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佛法

佛法,通俗地说就是佛祖认识生命本身,认识宇宙物质本源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人类的两大认识观:唯心和唯物。但是这也是人类受自身的局限容易走极端,要么唯心、要么唯物。有人把佛法也归为唯心,其实佛祖不这么认为。佛祖所掌握的、所发现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是既不偏于唯心,也不偏于唯物的心物一元的中道如实观。如实观察事物、如实认识生命自身。这是佛法的殊胜之处,独特之处,也就是佛法最直接、最有效认识生命实相的一个方法。

佛祖一切认识问题都是围绕“生死”展开的。“生死”是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 跟我们人、跟生命的存在无关的,所谓的大道理,从根本上来看有没有都可以,不是第一位的。

世间的各种学说思想,各种宗教,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都是在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是在力求认识生命、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命存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我们自然科学也在探索生命本源,他认识到生命本源了没有?远远没有!科学界也承认他们对于生命自身的认识还是在幼儿园、小学生阶段,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生命自身的未知的这一面。相对于唯物的自然科学,还有唯心的就叫神学,像西方的一些宗教还有民间的一些信仰,我们把他们统称为神学。神学主要从唯心的角度解释生命的本源,解释宇宙的现象。他的解释让人信服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心、神学对生命、对宇宙本源的解释越来越与自然科学不相符。不过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本源,没有从本源上入手。神学认为万物、世界是从一而来,但是一是从何而来?神学就没法解释下去了。

佛法则不然,佛法通过克服我们人类认识自身的局限,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认识什么都是要靠意识。佛祖说我们之所以很难认识到生命本源、宇宙本源就是因为突不破意识本身的局限。佛祖通过静坐,修静、修定,从静到定这样的方法突破了认识自身的局限,以后他才把握、认识到了认识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在佛经的千经万论里面,其实都是在讲这个。

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贵为万物之灵的人,佛法对每一个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急需的。为什么呢?我们人人都有追求完美、追求圆满之心。怎么样才能够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或百年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生命的圆满境界呢?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达成愿望,关键是方法正不正确!虽然条条道路通长安,但是最直接的路只有一条,虽然很多条路都通长安,你要绕来绕去也能到长安,但是要绕到什么时候呢?绕到下一辈子?对生命的认识要不找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么这一生就还是活在迷惑当中,还要随波逐流轮回下去。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达到目的,方法太重要了!佛法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当生即身成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即身成就,让生命从我们这一生开始就走向大圆满、大自在、大解脱!世间的各种学说思想,各种宗教,他的初衷、他的本意都是在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问题。自然科学也好、社会科学也好,都是在力求认识生命、解释生命现象,解决生命存在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我们自然科学也在探索生命本源,他认识到生命本源了没有?远远没有!科学界也承认他们对于生命自身的认识还是在幼儿园、小学生阶段,还远远没有认识到生命自身的未知的这一面。相对于唯物的自然科学,还有唯心的就叫神学,像西方的一些宗教还有民间的一些信仰,我们把他们统称为神学。神学主要从唯心的角度解释生命的本源,解释宇宙的现象。他的解释让人信服吗?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心、神学对生命、对宇宙本源的解释越来越与自然科学不相符。不过他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他没有认识到本源,没有从本源上入手。神学认为万物、世界是从一而来,但是一是从何而来?神学就没法解释下去了。

佛法则不然,佛法通过克服我们人类认识自身的局限,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认识什么都是要靠意识。佛祖说我们之所以很难认识到生命本源、宇宙本源就是因为突不破意识本身的局限。佛祖通过静坐,修静、修定,从静到定这样的方法突破了认识自身的局限,以后他才把握、认识到了认识生命本源、宇宙本源的方法。这种方法就在佛经的千经万论里面,其实都是在讲这个。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贵为万物之灵的人,佛法对每一个人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是急需的。为什么呢?我们人人都有追求完美、追求圆满之心。怎么样才能够在人生短短的几十年或百年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我们理想的生命的圆满境界呢?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达成愿望,关键是方法正不正确!虽然条条道路通长安,但是最直接的路只有一条,虽然很多条路都通长安,你要绕来绕去也能到长安,但是要绕到什么时候呢?绕到下一辈子?对生命的认识要不找一个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那么这一生就还是活在迷惑当中,还要随波逐流轮回下去。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想达到目的,方法太重要了!佛法就是给我们提供了当生即身成就自己的最有效的方法,即身成就,让生命从我们这一生开始就走向大圆满、大自在、大解脱!这就是皈依佛法僧的一个基本原因。

二、为什么人身难得

六道众生中人身最为难得,为什么人身难得?

人处在六道的中上阶段,再往上还有两阶(天人道、阿修罗道),往下呢有三阶(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

往下的低级生命,俗称三恶道,善根慧根都非常的低、非常的少、非常陋劣,也就是说福德智慧非常低劣,他忙于小我,以及维持自己个体的生命,怎么样能够有吃有喝,忙吃忙喝,顾不上精神上的追求,同时也感到福德智慧不够,真理对于他来说太遥远。

人往上呢,是天人、阿修罗,这两个阶层虽然从福德智慧角度讲,应该说比人要高,但是他又落到福德福报中。因为在生命提升的过程中他,执著于、侧重于修福,修感官五欲、感官五识的享受,落在物质追求方面去了,虽然比人高,但是他的思维并不发达,他形体比人肯定要殊胜,佛法中讲的六通里有天眼通,天人在某些能力上要比人高多了,虽然有些能力高,但最关键的思维——第六识,没有人发达,其他的眼耳鼻舌身,也许都比我们人要强,而意识却停留在平常阶段。

生命存在是提升还是堕落,关键在意识。

人在六道中最难得,是因为他的意识很难得。人为什么是万物之灵?就是因为有极度发达的思维意识,高级思维、高度发达的思维意识,在佛经里把他认为是反思能力。所以我们说人的可贵就是能够反思,也就是说反思是整个所有修行的基本原理,就是靠第六意识的反思,人身难得就体现在他的反思能力。

人以下的低级生命几乎没有反思,人以上的天人他们的反思能力也很弱,可以说比人低级的也好,比人高级的也好,这几类的众生,他的生命活动过程都是跟随环境走,受环境影响,随波逐流。

只有人才能够不一定都完全随波逐流,当然人里面随波逐流的也不少,这就是没有反思意识,是没有修行的人。从实质上讲随波逐流之类,没有修行,不讲修行,没有信仰,没有精神支柱,没有自己的辨别能力,不求圣解,不求真理。

有很强的反思能力,究竟要反思什么呢?求真理、求真实。什么最真实?也就是什么最有意义?什么最有价值?这就是反思。不是去胡乱地思考,不是说杂念多就是思维意识强,东想西想很随意,那不是强思维的优势,强思维的优势是能够去伪求真。其他几道的众生他不可能做到这一点,比人高级的天人也做不到。所以经典里面一再肯定了人身难得。

人身难得,每一位有机缘遇到佛法的人都应该好好珍惜、把握稀有难得的机缘,要知道这是我们修了多生多劫的福慧才能遇到的,如果这一生不好好修习,又当面错过了,那真是太可惜了!

三、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是:尽形寿皈依佛。尽形寿皈依法。尽形寿皈依僧。

尽形寿,“尽”是尽量,“形”是形体,“寿”是寿命,也就是终身坚持皈依佛法僧,皈依三宝。这就是在发愿、在立志,仪式之后,我们自己立志终身受持三皈修行,这是从态度的角度立志。从义理的方面说,尽形寿,是古人的话,用我们今天的话就是:“明确修行目标,坚定修行信心”。我们今天皈依,皈依就是正式作一名佛弟子,三宝弟子,作一个真正修行人。这是一个选择,也是一个抉择,也是立志。

我们能够选择佛法修行,从大时空的角度来看,因缘是非常殊胜。首先从善缘善根、慧根这两个角度来看,我们能够遇到佛法,是机遇,是我们的善根所致,我们多生多劫求福求慧,才能够有机缘遇到佛法。只有机缘机遇还不够,同时还要能够把握机遇。慧根不仅能够广结善缘,多生多劫都在寻求真理,我们在思考、在琢磨、在探索人生真谛,宇宙真理。这样寻找生命最光明、最安乐的生命最所需求,长期多生多劫不懈追求,因缘具备,才能够成就我们今天慧根的具备、慧根的成熟。慧根成熟才能够把握佛法机遇,如果慧根不成熟,即使我们有机缘遇到佛法,我们也认识不到佛法的好处,也体悟不到佛法的妙理,对我们每一位生命自身根本问题的解释,这样一个最关键的问题。解决我们生命中最根本的问题的佛法,如果我们慧根不成熟的话就认识不到,慧根成熟我们遇到佛法的时候才能够认识佛法。这就是善根、慧根两者具备,我们才能有今天的皈依:选择佛法、终身受持佛法的抉择。这是善根、慧根两者具备的一个结果,是非常殊胜的,是大家值得庆幸的一件事。选择佛法、修学佛法是非常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古人的比喻:在茫茫的大海中,遇到了一艘船,可以带我们到岸边去。皈依佛法、修学佛法,就是在我们生命的海洋里,世界无尽、时空无限、生命无限的生命海洋中,我们遇到佛法,就是在大海中找到了一条船。

另一个是找到了人生的目标,既然目标明确,接下来是坚定信心,信心需要不断地加强。在皈依之前,我们是在寻找目标,明确目标,坚定信心;皈依之后,我们是目标明确、信心坚定,调了一个个说,道理完全不同。

为什么是三皈依?

为什么是三皈依,而不是一皈,二皈,或者是四皈,五皈?这就是佛祖教法的殊胜,他的伟大、他的科学之处。三皈是从事物的体、相、用,这三个方面立体地、全方位地认识事物、把握事物。通过三皈,目的是让我们完整准确地认识佛祖的教法,立体地认识佛祖的教法。在世间法里,有天地人三才,日月星三星,福禄寿,这样有关三的很多。在自然科学里面,有几何里的“三点一线”;一个立体的物体,我们要把他立起来就需要有三个支撑,三足才能鼎立。这就是三的科学性。佛祖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要求他的弟子们,要完整准确地领悟、把握能够提升我们生命品质,让我们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圆满、大解脱境界的佛法,就必须要从三个方面来理解。我们把他叫作完整准确地来认识佛法的方法。我们今天初入佛门,从一开始我们就按照三皈来走,这样我们以后修行就不会走弯路,不会走偏。

佛法僧的含义

用我们今天的话说,三皈依所说的佛法僧三宝:佛,我们便于理解,可以方便说是生命的最高境界、圆满境界,简单说是理想,“佛”就代表我们生命追求的理想,圆满境界。僧,是我们每一个灵性众生,具体说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大家都具备成佛的可能——佛性,佛经上叫作法身慧命。“僧”表面词义是清净义、和合义。清净义、和合义是我们与生俱来,我们生命自性中所具备的。这就是佛经上所说的“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是未来佛,佛是众生成就的。佛与众生平等的基础是什么呢?就是佛性,也就是法身慧命,我们和佛是一样的。在我们没有开发、没有认识之前,我们众生与佛看上去是有差距的,但实际上,我们只要认识到自己的佛性,认识到自己的法身慧命,一旦让他开发显现的时候,跟佛就是一样的。所以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与佛是平等的,我们是未来佛,佛是众生所成就的,我们是未成就的佛,这是指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佛性!这就是僧,我们简要地说是我们每一位所具备的现实。佛是理想,僧是现实,我们的现实并不是跟佛很遥远,现实和理想虽然有差距,但是只要我们能够找到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现实变理想是很容易的事。我们把这个叫作当生成就。佛祖教我们的真正的一乘妙法,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佛法是当生成就。通过从三皈依法开始认识真正的佛法,然后我们通过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当生成就,解决我们生命自身根本问题,让我们的生命走向大解脱、大自在、大圆满。

把我们有限的生命延伸到无限,把我们受时空局限、生死轮回的生命走向生命的永恒相,达到无量寿的境界,也就是生命的最高境界,理想,是佛的境界。这就是佛法僧他所代表的现实意义,佛是生命理想,僧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具备成佛的可能,代表现实。法,是现实通往理想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途径。我们这里所说的法,佛法,就指的是最直接有效,当生成就的法。如果说不是最直接的,不是最有效的,那可能修行还要带到来生去,或者是再来世,多生以后再成就,那就很难说了,那就不是我们这里所说的法,佛法。解决生命自身根本问题的法,必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为什么他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因为他是即身能够成就,当生能够成就,这个概念我们必须要明确。

或许有人会不同意,疑惑、疑虑,是可以有的,可以探讨的。但是我多年的,或者是多生多劫对佛法的修行体悟,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真正意义上的佛法就是能够当生成就。当然我们要掌握完整准确的佛法,如果说没有完整准确地认识佛法,没有找到一个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那也难说。我们修行也许还要带到来生去,还要继续修。

皈依的意义

皈依仪式确实是很重要、很关键。俗话说“师父引进门,修行在个人。”皈依是修行的第一步,这一步很关键,大家多费一点时间把这个问题多思考思考,免的很多居士,怀着满分的信心,也是多劫善根、慧根的成熟具备,要皈依修学佛法,但是他皈依以后,回过头来还要反问,我皈依以后该怎么修行,修什么?那你皈依的时候在皈什么呢?皈依就是佛祖把最简要的修行目标、修行方法都告诉我们了。修行目标、修行方法就涵盖在“皈依”这两个字里面,皈,是修学目标,是回归,回过头来看,也就是反思义,我们刚才说的反思义,反思是我们修行的基本原理,也是修行动力,是修行的科学依据,是最有效的方法。依,是修行方法,从两个方面说,一个是依照、遵照古圣先贤,尤其是佛祖的教法来修行,前人的智慧经验绝对是不可以忽视的、不可以轻视的。我们现代人,用佛祖的话说,犯一种在“贪嗔痴慢疑”里面的“慢疑”,慢,是认为我们现代人福德智慧都胜过前人,这是慢;疑,是对古人、对前人的智慧经验他不以为然,他信不过。我们佛法的修学,一定要遵照古圣先贤,依照佛祖的戒法、教法来修行,这是“依”的第一层意思。依的第二层意思,也可以说是一二三的“一”,就是“专一”,专一也是修行佛法成功的方法。这一点净空法师强调的特别多,他一生讲经说法,可以说对提醒学人、要求学人,修学要想成功,就必须要专一。只要开口说法,都会强调专一。确实,“专一”,佛祖也早就告诉我们,净空法师是强调,有些大德强调,但是最初佛祖要求告诉提醒我们,专一不仅是世间法,学业、事业,我们做人,人生要想成功,必须遵循“专一”这样一个基本的规律法则。我们中国古人的道德经等很多智慧语言里面特别强调了“一”,道家讲道:“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 我们人间呢,“君王得一以天下正”,人间不可有二主,天不可以有二日。具体我们每一个人所从事的,都要把专一的概念在我们意识中一定要强化,他是我们方方面面要想成功的一个前提。就像我们皈依、修学佛法,这是一个出世法,更需要专一,为什么要尽形寿终身受持呢?因为佛法是完善生命自身的长远工程,不是一时一地就能做到什么程度的,必须要坚持,必须要专注、专一。这是皈依的依的第二层含义。

四、为何要忏悔

我们简要说说为什么在正授皈依之前要忏悔?

忏悔是独立修学很重要的环节,叫忏悔法门,修行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从字面上看,“忏”是忏除以往过失,“悔”是悔改,在反思过去、反思昨天的时候,就要提醒自己今天、明天,不二过,不重犯过失。忏悔用我们现代的语言说就是反省、反思的意思。反思大家知道,所有修行法门,所有的宗教,乃至一切净德修身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反思。反思昨天、完善今天才能够圆满明天。所以反思是我们修行的基本原理。佛法修行,乃至其他宗教、宗派修行的基本科学依据就是反思。离开了反思、反省,也就是离开了忏悔,那我们的修行就没有力度,就失去了根本,就不可能有成效。所以说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五、皈依后如何修行

佛法的修学过程

佛法在具体的修持上分为两大块:首先是基础佛理,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其次从基础佛理再上升到无上妙法。

因为佛理是常识知识,是可以学的;但是佛法在理的基础上要有所突破,要变为自己的、要悟,“理”可以学,“法”必须要悟,不悟就没有法。

修行方法

皈依以后怎么修行呢?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能够体现修行。

从总的方面说,身口意三业,从身口意三个方面;还有从传统的修行仪式上讲,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戒定慧、息灭自己的贪嗔痴。戒定慧,我们一般传统习惯上就是从礼拜、静坐、念诵这三个方面来训练、培养我们的戒定慧。

皈依以后,我们就要坚持做修法仪式,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做功课,早晚课。修法的时间,最好每次能够持续到半个小时以上,这样才能够出效果,不是磕三个头,念几句,那只是礼节性的,效果不是太明显。如果以半小时的修法,做功课的时间,我建议大家礼拜、静坐、念诵各三分之一,礼拜十分钟、静坐十分钟、念诵十分钟,我们现代人侧重念诵,把礼拜、静坐给忽略了,要知道礼拜、静坐那也是跟念诵同等重要,甚至比念诵更关键、更要紧,他是念诵的基础。礼拜,简单一点就是深鞠躬也可以代表,时间不要低于十分钟,静坐也是。这是培养我们戒定慧的方法,不是我们徒有形式,在哪儿搞迷信什么的。因为他确实是培养我们的专注,培养戒定慧。

佛法不是佛教也不是佛学,是佛法,我们学佛想要要的,最终不是佛教的常识知识,佛怎么拜,经怎么念诵,而是要真正的“悟法”。

六、法身 报身 化身

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

法身是般若智慧成就,是体、是根本。

众生跟佛比较,相同之处是法身相同,不同之处是报身、化身不同。

佛祖化身是自在化身,虽然生来和我们人一样生老病死,但是佛祖住在真身,住在法身慧命上;众生化身并不是建立在真身的基础上的愿力化身,我们这是迫于业力,很无奈,在业力牵引下,业的化身,用其他宗教的话说“罪孽的化身”。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不是我们的愿力,都是逼迫而来的,是业力牵引。

只要把握好实相法身慧命,化身就是无所谓了。

但是如果只有般若智慧,法身在哪儿呢?法身无形相、无所住,简直就像空中的无线电波一样,无形相,也没有质量,有能量没有质量,他虚飘着,法身无所不在,尽虚空遍法界都是法身,生命自身的伟大就是无限时空、无量福寿,所以他可以涵盖整个时空,这就是法身、真身。

但是这样就太玄、太神了,光有能量没有质量不能成为宇宙,大宇宙如果没有物质存在就不成其为宇宙。如果只有空间,没有时间,这个世界能展现吗?不能展现。所以我们生命不仅有无限的能量,还有无限的质量,是作为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所以有圆满报身。

圆满报身是无量福德,积功累德,具体说我们做的任何一件善事,有意义的事都会积聚起来,庄严我们的报身,转化为质量,转化为我们可见的报身,具体地展现在时空里面,显现出来。报身没有固定的,佛的圆满报身是非常的不可思议,以前我们打过比方,我们众生要想见到佛的报身,就像蚂蚁要想看我们人的整个形相,是不可能的。

那我们众生的报身怎么理解呢?形相不尽相同,大体上是一样的。为什么不尽相同?因为心念、意念不同,外现的形相就有不同。相由心生,这句话最能说明报身的形相。

报身是德成就,法身是智慧成就。

要认识法身、肯定法身,可以通过体悟般若,很快,我们参悟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彻悟、大悟,有一句成语叫作“恍然大悟”,悟就是见到了法身。这是快的,走的慢一点的,我们只要修学的路子对,方法对,这一生肯定能够见到法身,能够开悟,当生能够成就法身。我们的脑子一定比我们的脚快得多。

而圆满报身当生肯定是完不成的,只有好的意念、好的想法,只有善心还不行,还要用双脚走出去,把善事落实了,这才是庄严自己的德报身,多生多劫,点点滴滴的积功累德。佛的报身在佛成就的十大名号中,最少后面这四个“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是指德报身的成就,而“如来、应供、正遍知”这些是指法身的成就。

报身时时刻刻在变化,在增减当中。勤修福德、勤修福慧,报身就越来越圆满。我们要不勤修福慧、懈怠,或者是走反面的路子,做一些有损于自己福慧的事情,我们的报身就显得陋劣。报身就是相,相学,如来相、菩萨相、罗汉相、众生相、地狱相、畜生相都是从报身的角度讲。

七、不杀生与尽量素食

众生有高级生命,有低级生命,三恶道也是众生,人天阿修罗也是众生,但是所有众生,所有有灵性的生命,法身都是平等的,与佛的法身都是平等的。

也正是因为法身是平等的,法身佛所有众生都是原本具备的,所以六道众生才都有成佛的可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不伤害众生的同时,还要尽量不食众生肉,因为大家是同体,法身是一体的。

每一个灵性生命,他的存在都非常的了不起,非常的不可思议,他的潜能都不可思议。哪怕他这一生是蚊虫蚂蚁,他前生的前生,六道里面都经过,天人也做过,人也做过,因为时空相续不断,不进则退,不上进就要堕落,这一生他就沦落为低级生命了。

生命的本原(也叫法身),是原本就存在的东西,原本如此,不生不灭,虽然他这一生是蚊虫蚂蚁,但是在无限的时空里面,还会无限地延续下去,他将来也会成为高级生命,甚至他一旦体悟生命实相,还能跳出六道轮回的束缚,可以成佛。所以要尊敬一切有灵性的生命。

法身不灭,潜力无限,不要小看任何生命。如果这一生我们以强凌弱,踩了他,灭了他,但是灭了他的形,灭不了他的灵体。结了恶缘,回头他们就要来报复我们。

菩萨六度,第一就是布施,不有意杀生就是最大的无畏布施!这是大功德!

如果连众生的生命都要剥夺,还谈什么无畏施,让众生连自己的生命都没有保障,还谈要让众生无畏?我们可以随时很轻易地踩死一只蚂蚁,但是大千世界,越是低级生命他的数量越多。冤冤相报,微生物虽然很小,但是有的冤仇结的多了,他成群结队地,以亿万的数量群体来攻击我们高级生命。

医学界也在研究危害健康,让人生病的病原体是什么呢?很多是带病毒的微生物,带恶意的微生物。那也不是无缘无故找来的,也是所结的恶缘所致。我们现在社会中为什么众生身心不自在,尤其是烦恼、病苦比较多?当前医疗问题为什么那么突出?主要就是医院拥挤,病人多,身心不自在。身心为什么不自在?疾病为什么那么多?因为饮食不清净!

与所有灵性生命结善缘,这样才是我们生命走向大自在、大圆满、大解脱的第一步。

八、如何积功累德

积功累德,做功就是通过传统的礼拜、静坐、念诵,来平心、静心,心静下来,自然我们原本的福德智慧就会显现。所以要通过礼拜、静坐、念诵,来修定力,来平心静心,每天都应该坚持。

外功就是主动地、积极地,无论是分内还是分外的事都要做。

功德首先要从不有意杀生入手开始做。比如有的人随缘放生,其他的善事也做了很多,但是还有意地杀生,刻意地食肉,始终不重视,不去思维他的利弊。这就是放生再多,善事好事做得再多,没有从根本上做到。有意杀生,杀害生命是命债的问题,你做再多的其他善事也抵不上,这是第一位的。我们做善事的目的无非就是和众生结善缘,完善自身,圆满自己。完善圆满自身首先就要从认识不杀生开始,要是认识不到这一点,不重视这一点的话,那我们生命自身的完善与圆满,开智慧,认识生命实相,想这一生增幅增寿,健康长寿,下一期生命还有一个好的继续,有一个好的开始,就很难!因为我们没有从根本上去做,不有意杀生,起码就堵上了轮回的缺口。一切功德都要从认识不杀生开始。

佛经上佛祖的方法,做功德有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也是具体做功德的方法。 能忍、能布施、能持戒、能坚持静坐修定,功德已经很大了。要是能够对生命实相,对永恒生命有一念信解心的话,功德更大。功德无量这句话的本义是体悟、认识生命实相,体悟永恒生命,这才是无量功德的原本含义。

九、认识生命实相,走向生命的大自在大圆满

体悟一实相,是最高境界,也是我们的根本。

一实相讲的是事物本源、宇宙本源,本源是一个,万事万物都是从一而来,我们把这个就叫作一实相。一实相是非空非有、或是亦空亦有,非有非空,也就是说他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灵性的,或者说他既不是物质也不是精神,他是物质跟精神统一的一实相。

净土宗讲的阿弥陀佛净土,就是充分展现一实相的境界,心物一元。在禅宗里面,一实相就用法身慧命来代表,悟到法身,善恶业都消失。离开善恶,就是一实相,就是法身的显现,就是绝对的世界。

绝对世界是很清净的,禅宗是用法身来代表净土。开悟悟到法身,就直接体悟到净土了。 用法身来代表净土,是绝对世界,无上慧。 悟法身就能得到最高智慧,或者念佛念到不分别善恶业的时候,那就是最高智慧。

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一样的面孔,每天的活动安排都是统一的、一样的,都是净业的展现,是净业的成就,净业感得环境也是净土。人的思想认识到了,行为也随之改变,所以环境就跟着改变。净土人民的净业感得他的环境这样的美好,这就叫作一实相。

我们体悟到一实相,就走出了时空的局限,生命就摆脱了时间的控制,走向了无限的时空,了脱生死,走向自在,无量寿,永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