竭诚受持《法华经》得感应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

“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北千山。常诵法华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书生,无何而至。云所欲洁净,并能行之。即于清旦,食讫入浴。著净衣,受八戒。入净室,口含檀香,烧香悬幡,寂然抄写,至暮方出。明又如先,曾不告倦。及经写了,如法奉衬。相送出门,斯须不见。”

唐僧昙韵,当年七十岁,隋朝末年战乱的时候,他就隐居在离石一带的北千山。常诵持《法华经》,他有一个心愿,想要书写这么一部经,但是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过了很多年,有一天,突然不知道从哪来了一位书生。这位书生说法师书写经典的时候所要求的清净无染,他都可以做到。

我不知道诸位有没有遇到过,你不要以为说观音菩萨光眷顾他,人人皆有份。有时候我们有些事情,特别是学佛上,并不是说多么大的功德事,就有人出手帮忙,而且事无巨细地来帮,给你点化。

这位书生在日出的时候就吃饭,吃完了沐浴更衣,穿着清净的衣服,受持八关斋戒,进入到清净的房间里面,口里边含着檀香,烧香,悬挂幢幡,一心寂然地抄写经典。到了日落的时候才出来,第二天又是这样,从来都不说累。等到经典写完以后,如法奉衬。昙韵法师送他到门外,这个书生转眼就不见了。你看看,法宝也流通了,胜缘也结下了,还供养了大圣人,多么的殊胜。再往下看:

“乃至装潢,一如正法。韵受持读之,七重裹结。一重一度香水洗手,初无暂废。后遭胡贼,乃箱盛其经,置高岩上。经年贼静,方寻不见。周慞穷觅,乃于岩下获之。箱巾糜烂,拨朽见经,如旧鲜好。”

大家看,这是什么意思呢?经书,以前都是折叠式的,折叠式的要有函,把经书装起来,然后再放在木质的经盒里边,说这一切都非常的如理如法。昙韵天天读诵这部经,用七层布来包裹这部经典,每次打开都用香水来洗手,从来不曾废止过这个仪轨。后来遇到胡贼了,没办法,就用书箱将经典装起来,放置在高山的岩洞里。

过了一年,平乱了贼寇,他四处寻找都找不见经,心里非常的惶恐不安,到处寻觅,最后在岩洞下找到了。书箱及包巾都已经糜烂,但是他拔开朽坏的包巾,见到经典依然像从前一样光鲜完好。

“写经心诚,感圣来应。圣虽来应,示同凡夫。故一依其法,清旦食讫入浴,著净衣等也。八戒,即八关斋法,以过中不食为体,以不杀等八戒助成。关闭贪瞋痴等烦恼惑业,不令生起。乃令在家人受出家戒。从今朝清晨受,至明日明相出为限。写经令其日日常持,故须日日常受。至暮方出,则午亦不食矣。裹,音果,包也。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者,即读一回经,先用香水洗一度手。箱巾烂而经鲜好者,一以圣人之法力加持,一以韵师之诚心感格,一以妙经之功德难思故也。韵师后住隰州。道宣律师,贞观十一年至彼见之。时年已七十矣。此下数条,皆出三宝感通录。”

你看,印祖这里又是在注释,实际上也是属于一种点评了。说因为书写经典是他的虔诚的心意才感得圣人来应现,就是书写的这位书生实际上是菩萨示现。可是虽然圣人来示现,还得示同像凡夫一样,这就是我们讲到的同事摄。一一依照他说的方法,清晨饮食以后入浴,穿着清净的衣。

八戒,这里讲的就是八关斋戒,印祖顺便也把八关斋戒这么大概讲了一下,就是以过午不食,不吃饭为体。再以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不香花鬘庄严其,亦不歌舞倡伎,故往观听、不坐高广大床等八戒助成,关闭贪嗔痴等烦恼惑业不令生起。印祖说这是让在家人受出家戒的一个机缘,从今天早上一早受,第二天太阳出来之前,有了那个“明相”,能见到手上的细纹了,就说明明相出了,这个戒自动就舍了。印祖这里确定这个书生日日受八关斋戒。

这里又解释,说“裹”字,是读音为果,包裹的裹,是指的包袱。“一重一度香水洗手”,读一回经典,先用香水洗一次手。那为什么箱子、裹巾都烂了,但是经却完好无损呢?

印祖说了几个原因:一个是圣人写经的法力加持;二一个是昙韵法师的诚心感应;三一个就是《妙法莲华经》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常讲到众生心力不可思议,诚心感动了;法力不可思议,心地法海,《妙法莲华经》入佛知见,成佛的法华;诸佛菩萨道力不可思议,圣人写经。

印祖说昙韵法师后来住到隰(xí)州,道宣律师在贞观十一年的时候还在隰州亲见过他,当时的昙韵法师年纪已经七十岁了。此条及后边要讲的,印祖说都是出自《三宝感通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