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手机请用浏览器访问:http://m.fjbk.org
文库首页
随机推荐
佛教故事
法师大德
佛教经文
佛教知识
佛教词典
全部文章
佛法入门
佛学问答
阿弥陀佛
佛弟子文库
>
佛教故事
>
正文
【东林原创漫画】念佛度冤
2019/03/15
选自《纪文达公笔记摘要》
上篇:
北魏高僧昙鸾大师
下篇:
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修六度
分享到手机
网站邮箱
手机客户端
临终最怕不是风动幡动,而是仁者心动
接着来谈一谈净土法门跟圣道法门之间的结合。净土宗的历代祖师,对于修学净土主要有两派的说法,有一派是强调三业专...
【佛学漫画】观音菩萨的故事——童子发愿
在《观世音菩萨受记经》中记载了这样的故事...
只要往生到极乐,都能获得不退转
正定聚者,拣异邪定不定。以凡夫邪外已定,初心进退未定。今生安养,无论高下,皆不退转故。聚者会也,即文中诸上善...
凡夫念佛十疑
《弥陀疏钞》中,莲池大师指出凡夫念佛十疑,不如借此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这些疑惑。 一、极乐世界这么清净...
以祖师正确的知见做后盾
蕅益大师会特别强调往生的条件: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低全由持名之深浅,这话说的是非常直截了当,我们看...
西方极乐世界在当下
《弥陀经》上释迦佛告诉我们,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从事相上看从我们这个世界,往西方去,超过...
大安法师:烦恼不断能往生吗
问: 弟子烦恼不断,意恶重重,甚至还造作身口意罪业,这种情况下信愿持名能够往生吗?带业往生是否只带旧业不带新业...
【推荐】
往生论(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
(婆薮槃头菩萨 造 元魏菩提流支 译)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 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
杂譬喻经
(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佛学漫画】人生十善
古人说从善如流,对于正确的指引理当如流水向下那样,迅速而自然,同样对于善法的学习,也不能仅仅变成头脑的知识,...
丰干、寒山、拾得
唐太宗贞观年间,天台山国清寺的住持名叫丰干禅师。丰干禅师一次云游,去赤城山,突然听到一个孩子的哭声。四野无人...
秤锤祖师散财施妻
云南有一位秤锤祖师,明朝人,姓蔡,住昆明小东门外。父母去世,遗下财产田园,生活过得很好,勤俭劳动,自种菜蔬出...
【推荐】
莫耍小聪明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东坡(1037-1101)在第四个儿子出生时,按照当时习俗,为刚满月的儿子行洗儿礼。他感叹自己的身世,...
意生身来去自由的云居山博雅老和尚
宗门下这一法,只要你确实真行,到熟练境界,受阴一破,我们人在这个色壳子里面,如鸟出笼,得意生身,随愿所往。 地...
【佛教词典】秦广王
(异类)十王之第一。专司人间寿夭生死册籍。统管幽冥吉凶鬼判。殿居大海沃燋石外正西黄泉黑路。恶人死后在殿右之孽...
【佛教词典】跋禄迦国
跋禄迦,梵名 Bālukā,方言为沙之义。或称姑墨(Kum)。西域岭东诸国之一,位于龟玆之西,佉沙东北。昔时其国人崇...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如何落实
问: 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大安法师答: 都摄六根就是将眼、耳、鼻...
圣严法师《两个瞎子,两种境界》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一个是山下的乞丐。 我曾经问山上的法师:你的眼睛都瞎了,还...
为求子发愿终身吃素,菩萨两度满愿赐子
诸佛菩萨、上人慈悲、 各位法师、诸位佛友,阿弥陀佛!今晚轮到近义在此结法缘。学人很少在大众中讲法,因为被安排到...
这样的人心特别狡诈和阴险,而且城府很深
随烦恼二十:谄者。 谓罔他故,矫设异仪,谄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谓谄曲者,为罔冒他,曲顺时宜,矫设方便,...
在妄想上面又加了一层妄想
今天,第二个七又下来两天了。打七期间就是在用功办道,看这个念佛是谁的话头。可是,我发现有的人心用错了,怎么用...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宝。这位。大富翁的儿子会背诵入海驾船的方法,如果船在海中行使...
宽容孕育出高贵性情
心胸狭小,看什么都不顺眼,自然也就很难容得下其他;放宽自己的心胸,可以容纳更多,也让自己吸取更多的经验、智慧...
心无分别时,敬僧功德就圆满了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 我们这会儿呢,从山下爬到佛顶山来了,我后面呢就是这个佛顶山的山门牌楼。从这儿进去呢,就入...
一天从早到晚,你都起了些什么念头
现在你所能做的,就是要能跟三宝结合起来。还有,大家学的都是大乘究竟了义法,了义法就是要明心见性,晓得一切诸法...
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佛教反对执着,但佛教赞赏对真理的坚持追求。 学佛也一样,选定了法门,就要锲而不舍地进行努力的修练,不可朝三暮四...
圣严法师《海绵精神》
我们学佛修行的人,应该具备两种态度内方、外圆。 内方是指应把握佛法的原则和自己的身分、立场,不要放弃自己的立场...
真正的自己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你参加我的法会有多久了? 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经有三...
更多最新文章
更多佛经
返回首页
【大安法师】永离女身的两种捷径
【大安法师】激扬生死凡夫令起欣厌
赚钱与修行--对生意者的忠告
【达照法师】开发内心快乐的源泉
【大安法师】供养地藏菩萨能获得十种利益
学佛修行
普皆回向
普门品
无我
地藏菩萨
佛教智慧
三皈依
念佛法门
佛法入门
学佛感应
供佛
佛教戒律
断除口业
般若
佛法治病
真如自性
大悲咒
对治欲望
信愿
忏悔法门
来果老和尚
绍云老和尚
太虚大师
道证法师
蕅益大师
净界法师
宏海法师
梦参老和尚
智者大师
印光大师
玄奘大师
大安法师
如瑞法师
慧律法师
弘一大师
省庵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