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四
罽宾国三藏般若奉 诏译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成就一食。何等为十?一者、成就食时,性不贪求;二者、成就食时,性无染着;三者、随得食时,常知止足;四者、恒依时食,不堕非时;五者、若为利养,悉不应食;六者、若得甘美,亦不应食;七者、若见他食,亦不生瞋;八者、见他食时,亦无悭妬;九者、乃至命尽,亦常一食;十者、于所食时,当起药想。善男子!是为十法,成就一食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阿兰若法。何等为十?一者、成就久修梵行,二者、成就清净律仪,三者、成就诸根不乱,四者、成就常乐多闻,五者、成就一切处力,六者、成就远离我执,七者、成就不计着身,八者、成就常乐远离,九者、成就正法现前,十者、成就乐于独处。
「善男子!云何菩萨久修梵行,乃至成就乐于独处?善男子!如是菩萨得出家已,于诸如来所说教中,具足三轮,戒印清净;于诸戒中,获得善巧,不由他教,能自开解。所谓:随义善巧,而能修行;随文善巧,受持不忘;于出要道,善巧随顺;于五犯聚,善巧悔除;随所行住,离诸犯境;于诸恶人,心常怖畏,乃至小罪,亦不覆藏;于诸学处,有罪、无罪,悉能了知,知如是等业之久近,堕三恶趣,复生人天;如是菩萨善调六根,令无动乱,以是方便住阿兰若。居无恼害、无过难处,不亲一切居人境界;不远城邑,乞食便易,药草滋茂,清净泉流;远恶禽兽,空闲寂静;依如是处而为居止。于所习诵,应自精勤;讽诵之时,调其气息,声离高下,心不外缘,专想忆持,思惟文义,离诸惛掉,止观相应。若见大臣、婆罗门等来至其所,当于来者起爱敬心,先意问讯,命令安坐,观其根性,为说正法,咸令欢喜,信受修行。若见国王,应善迎奉,方便承意,作如是言:『唯愿大王就此敷座。』王既坐已,请其所欲,一切供给。或时彼王心无信乐,应以善言,赞美王德:『我观大王妙得善利;今王境内,持戒、多闻、一切沙门及婆罗门良祐福田,悉于中住;以王威力,一切盗贼不来侵扰;由王德化,一切恶兽悉皆远离。』王闻语已,欢喜踊跃,诸根调伏,其心寂静,堪任法器,当为宣说种种正法,或为演说厌生死法,或为演说如来功德、广大自在甚深妙法,如是一切皆令欢喜。菩萨成就如是多闻、一切处力,堪修正行;菩萨成就自利利他,远离一切我执烦恼;菩萨成就不计着身,于阿兰若,心无恐怖;菩萨成就常乐远离,住阿兰若,其心寂静;菩萨成就正法现前,于诸世间,悉皆舍离;菩萨成就乐于独处,犹如野鹿,无鹿恐怖。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圆满成就住阿兰若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成就树下而坐。何等为十?一者、不近村邑聚落,二者、不依太远城邑,三者、不依荆棘之处,四者、不依多毒草处,五者、不依无枝叶树,六者、不依多猨狖处,七者、不依众鸟集处,八者、不依恶兽住处,九者、不依近怨贼处,十者、不依造作非法恶律仪处;如是等处悉不应依。能令身心安隐喜乐,可修善行,即应安住。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圆满成就树下而坐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露地而坐。何等为十?一者、随寒热雨,不择温凉,二者、不依牆壁,三者、不依树林,四者、不依草[卄/积],五者、不依危险,六者、寒不覆障,七者、雨不覆盖,八者、热不覆障,九者、风不覆障,十者、若有病苦,得居房舍。菩萨应当作如是念:『若于露坐,正念现前,随所修行,速除烦恼,随顺佛说头陀功德,我当勤求而得圆满。』设住房舍不生贪着,亦不应言此好彼恶,应作是念:『我居寺舍,利益一切修福众生。露坐不能为大利益;又露地坐,但能自利,不能利他。』而彼菩萨虽居房舍,昼夜常作露地坐想。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圆满成就露地而坐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能成就住止塚间。何等为十?一者、厌离世间想,二者、死相现前想,三者、初死未坏想,四者、青瘀现前想,五者、胮胀现前想,六者、脓流败坏想,七者、禽兽食噉想,八者、火焚半然想,九者、肢节分离想,十者、骨锁现前想。善男子!若诸菩萨住塚间时,于诸众生恒住慈心及利益心,坚持净戒,摄护威仪,澡洁其身,不应食肉。何以故?止住寒林,应防二过:一、离外道所讥毁故,二、离非人得其便故。善男子!若彼菩萨入僧伽蓝,先礼佛塔及诸形像,上、中、下座随应礼拜;如是毕已,应当守护威仪法式,为住塚间诸菩萨等逆生死流、顺圣法故。善男子!若彼菩萨入僧伽蓝,旧住比丘应以床敷请令就坐。菩萨审观,若有妨难,随事思惟;若无妨难,乃可就坐;应当如是谦下其心。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圆满成就住止塚间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成就常坐。何等为十?一者、不为己身疲劳,二者、不为其心热恼,三者、不为嬾惰睡眠,四者、不为久立不安,五者、为满菩提法聚,六者、为修心一境性,七者、为求正道现前,八者、为欲坐菩提场,九者、为欲利益众生,十者、为欲灭除烦恼。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成就常坐妙行功德。
「复次,善男子!菩萨具十种法,则得圆满成就随坐。何等为十?一者、随所遇座,心不贪着,二者、随旧敷座,不自施设,三者、亦不教人敷设床座,四者、于诸敷具,不作因缘,五者、遇草叶等,随时而坐,六者、多毒虫处,应当远离,七者、若欲卧时,右脇着地,八者、心无放逸,念当时起,九者、系想在明,顺法寝息,十者、为欲修行,令身安乐。善男子!是为菩萨具足十法,成就随坐妙行功德。善男子!此十二种头陀功德,菩萨修行具足成就,能令一切善知识法圆满清净,能于一切善知识法永无退转。」
尔时,善财童子得闻如是清净妙行头陀功德:种种赞叹诸善知识,种种随顺菩萨行门,及能显示一切佛法;身心柔软,欢喜踊跃,速疾增长爱敬之心,顶礼童子及童女,足绕无量匝,殷勤瞻仰,一心恋慕,辞退而去。
尔时,善财童子,善知识教润泽其心,正念思惟诸菩萨行,渐渐前行向海岸国。自忆往世,经多生死不修礼敬,即时发意,深自剋责,勤力而行。复忆往世,久处轮回身心不净,即时发意:专自治洁,愿达彼岸。复忆往世,随顺世间作诸恶业,即时发意:正念观察诸菩萨行。复忆往世,烦恼覆心,起诸妄想,即时发意:恒正思惟诸法实性。复忆往世,所修诸行但为自身,即时发意:令心广大普及含识。复忆往世,追求欲境常自损耗,即时发意:修行佛法,长养诸根。复忆往世,起邪思念,颠倒相应,即时发意:生正见心,起菩萨愿。复忆往世,日夜劬劳,作诸恶事,即时发意:起大精进,成就佛法。复忆往世,受五趣生,于自他身皆无利益,即时发意:愿以其身饶益众生,成就佛法,发起一切众生善根,承事一切诸善知识,恒与正愿心共相应;如是思惟,生大欢喜。
复观此身,从无始际,常是一切生、老、病、死、恩爱、离别众苦之本,愿尽未来修行一切菩萨之道,教化成熟一切众生,见诸如来成就佛法,游行一切诸佛刹土,承事一切善说法师,住持一切如来正教,寻求一切正法伴侣,见一切善知识集一切诸佛法与一切菩萨愿智身而作因缘。作是念时,速疾增长不可思议无量善根,即于一切诸菩萨所发起深信尊重之心生希有想,生大师想;诸根清净,善法增益,起一切菩萨恭敬供养,作一切菩萨曲躬合掌,生一切菩萨普见世间眼,起一切菩萨普念众生想;入一切菩萨无量平等门,现一切菩萨无量愿化身,出一切菩萨清净语言,愿欲庄严一切佛土想;见过现一切诸佛及诸菩萨威德圆满,于一切处示现成道神通变化,乃至无有一毛端处佛菩萨身而不周遍;又得清净一切菩萨智光明眼,见一切菩萨所行境界:其心普入十方刹网,其愿普遍虚空法界,随顺一切尽无余处,普修一切三世平等无分别行,相续不断,无有休息,普入一切甚深法门;如是一切,皆以信受善知识教之所致耳。
善财童子以如是尊重、如是供养、如是称赞、如是观察、如是加持、如是愿力、如是想念、如是随顺、如是思惟、如是出生,遍满无量智慧境界,于毗卢遮那庄严藏大楼阁前,五体投地,恭敬礼拜,暂时敛念,思惟观察,发起甚深广大信解、广大愿力,变化自身遍一切处,入智慧身,住平等门,普现其身在于一切如来前、一切菩萨前、一切善知识前、一切如来塔庙前、一切如来形像前、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住处前、一切法宝堂宇前、一切声闻辟支佛及其塔庙前、一切圣众福田前、一切父母尊者前、一切十方众生身前,遍一切处,皆如上说,尊重礼赞;如是充满一切缘中,无尽愿力加持变化,尽未来际,遍一切处,无有休息;等虚空无边量故,等法界无障碍故,等实际遍一切故,等如来无分别故;犹如影随智想现故,犹如梦从思等起故,犹如像表示一切故,犹如响善缘所发故;无有生更递兴谢故,无有相应心迁动故,无有性随缘转变故。又决定知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诸报,皆从业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诸果,皆从因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诸业,皆从习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如来出兴于世,皆从信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化现诸供养事,皆悉从于决定解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如来所变化佛,皆从尊重爱敬心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佛法,从善根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化佛,从方便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佛事,从大愿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菩萨所修诸行,从回向起甚深信解;如是如是一切法界广大庄严,从一切智境界而起甚深信解。离于断见,知回向故;离于常见,知无生故;离无因见,知正因故;离颠倒见,知如实理故;离自在见,知不由他故;离自他见,知从缘起故;离诸邪见,知因果力故;离边执见,知法界无边故;离往来见,知如影像故;离有无见,知不生灭故;离一切法见,知空无生故,知不自在故,知愿力出生故;离一切相见,入无相际故,知一切法如种生芽不失坏故,如印印文相续起故;知质如像故,知声如响故,知境如梦故,知业如幻故,了世心现故,了果因起故,了报业集故;了知一切诸功德法皆从菩萨善巧方便之所流故;了知一切法非法性,平等现前,增长成就真法界故。
善财童子入如是智、如是思惟、如是作意,端心洁念,于楼阁前,举体投地,殷勤顶礼,不思议善根速疾现前,流注身心,清凉悦泽,然后安徐从地而起,一心瞻仰,目不暂舍,合掌围绕毗卢遮那普庄严藏广大楼阁,经无量匝,思惟作意,发起深心,曲躬恭敬,作是念言:「此大楼阁,是解甚深空无相愿,三解脱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诸法,了达法性无分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了法界本际平等无差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诸众生界不可得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诸法无生、住、灭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执着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执着一切窟宅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爱乐一切聚落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依着一切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远离一切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坏散一切妄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诸法无自性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断一切分别业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离一切想、心意识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切法不来、不去、不入、不出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入一切甚深般若波罗蜜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方便安住一切普门法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寂静息灭一切烦恼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胜慧除断一切见爱慢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出生一切诸禅解脱等持等至三昧通明而游戏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观察一切诸大菩萨三昧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安住一切诸如来所,亲近依止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于一劫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刹入一切刹,以一切刹入于一刹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于一法而不相杂乱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众生入一切众生,以一切众生入一众生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于一佛而不坏其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念中,而知一切三世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念中,往诣一切国土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于一切众生前,悉现其身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心常利益一切世间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得自在力,能遍至一切处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虽已出一切世间,为欲教化诸众生故,而恒于中,普现其身不舍离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依着一切刹土,欲为供养一切佛故,而游一切诸佛刹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动本处,能普往诣一切佛刹而庄严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遍亲近一切诸佛而不起佛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遍依止一切善知识而不起善知识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住一切魔宫而不耽着欲境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知一切心意识法,而永离一切心想见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虽于一切众生中而现其身,然于自他不生二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普入一切世界,而于法界无差别相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愿住未来一切劫,而于诸劫无长短想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不离一毛端处,而普现身,随顺十方一切世界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能演说难遭遇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难知解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甚深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二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相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对治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所得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无戏论法者之所住处,是能安住大慈大悲者之所住处,是已越度一切二乘所知境者之所住处,是已超过一切魔境界者之所住处,是已能于一切世法无所染者之所住处,是已能到一切菩萨所到岸者之所住处,是已能住一切如来所住处者之所住处;是虽已离一切诸相,而亦不入声闻正位者之所住处;是虽已了诸法无生,而亦不住无生法性者之所住处;是虽已观贪欲不净,而不证离贪法,亦不与贪欲俱者之所住处;是虽修于慈,而不证离瞋法,亦不与瞋垢俱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一切十二缘起,而不证离痴法,亦不与痴惑俱者之所住处;是虽住四禅,而以大悲愿力,不随禅生者之所住处;是虽住四无量,为化众生故,而不生于色界者之所住处;是虽修四无色定,以大悲故,而不住无色界者之所住处;是虽勤修止观,为化众生故,而不证明脱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舍,而以大悲不舍一切化众生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于空,然不起空见者之所住处;是虽行无相,而常教化着相众生者之所住处;是虽行无愿,而不舍菩提一切行愿者之所住处;是虽于一切业烦恼中而得自在,为欲教化成熟众生,而现随顺业烦恼者之所住处;是虽无生死,而为化众生,示受生死者之所住处;是虽已离一切诸趣,为化众生,示入诸趣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慈,而于诸众生无所爱恋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悲,而于诸众生无所取着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喜,而观苦众生心常哀愍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于舍,而不废舍利益他事者之所住处;是虽行九次第定,而不厌离欲界受生者之所住处;是虽知一切法无生无灭,而不于实际作证者之所住处;是虽入三解脱门而不取声闻解脱者之所住处;是虽观四圣谛而不住小乘圣果者之所住处,是虽观甚深缘起而不住究竟寂灭者之所住处,是虽修八圣道而不求永出世间者之所住处,是虽超凡夫地而不堕声闻辟支佛地者之所住处,是虽观五取蕴而不永灭诸蕴者之所住处,是虽超出四魔而不分别诸魔境界者之所住处,是虽不着六处而不永灭六处者之所住处,是虽安住真如而不堕实际者之所住处,是虽说一切乘而不舍大乘者之所住处;此大楼阁,是住如是一切无量诸功德者之所住处。」
尔时,善财童子合掌瞻仰,恭敬一心,而说偈言:
「此是大悲清净智, 利益世间慈氏尊,
灌顶地中佛长子, 随顺思惟入佛境。
一切名闻诸佛子, 住大智境解脱门,
游行法界心无着, 此无等者之住处。
施戒忍进禅智慧, 方便愿力及神通,
如是大乘诸度法, 悉具足者之住处。
智慧广大如虚空, 普知三世一切法,
无碍无依无所取, 了诸有者之住处。
善能解了一切法, 无性无生无所依,
如鸟飞空得自在, 此无所畏之住处。
了知三毒真实性, 分别因缘虚妄起,
亦不厌彼而求出, 此寂静人之住处。
三解脱门八圣道, 诸蕴处界及缘起,
悉能观察不趣寂, 此善巧人之住处。
十方国土及众生, 以无碍智咸观察,
了性皆空不分别, 此寂灭人之住处。
普行法界悉无碍, 而求行性不可得,
如风行空无所行, 此无依者之住处。
普见恶道群生类, 受诸楚毒无所归,
放大慈光悉除灭, 此哀愍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失正道, 譬如生盲践畏途,
引其令入解脱城, 此大导师之住处。
见诸众生入魔网, 生老病死常逼迫,
令其解脱得慰安, 此勇健人之住处。
见诸众生婴惑病, 而兴广大悲愍心,
甘露智药以除灭, 此大医王之住处。
见诸众生没有海, 沉沦忧迫受众苦,
大悲法船以救之, 此善度者之住处。
见诸众生在惑海, 能发菩提妙宝心,
悉入其中而拔济, 此善渔人之住处。
恒以大愿慈悲眼, 普观一切诸众生,
从诸有海而拔出, 此妙翅王之住处。
譬如日月在虚空, 一切世间靡不烛,
愿智光明亦如是, 此照世者之住处。
菩萨为化一众生, 普尽未来无量劫,
如为一人一切尔, 此救世者之住处。
于一刹土化众生, 尽未来劫无休息,
如于一刹十方然, 此坚固意之住处。
十方诸佛所说法, 一坐普受咸令尽,
尽未来劫志无厌, 此智海人之住处。
遍游一切世界海, 普入一切道场海,
供养一切如来海, 此修行者之住处。
修行一切妙行海, 发起无边大愿海,
如是经于众劫海, 此功德者之住处。
一毛端处无量刹, 佛众生劫不可说,
如是明见靡不周, 此无碍眼之住处。
一念普摄无边劫, 国土诸佛及众生,
福智无碍波罗蜜, 此具德人之住处。
十方佛刹碎为尘, 一切大海以毛滴,
菩萨发愿数如是, 此无碍者之住处。
成就总持三昧门, 大愿诸禅及解脱,
一一皆住无边劫, 此真佛子之住处。
无量无边诸佛子, 种种说法度众生,
亦说世间众技艺, 此修行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方便智, 修行如幻妙法门,
十方五趣悉现生, 此无碍者之住处。
菩萨始从初发心, 具足修行一切行,
化身无量遍法界, 此神力者之住处。
一念成就菩提道, 普作无边智慧业,
世情思虑悉发狂, 此难量者之住处。
成就神通无障碍, 游行法界靡不周,
其心未尝有所得, 此净慧者之住处。
菩萨修行无碍慧, 入诸国土无所着,
以无二智普照明, 此无我者之住处。
了性如空平等智, 本来寂静无所依,
常行如是境界中, 此离垢人之住处。
普见群生受众苦, 发大仁慈智慧心,
愿常利益诸世间, 此悲愍者之住处。
佛子住于此, 普现众生前,
犹如日月轮, 遍除生死暗。
佛子住于此, 普顺众生心,
变现无量身, 充满十方刹。
佛子住于此, 遍游诸世界,
一切如来所, 无量无数劫。
佛子住于此, 称量佛境界,
无量无数劫, 其心无厌倦。
佛子住于此, 念念入三昧,
一一三昧门, 阐明诸佛境。
佛子住于此, 悉知一切刹,
无量无数劫, 众生佛名号。
佛子住于此, 一念摄诸劫,
远离诸妄想, 随顺于众生。
佛子住于此, 修习诸三昧,
一一心念中, 了知三世法。
佛子住于此, 结跏身不动,
普现一切刹, 诸趣利众生。
佛子住于此, 饮诸佛法海,
深入智慧海, 具足功德海。
佛子住于此, 悉知诸刹数,
世数众生数, 佛不思议数。
佛子住于此, 一念悉能了,
一切三世中, 国土之成坏。
佛子住于此, 普知佛行愿,
菩萨所修行, 众生根性欲。
佛子住于此, 见一极微中,
无量刹道场, 众生及诸劫。
如一极微内, 一切微悉然,
种种咸具足, 处处皆无碍。
佛子住于此, 普观一切法,
众生刹及世, 无起无所有。
观察众生等, 法等如来等,
刹等诸愿等, 三世悉平等。
佛子住于此, 教化诸群生,
供养诸如来, 思惟诸法性。
无量千万劫, 所修愿智行,
广大不可量, 称扬莫能尽。
彼诸大勇勐, 所行无障碍,
安住于此中, 我合掌敬礼。
诸佛之长子, 圣德慈氏尊,
我今恭敬礼, 愿垂顾念我。」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