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中是以初地做一个界标。就是在初地之前叫做缘修,因缘的缘;初地以后叫真修。

什么叫缘修呢?就是我们在初地之前,我们没办法开显真如的功德,所以我们只能怎么样?心外求法。我们要仰仗一种法的力量来摄受我们,所以佛陀开出了三乘的教法:声闻、缘觉、菩萨。我们透过四谛、十二因缘、六度的修学,慢慢地安住下来。

所以,整个缘修的核心思想,智者大师说,我们在初地之前做什么事呢?就是从假入空,就是用空性来保护自己。因为这个三界火宅,我们凡夫修学,这个果报体叫内忧外患,不得安稳——外有生老病死的业力来干扰你,内有颠倒妄想,一天到晚打妄想,所以你那个身心世界是内外不安。所以你看,不管你修四谛也好,十二因缘也好,或者六度,其实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慢慢地把我们从一种因缘的假名假相假用带回空性。

当然,空性有两种差别。

你看小乘的空性。你问小乘学者说,什么是空?他会告诉你,灭色取空。小乘的人认为,你不要告诉我三界是安稳的,只要你在三界得一个果报,你就是不安稳。所以,三界的空性,它的空是怎么安立?叫做“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小乘的学者认为,生死跟安稳是不两立的,你在三界投胎,你就不可能安稳。所以小乘的空性是不容许有任何因缘的造作,叫做“灭色取空”。

大乘的空性好一点,它叫“缘起性空”。说一切法因缘生,它没有真实性。你说业力干扰你,这句话其实也不完全对,因为业力没有真实性,你不攀缘它,它怎么会干扰你呢?那佛菩萨来到人世间,为什么业力不会干扰到他,这个火烧不到他呢?所以三界的果报是不真实的。

就是说,你今天要跟它互动,它就干扰你;你要不互动,它就不干扰你。所以,它的干扰是建立在因缘。所以,缘起性空,它本身没有自性。所以这种空性就比较灵活一点,他能够容受妙有,他能够在空性当中修学六度、忏悔业障、积集资粮,他也可以得到安稳。

总之,按照智者大师的规划,整个三乘的修学,表面上他行菩萨道,其实他重点在追求自己的安稳。声闻人也追求安稳,当然安稳的层次有不同。所以在初地之前的整个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