可先见宝地等种种分明不思议者。有二种见:一者、想见。犹有知觉故,虽见净境,未多明了。二者、若内外觉灭,即入正受三昧。所见净境,即非想见得为比校也。

九、从“令其莲华”下,至“八万四千光”已来,正明宝华有种种庄严。即有其三:一、明一一华叶备众宝色;二、明一一叶有众多宝脉;三、明一一脉有众多光色。此令行者住心,一一想之,悉令心眼得见。既见华叶已,次想叶间众宝。次想宝出多光,光成宝盖。次想华台,台上众宝及珠网等。次想台上四柱宝幢。次想幢上宝幔。次想幔上宝珠,光明杂色,遍满虚空,各现异相。如是次第一一住心不舍,不久之间,即得定心。既得定心,彼诸庄严一切显现。应知。

十、从“了了”已下,辩观成相。

十一、从“华叶小者”下,至“遍覆地上”已来,正明叶叶有种种庄严。即有其六:一、明华叶大小;二、明华叶多少;三、明叶间珠映多少;四、明珠有千光;五、明一一珠光变成宝盖;六、明宝盖上照虚空,下覆宝地。

十二、从“释迦毗楞伽”下,至“以为校饰”已来,正明台上庄严之相。

十三、从“于其台上”下,至“妙宝珠以为映饰”已来,正明幢上庄严之相。即有其四:一、明台上自有四幢;二、明幢之体量大小;三、明幢上自有宝幔,状似天宫;四、明幢上自有众多宝珠,辉光映饰。

十四、从“一一宝珠”下,至“施作佛事”已来,正明珠光有不思议德用之相。即有其五:一、明一一珠有多光;二、明一一光各作异色;三、明一一光色遍于宝土;四、明光所至处,各作异种庄严;五、明或作金台珠网华云宝乐,遍满十方。

十五、从“是为”已下,总结观名。

十六、从“佛告阿难”下,至“比丘愿力所成”已来,正明华座得成所由。

十七、从“若欲念彼佛者”下,至“自见面像”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如前次第住心,不得杂乱也。

十八、从“此想成者”下,至“生极乐世界”已来,正明结观成相,即有二益:一明除罪益;二明得生益。

十九、从“作是观者”下,至“名为邪观”已来,正明辩观邪正相。斯乃华依宝地,叶间奇珍,台莹四幢,光施佛事。

上来虽有十九句不同,广明华座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此事已,次当想佛。所以者何?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诸佛正遍知海,从心想生。是故应当一心系念,谛观彼佛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想彼佛者,先当想像。闭目开目,见一宝像,如阎浮檀金色,坐彼华上。见像坐已,心眼得开,了了分明。见极乐国七宝庄严,宝地宝池,宝树行列,诸天宝幔弥覆其上,众宝罗网满虚空中。见如此事,极令明了,如观掌中。见此事已,复当更作一大莲华,在佛左边。如前莲华,等无有异。复作一大莲华,在佛右边。想一观世音菩萨像,坐左华座。亦作金色,如前无异。想一大势至菩萨像,坐右华座。此想成时,佛菩萨像,皆放光明。其光金色,照诸宝树。一一树下,亦有三莲华。诸莲华上,各有一佛二菩萨像,遍满彼国。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及诸宝树,凫雁鸳鸯,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行者所闻,出定之时,忆持不舍。令与修多罗合。若不合者,名为妄想。若与合者,名为粗想见极乐世界。是为像想,名第八观。作是观者,除无量亿劫生死之罪。于现身中,得念佛三昧。

八、就像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三: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所以者何”已来,正明结前生后。言“所以者何”者,是其问也,所以须想佛者何。

二、从“诸佛如来”下,至“心想中”已来,正明诸佛大慈,应心即现,有斯胜益,故劝汝想之。

问曰:韦提上请,唯指弥陀。未审如来今总举诸佛,有何意也?

答曰:欲显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等齐无二。端身一坐,影现无方。意赴有缘,时临法界。言“法界”者,有三义:一者、心遍故解法界;二者、身遍故解法界;三者、无障碍故解法界。正由心到故身亦随到,身随于心,故言“是法界身”也。言“法界”者,是所化之境,即众生界也。言“身”者,是能化之身,即诸佛身也。言“入众生心想中”者,乃由众生起念愿见诸佛,佛即以无碍智知,即能入彼想心中现。但诸行者,若想念中,若梦定中见佛者,即成斯义也。

三、从“是故汝等”下,至“从心想生”已来,正明结劝利益。此明标心想佛,但作佛解。从顶至足,心想不舍。一一观之,无暂休息。或想顶相,或想眉间白毫,乃至足下千辐轮相。作此想时,佛像端严相好具足了然而现。乃由心缘一一相故,即一一相现。心若不缘,众相不可见。但自心想作,即应心而现,故言“是心即是三十二相”也。言“八十随形好”者,佛相既现,众好皆随也。此正明如来教诸想者具足观也。言“是心作佛”者,依自信心缘相,如作也。言“是心是佛”者,心能想佛,佛身依想而现,即心是佛也。离此心外,更无异佛者也。言“诸佛正遍知海”下,此明诸佛得圆满无障碍智。作意不作意,常能遍知法界之心。但能作想,即从汝心想而现,似如生也。或有行者,将此一门之义,作唯识法身之观,或作自性清净佛性观者。其意甚错,绝无少分相似也。既言想像,假立三十二相者,真如法界身,岂有相而可缘,有身而可取也?然法身无色,绝于眼对,更无类可方。故取虚空以喻法身之体也。又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四、从“是故应当”下,至“三佛陀”已来,正明如前所益,专住必成,展转相教,劝观彼佛也。

五、从“想彼佛者”下,牒前生后。言“先当想像”者,定所观境。

六、从“闭目开目”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辩观成相。即有其四:一、明身四威仪,眼之开合,见一金像似现目前,常作此想;二、明既能观像,像即须有坐处,即想前华座,想像在上而坐;三、明想见像坐已,心眼即开;四、明心眼既开,即见金像及彼极乐诸庄严事,地上虚空了然无碍。又观像住心之法,一如前说,从顶一一想之。面眉毫相,眼鼻口耳,咽项肩臂手指。又由心向下,想胸腹脐阴,胫膝腨足,十指千辐等,一一想之。从上向下名顺观,从下千辐向上名逆观。如是逆顺住心,不久必得成也。又佛身及华座、宝地等,必须上下通观。然十三观中,此宝地、宝华、金像等观最要。若欲教人,即教此法。但此一法成者,余观即自然了也。

七、从“见此事已”者,结成上像身观,生后二菩萨观也。

八、从“复当更作一大莲华”下,至“坐右华座”已来,正明成上三身观,生后多身观。欲观此二菩萨者,一如观佛法也。

九、从“此想成时”下,至“遍满彼国”已来,正明结成上多身观,生后说法相。此明诸行者等,行住坐卧,常缘彼国一切宝树、一切宝楼华池等。若礼念,若观想,常作此解也。

十、从“此想成时”下,至“忆持不舍”已来,正明因定得见极乐庄严。又闻一切庄严,皆能说于妙法。既见闻此已,恒持莫失,名守定心也。

十一、从“令与修多罗合”下,至“见极乐世界”已来,辩观邪正之相。

十二、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得念佛三昧”已来,正明克念修观,现蒙利益。斯乃群生障重,真佛之观难阶。是以大圣垂哀,且遣注心形像。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明像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此想成已,次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阿难当知,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佛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丽本有清净二字)如四大海水,青白分明。身诸毛孔,演出光明,如须弥山。彼佛圆光,如百亿三千大千世界。于圆光中,有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化佛。一一化佛,亦有众多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眼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作此观者,舍身他世,生诸佛前,得无生忍。是故智者,应当系心,谛观无量寿佛。观无量寿佛者,从一相好入。但观眉间白毫,极令明了。见眉间白毫相者,八万四千相好,自然当现。见无量寿佛者,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得见无量诸佛故,诸佛现前授记。是为遍观一切色身相,名第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九、就真身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二。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身相光明”已来,正明告命,结成前像观,生后真身之观也。

二、从“阿难当知”下,至“金色”已来,正明显真佛之身相,踰天金之色也。

三、从“佛身高六十”下,至“由旬”已来,正明身量大小。

四、从“眉间”下,至“菩萨为侍者”已来,正明总观身相。即有其六:一、明毫相大小;二、明眼相大小;三、明毛孔光大小;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多少;六、明侍者多少。

五、从“无量寿佛”下,至“摄取不舍”已来,正明观身别相,光益有缘。即有其五:一、明相多少;二、明好多少;三、明光多少;四、明光照远近;五、明光所及处遍蒙摄益。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校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此例非一也。广显念佛三昧竟。

六、从“其光相好”已下,结少显多。辄欲观者,难为周悉。

七、从“但当忆想”已下,正明庄严微妙,出过凡境。虽未证目前,但当忆想,令心眼见也。

八、从“见此事者”下,至“摄诸众生”已来,正明功程不失,观益得成。即有其五:一、明因观得见十方诸佛;二、明以见诸佛故,结成念佛三昧;三、明但观一佛,即观一切佛身也;四、明由见佛身故,即见佛心也;五、明佛心者慈悲为体,以此平等大慈普摄一切也。

九、从“作此观者”下,至“得无生忍”已来,正明舍身他世,得生彼益也。

十、从“是故智者”下,至“现前授记”已来,重明结劝修观利益。即有其五:一、明简出能修观人;二、明专心谛观无量寿佛;三、明相好众多,不得总杂而观,唯观白毫一相。但得见白毫者,一切众相自然而现也;四、明既见弥陀,即见十方佛也;五、明既见诸佛,即于定中得蒙授记也。

十一、从“是为遍观”已下,总结。

十二、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辨观邪正之相。斯乃真形量远,毫若五山。震响随机,光沾有识。欲使含灵归命,注想无遗。乘佛本弘,齐临彼国。

上来虽有十二句不同,广明真身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见无量寿佛了了分明已,次亦应观观世音菩萨。此菩萨身长八十万亿那由他由旬。身紫金色。顶有肉髻。项有圆光,面各百千由旬。其圆光中,有五百化佛,如释迦牟尼。一一化佛,有五百化菩萨、无量诸天以为侍者。举身光中,五道众生,一切色相,皆于中现。顶上毗楞伽摩尼宝以为天冠。其天冠中,有一立化佛,高二十五由旬。观世音菩萨,面如阎浮檀金色。眉间毫相,备七宝色,流出八万四千种光明。一一光明,有无量无数百千化佛。一一化佛,无数化菩萨以为侍者。变现自在,满十方世界。臂如红莲华色。有八十亿微妙光明,以为璎珞。其璎珞中,普现一切诸庄严事。手掌作五百亿杂莲华色。手十指端,一一指端,有八万四千画,犹如印文。一一画,有八万四千色。一一色,有八万四千光。其光柔软,普照一切。以此宝手,接引众生。举足时,足下有千辐轮相,自然化成五百亿光明台。下足时,有金刚摩尼华,布散一切,莫不弥满。其余身相,众好具足,如佛无异。唯顶上肉髻,及无见顶相,不及世尊。是为观观世音菩萨真实色身相,名第十观。佛告阿难:若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当作是观。作是观者,不遇诸祸,净除业障,除无数劫生死之罪。如此菩萨,但闻其名,获无量福,何况谛观?若有欲观观世音菩萨者,先观顶上肉髻,次观天冠。其余众相,亦次第观之。悉令明了,如观掌中。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十、就观音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五:

一、从“佛告阿难”下,至“菩萨”已来,正明结成前真身观,生后菩萨观。

二、从“此菩萨身长”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总标身相。即有其六:一、明身量大小;二、明身色与佛不同;三、明肉髻与佛肉髻不同;四、明圆光大小;五、明化佛侍者多少;六、明身光普现五道众生。

三、从“顶上毗楞伽”下,至“二十五由旬”已来,正明天冠之内化佛殊异。

四、从“观音”已下,正明面色与身色不同。

五、从“眉间”下,至“莲华色”已来,正明毫光转变,遍满十方,化侍弥多;臂比红莲之色。即有其六:一、明毫相作七宝色;二、明毫光多少;三、明光有化佛多少;四、明侍者多少;五、明化侍变现遍满十方;六、明观音宝臂,色如红莲。

六、从“有八十亿光明”下,至“庄严事”已来,正明身服光璎,非众宝作。

七、从“手掌作五百亿”下,至“接引众生”已来,正明手有慈悲之用也。即有其六:一、明手掌作杂莲之色;二、明一一指端有八万印文;三、明一一文有八万余色;四、明一一色有八万余光;五、明光体柔软,等照一切;六、明以此宝光之手接引有缘也。

八、从“举足时”下,至“莫不弥满”已来,正明足有德用之相。

九、从“其余身相”已下,指同于佛。

十、从“唯顶上”下,至“不及世尊”已来,正明师徒位别,果愿未圆,致使二相有亏,表居不足之地也。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

十二、从“佛告阿难”下,至“当作是观”已来,正明重结前文,生其后益。

十三、从“作是观者”下,至“何况谛观”已来,正明劝观利益。

十四、从“若有欲观观音”下,至“如观掌中”已来,正明重显观仪,劝物倾心,使沾两益。

十五、从“作是观已”下,正明辩观邪正相。斯乃观音愿重,影现十方。宝手舒辉,随机引接。

上来虽有十五句不同,广明观音观竟。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国,作紫金色。有缘众生,皆悉得见。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即见十方无量诸佛净妙光明。是故号此菩萨名无边光。以智慧光,普照一切,令离三途,得无上力,是故号此菩萨名大势至。此菩萨天冠,有五百宝华。一一宝华,有五百宝台。一一台中,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广长之相,皆于中现。顶上肉髻,如钵头摩华。于肉髻上,有一宝瓶,盛诸光明,普现佛事。余诸身相,如观世音,等无有异。此菩萨行时,十方世界,一切震动。当地动处,有五百亿宝华。一一宝华,庄严高显,如极乐世界。此菩萨坐时,七宝国土,一时动摇。从下方金光佛刹,乃至上方光明王佛刹,于其中间,无量尘数分身无量寿佛,分身观世音大势至,皆悉云集极乐国土。畟塞空中,坐莲华座。演说妙法,度苦众生。作此观者,名为观见大势至菩萨。是为观大势至色身相,观此菩萨者,名第十一观。除无数劫阿僧祇生死之罪。作是观者,不处胞胎,常游诸佛净妙国土。此观成已,名为具足观观世音大势至。

十一、就势至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三:

一、从“次观大势至菩萨”者,总举观名。

二、从“此菩萨身量大小”已下,次辩观相。即有其五:一、明身量等类观音;二、明身色等类观音;三、明面相等类观音;四、明身光相好等类观音;五、明毫相舒光转变等类观音。

三、从“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已下,正明圆光等不同观音之相。即有其四:一、明圆光大小;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化佛多少;四、明化佛侍者多少。

四、从“举身光明”下,至“名大势至”已来,正明身光远被,照益有缘,等及他方,皆作紫金之色。即有其八:一、明身光总别不同。二、明光照远近。三、明光所触处皆作紫金之色。四、明但与势至宿业有缘者,即得睹触此光。五、明但见一毛孔光,即能多见诸佛净妙身光。此即举少以显多益,欲使行者悕心渴仰,入观以证之。六、明依光以立名。七、明光之体用。即无漏为体,故名智慧光。又能除息十方三恶之苦,名无上力,即为用也。八、明名大势至者,此即依德立名也。

五、从“此菩萨天冠”下,至“皆于中现”已来,正明天冠庄严之相与观音不同。即有其四:一、明冠上宝华多少;二、明一一华上宝台多少;三、明一一台中映现十方诸佛净土;四、明他方土现,彼此都无增减。

六、从“顶上肉髻”下,至“普现佛事”已来,正明肉髻宝瓶之相。

七、从“余诸身相”已下,指同观音也。

八、从“此菩萨行时”下,至“如极乐世界”已来,正明行与观音不同相。即有其四:一、明行不同相;二、明震动远近相;三、明所震动处华现多少;四、明所现之华,高而且显,多诸莹饰,以类极乐庄严也。

九、从“此菩萨坐时”下,至“度苦众生”已来,正明坐不同观音相。即有其七:一、明坐相;二、明先动本国相;三、明次动他方远近相;四、明动摇下上佛刹多少相;五、明弥陀观音等分身云集相;六、明临空畟塞皆坐宝华;七、明分身说法各应所宜。

问曰:《弥陀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何故此经分身说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答曰:今言苦乐者有二种:一者、三界中苦乐;二者、净土中苦乐。言三界苦乐者,苦则三途八苦等,乐则人天五欲放逸系缚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必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言净土苦乐者,则是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此例举一可知也。今言“度苦众生”者,但为进下位令升上位,转下证令得上证。称本所求,即名为乐。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毕竟常住,离于分段之生灭。更就何义名为苦也?

十、从“作此观者”下,至“十一观”已来,正明辩观邪正,总结分齐。

十一、从“除无数劫”已下,正明修观利益,除罪多劫。

十二、从“作是观者”下,至“净妙国土”已来,正明总结前文,重生后益。

十三、从“此观成已”已下,正明总牒二身,辩观成相。斯乃势至威高,坐摇他国。能使分身云集,演法利生。永绝胞胎,常游法界。

上来虽有十三句不同,广解势至观竟。

见此事时,当起自心,生于西方极乐世界。于莲华中,结跏趺坐。作莲华合想,作莲华开想。莲华开时,有五百色光来照身想。眼目开想,见佛菩萨满虚空中,水鸟树林,及与诸佛,所出音声,皆演妙法,与十二部经合。若出定之时,忆持不失。见此事已,名见无量寿佛极乐世界。是为普观想,名第十二观。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十二、就普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六:

一、从“见此事时”者,正明牒前生后。

二、从“当起自心”下,至“皆演妙法”已来,正明凝心入观,即当作自往生想。即有其九:一、明自生想;二、明向西想;三、明坐华想;四、明华合想;五、明华开想;六、明宝光来照身想;七、明既蒙光照,作眼开想;八、明眼目既开,作见佛菩萨想;九、明闻法想。

三、从“与十二部经合”下,至“不失”已来,正明定散无遗,守心常忆。一则观心明净,二则诸恶不生。由内与法乐相应,外则无三邪之障。

四、从“见此事已”已下,明观成之益。

五、从“是为”已下,总结。

六、从“无量寿”下,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已来,正明重举能观之人,即蒙弥陀等三身护念之益。斯乃群生注念,愿见西方。故彼依正二严,了了常如眼见。

上来虽有六句不同,广解普观竟。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于一丈六像,在池水上。如先所说无量寿佛身量无边,非是凡夫心力所及。然彼如来宿愿力故,有忆想者必得成就。但想佛像,得无量福。况复观佛具足身相。阿弥陀佛神通如意,于十方国变现自在。或现大身满虚空中。或现小身丈六八尺。所现之形,皆真金色。圆光化佛,及宝莲华,如上所说。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于一切处,身同众生。但观首相,知是观世音,知是大势至。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是为杂想观,名第十三观。

十三、就杂想观中,亦先举,次辩,后结。即有其十一:

一、从“佛告阿难”已下,正明告命,结劝生后。

二、从“先当观于一丈六”已下,正明观像以表真,想水以表地。此是如来教诸众生易境转心入观。或在池水华上,或在宝宫宝阁内,或在宝林宝树下,或在宝台宝殿中,或在虚空宝云华盖之内。如是等处,一一住心想之,皆作化佛想。为令机境相称,易得成故也。

三、从“如先所说”下,至“非心力所及”已来,正明境大心小,卒难成就。致使圣意悲伤,劝观于小。

四、从“然彼如来”下,至“必得成就”已来,正明凡心狭小,圣量弥宽。注想无由,恐难成就。斯乃不以小故难成,不由大故不现。直是弥陀愿重,致使想者皆成。

五、从“但想佛像”下,至“具足身相”已来,正明比校显胜。想像尚自得福无量,何况观于真佛者,得益之功不更甚乎?

六、从“阿弥陀”下,至“皆真金色”已来,正明能观所观佛像,虽身有大小,明皆是真。即有其三:一、明弥陀神通无碍,随意遍周。言“如意”者有二种: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二、明或现大身,或现小身。三、明身量虽有大小,皆作真金之色。此即定其邪正也。

七、从“圆光化佛”已下,正明身虽大小有殊,光相即与真无异。

八、从“观世音菩萨”已下,正明指同前观。佛大侍者亦大,佛小侍者亦小。

九、从“众生但观首相”已下,正明劝观二别。云何二别?观音头首上有一立化佛,势至头首之上有一宝瓶。

十、从“此二菩萨”已下,正明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十一、从“是为”已下,总结。

上来虽有十一句不同,广解杂想观竟。

上从日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世尊答前韦提第四请云,教我思惟、正受两句。

总赞云:

初教日观除昏暗 想水成冰净内心

地下金幢相映发 地上庄严亿万重

宝云宝盖临空转 人天音乐互相寻

宝树垂璎间杂果 池流德水注华中

宝楼宝阁皆相接 光光相照等无阴

三华独迥超众座 四幢承缦网珠罗

禀识心迷犹未晓 住心观像静坐荷

一念心开见真佛 身光相好转弥多

救苦观音缘法界 无时不变入娑婆

势至威光能震动 随缘照摄会弥陀

归去来!极乐安身实是精

正念西归华含想 见佛庄严说法声

复有众生心带惑 缘真上境恐难成

致使如来开渐观 华池丈六等金形

变现灵仪虽大小 应物时宜度有情

普劝同生知识等 专心念佛向西倾

又就前答请中,初、从日观下,至华座观已来,总明依报。二、从像观下,至杂想观已来,总明正报。上来虽有依正二报不同,广明定善一门义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