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十位常随比丘,与众多比丘、比丘尼、奉持五戒的居士,及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外道修行人、天人、龙、药叉、人非人等,都来瞻仰佛陀并聆听开示。
佛陀为大众开示自己所亲证的微妙法,初中后三时所说皆为善味,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圆满,清净调柔,随顺梵行。
此时有一位长爪梵志,来到佛陀面前,拄杖而立,问佛陀:“乔答摩,你是否曾经说过,这个世间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招感、个人的业报会归返己身、业力决定众生来世投生之处、业力如亲眷般始终跟随着自己、众生依业报而有生命?”
佛陀说:“是的,我曾经说过,这个世间是由自己的业力所招感、个人的业报会归返己身、业力决定众生来世投生之处、业力如亲眷般始终跟随着自己、众生依业报而有生命。”
梵志问:“如果真的是如此,我想请问,您过去造了什么样的业,因此能得到金刚不坏的坚固之身?”佛陀回答:“我在过去生中不杀害有情众生的性命,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金刚不坏之身的果报。”
梵志继续问:“乔答摩!您前世又造了何种业,使您能得到手指纤长及指间有缦网的相好?”佛陀回答:“我前世不偷盗他人财物,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能够容貌端严、气力强健,并且六根具足圆满?”佛陀回答:“我前世不染着男女间欲爱、色爱之事,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能得到广长舌相,舌头伸展时可覆盖脸面?”佛陀回答:“我前世不说妄语,也不欺诈他人,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能够具足威仪,举止安详庄重,如同狮王一般?”佛陀回答:“我前世远离酒肆,也不饮酒放逸,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的色身如此庄严,具有众多微妙相好?”佛陀回答:“我前世不从事也不观听歌舞、戏剧等声色娱乐,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的身上自然散发芬芳微妙的香气?”佛陀回答:“我前世不用香、花、璎珞等物品妆饰自身,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能受用坚固胜妙的金刚宝座?”佛陀回答:“我前世不坐卧高广大床、不贪爱令人放逸骄慢之物,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拥有四十颗洁白齐整的牙齿?”佛陀回答:“我前世奉持过午不食的斋法,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又问:“乔答摩!您前世造了何种业,使您的头顶上有着圆满庄严的肉髻?”佛陀回答:“我前世时,对于佛法僧三宝、和尚、阿阇梨二师、沙门、婆罗门、父母、尊长等所有应当恭敬的对象,皆能以无骄慢之心,五体投地虔诚礼敬。由于这样的业力,所以现在获得如此果报。”
梵志听闻佛陀所说的因果确实不虚,便请问佛:“乔答摩,这些能获得福德的法门应如何称呼?应当如何受持?”佛陀回答:“此法门名为‘八支净戒’,若有人能经由法师正授,奉持此戒一日一夜、乃至于长时间持守,皆能获得如上的果报。”
此时,长爪梵志听说受持一日一夜八支净戒,远离粗恶不善的行为,未来就能获得如佛陀一般胜妙庄严的果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立即舍去高傲骄慢之心,将手杖弃置于地,恭敬合掌、顶礼佛足,向佛陀禀白:“世尊!我现在才明白,一切善恶业行所招感的果报,都是真实不虚、丝毫不爽!我发愿从今日起尽此一生,皈依佛两足尊,皈依法离欲尊,皈依僧众中尊。我愿意从现在开始,直到明天日出,在一日一夜中受持八支净戒:不杀害一切众生、不偷盗他人财物、不淫欲、不妄语、不至酒肆也不饮酒放逸、不以香花璎珞妆饰自身也不歌舞、不坐卧高广大床、不非时食。我愿意持守此八条清净戒法,远离不善的行为。”
梵志于佛前如此宣说三遍,誓愿受持八支净戒。
佛陀对长爪梵志说:“善哉!善哉!你应当如此奉行、如此受持。”佛陀开示后,长爪梵志以及在座的诸位比丘、天人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长爪梵志请问经》
省思:
佛陀以自身的庄严果德,证明因果昭然,百劫不亡的道理;而持守一日一夜的八支净戒,便能获得长远的利益,更是佛陀所开设的殊胜法门。若能于佛法深信不疑、精进奉行,必定能远离恶法,净化三业,最终得证圆满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