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六

长者李通玄撰

一有久从生死苦厌苦发心。有得三乘一乘之果。名自觉圣智。亦名佛智自然智无师智。二依先觉者。劝令知苦本方能发心。夫发心者。有此二种。若言要。依先佛发心者。即有常过。即同外道常见。即先觉者。以谁为师。转转相承不离常见。若有古时常佛为展转之师。即古佛自体自真不随妄者。即不可践其古迹。为真自常真不可以真随生死故。即生死是常生死佛自是常佛故。若也众生定有生死者。生死自常生死。不可得成真故。此是断见。此二种俱非不离断常也。为一切众生生死无性本无生死横计生死本非生死。一切诸佛本无自性故。实无菩提亦无涅槃。而众生妄谓诸佛有菩提涅槃。若有众生能如是知者。名为发心。名为诸佛。名为见道。而能开悟一切众生。是名达无明者。无明本无。诸佛亦无。名为觉者。但以无依住无体无性妙智。能随响应对现色身。能以此理教化众生。名为大悲。故不可得有证。有忻有厌。有取有舍。有古有今。有真有假。发菩提心也。如是发菩提心。不为长夜无明之所覆故。经云。爱水为润者。因爱有生故。我慢溉灌者。有八种慢。一慢二大慢三慢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不如慢七邪慢八慠慢。见网增长者。五见及六十二见等是。生名色牙者。由于诸见起贪与名色俱起。名色增长生五根者。由名色故。以眼耳鼻舌身。对名色生触触对生受。其身触体有十二种。澁滑轻重冷热饥渴坚湿煖动。眼色触有二十五。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烟云尘雾麁细逈表空显色故。耳闻声有十一种触。可意不可意俱相违因受大种因不受大种因俱大种世所共成所引遍计所执圣言所摄非圣言所摄声也。鼻有六种香触。好恶平等和合俱生变异。味有十二种触。苦酢甘辛醎澹可意不可意俱相违和合俱生变异。于前五根上所得。随意思量名之为六十六种意法。以心起意。意识随五根中所现名触。意根随取名受。受之不舍名爱。爱增长取。取增长有。有生已。将前六根上六十六种意识所缘。于诸趣中成五蕴身为生。生已衰变名老。终殁为死。于死时生诸热恼。乃至忧愁悲叹众苦皆集故。从此因缘故集已后一行半经。明缘生无体。妄谓生死随顺缘体。应如是观。明十二缘体众生情有而实理无善达理无缘性便即生死为不生死。此上一段。明由着我因有十二有支若作无我观得离我所诸虚妄缘便为法界大智无作自性缘生故。

第二段中有十行半经。明菩萨念一切众生分。迷第一义谛。号曰无明。所作业果。是行行依止。初心是识者。以明迷第一义故名为无明。真之为妄皆有依报。以有依报便有名色。为迷真相情识取境与受想行识及以六根同时而取名之为蕴。蕴不坏故名之为业。识心为主。六根及境三事和合而为所缘。共生四取者。情为名色为境。情识为能缘。受随之名为行。寻思烦忧迷其净智名之为蕴。六根境识三事和合名之为触。因此五蕴对于六根。情识之上有十二支同时而有已下十二有支具如经文说。如是已上一段。明迷第一义而生五蕴。从五蕴上共生十二有支。

第三段中有七行半经。明三界所有唯是一心。明十二有支从一心起。以随事贪欲迷真心故。妄心生为想。想心乖智妄辨为识。妄心所辨是识缘境。是行于行迷惑者所缘之境。谓实有故名曰无明。以心无明故便生名色。从名色六根妄心三事和合生触正触相应分别取着是受。余如经自具。此已上心境六根触受爱取有生老死一时无前后体妄作前后。迷如来之理智本来无作者故。横生诸苦。波浪苦流不息故。

第四一段有十五行半经。明无明及十二有支皆有二种业者。一由无明故。令一切众生迷于无作智自性法界。二由无明缘生便作思想行缘故。故云与行作生起因。行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迷法界智执成来世报。二由妄行心想识种便生。是故经云与识作生起因。识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迷根本智种妄生识种令诸业有相续不断。二由迷根本普光明智。所有无名相之微妙功德之名色。生识种所成生死业报之麁名色也。名色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识成名色由名色成识故云互相助成。二由名色故对六根中现相。能令六根中情识取之。六根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迷无相体一相之理智。各随别境别取境界色声等异。二为六根现境识心相对妄情便起故。云与触作生起因。触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触能迷所缘便能受现世尘成诸喜怒。二由受现世尘故。成当来有苦果故。受亦有二种业者。一由迷一切法空能领受爱憎等事。二与爱作生起因。已下如文自具。此一段缘生皆从无明迷理智为首。

第五段有四行半经。分为两段。一佛子此中无明缘行已下至助成故有两行经。明无明等十一有支皆总由迷本智以妄心成识更相助成分。于一一缘中皆有十二。以互体更相助成有一百四十四。于三世上各有一百四十四。总共为四百三十二。总由迷本真智。号曰无明。于无明中因境六根识三事而生五蕴。以五蕴对六根。缘生一切触。总以意识为主。而随根境识能作种种生死业缘乃至八万四千一切尘劳从此而起八万四千烦恼者。其名数至随好光明功德品中具明。但自了识心根境三事一性。一性者。所谓无性。达无性理。以普光明智。普印诸境。妙用恒寂无明成智一切名为种智海。二无明灭已下两行半经。明达无明成解脱缘。如文自具。

第六段有三行半经。明无明爱取三事不断。是烦恼道。行有二事不断是业道。余分者。所谓名色触受生老病死忧悲等是苦道。前后际及现在三世上前三段烦恼断。即无三世及三段烦恼。离我我所但有生灭。犹如束芦者。明虽有分别相似生灭了中虚无也。如束芦苇。其相虽有一一中虚。明六根及境虽有法眼常虚。此明观达也。

第七一段有两行半经。云复次无明缘行者。有三世无明。无明缘行。是当念中过去是所缘前境故。经云是观过去识。乃至受是观现在为识受。是当念中现在。为明识受分别领受现在事故。爱乃至有是观未来为爱有。二事是当念中未来故为是当念中识受。后方计实有成爱染故。于是以后展转相续者。以此无明缘行识受爱有。成三世业苦果相续不断。但无明灭即行灭。即识受爱有并十二有支总灭。是观待断者。明十二缘待观方断故。此以六相义该通。

第八一段有两行半经。总明十二有支。共成三苦。一无明行及六根是行苦。是迷境攀缘不息故是行苦。二触受是苦苦。明受诸触有爱憎生苦。以受触时即有苦。更加贪恋及以憎嫌苦更加苦。余是坏苦者。于十二有支中。从名色识取爱有生老病死。七是坏苦。但观无明灭即行灭。即三苦灭。十二有支灭。

第九一段有五行经。明有三段断灭生起十二有支之缘。一明无明缘行是生起义。无无明诸行亦无。余亦如之。二无明缘行者。是系缚义。无明灭行灭者。系缚灭是断烦恼义。是解脱故。为大智慧相应故。三无明缘行者。是随顺无所有观。是生起观行力。随缘观十二缘自体无所有故。无明灭行灭者。以观十二有支无体故。余亦如是。通总十二缘。但无明无即十二缘无故。

第十段有四行半经。明以十种逆顺观十二有支缘起相续皆一心所摄。但以自业苦乐不同而有差别。不离十二有支。但如前三道不断者。所谓心境无明。此三无者。余皆自无。若不断者。三苦聚集。即行苦苦苦坏苦聚也。言其断者。以无明即成不苦之妙用理智故。已上是长科第三段中十种逆顺观十二有支分。

长科第四段中有七行半经。明作前十种逆顺观十二有支已达诸缘起性自无生。便得三解脱门现前。三解脱门者。一观十二缘自性空无作皆自性灭毕竟解脱得空解脱门。二无有少法可得即得无相解脱门。三得前空及无相二门。更无余愿求。唯有大悲教化一切众生皆令毕竟解脱得无愿解脱门。余如文自具。

第五段中有十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得三空解脱转增大悲分。于此段中复分为二。一佛子此菩萨已下至亦不毕竟灭于诸行有五行半经。明观一切有为法皆是无常甚可厌。患为成就众生亦不永灭诸行分。二佛子菩萨如是已下至未圆满故有六行半经。明菩萨观有为法多诸过恶无有自性而恒起大悲得般若波罗蜜分。如经云。为未满菩提分法者。明此六地已得空无相无作出世菩提未得入俗大悲圆满随普贤行海自在菩提。复作是念一切有为有和合则转者。明迷情缘即诸法无常转变情称理即一切诸法。性自无生。此心生即法生也。已下准知。如缘集即转不集即不转者。若无明缘行则转。若无明灭即行随。智起则起唯法起非无常迁恋故。已下准知。有为法多诸过患者。有情识所为。皆生老病死苦痛患。若以智悲所行皆普贤行也。已下准知。即得般若波罗蜜现前者。已超闻思修慧。此一乘智慧。是佛智慧。是究竟无作普光明智慧也。此称智遍周应根利物。不为而用。不思而应。自余如经自具。以菩提分法未圆满故者。言正觉菩提初心以成。随行菩提十一地始满。

第六段中有六行半经。明得十空三昧现前分。自性空三昧者。不由修作任理无功而自现故。此云正定。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何故以三为正。凡为作法以三度为正。昧者情识不现名之为昧。正智现前名之为三。又三者正也。何以故。以三为阳故正也。如十一月一阳生。十二月二阳生。正月三阳生为正月。以寅为木为日为火也。以火生于寅。又以日为智。以十二月正月为艮为山。为止。为门阙。为小男。为童蒙。是故圣者取之为法表。正月三阳已生。以从艮止。而生火也。明从定为止发起无作正智慧。明是入道启蒙之门阙故。艮为童蒙。以明童蒙心止能启大智慧日光明故。云三者正也昧者定也。以五蕴冥昧即正智便现又一止是正字。以一心止其道正故。故止一处无事不办。第一义空三昧者。过一切有为无常法故第一空三昧者。明创过上二界息想定。亦过声闻缘觉净土三乘净秽之定。又十方万像一性名第一空三昧。大空三昧者。过世情所识空过三乘住无作空也。得意生身故。合空三昧者。明与十方凡圣有情无情合故。起空三昧者。明寂用自在故。如实不分别空三昧者。明无情识故。示现根所见故。不舍离空三昧者。示现远离过恶故。离不离空三昧者。处世界如莲华居水故。以此十二昧为首。皆不离空无作无愿。三三昧门为体。百千二昧总从此起。

第七段有九行半经。分为三段。一佛子已下至皆悉圆满有三行半经。明修十种无限心分。二佛子已下至常行不舍有四行经。明随顺佛菩提不惧异论入佛智地分。三佛子已下至随顺无违故有两行半经。明住此位菩萨般若波罗蜜行得随顺忍分。经云不惧异论者。人天外道及三乘异论。入佛智地者。明从根本智入差别智地故。离二乘道者。二乘断烦恼而证空。菩萨达烦恼而成智海故。云趣于佛智诸烦恼魔无能沮坏者。明烦恼魔是生死因也。阴魔死魔是生死果也。天魔生死缘。住于菩萨智者。一切随世差别智也。佛子菩萨住此现前地中得般若波罗蜜行增上者。明此地菩萨于三界中一切诸缘生法逆顺观彻得世间中出世间智慧满故。故名增上。第三明利顺忍者。准五忍中。是第三顺忍。若准十忍中。是第二顺忍。如三乘中五忍者。一伏忍。二信忍。三顺忍。四无生忍。五寂灭忍。如三乘中地前三贤菩萨得伏忍。五地得信忍。六地顺忍。八地无生忍。十地寂灭忍。十忍者。经文自具。如此一乘教中以十波罗蜜。以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通修习。位位中以十波罗蜜互为主伴。五位之上有五百箇行门。分分微薄。以六相总别之义言之。时日岁月皆如是。犹如帝网重重参映一多同异皆不转变。

第八一段中有二十七行半经。约分为六段。

一从初佛子已下至转更明净有九行经。明以愿力见佛广多及供养佛法僧分。

二譬如真金已下至四种魔道所不能坏有六行经。明举喻显法分。

三此菩萨十波罗蜜已下至第六现前地有两行半经。明此地菩萨所修法门分。

四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为一切智智依止者可有六行经。明此位菩萨授职堪能教化一切众生分。

五此菩萨已下至说颂有四行经。明此位菩萨以三昧见佛广多分。

六从初一行颂至我为佛子已宣说有四十四行颂。重颂前法如文自明。

已上八段已释第六现前地。此地是善达缘生成世间。出世间智慧。第七远行地以方便波罗蜜。成就入世间中出世间智慈之慧。

第七远行地

将释此地。五门如前。

一释地名目者。何故名为远行地。以此地行方便波罗蜜。以六地之中三空三昧。现无量无作智慧门。能入无量众生界。入无量教化众生业。入无量世界网。以无作智慧入一切世间。等众生行普令遍周故名远行地。为入世间行遍周广大故。名远行地。

二明此地修何行门者。此地修方便波罗蜜。以出生死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能入世间同众生之万行。然不离世间。不随生死。长大慈悲故名方便波罗蜜。

三明善财表法者。善财于此位所见知识在于佛会中者。明不离菩提体行众行故。名开敷树华者。表于无相妙慧之树开敷普贤行华。亦是开敷一切众生无明行树华令成普贤行华故。为表第七地成世间行成慈悲门令圆满故。其身在众宝树楼阁之内妙宝所成师子之座者。表众宝树是众行。明依报。以宝树成楼阁形明随行之智也。妙宝师子座者。表妙用无畏行也。善财得菩萨广大欢喜解脱者。明此地菩萨成就大慈悲行普能方便教化众生欢喜无厌故。不居染净故名为解脱。第七地是所施之教。此是七地中所行之行故。名自住处以表之也。

四明此地于三界中得何界解脱者。此地明处一切世间行方便利生不染世法解脱门。亦以善财所得菩萨广大欢喜解脱门是。如经云。此七地功用行满得入智慧自在行。又云。初地中缘一切佛法愿求满故。第二地离心垢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法故。第四地入道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皆亦满足菩提分法故。又明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故。第八地乃至十地。成就无功用行故。明第七地已前皆有功用。八地已去得无功用。

五随文释义者。二义如前。第一长科经意者。于此七地中。长科为十段。从是时大众心欢喜已下有二十四行颂。分为两段。第一是时大众心欢喜已下至瞻仰人尊愿闻法。有二十二行颂。明大众闻六地欢喜兴供分。第二时解脱月已下两行颂。明更请后地法门分。其义如文。第三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一段。有五十行半经。明以十法修第七地向并初住第七地法分。第四尔时已下一段。有四十四行半经。明十种地中昇进同异分。第五佛子已下一段。有七行半经。明十种善择三昧分。第六菩萨已下一段。有十二行半经。明从初地已来有三业胜二乘分。第七段有九行半经。明此地远离有无常行身语意业常入灭定而不作证分。第八段有十一行经。明以方便示入生死一切诸道而住佛法分。第九段有二十九行半经。明此位菩萨以愿力见佛广多及授职分。第十段中有四十二行颂重颂前法分。

第二随文释义者。于初长行第一段有五十行半经。约分为三段。一尔时金刚藏菩萨已下至住第七远行地有十八行经。明修十法入第七地向。二佛子菩萨摩诃萨已下至以无功用心成就圆满有十五行经。明菩萨住第七地有二十种入众生界及一切法门教化众生分。三佛子菩萨以深智慧已下至皆悉圆满有十七行半经。明此位菩萨行十波罗蜜四摄四无量三十七道品一切菩提法分。如初段中。经云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慈悲不舍一切众生者。明二乘修空自惑已灭无悲利生。净土菩萨修三空门。自惑已灭随愿生于净土。闻佛教化自力成已。方还秽国方便利生。然有秽土净土二障往来彼此。如三乘经中。余方菩萨来此娑婆闻法已还归本土者。是如此一乘教中菩萨。明从迷入法名为他方佛刹而来集会。悟已不云还归本土。明身土无二性故。此一段十八行经意。不离三空体以为万行故。意明六地已前三空成就出世圆满于七地中以三空成行满足世间慈悲行故。经云虽行诸佛平等而乐常供养佛者。明以法身无性平等而崇敬行遍周无限明寂用不碍也。虽入观空智门而勤集福德者。明以观空之智而行十波罗蜜门。虽远离三界而庄严三界者。明无三界业而常生三界善行教化众生。虽毕竟寂灭诸烦恼焰而能为一切众生起灭贪瞋痴烦恼焰者。明十使烦恼也。十使者。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见取九戒禁取十邪见。三界十使烦恼迷四谛及修道上烦恼。成一百二十八种烦恼。欲界四谛上各有十种烦恼。四谛上各有四十。以修道根本烦恼有六。一贪二瞋三痴四慢五身见六边见。以为根本。欲界烦恼有四十六。自余见取戒取邪见疑。此四从六上起。非根本故。上二界各除瞋。余如欲界。从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一。无色界四谛上各有九。共有四十一。合有一百二十八种。乃至八万四千烦恼。至随好品自明。如三乘中断烦恼。以身边邪见戒取见取。以此五见为利使。贪瞋痴慢疑五种。为钝使。五利使为见谛烦恼。五钝使为修道烦恼。五利使障见道。为有诸见不亡理不现前故。五钝使障修行者。随行事上数数习生。虽入见道。贪瞋痴等犹有习气为惯习未成故。须陀洹人断见谛烦恼尽。斯陀含阿那含断修道烦恼未尽。阿罗汉断三界见谛修道二种烦恼尽故。不生三界。三乘菩萨以空观折伏三界十使十缠烦恼。以修六波罗蜜。生于净土。亦云色界上别有十地菩萨报生之天。名摩醯首罗。亦说十地菩萨唯有无明住。地未断尽故。十缠者。一无惭二无愧三睡四悔五悭六嫉七姤八眠九忿十覆。此十缠随十使起。亦与十使作生起因。如一乘菩萨。从十信信自分别心。从如来智起。十住初心上即同初地。至第六住即同第六地。得入寂灭定。神通即如十住中第六海幢比丘是也。大意前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位总同。十地昇进次第为体。总一切如来不动智为体。所有烦恼。以禅定力。起无作智力。一时普印同智体。过现未来三世一际。无有短长延促之相。下文更明大意。于一念之际。若见自心有成佛有未成佛作延促时分限量者。当知此人不成正见。如来智体未现前故。已上明断烦恼竟。经云虽知诸法如幻如梦如文自具而随心作业无量差别者。明以无体之智幻作诸行应众生心无量差别。虽知一切国土犹如虚空而能以清净妙行庄严佛土者。明业空境寂悲智报严悲智无依报相如影。虽知诸佛法身本性无身而以相好庄严其身者。明法身无相以净妄业。妄亡业谢。智境依正福相如净光影。不属有无之执。如华藏世界也。虽随诸佛了知三世唯是一念而随众生意解分别以种种相种种时种种劫数而修诸行者。明法身智体无时无劫无三世体。为随一切众生业差别。有一切时劫差别。而为众生分别时劫差别而修行诸行。即如说三祇劫及三生一生一念及六十劫等是。菩萨如是十种方便慧起殊胜行。从第六地入第七地。明已前十法是入第七地向。已下名为住。第七地有二十种所入法门。如文自具。此菩萨作是念已下依前料文义。如经自具。

第二一段长行有四十四行经。约分为七段。一尔时解脱月已下至亦能满足有两行半经。明解脱月所问诸地满足一切菩提分法分。二金刚藏菩萨言已下至第十无功用行可有十行经。明答前所问十地已来。诸地解行差别分。三佛子譬如有二世界已下至乃能得过有五行半经。明此地菩萨以愿力故入染净二行。不住其中分。四解脱月菩萨言已下至超过人位有八行半经。明举喻况说此地所行染净二行非净非染分。五佛子菩萨亦复如是已下至得一切尽超过故可有六行经。明七地有功用行八地无功用行分。六佛子此第七地已下至不名无者有三行半经。明此地不名有烦恼不名无烦恼分。七佛子菩萨住此第七地已下至转胜圆满有九行半经。明拔世悉达为大明师分。于此四十四行半经中。从初尔时解脱月问金刚藏菩萨言。佛子菩萨但于此第七地中满足一切菩提分法为诸地中亦能满足者。若以同相门中。总是一箇如来根本普光明大智寂用无碍自体菩提。若望修行者进胜即异相门中总有五十种菩提随行差别。大体总相。但约此十地差别菩提。以为昇进之大体。从此十种地中菩提。总以五种菩提。以为大体。五种菩提者。一空无相菩提。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三大愿能起大智大悲广利众生菩提。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净菩提。五智悲万行圆满无作菩提。夫菩提者。此云觉也。觉者普通众法无过也。云无上者。但一乘非三乘也。

一空无相菩提者。三乘及一乘共得。但以有大悲愿行无大悲愿行及广狭寂用不同大体同归无相。

二普光明无依住智。菩提者。唯一乘非三乘也。一乘菩萨十住之心。初住此智。名住佛所住生如来智慧家故。以此智地进修诸行。随差别智。随差别行。惯习浅深。安立十波罗蜜。五十重昇进阶级。不离初心所得普光明无依住之智地。以智无体时亦无迁依本如是故。非情横有故。此明发心毕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先心难者。得此地难故。如此经云。以践如来普光明地。此经法门以此智为发心修行之地体故。一切种种智海及万行海生在其中。

三大愿能起大智大悲广利众生菩提者。明诸法不自生者即藉大愿而起智成悲故。亦不从他生者。明智之及愿无自性故。不共生者。法无和合故。不无因者。要因愿起智行慈悲故。故云佛种从缘起是故说一乘。以是三乘或滞寂。或但生净土。为无广大愿起智。成满法界虚空界等众生大悲故。或云以愿留惑住于娑婆者。但得法空无相菩提非得普光明智故。如三乘菩萨。虽有愿行。皆忻多劫成佛。不因此教刹那无时。又此八地菩萨无功之智现前。犹恐滞寂。以第八波罗蜜防之。又令亿念本愿故。又十方诸佛以三加七劝发令智不滞寂故。又十回向中有十种起智大愿门故。

四以其大悲能随染净不染净菩提者。明前六地行六波罗蜜得出世。间及世间并出菩提。至此第七地以出世间及世间并出菩提。用入世间。同一切凡夫事业。成大慈悲行。使普贤行得圆满故。虽同俗染以智无染性处世无着故。如莲华处水恒生水中不湿故。又以本愿处世利生以于智体无自贪世乐故。不乐爱慢憍世所荣奢故。又明智体无依无性能随大愿处于俗流不属染净而自在故。此之第七地法门非二乘所及。亦非行六波罗蜜忻厌烦恼菩萨所知。如下文。六通菩萨所不能知。为证漏尽通故。不能随于生死具普贤行满大悲故。为于生死有忻厌有疲劳乐生净土故。

五智悲万行圆满无作菩提者。若以总相同相门中。智体不异。时不异。即十住初心即总具。若以别相门中。十住十行十回向得一分如来同体大智。得一分如来同体之行。得一分如来回向大愿和融悲智圆满之门。从初地至第六地。依前三贤位中之法。长养成就令得出缠。虽有慈悲是愿令一切众生出世之悲。如第七地之悲。恒处世间。如莲华处水不湿。即明生死恒寂即从初发心已来依教而生得信顺非自分法尔而然故今至此第七地。将前出世解脱之心。方始处缠不污。为以创居同俗随悲愿力受生。从三空无作之门。始入世间同缠方便之行。犹有无作有作二种习气。仍在行有开发。是故善财表法善知识号开敷树华。为开敷智树万行之华令如普贤行海故。从兹入缠行华开发。至第八地第十地。悲智圆满任物利生无作方终。至第十一地。所利众生等同法界。随根随时现色身。无生不利。不为而用。不作而应。以普光明智不属方所同众生心任物现形无往来故。为普光明智与一切众生虚妄心是一性体故。故能知一切众生所作业行。随而应现故。经云初地中一切佛法愿求故者。明初地是缘地前三贤位中所安立佛果样式愿成彼故。非自行满故是愿求菩提如因满故。三乘佛果样式。在十地之后。此经佛果行样。在十地之前。乃至初会神天等众。总是第二地离心垢故者。明以上十善法身性戒以净诸妄故。第三地愿转增长得法光明者。明修上二界四禅八定得称理智净明故。得过三界心障碍故。入第九定故。第四地入道故者。明以修三十七品助菩提观令智眼净故。第五地顺世所作故者。明以法界自体无作定门能顺达世间技艺悉能了故。第六地入甚深法门故者。明入智慧方便世间出世间法无不明故。第七地起一切佛法故者。明第七地能入世间学普贤行故。已前诸地虽以普光明智为体。皆有学有解有行有忻上位法门。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皆悉成就。第八地初得智慧无功用。第九地明无功用智说教自在。第十地明无功用中智悲总圆满故。同佛位故。第七地最为殊胜者。下文云功用行满故。明从六地无功用之智慧成有功之万行故。成普贤之行圆满至十地是此位中之果故。明因行难发果行易成故。如水入流任运至海。故何况此行不出海中。此第七远行地同十住中第七住休舍优婆夷行。八万四千那由他众生之行。我皆同之。亦如十行中第七行满足王以自化身示行杀害。亦如十回向中第七回向金刚山西见观世音菩萨。此第七地中行门。一一倣地前之解行样式。地前三位解脱行已周十地之中。蕴功成德。一如地前之果法也。地前果地。上行因。倣地前之果故。不同三乘立佛果在三祇之后也。若修行者善知教意。勿妄解佛心。如正修十住之因时。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五位一时总践。为于智境。智不异时不移。以一法界智印印之古今绝矣。还依六相之义。即但了因圆果无不备故。若望起智达缠。即以初发心住功高。若以大悲先首即第七住第七行第七回向第七地为胜。余皆任运满故。如经云。佛子譬如有二世界。一处杂染一处纯净。是二中间难可得过者。明六地纯净第七地纯染。于此二位滞于染净难可得过。下文云。唯除菩萨有大方便神通愿力。已下如文自明。意明以大悲大智不离此二行教化一切众。生而令究竟成大菩提具一切智智。以加行智显发根本智。以根本智观照力。成差别智。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七地菩萨为是染行为是净行。金刚藏菩萨言。佛子。从初地至第七地所行诸行皆舍。离烦恼业分得平等未名超烦恼行。如轮王喻不离人位非有贫穷困苦所患。举喻如文具明大意。为得第六地中三空妙慧及根本智又加大愿力故。智自在故。不离人位不染世法。能同世事不垢不净故。以智无依恒不受垢。以垢无依不能染净。染净但为大悲缘起方便利生。八地会融功终无功之行一分自在。十地方终。若无七地有行有功无尽大智普贤大悲不可成办。是故净名经。对三乘出缠之种。说尘劳之稠是如来种故。亦说火中生莲华实可为希有。此为已得第六地已前出缠者说也。具缚之徒未可全登此迹余文如经自具诸禅者定也。三昧者无沉掉。三摩钵底者正受。诸法智相应故神通解脱者。以正受诸法智相应即得神通自在。名为解脱。

第三一段长行有七行半经。分为四段。一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净治此地有五行半经。明得十种三昧分。二是菩萨得此三昧已下有一行半经。明得十大三昧超过二乘地分。此应云超过三乘地。为此学三乘人等共译此经。不善知教意。但云超过二乘不云超过三乘。若也但过二乘者。如此经云。一切世间群生类。尠有欲求声闻道。求缘觉者转复少。求大乘者甚希有。求大乘者犹为易。能信此法为甚难。若此地但超过二乘者。此四乘义若为安置。何得一部经义。前后义意不相贯通。只为三乘之种智。迷误显圣旨。后有善达君子。无依此言。应云超过三乘。不可云二乘也。经云菩萨住此地入菩萨善观择三昧者。明此位菩萨入观择诸三昧次第是色界定。是无色界是声闻是缘觉。是三乘定一乘定。善择义三昧者。明善简择世间义出世间义是正义是邪义。最胜慧三昧者。是一乘佛慧故。分别义藏三昧者。是小乘藏是大乘藏是一乘藏。如实分别义三昧者。如实知诸法不妄解故。善住坚固根三昧者。无退转故。智慧神通门三昧者。以此智慧能起种种神通法门故。法界业三昧者。心境动止无不真故。如来胜利三昧者。无心无思智随三世教化众生而无往来之相故种种义藏三昧者。都含万法无不达也。生死涅槃三昧者。明以涅槃常寂灭法而有生死。常以生死以为涅槃二俱无体性故。寂用一真故。无我无人智能随俗利群生故。已下总结。如文自具。

第四段中有十二行半经。约分为五段。一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法忍光明有两行半经。明此地菩萨无量身语意业皆无相行分。二解脱月已下至超过三乘耶可有两行经。是解脱月起问分。三金刚藏菩萨已下至一切三乘所不能及有二行半经。是金刚藏菩萨答所问分。四譬如已下至自力超过有二行半经。明举喻况说分。五一切菩萨已下出过一切三乘之上可有三行经。明此地菩萨是自力过三乘非是初地以来求大法超过故已。上十二行半经。意明此地菩萨无量身语意业自力超过三乘智。外修空但行六度菩萨及声闻缘觉折伏烦恼。现行不生。得变易生死生于他方。或云上方别有十地菩萨净土。如是三乘皆是如来权时。且免麁苦。方便安立非如此教依智发心。即此娑婆便为净国。华藏世界等遍虚空。净秽含容。一尘多刹。无有彼此往来等见。翻经之众未详佛意。误显圣旨云超二乘。后有学徒勿从此失。又明从初地已来至第六地是志求大法及愿力超过非是自力超三乘故。如文自明。

第五一段有九行半经。约分为五段。一佛子菩萨住此地已下至虽行实际而不作证有两行半经。明不住无行常行三业不证涅槃分。二解脱月已下至能入灭定有一行经。是解脱月起问分。三金刚藏菩萨言已下而不作证故可有两行经。明此位及第六地菩萨能入灭定而不作证分。四此菩萨名为成就不可思议已下至行于实际而不作证有两行经。明此位菩萨三业不思议不取证寂灭分。五譬如有人已下两行经。举乘船入海不遭水难喻自第六地已来及七地菩萨入灭定者非。如上界四禅四空息想证灭。亦非如罗汉厌苦修空。随空性灭悲智不生。如大虚空更无所作。乃至经劫不觉。头上系鼓不复闻。亦有化火自焚。入变易生死。亦非如缘觉观十二缘空。顺空想灭悲智不生。亦非如权教菩萨修六度。麁识已无细识犹在。随愿力故生于净土。或云报土在于色界已上。出过三界之身。为心有依止。净业为缘。所有生处还有依止。如此一乘中十住第六住中心。如海幢比丘。于经行道侧结跏趺坐。离出入息。随其身分对现色身。起化如云遍周刹海。此约根本普光明智自体寂用无限法界之门。不同三乘皆有业果报生依止处所。设为化事皆有分限。如此十地第六地。即以守护一切增长威力。明已能守护心城。非定乱所摄。所行世事是同事所须非自业有故。七地是有用有开发如前三空而起行故。是故善财此位中知识号开敷树华。明三空恒开发行华也。是故从第六地已来能入灭定。即十住第六住。以海幢比丘为样。自十行十回向十地十一地。每第六心总例然。设不入定者。即但明十住海幢为体。余后是海幢中大用。余意如经自明。已上一段明不证涅槃门。

第六佛子此菩萨得如是三昧已下一段有十一行经。以灭定方便起十种示现出过于世不舍乐法之心分。如经云。虽随顺佛智而示现入声闻辟支佛地者。明二乘人得果之后。厌患其所受父母分段胎生之身。自化其火自焚其身。入变易生死身。余如文自明。下文天者。已上欲界色界无色界天龙者。是世间诸龙。夜叉者。此云苦活。或曰祠察。或云捷疾。乾闼婆者。此曰食香。或曰寻香。神设乐求食。阿修罗者。此是天趣所摄。此云无天妙乐。迦楼罗者。此云悲苦声。以食龙在嗉中由活。有悲苦声。亦为宝翅鸟。紧那罗者此曰疑神。头上有角人见生疑。为人耶。为非人耶。摩睺罗者。此云胸腹行此是诸畜。是同龙辈。古云大蟒神人及非人。非人是鬼类。帝释此云能主。梵天王是初禅王。梵者净也。以过欲界名为净王明此位菩萨能遍同其类引之修学菩提福智而无乐着故。云不舍乐法之心。余如文自具。又明自忻后地未满须当勤心乐法也。

第七一段有二十九行半经。约分为六段。一佛子菩萨成就如是已下至余庄严具所不能及有十二行经。明此远行地得见多佛及供养闻法转增胜分。二菩萨住此第七地已下至一切众生诸惑泥潦有五行半经。明三乘之所不及分。三此菩萨十波罗蜜中已下至第七远行地有两行半经。明此地所修行门分。四菩萨住此地已下至一切智依止者有四行半经。明此位菩萨受职堪为众生依止求智分。五此菩萨若发勤精进已下有四行半经。明此菩萨以自精进力及愿所得法门三昧眷属之量分。六说颂中一段有四十二行颂。重明前法。如文自具。如鍊真金转明净喻。第六地已前但明鍊冶磨莹转令转明净者。为加戒定慧四念观十二缘观等净治智地今此地善入世间方便示现种种众生行皆能同事教化众生故。明以种种众妙宝间错庄严。明以净妙之智严种种众行。而庄严智地。互相显发更增明净。意明此地以普光明智。用严万行。以世间利益众生之行。起智用自在。彰智更明故。智不对万行而行者。智无大用。即三乘是也。万行不得智而行者。即有限碍。即人天外道善行故。余文如经自具。

新华严经论卷第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