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璎珞经卷第六(一名现在报)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无量迳品第十八
佛告善男子、善女人:「奉持修习三禅行者,便获具足诸善功德,游诸佛国供养承事诸佛世尊。」
尔时,世尊在大众中便说斯偈:
「过去恒沙佛, 皆由三禅法,
无相不愿法, 乃应圣律行。
三禅根本法, 自致得泥洹,
正使无量诵, 未能尽其法。
若使一士夫, 住寿无量劫,
于中欲宣说, 不尽三禅本。
自观过去识, 非意所能宣。
未来识亦然, 非有非无识,
无形不可见, 然种生死病,
思惟九地法, 后乃得觉寣。
梵行清净法, 拥护如来教,
欲一一分别, 未畅如来身。
三世无等尊, 破有诸欲网,
牵连诸缚着, 永尽而无余。
观世诸有变, 生生不常停,
况欲知识本, 现身六窠窟。
本我不造有, 染有乃生垢,
皆由三禅法, 乃坐道树下。
若有族姓子, 施心欲量计,
分别如来身, 来悉如毫毛。
过去诸法界, 一一不思议,
斯由此三禅, 乃得称名号。
若欲计识本, 分别非有法,
所趣无数变, 乃应三禅行。
我生既自安, 亦能安众人,
然人思想多, 我导引使知。
我从本等定, 行观觉三禅,
非有地识想, 超越过去行。
生本从我人, 流转趣五道,
能尽一生垢, 乃谓应三禅。
究竟有三法, 审鉴本染要,
二为现在慧, 道观是谓三。
能尽此义趣, 三禅无量行,
此亦不可思, 究尽三法行。
又知恩爱本, 渐渐转入定,
既自从师受, 后乃成道觉。
或现三千世, 如人掌观珠,
一一入净观, 洗浴诸尘劳。
若人图度定, 欲以斗斛量,
虽可建此心, 岂当有此理?
心念无边涯, 生生无有息,
如水趣于海, 不见有增减。
况人欲得量, 心之本根原,
欲寻心所念, 岂当有此理?
圣人所以降, 示现出于世,
故欲量度空, 令知斛斗量。
分别念生生, 前后及中间,
一一悉能知, 断种生死本。
人心非一类, 造行若干种,
自坠堕本际, 遂自陷于渊。
过去诸恒沙, 诸法悉同等,
皆由三禅行, 得成无上道。
将来诸如来, 亦当执此行,
安处诸众生, 俱同成道觉。
如我今成佛, 王此诸世界,
亦由三世慧, 得成无上道。」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便告善男子、善女人:「过去无数恒沙劫中有佛出现,名曰见无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世尊,亦于此处成佛。时有国王名曰吉满,于此治化,人民炽盛、五穀丰熟,七宝成就。所谓七宝者:珠宝、轮宝、玉女宝、马宝、象宝、典藏宝、典兵宝。复有千子,多伎勇捍六艺备具。尔时,吉满大王年既衰末,欲舍王位,从彼如来、至真、等正觉净修梵行,即授王位与第一太子,便诣见无佛所,求修梵行,追寻彼佛十二年中修此三禅,时犹未解一句之义。复从彼佛去世已来,中间二十大劫无佛,后有佛出,复诣彼佛修于梵行,如是经历十二亿那术诸佛,一一诸佛所净修梵行。复从彼来供养无数诸佛,久久后乃遇光明如来、至真、等正觉,从彼受三禅慧,至今方乃得之。」
佛告诸来会者:「尔时,吉满国王者岂异人乎?莫造斯观。何以故?尔时吉满国王,今我释迦文佛、如来、至真、等正觉是。从彼已来,今乃获此三禅本行,自致成佛坐于道场。」
尔时,世尊复说颂曰:
「念我积功德, 经历无数佛,
遭遇诸尘劳, 未能自拔济。
其间复供养, 恒沙无数佛,
妻子国财施, 未获此三法。
后遇光明尊, 始得此尊慧,
其间修净行, 始寤三禅法。
澹然无忧畏, 无生无染污,
众相自严饰, 故号人中尊。
由我平等慧, 不起众想着,
化此天世人, 典领三界尊。」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时座上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正真道意。复有诸天、世人随所念道各自成就。
尔时,有菩萨名曰净,白佛言:「夫转轮圣王典四天下,便能具足七宝,然后乃名为转轮圣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有七法度无极,然后乃名为至真、等正觉。今问如来!七法为有形?为无形?」
佛言:「止止!族姓子!吾今解汝机辩。如族姓子所问,如来七法则无有形。何以故?此法甚深不可穷尽,但为众生故现有穷尽,然此七法无有穷尽。」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转轮七宝复有形耶?无有形耶?」
佛言:「亦有形有情,亦有形亦无情。云何有形有情?玉女宝、象宝、马宝、典藏宝、典兵宝,是为有形有情。云何有形无情?轮宝、珠宝,是为有形无情。」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如转轮圣王在天之坐,意有所念寻念即至,尔时有形有情王念便至,为有情而至?无情而至?」
佛言:「此虽有情王念便至,非彼知王意至。」
净菩萨白佛言:「彼虽有情,何异轮宝、珠宝乎?」
佛言:「云何?族姓子!轮宝、珠宝亦由念至,然此二者,有音响言教不乎?」
净菩萨言:「无有言教。」
佛言:「如是,族姓子!虽有情以念故则至,不取言教。」
净菩萨复白佛言:「云何?世尊!若转轮圣王心念便至,欲使轮宝、珠宝有言教者得不乎?」
佛言:「得。何以故?转轮王威力使然,便有言教。」
净菩萨言:「转轮圣王非通非感,云何使无情而有言教?」
佛言:「转轮圣王得世俗通,能使世物如念所应,但未能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
净菩萨复言:「云何使有情之物令至无情?」
佛言:「族姓子!今当为汝一一分别,有情之物令至无情,无情之物令至有情。善思念之,今当为汝说。如转轮圣王观彼有形有情众生,爱而乐者未能舍离,欲使永存终无变易。自念己身受王圣位,但覩其福不覩磨灭,是谓无形之物欲使有情。如善男子、善女人已成道迹,恒自思惟:『我今舍故不复爱乐,欲灭此形无染于识。』是谓有形而灭于情。」
佛言:「族姓子!如四法界,一法界增、诸界有损,诸界悉增、一界有损,此由有情而增,不由无情而增。」
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言,我今当说有情至无情,无情至有情;今如来但说有情至无情,不闻如来说无情至有情。」
佛言:「善哉,善哉!族姓子!今发汝问者皆佛威神。我今反问汝,当一一报我。云何?族姓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在学地成就学法七无漏观,是时复有凡夫过去当来现在心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云何?族姓子!如今无学修九清净道,尔时复有七无漏观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复言:「族姓子!不退转菩萨得虚空观修十六圣行,尔时无学修九清净道不乎?」
答曰:「不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云何?族姓子!如今八住菩萨得佛形相、获三十二圣谛,尔时复有九清净道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尔时复有三十二圣谛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问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如今如来、至真、等正觉,最后降伏十四诸尘垢,尔时复有三禅行不乎?」
答曰:「无也。世尊!」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是谓无情于有情。」
佛复告净菩萨:「今已为汝说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便能具足如来道教,上菩萨位进趣道场,犹如月光众星中明,普曜一切莫不蒙照。菩萨摩诃萨具此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便能具足如来圣行,身黄金色众德巍巍,犹紫磨金山,众智自在。」
尔时,净菩萨白佛言:「世尊!今日如来、至真、等正觉,有情于无情耶?无情于有情耶?」
尔时,世尊闻净菩萨问此义已,便放身支节光明,普照无量诸佛刹土,尽令金色。还摄光明,便告净菩萨曰:「善哉,善哉!族姓子!今以无相之法而问如来此义。如来、至真、等正觉已过九地故,有情于无情至成得佛乃至道场,是谓无情于有情。何以故?皆由众生有想着故。」
尔时,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以众生故无情于有情,如来今日未离耶?」
佛言:「已离,虽处亦不染。」
又问:「云何?世尊!如来别情乃使无情于有情,唯有无情于有情耶?」
佛言:「族姓子!如来无复别情,更有无情于有情;但以第一义故,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复问:「云何于无情?云何于有情?」
佛言:「族姓子!我无辟支佛阿罗汉心,然有慈悲喜护,是谓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言:「如来今日无情于有情,颇有无情于无情乎?」
佛言:「有。」
净菩萨问曰:「何者是?」
佛言:「我今心灭託在无为,是谓无情于无情。」
净菩萨问曰:「无为亦有情,无情亦有情,名假号耶?云何?世尊言我今心灭託在无为?」
佛言:「族姓子!如是如是。如汝所言,一切诸法皆悉假号,是亦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
净菩萨复白佛言:「如世尊所说,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云何于假号法中,复说无情于有情,有情于无情?」
佛言:「云何?族姓子!我今当以第一义问汝,汝当以一一报我。汝今有情耶?无情耶?」
答曰:「有情。」
佛言:「汝情何所立?」
答曰:「立于无情。」
佛言:「汝今有情,云何立于无情?」
答曰:「舍有趣无,故立于无情。」
佛言:「无情既无,为何所立?」
答曰:「立无所立。」
佛言:「汝今用何等法立无所立?」
答曰:「我今不见有情、不见无情,故立无所立。」
佛言:「族姓子!汝言一切诸法假号。云何于假号法中,说有情于无情,说无情于有情?若当尔者,诸法乱、诸法不定、诸法无常;汝今复说,亦不有情亦不无情,故立无所立。」
尔时,净菩萨默然不报。佛言:「族姓子!汝观何等义默然不报?」
净菩萨言:「我观第一义中无言无说,故默然耳。」
佛言:「如是如是。族姓子!一切诸法皆悉假号,于假号法中非真非有,以染污心故众生不达,各自称说此是泥洹、此是生死;以第一义清净观者,亦无泥洹亦无生死。」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一切诸法界, 本无无所有,
生死不达观, 谓为法自尔。
经历三世俗, 进求菩萨道,
退转如恒沙, 岂有达本无?
十力哀现世, 愍念群品等,
为演假号法, 令知至道明。
解脱无等侣, 速疾演法音,
无量众生类, 充以法甘露。
大道无形像, 非有情无情,
但生染污心, 不获三禅本。
若欲修习本, 清净七无漏,
宣畅九净地, 是谓趣道门。
初欲趣道场, 系着十四心,
得佛乃当灭, 然后成道果。
十六诸圣谛, 菩萨诸法印,
授莂甘露慧, 因号为如来。
三十二法本, 菩萨神通慧,
消灭三世患, 渐至于泥洹。
夫欲求佛道, 庄严佛刹土,
声遍十方世, 修禅乃得获。
无漏三禅行, 诸佛深奥藏,
为众生立誓, 为说无死法。
行尽不造行, 果亦无果报,
道从平等慧, 心一无邪念。
四信如来宝, 六种为世尘,
七觉清净鬘, 八道具乃成。
世俗五通道, 如鸟逝虚空,
係命在地大, 不免生死难。
六通大乘道, 游戏虚空渊,
至竟不退转, 斯安非有余。
慧观达清净, 悉照闇冥中,
无着亦不染, 故号为天尊。
道生不自生, 因缘乃有道,
法法不自知, 虚寂何为道?
人本处生死, 流浪不自觉,
精进不懈怠, 渐渐应圣律。
心珠素自明, 不假外光明,
日月有五翳, 何能有所照?
佛本行清净, 心慧无瑕尘,
自济复济彼, 所至无罣碍。
能断诸悕望, 蠲除诸缚着,
照以诸法光, 莫知愚冥闇。
泥洹性清净, 不见有往还,
深微不可覩, 澹然不变易。
入禅一定意, 感动诸十方,
神足道力强, 八等不亏损。
所以发弘誓, 雨泪愍众生,
咸念代受苦, 此为实奇特。
人不计无常, 贪着三界荣,
如风吹落叶, 流转随所趣。
虚空无边际, 道行亦无边,
空报以音响, 虚寂无根本。
人本出母胎, 随行染五趣,
善恶追人形, 如影随其身。
若能灭五阴, 神识还归空,
不复生老死, 是处实快乐。
若知诸佛藏, 深奥不可覩,
越界超三世, 顾眄生死岸。
本我为愚惑, 入此然炽镬,
今得离此灾, 游戏清净渊。
我今虽免苦, 自离彼不离,
独善非弘誓, 何必取灭度?
复来还现生, 权化处尘劳,
旷济无有涯, 不厌劫数期。
日度如恒沙, 如己无等侣,
不计如毫釐, 宣畅自功勳,
不念度者近, 未度者为远,
心识澹然一, 至竟无罣碍。
色相是身具, 容好无双比,
诸根遂纯熟, 乃至为大憙。
利根具足行, 觉寤犹复渐,
会值愚痴者, 此乃甚为难。
菩萨入定意, 不念有无想,
独步无所畏, 德过诸山岳。
行者有五品, 进退中间法,
立志如安明, 心坚不可动。
六度大神慧, 神足通往来,
法界无三念, 故能转法轮。
本积无量善, 自致仁中圣,
道等无三本, 心计内外净。
性行有若干, 行法无有异,
但为世辩者, 分别有差品。
过行有累劫, 未曾起想念,
故游心无疆, 虚空无有滞。
地为至诚本, 能忍秽不秽,
慧心所含容, 不见度不度。
圣人行甚奇, 能忍此众苦,
亿劫行功德, 乃成一法本。
三定空无相, 无愿行诸法,
众智十力慧, 超越无生处。
本修音响慧, 八声甚净妙,
分别五阴行, 蠲除思想贪。
沉湮生死本, 不求出要路,
三本不舍本, 乃出于道要。
自识宿命通, 法身不思议,
坏有成无等, 是力不可沮。
虚空无量界, 非一非二三,
随行本誓愿, 净修众妙道。
生死滓浊法, 愚士所贪乐,
慧观无染着, 永除愚惑法。
菩萨乐寂静, 思惟无量法,
现在不生灭, 非有非不有。
自识宿命智, 观本生死根,
如人临江海, 尔乃战慄惧。
弘誓度无极, 平正道地行,
坐卧入深藏, 常离秽污行。
地水火风空, 神识猗着住,
欲求禅窟处, 不知神识趣。
人亦信复然, 因缘共合会,
识离四大空, 不知各所趣。
法海无有涯, 受入内外尘,
本性自清净, 不识别污染。
大道本无法, 观法内外净,
不念去来今, 世智无等双。
晓众一切音, 有量无量法,
劫数磨灭法, 岂有常存者?
能断众生厄, 永离四魔地,
贪嫉本无性, 尔乃应净观。
本坐树王下, 初夜中亦然,
一心一意止, 定意无复乱。
七日体不倾, 咸察三世法,
灭一无复一, 从是乃觉寤。
今既得成佛, 愍念未度者,
兴转无上法, 在于鹿野苑。
先说四明慧, 苦习尽道慧,
为未觉寤者, 三说乃成就。
一切无量众, 初闻甘露法,
皆得无生心, 无复有生灭。
虽现于此生, 神游无量界,
在在转法轮, 处处现变化。
于此现作佛, 十月处母胎,
圣人无尘垢, 不耽在五欲。
是故精进学, 念离有无识,
体性行自然, 不毁于法界。
过者不可量, 来者亦无尽,
现在复变易, 神识为所在。
识为生死本, 流浪无穷已,
欲至无为岸, 三禅为第一。
愿得无色法, 染以无形服,
于无自娱乐, 不愿处三有。
念我本牢誓, 为本际众生,
故复随俗人, 不阙弘誓心。
菩萨行三本, 互有胜负心,
我今乃自达, 为精进中最。
如来所现变, 无有能思量,
或处岩石间, 寂默无言说。
分别内六尘, 无我无人想,
外法亦当尔, 常想非常想。
吾从初发意, 立行不为己,
今虽得先寤, 岂不为余者?
所以力勤学, 恐负本所愿,
故度未度者, 是谓如来誓。
佛本初发愿, 不念劫数难,
虽处于尘欲, 此苦亦不久。
正法本无一, 差品有三号,
道如日月照, 无有高下心。
一智及一慧, 本从一愿成,
我今不舍一, 故号第一尊。
二观从一法, 从念过三苦,
本无苦境界, 法身自分别。
菩萨执权慧, 教人无法想,
真人意常净, 不念起无起。
恒以大慈心, 不念众生阙,
由是自璎珞, 法义具足慧。
道本自无我, 此出众生口,
不可为众生, 说本自无我。
今当说有行, 渐令见道迹,
令知无常想, 久当自觉寤。
在世修圣行, 终不失义本,
不以文字故, 显现于世人。
从诸佛受教, 游戏诸定意,
人中神龙步, 获四无所畏。
如来别有谛, 一一不思议,
无猗无所染, 故号人中尊。
凡人学世典, 齐可至无想,
不如一句义, 不与生死处。」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云何?族姓子!审解此义有情无情不乎?」
答曰:「如是。世尊!实无等伦。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讽诵受持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义者,便能具足一切诸法。何以故?诸佛世尊一切贤圣皆由此义而得成佛。自今已后,我等善男子、善女人,皆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有情于无情、无情于有情者。何以故?如我所观如来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佛,皆由此义而得成就,我等亦当逮此法义。」
尔时,有菩萨名曰无观,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白佛言:「世尊!我等八人于此贤劫中,当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是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福。云何为十?一者、得无形相法;二者、深入法藏;三者辩才第一;四者、得无量法;五者、获捷疾智;六者、不舍弘誓心;七者、定意自在;八者、逆知众生念;九者、立无生心;十者、行本自然。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句义者,便当获十功德。若使三千大千刹土满中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成就得菩萨道,故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讽诵此一句义。何以故?诸善功德皆由是生。」
尔时,世尊告净菩萨:「云何?族姓子!令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释提桓因,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立信善男子、善女人修三禅本,其功德福甚多甚多。」
佛言:「云何?族姓子!若三千大千刹土众生尽为梵天,一一梵天神德无量,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一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不可以譬喻为比。」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善男子、善女人已在一地得菩萨号,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二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二地三禅行非一地所能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二地菩萨皆令成就,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三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三地菩萨非二地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三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四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四地三禅非三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四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五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五地三禅非四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五地菩萨摩诃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六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六地三禅非五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六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七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七地三禅非六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若七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八地菩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八地三禅非七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九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十地菩萨摩诃萨修三禅行,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何以故?十地三禅非九地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十地菩萨具足三禅,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一生补处菩萨摩诃萨。何以故?一生补处三禅非十住三禅所及。」
佛复告净菩萨曰:「云何?族姓子!一生补处菩萨修三禅行,遍满三千大千世界。云何?族姓子!其功德福宁为多不?」
净菩萨白佛言:「甚多甚多。世尊!」
佛言:「故不如如来、至真、等正觉须臾之间念三禅得其功德,其功德福不可称量。一切诸佛世尊由是三禅,而得具足一切诸法。」
尔时,世尊便说斯偈:
「三禅诸佛母, 出生一切法,
拔济众生苦, 得为人中尊。
十地菩萨种, 所获禅不同,
本慧无若干, 息心为第一。
现在十六法, 于中自娱乐,
不猗三毒本, 乃应十句义。
超越无量界, 不失本观行,
度脱诸众生, 是谓三禅行。
诸法如梦幻, 非有非不有,
尽化一切类, 是谓三禅行。
虽未在十地, 能施作佛事,
能现种种变, 是谓三禅行。
无等十二轮, 畅演本无行,
受入诸根本, 是谓三禅行。
生死无有量, 不滞三有道,
识神自然转, 是谓三禅行。
人既知非常, 不着世荣宠,
真人断彼此, 是谓三禅行。
有情非有情, 无情亦复然,
道行过三界, 是谓三禅行。
生死本无兆, 因缘有诸法,
彼彼不相知, 是谓三禅行。
慈愍普育养, 不着身想本,
法性无高下, 是谓三禅行。
菩萨根本行, 惟空无相愿,
得趣泥洹门, 是谓三禅行。
道从四等心, 弘誓不可动,
十慧超众道, 是谓三禅行。
具檀度无极, 拯济下劣人,
随所充其念, 是谓三禅行。
守戒无所犯, 如护吉祥瓶,
念念不杂想, 是谓三禅行。
忍辱行之本, 受对心不变,
无想如虚空, 是谓三禅行。
无数劫精进, 终不怀懈怠,
教训众生类, 是谓三禅行。
正受三禅行, 一意念不变,
感动十方界, 是谓三禅行。
智慧大海渊, 平等无有二,
蠲除诸妄想, 是谓三禅行。
善权无方法, 变现无有量,
不计有贵贱, 是谓三禅行。」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百千亿众生皆发无上心,得三禅行。
◎
◎菩萨璎珞经随行品第十九
尔时,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摩休勒、人与非人,及诸菩萨摩诃萨,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自生念:「我等欲观如来神智变化无量,游诸世界还复故处无觉知者。」
时有梵天名曰尊复尊,从他方佛刹来,行过三禅无所复畏,即从座起,偏露右臂,叉手长跪,而作颂曰:
「天尊三达智, 悉观三世本,
断惑去狐疑, 为现神智道。
如尔性自然, 行过超三有,
菩萨璎珞慧, 为总何等行?
道树诸法本, 无生心第一,
自寤无师受, 为随何行得?
超越下劣地, 上慕菩萨道,
宣畅四要法, 梵行清净本。
天世众生类, 念念各不同,
灭想令不起, 何由而得成?
法界本自空, 受慧有若干,
一行得作佛, 复由何等办?
生死十二海, 流转尚不停,
佛慧无边际, 寻究而度之。
道本从一相, 断灭无所生,
观外身尘劳, 内法亦复然。
来处去此远, 愿乐欲闻法,
唯尊一一演, 永令无尘湮。」
尔时,世尊告尊复尊曰:「善哉,善哉!族姓子!能于如来前而问斯义,今当以偈一一分别。
「本从无数世, 亲近善知识,
不见本末空, 是谓随行得。
思惟无量法, 分别本末空,
道果不染污, 是谓随行得。
所念不处邪, 不离正法本,
一相本自寂, 是谓随行得。
十力王三千, 永度彼此岸,
修行本无法, 消灭五阴苦,
慧明所照处, 上彻空无际,
善化随本教, 是谓随行得。
空性澹然安, 无愿相亦然,
三定等有伴, 是谓随行得。
当其入定时, 诸法无所有,
舍身染一身, 是谓随行得。
诸佛法不异, 分别随其人,
过去已灭行, 岂复有根兆?
人智所修习, 守信为权法,
自灭吾我想, 是谓随行得。
从久远以来, 众生染着有,
有竟不自知, 岂识无想法?
但为大圣人, 分别随其类,
导引以正要, 是谓随行得。
劫数亦不难, 令可如弹指,
难寤痴惑人, 就善乃为难,
一身复一身, 经历亿万姟,
愍以无念想, 不度终不舍,
行本由自然, 利钝各有品,
今蒙大光明, 是谓随行得。
本我自造行, 今复受其报,
行尽无三界, 独立无所猗,
人想众常想, 非是圣律教,
能舍彼此想, 是谓随行得。
计身本自无, 况有识神念?
愚惑众生类, 初不能舍离,
道忍有五行, 初念中亦然,
思惟不净观, 是谓随行得。
身净无瑕垢, 终不造邪业,
所以口真诚, 由本无欺故,
道润所及处, 辄得有所济,
由前有麁澁, 岂怨润不及?
弘誓恒平等, 不念麁以细,
行等无彼此, 是谓随行得。
人知超其难, 自守无他念,
自济复济彼, 是谓随行得。
如人视五色, 自起其识想,
痛阴由是滋, 不离大灾患。
识法不可见, 缘生若干念,
一生复一灭, 欲免甚为难。
道慧有五相, 分别成败法,
行尽无窠窟, 时识竟所在。
一形受一形, 身身不磨灭,
夫欲伐其树, 欲尽勿舍根。
识根为蔓莚, 所至无有碍,
力士诸仙道, 谁能寻其本?
唯有三界尊, 能摄使不逸,
烧以智慧火, 莫知闇冥处。
无明众行灾, 抑遏善根本。
洗以八解水, 除垢无尘堙。
生死往来苦, 今世就后世,
咄嗟此苦恼! 非圣孰能济?
诸天受福堂, 四梵亦复然,
行由清净果, 德为人中上。
思惟古昔来, 本无三恶趣,
本造今自受, 何为复有疑?
若使诸世尊, 不显曜道教,
便于如来所, 可讥说其过。
吾亦愍念汝, 受生不达本,
如此众生类, 不受圣训教。
过佛无有量, 汝由不覩闻,
将来恒沙佛, 岂从得蒙济?
人心霍然寤, 不待劫数期,
一闻便成佛, 不历诸法界。
但念群品党, 不殷勤于道,
所以自坠落, 永处五道渊。
如鸟飞虚空, 凭翅乃得逝,
人无止观定, 何由获空慧?
生死无限齐, 道力过百行,
染以无形服, 自致道果成。
五阴本无形, 为作形色相,
德过诸释梵, 为说无相法。
行人观外色, 内识往分别,
彼色非我造, 我心自往染。
色本非我本, 色性竟有无,
计我识亦尔, 本从何所生?
尔乃自觉悟, 外色自空寂,
内识亦复尔, 澹然本无生。
人念非常空, 自观身本法,
尔乃得至彼, 永处无为岸。
本受五阴身, 欲脱未能离,
受胎是大患, 未离有何益?
五分法身具, 戒定慧解成,
熏以道德香, 蠲除世臭秽。
人解修明慧, 亿劫不懈怠,
众德自然具, 故号无等伦。
戾意随习俗, 处尊不为憍,
随行从高下, 令立永处安。
或入三涂苦, 为现权慧智,
外如代受苦, 内心无所染。
吾昔无数世, 修行菩萨道,
以获尽信忍, 行过二住地。
尔时诸佛集, 普从十方来,
为一下劣故, 欲令免无救。
诸佛各伸手, 障令不至罪,
罪力难可蔽, 攘手牵入狱。
诸佛寻其后, 复到地狱中,
欲救彼罪人, 令离众苦恼。
如来神智力, 身放大光明,
普曜地狱中, 晃若同一色。
罪人见光明, 无复身痛想,
皆悉蒙光明, 得离地狱难。
唯彼一众生, 诸佛不能救,
五逆不慎行, 乃致是苦恼。
吾从是以来, 进行不懈怠,
不以生死苦, 中有变悔心。
今既得成佛, 号字释迦文,
坏败五阴身, 众德普备具。
受罪无终竟, 不识善根原,
行尽超众德, 乃应虚空性。
恐今亦当有, 受罪无救者,
非神力所能, 制住令不往。
空性虽清净, 行满乃得具,
神足五通法, 未能离此恼。
五阴各有性, 所造非一品,
忍智度无极, 行具乃得成。
道生诸法本, 滋长无有法,
立志如安明, 终不可沮坏。
譬如有士夫, 为空施畔齐,
此由冀可得, 欲免罪甚难。
七宝诸宫室, 象马国财宝,
斯尽如幻化, 暂有不常停。
转轮圣王位, 统领四天下,
是亦磨灭法, 无常不久存。
如彼修行人, 分别色根原,
解知本自尔, 是谓成色阴。
身痛有百八, 内外中间法,
知痛所出生, 是应痛阴法,
想如野马游, 坏有无所有,
抑制想不生, 是谓应想阴。
三行成三法, 灭三乃应三,
拔断三毒根, 不染三世有。
五法已成具, 不受识无识,
无内外六尘, 是谓为识阴。
执四方便道, 乘四无畏慧,
超四道果证, 故应四聚要。
生死海无疆, 旷大无边涯,
乘六神足道, 乃得游其渊。
愍念愚惑种, 忨习不舍离,
形如芭蕉树, 有皮里无实。
我今树王下, 璎珞诸道品,
功勳超百亿, 世雄尊第一。
今日无等伦, 现生于五浊,
不为尘垢染, 如莲华无着。
当守护其心, 不为尘劳惑,
内以八正觉, 璎珞身心法,
外以诸相好, 庄严诸国土,
明慧修二观, 相好自严饰。
本从四大成, 成败无所有,
前念非后念, 新新成尘劳。
施心于一切, 高下无所逆,
内具度无极, 无猗无所处。
守戒常一心, 观彼无所犯,
拥护众道德, 不阙戒性行。
三地有十法, 无形不可见,
权诈入生死, 示现世径路。
生世众苦患, 忧畏无数变,
圣人能往来, 不以此为危。
大道本无形, 非有无生慧,
相相度无极, 而自璎珞身。
眼视上下眴, 远覩无有疆,
修净度无极, 获此无碍报。
脚跟细平正, 修治大圣座,
今获无垢报, 具道度无极。
[蹲-酋+(十/田/ㄙ)]如布重金, 亦不受尘水,
举足如旋风, 机关无触碍。
心华不着尘, 内悦色外发,
皆由忍辱报, 故号度无极。
执心如金刚, 演布道地法,
知过无量世, 具足无碍度。
口演八种音, 悉布诸言教,
至诚不染有, 是谓不欺度。
道由三观想, 能逮平等慧,
心不着是非, 应于无生度。
初发弘誓心, 不为少许人,
自然成道觉, 是名具空度。
神足游佛土, 身心无限碍,
一意无移易, 神足度无极。
本由色堕有, 知色非有常,
今受此色身, 众好度无极。
痛法有内外, 非苦非有乐,
蠲除内外法, 无行度无极。
五根有五法, 要由十八持,
分别除去五, 无报度无极。
守护身口意, 摄令无放逸,
净响普照曜, 八道度无极。
不猗三觉观, 亦无生起灭,
息意不复生, 无言度无极。
清净如莲华, 博闻无所染,
常训化众生, 净教度无极。
平等无二想, 不怀偏局心,
如日照虚空, 慧观度无极。
仁智不可量, 无生不可见,
施心无量慧, 道智度无极。
观三千世界, 起灭无所有,
善觉寤一切, 无想度无极。
知生本无主, 因缘生诸法,
成就有无道, 平等度无极。
总持无碍道, 解脱成就慧,
分别无我想, 空净度无极。
生死有五难, 染着世俗尘,
游空无量境, 权智度无极。
已脱生死缚, 游戏解脱中,
清净无乱想, 果报度无极。
在世现苦行, 执心如金刚,
已超三有道, 自然度无极。
或在虚空界, 念法无乱想,
如空有所容, 无形度无极。
快哉无生道, 永断诸尘劳,
不见有往来, 无行度无极。
神足有四事, 恒游十方刹,
身心俱虚寂, 明慧度无极。
本从平等心, 一意无所染,
心超无量界, 微妙度无极。
观了生世苦, 一相无所起,
道心不可转, 金刚度无极。
无学修梵行, 超越九次第,
行尽不炽然, 璎珞度无极。
道从三慧观, 分别定意行,
自息心不起, 无量度无极。
济拔四恶道, 越次不受证,
自然灭无明, 等分度无极。
道教实微妙, 精进不可踰,
平等无二法, 众行度无极。
生世众苦难, 常习无上道,
不见有无迹, 众想度无极。
生死多限碍, 不覩智慧光,
道力以宣畅, 积行度无极。
成就九禅法, 不染世俗智,
一一分别想, 戒训度无极。
所以显现法, 愍念一切人,
不见度无度, 寂意度无极。
游至无量界, 承事诸贤圣,
受教不忽忘, 总持度无极。
复能现变化, 感动诸佛刹,
亦不自贡高, 灭意度无极。
追念过去世, 普修菩萨道,
不着内诸漏, 观行度无极。
修治诸佛土, 清净无瑕垢,
度脱无量人, 法界度无极。
众生根无量, 身体极清净,
内外不染有, 了法度无极。
知生不足贪, 权现无有方,
不生众想念, 无等度无极。
身法若干种, 亦不生尘垢,
庄严身体相, 功德度无极。
从无央数劫, 积累修法本,
积累不为己, 神通度无极。
六情不着有, 分别无量慧,
得过虚空际, 一心度无极。
生在人中难, 受身无有量,
眼不着外色, 无念度无极。
执意无贪着, 生生亦不息,
自灭内众行, 空观度无极。
无畏无所着, 不见内外法,
道意无若干, 神智度无极。
佛身本自净, 不为尘垢染,
智达过百劫, 无心度无极。
前心非今心, 生生而不绝,
一意无所起, 大智度无极。
亿百千众生, 度亦不见度,
心念无非邪, 娱乐度无极。
行尽受苦证, 达知三世本,
不有小乘意, 本末度无极。
于苦不念苦, 了知四非常,
尽生更无身, 圣谛度无极。
本从无量佛, 受决当作佛,
亦不自欢庆, 等施度无极。
心本不思议, 德超无有量,
分别有无观, 静寂度无极。
五道众苦原, 不生清白法,
八等过道行, 现身度无极。
人体本无法, 不见法界相,
上智过百行, 无畏度无极。
一心一念顷, 受证无有难,
永离诸漏法, 大圣度无极。
本末永自离, 亦不见吾我,
神力如虚空, 知足度无极。
自摄持威仪, 不着诸相好,
自守无所犯, 亲近度无极。
吾从无数世, 供养诸世尊,
不毁诸法界, 无愿度无极。
亦不有悕望, 侥倖于诸法,
非有无所生, 积行度无极。
不念彼此岸, 超越生死海,
究尽一切根, 无尽度无极。
十六不思议, 亦名十六慧,
从苦至无法, 无着度无极。
生死无有底, 或出或隐没,
尽能观了知, 性空度无极。
身法三十二, 污染不净行,
一一能分别, 无着度无极。
眼识有内外, 不受外身入,
无畏无所动, 慈心度无极。
如我坐佛树, 庄严金刚座,
降魔无所畏, 大慈度无极。
愍念众生类, 度人不见度,
旷济无有疆, 自离度无极。
过去不复生, 不染当来尘,
慧心无内外, 无疑度无极。
内外阴持入, 不生诸尘垢,
守一不放逸, 神足度无极。
眼不着外色, 舌亦复知味,
除去贪着想, 无形度无极。
分别菩萨心, 净观无所着,
道从平等慧, 威仪度无极。
自识宿命智, 知本所从来,
不复兴想念, 现生度无极。
智者在世化, 尽苦无有余,
拔断生死本, 苦行度无极。
愍过慈母育, 慧普无高下,
内不自见身, 无贪度无极。
德游无量境, 无有觉知者,
亦不自称叹, 法身度无极。
复从诸佛受, 空慧无量法,
自然尽苦际, 不起度无极。
道从平等慧, 不染三有想,
从是获神足, 无我度无极。
凡夫缚着四, 不离三界患,
尽生更不造, 通慧度无极。
从无央数劫, 定意不错乱,
意亦无移易, 本际度无极。
神智无边涯, 永除贪着有,
逮得不起忍, 寂灭度无极。
道慧观七品, 法界无参差,
一相不可见, 无形度无极。
泥洹无生灭, 行迹无所有,
能离彼此中, 随行度无极。
无明众行本, 流转十二海,
不为识所染, 无着度无极。
如尔四圣谛, 出生诸道果,
灭意由四禅, 定意度无极。
如来八解脱, 无苦亦无乐,
能灭现在结, 无患度无极。
不猗着三界, 造立于尘劳,
修习神通慧, 快乐度无极。
无住无往来, 亦不坏法性,
永灭尘劳畴, 无变度无极。
如色本无色, 色性常自然,
了知三世苦, 灭意度无极。
不受外尘垢, 定意无他想,
生尽更不造, 无受度无极。
现变无央数, 终不自为己,
道慧无三碍, 本际度无极。
入定除三想, 不见我人寿,
执信无驰骋, 众智度无极。
空无相愿法, 三昧圣道观,
寂然灭一意, 怀来度无极。
道生无量法, 从是得到彼,
玄达三世苦, 受乐度无极。
知生为大灾, 穿漏诸法界,
舍一不染着, 众妙度无极。
慈悲四等心, 普润于一切,
化导无尊卑, 大智度无极。
四大因缘形, 体性不可转,
欲达解脱门, 三向度无极。
若劫欲尽烧, 不怀恐惧心,
自然通道力, 无想度无极。
亦不自生念, 分别若干想,
佛慧无有穷, 大海度无极。
功勳过众行, 本业无有量,
无一不见一, 离群度无极。
弘誓具足愿, 观身无形相,
破坏四魔患, 庄严度无极。
无念诸法本, 泥洹寂然净,
诸佛所游处, 深藏度无极。
无相不可见, 从一乃成佛,
去离心本法, 一义度无极。
究尽诸道果, 不有三窠窟,
慧照无边涯, 立本度无极。
生死诸艰难, 无为澹然安,
不生五尘垢, 总持度无极。
遍游无量世, 教化众生类,
经历生死苦, 断苦度无极。
现处母胞胎, 实不染着有,
心净如虚空, 本慧度无极。
不见有受报, 果证诸明慧,
分别四道本, 修荷度无极。
本从无量世, 法界不思议,
平等无二心, 广慧度无极。
佛法甚深妙, 非二乘所及,
超越无量行, 无疑度无极。
先净其眼根, 净修心本行,
慕及菩萨道, 净意度无极。
执意如金刚, 清净无瑕秽,
永离有无界, 道果度无极。
古昔诸世尊, 坐此元吉树,
降伏四魔怨, 忍力度无极。
神识在虚空, 初无恚怒心,
亦不生尘垢, 超越度无极。
神力超无量, 一切诸世界,
亦不着可欲, 无垢度无极。
夫欲究尽空, 内净外亦然,
分别非常想, 因缘度无极。
光明照诸界, 蠲除诸闇昧,
不起若干想, 断垢度无极。
慧观有三法, 永除欲怒痴,
不为色所染, 智行度无极。
设从亿千劫, 意志弘誓心,
不见众生类, 净教度无极。
八等大道行, 内外无我想,
佛界法界净, 无量度无极。
人本修其行, 拔断十二缘,
除贪不着有, 一意度无极。
欲修人道行, 先护身口意,
十善众行本, 应法度无极。
我本不造痴, 根本为所在,
十慧无量智, 本无度无极。
法界不思议, 成就无畏法,
尽生死根本, 重担度无极。
如来慈慧等, 养育无高下,
除去染污心, 无望度无极。
发趣大乘意, 接度诸有碍,
不见生死本, 远离度无极。
弘誓执勤苦, 游戏诸定意,
常怀反复心, 忘报度无极。
众生平等慧, 尽知诸根本,
不怀尘欲心, 权慧度无极。
大道甚为妙, 不为尘欲动,
三空舍本意, 究意度无极。
于此贤劫中, 诸佛兴出世,
拔苦无三碍, 周旋度无极。
身放平等光, 接度无数众,
知生不染生, 善友度无极。
欲成无上道, 亲近善知识,
能尽苦本际, 无尽度无极。
四道无往来, 住寿无数劫,
究尽道根本, 无变度无极。
欲究尽生死, 勿怀退转心,
勇健不可坏, 立志度无极。
行施无所爱, 亦不兴三想,
本末悉自空, 解慧度无极。
道力如虚空, 不计五阴身,
色本非有色, 清净度无极。
无生众慧本, 常想非有真,
不见有教化, 智力度无极。
过去无数劫, 有佛如我号,
修平等法本, 无形度无极。
大辩如来出, 消灭爱欲尘,
教训众生类, 信根度无极。
有佛名无碍, 苦行无量劫,
摄意不放逸, 守戒度无极。
次名弘誓佛, 教化无高下,
意等如虚空, 忍辱度无极。
有佛名大愿, 究尽生死根,
变化无数身, 殷勤度无极。
道本自清净, 不见虚空慧,
无形不可见, 慈悲度无极。
更乐八十六, 菩萨所修行,
无有三毒本, 不起度无极。
贤圣十六心, 悉知无所有,
不坏诸法界, 无身度无极。
一心一念中, 不离禅定观,
复从一意起, 无想度无极。
虚空无边涯, 寂意无染污,
舍一不着一, 定意度无极。
吾本应此行, 寂然无想念,
息意处现在, 无碍度无极。
禅定自灭意, 净观灭三想,
道慧自然净, 除染度无极。
佛境不思议, 众生界亦然,
法性自然寂, 无形度无极。
能度生死难, 不念三界苦,
忍意不起想, 澹泊度无极。
入三世定意, 尽知众生根,
自观内外身, 无愿度无极。
八部鬼神界, 随彼而教化,
为现神足力, 灭迹度无极。
善权教众生, 不离本末空,
分别四无畏, 无我度无极。
思惟内外身, 分别空无慧,
不观有吾我, 法意度无极。
生遇贤圣乐, 八解无所着,
不兴众想念, 如幻度无极。
正法无男女, 意由思想生,
深法不可见, 恶露度无极。
分身无量形, 复还合为一,
无能觉知者, 身密度无极。
如来众相具, 色身游世间,
神足而教化, 无猗度无极。
凡夫未入学, 不观内外身,
圣慧甚深妙, 相好度无极。
本从神足起, 意法无高下,
菩萨无形观, 安乐度无极。
禅定无念待, 息心无所着,
游戏八解池, 至诚度无极。
人知五苦法, 仰修无为道,
六通无漏法, 贤圣度无极。
神通游世间, 常习圣贤律,
不观内外法, 无名度无极。
习行无憍慢, 不怀颠倒心,
不起诸结缚, 无秽度无极。
若复死尸观, 不念净不净,
内外无所着, 无慢度无极。
威仪如法律, 举动不虚妄,
众智自卫护, 无对度无极。
无身为道要, 不为尘所染,
坐卧心常定, 自守度无极。
圣人愍念俗, 为雨甘露法,
演畅无量慧, 受化度无极。
博施多恩惠, 觉观除心本,
蠲除苦恼患, 挌战度无极。
心念无量法, 示现无量变,
寻忆通慧本, 奋迅度无极。
内法无所念, 恒为外尘染,
以彼无生智, 从愿度无极。
众定自璎珞, 眼识不起想,
彼亦不自有, 无移度无极。
修习众智慧, 解脱度知见,
欲饮不死浆, 甘露度无极。
净观无贪着, 慧度空无异,
分别四道果, 流转度无极。
犹如有士夫, 堪忍受尘劳,
心慧无尘染, 随愿度无极。
相相各有报, 非有行有法,
超越四禅行, 生尽度无极。
前世由本行, 无恚怒于人,
自然离八难, 超越度无极。
常人之所念, 合会有别离,
非圣弘誓心, 分别度无极。
以无照本有, 彻覩无有外,
形累自然灭, 无见度无极。
往诣虚空界, 速疾无所碍,
不念中间法, 应律度无极。
了本为一法, 志趣各有别,
随世染其色, 解缚度无极。
分别三毒本, 行尽乃应行,
知本非我有, 身本度无极。
心游得自在, 观慾如炽然,
消灭五道趣, 清凉度无极。
无愿在三有, 贪着五欲法,
永离八无闲, 言说度无极。
起灭无有定, 总持不忽忘,
一切智慧足, 博闻度无极。
受慧有四品, 他觉自不知,
缘是逮七空, 捷疾度无极。
佛道难究尽, 非心所能测,
悉知无道观, 七觉度无极。
分别三十七, 如来圣道径,
一意不起想, 名身度无极。
包识远近法, 不念无碍道,
十号一一异, 无数度无极。
讲授深要法, 心不怀怯弱,
不愿求无相, 智力度无极。
入正八等慧, 不坏空性行,
内自思惟法, 逮果度无极。
名色若干变, 爱入尘劳病,
不能达本无, 善察度无极。
十法空无变, 意念缚着想,
不念去外入, 限齐度无极。
愍念世苦人, 忧畏无端数,
建立权方便, 现化度无极。
心坚如金刚, 非有为能坏,
灌以甘露法, 深要度无极。
本因虚空慧, 解脱无所碍,
智明去尘垢, 见闻度无极。
知奉贤圣律, 戒闻慧定心,
道意志力强, 无阙度无极。
知身本无形, 煎熬生死法,
澹然归虚寂, 解缚度无极。
智者随俗变, 终不着更乐,
除结断苦本, 尊上度无极。
人中世雄师, 行过无量世,
至诚不怀欺, 言应度无极。
心念不思议, 究尽深法藏,
分别如来界, 道觉度无极。
如来十句义, 各各无形相,
寂然无音声, 授决度无极。
观身空无形, 清净无所染,
增上本无法, 行尽度无极。
如来授记莂, 如如不变易,
不见生灭本, 本净度无极。
正觉所教授, 不舍一切众,
尽令得覆护, 无比度无极。
为人作桥梁, 究尽一切法,
渐渐入深藏, 离苦度无极。
教化众生类, 不离法境界,
进趣于道场, 自守度无极。
众生所归趣, 尽向于道门,
众智自在慧, 无患度无极。
与世作炬明, 为众生作眼,
令知所归趣, 大道度无极。
十力所现世, 拔断忧苦人,
智慧坏诸有, 神慧度无极。
乐在闲静处, 修习本所行,
能变现众生, 径路度无极。
于无量劫中, 守苦不舍苦,
具足十法宝, 无离度无极。
观定如空等, 普能有所照,
自观复观彼, 等性度无极。
观诸佛刹土, 众智自璎珞,
遍游十方界, 寂然度无极。
复有无量法, 如来所宣畅,
消灭非法本, 牢固度无极。
众生应受化, 闻法便得寤,
斯等宿识利, 捷疾度无极。
一切诸法本, 非有亦不无,
道从无想生, 八法度无极。◎
◎智慧照无量, 如师子无畏,
观见无常法, 无生度无极。
说法不有说, 度人无有度,
善权过百劫, 无染度无极。
不没亦不尽, 照曜一切人,
宣畅如来慧, 无欲度无极。
说法无法想, 不见吾我人,
大慈度有无, 转轮度无极。
众鸟乐于池, 青莲芙蓉间,
禅寂永除想, 无事度无极。
说法有三事, 除其本末空,
度此无量界, 无猗度无极。
念察人根源, 观彼心识意,
不离菩萨誓, 毕竟度无极。
随时行方便, 不以苦经心,
永舍增减意, 如法度无极。
幻术着眼识, 不见有出生,
耳识闻彼声, 解空度无极。
若彼大幻师, 现化诸饮食,
鼻识而分别, 香熏度无极。
如化之所造, 其义不可思,
欲得究尽者, 味识度无极。
本我造更乐, 身想诸法本,
摄意自然伏, 权现度无极。
以清净音响, 周遍十方界,
戒德香亦尔, 无犯度无极。
幻术不真实, 诳惑愚痴等,
导引真实法, 真际度无极。
推寻众生根, 非圣无能测,
权化大圣人, 立教度无极。
清净如莲华, 终不受尘垢,
越次众行表, 捡意度无极。
菩萨璎珞经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