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等奉 诏译

 稽首能悟真实法  离诸分别及戏论
 欲令世间出淤泥  无言说中言说者
 一切异道之所作  不能坏于诸想见
 彼难坏见金刚断  故我归心此法门
 诸句义中秘密义  世间智慧莫能测
 开喻我等及群生  彼菩萨众今敬礼

佛所说法咸归二谛。一者俗谛。二者真谛。俗谛者。谓诸凡夫声闻独觉菩萨如来。乃至名义智境业果相属。真谛者。谓即于此都无所得。如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乃至无业无业果。是诸圣种性。是故此般若波罗蜜中说不住布施。一切法无相。不可取不可说。生法无我无所得。无能证无成就。无来无去等。此释真谛。又说内外世间出世间。一切法相及诸功德。此建立俗谛。如是应知。

如是我闻者。显示此经是世尊现觉而演。非自所作。一时者。说此经时。余时复说无量经故。在舍卫城等说处也。辩处何义利益众生。云何利益。令知此地佛曾游止。心净尊崇种福因故。一切经首列众者。何示现。如来大威德故。又结集者证已所传无异说故。诸大乘经中广说。世尊菩萨功德。须菩提于彼已生净信。是故言希有等。此中世尊者。谓何能永蠲夷四魔畏故。善逝者。于第一义一切法皆无所得。自证知故。如来者。三无数劫福智圆满。如是而来成正觉故。应者。诸烦恼怨已永害故。正者。不颠倒义。等者遍及满义。故名正等觉。护念有二种。如来摄受令悟真实护念也。又令转化无量众生。第一护念也。已知护念。何故付嘱。为有未能见真实者。此亦有二。彼诸菩萨普于世间当成如来独尊体相。如是赞美付善知识俾其瞻护。令已生佛法住及增长付嘱也。为未生胜法付之令生。第一付嘱也。复以何因。舍见真者赞于未见。哀彼未得胜智善品。诱劝其心令勇进故。善男子善女人发菩萨乘等者。谓所护念付嘱菩萨趣向佛乘。应云何住等。云何住者。于何相果心住愿求。云何修行者。当修何行而得其果。云何降伏其心者。降何等心使因清净。诸法先因而后果。何故先说果先赞果德。令彼欣求而修因故。谛听者。心专一境。善者于如理义生信无疑。思念者。敬持不忘。应如是住等者。如其次第于如是果而住其心。修如是行克证彼果。降如是心即因清净。

此中显示菩萨果四种利益相应之心。何者为四。一无边。二最上。三爱摄。四正智。云何无边心。经曰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如是等言众生类。谓禀息风含情觉者。此复云何。所谓卵生诸鸟等。胎生诸人等。湿生诸虫等。化生诸天等。如是四种各多族类。此诸众生住于何处以何为体。经曰若有色若无色。有色者。谓有形。无色者。无有形。三界众生此皆摄尽。有形者。谓欲界二十依止处。色界十七依止处。无形者。谓无色界。此复几种。经曰。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有想者。谓空无边处识无边处。起空想识想故。无想者。谓无所有处离少想故。名为无想。非有想非无想者。谓有顶所摄。众生之聚。如是一切我皆摄受。云何最上心。经曰。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无余涅槃者何义。谓了诸法无生性空。永息一切有患诸蕴。资用无边希有功德。清净色相圆满庄严。广利群生妙业无尽。云何爱摄心。经曰。如是灭度无量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此义云何。菩萨慈爱一切众生同于己故。众生灭度即我非他。是名爱摄。若第一义入初地等。诸菩萨无众生想。以众生不可得。如预流人不起身见。非彼菩萨见一众生是我所度。云何正智心。经曰。若有众生想即不名菩萨等。名何等耶。所谓凡夫。何以故。以必迷于第一义。起我想众生想命想取者想故。若证真实第一义者。众生等想决定不生。此中以般若力证第一义。一切众生皆不可得。大悲心故恒逐众生。处于生死随宜诱度。如是四种利众生果。应以俗谛而住其心。此四种心圆满果因。次应显示。是故经言。复次须菩提。菩萨不住于事行于布施如是等。此布施名中具六波罗蜜。施有三种摄于六故。何等为三。一者资生施。二者无畏施。三者法施。此中资生施。摄檀那波罗蜜。无畏施摄尸罗羼提二波罗蜜。于未作已作恶不生怖畏故。法施摄余三波罗蜜。精勤不倦引诸神通。如无所得为人说故。或彼一切诸波罗蜜为他开演。皆成法施。事等是何。云何不住事者。自身此身常有苦乐等无边事故。不住者谓于是中心无爱着。无所住者不望报恩。不住色等者心不悕求可意诸境。复以何义不住彼耶。心存于己不能惠施故。若有悕求退失菩提故。复次不住于事者。依资生施说。谓惠施者于所施财不应爱着。爱而行施心必生苦。或复施已还追悔故。无所住者。依无畏施说。谓诸菩萨修戒忍时。不应生心求彼果报。不住色等者。依法施说。法施有二果。谓现生他生。于此二中不应贪着。现生果者。谓所资用色等五境。此复云何。说法之人众所瞻敬。以妙色等妓乐香花饮食衣服而供养故。他生果者。依法境说。云何此中而亦不住。若诸菩萨证真实时。乃至法身亦无得故。云何修行六波罗蜜因得清净。经曰。须菩提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想如是等。此义云何。谓诸菩萨第一义中。施者受者及以施物。名义智境诸想不生。是即伏心因以清净。或曰有施者等可生福聚。三事并妄福于何有祸哉斯言第一义故不住于想。俗谛故行施。如是福聚难可度量。如十方虚空广遍无尽。前因行处应赞其福。此说者何降伏于心。想不生故。不生于想施方净故。由清净因福无边故。

自下一切修多罗问答遣疑。持正法福德威力。此威力成就一切法修行。修行任运果因清净相。一切众生如来藏性佛境界。见佛法身法界相。无住涅槃观察有为。世尊说已。

圣者须菩提疑曰。若菩萨施时法亦不住。云何以相好故行于施耶。百福相等功德法聚名为世尊。若不住法云何得成诸佛体相。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不也世尊如是等。相成就者是无常故。如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诸相非相即非虚妄。非虚妄者所谓真实。以真实故名曰如来。诸相若存是虚诳矣。如经应以诸相非相而见如来。即相徵求无所得故。若能远离众果悕望。乃至法身亦无所得。然恒如是行不住施。即于佛身速致成满。

须菩提复疑曰。若三种施皆无所得为清净因。了相空性为真实果。于后世中谁其信乐。将无空说同乎石女。是故问言。颇有众生于未来世。后五十岁。法欲灭时闻此等经生实想不。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是等后五十岁者。人寿百龄开为二分。初分五十教力增强。后渐衰减。佛涅槃已名未来世。此中正法将灭之时教力渐微。是故说为后五十岁。菩萨摩诃萨其义云何。于菩提处有决定心菩萨也。于一切众生誓兴利益摩诃萨也。云何复名有尸罗者。过去生中见无量佛咸供养故。供养有三种。一者给侍左右。二者严办所须。三者询承法要。能守护故名曰尸罗。谓能善守六情根故。彼复有三。一能离尸罗。离于十不善业故。二能作尸罗。作于菩提分业故。三能趣尸罗。趣于第一义谛故云何复名有功德者。种无贪等三善根故。质直柔和及智悲等。是名功德。云何复名有智慧者。了知生法二无我故。如是了知离于八想生法。各有四种想故。离生想者。经曰是诸菩萨无我想无众生想无命想无取者想。此义云何。有主宰用名之为我。谛观诸蕴无彼体相故。无我想安住常性名曰众生。诸蕴无常相续流转。无有一法是安住性故。无众生想。如有经说。汝今刹那亦生亦老亦死故无命想。诸蕴循环受诸异趣名为取者。是中无人能取诸趣。舍于现蕴而受后蕴。如去故衣而着新衣。然依俗谛。譬如因质而现于像。质不至像而有像现。由前蕴故后蕴续生。前不至后而后相续。是故菩萨无取者想。此谓了知生无我性离法想者。经曰无法想亦无非法想。无想亦无非想。此复云何。第一义法本不生故无法想。以不生故亦无有灭故。无非法想。法非法分别离故无想。此言无想但显想无。非谓有法而名非想。复次虽第一义离一切想。而随世间言语想说。是故菩萨亦无非想。此谓了知法无我性。云何但说有尸罗等持戒种善。能起深信智慧见真生于实想。一切功德此俱摄故。复以何义言知见。彼令诸菩萨心勇励故。彼作是言。我今信解如来知见。应更专勤修诸善法。何故知见二俱说耶。为欲开显一切智故。此复云何。一切智者于诸境界朗然现觉。非如比智见烟知火。不能照了诸相差别。亦非如肉眼见麁近物。细障远处则不能知。但随说一或如彼故。若诸菩萨起我等想及法等想。有何过失。因此生于我等执故。云何我等想生我等执。若生此执有其想故。云何法等想生我等执。我我所蕴中起法非法想。非于无我土木等故。经曰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此何义耶。舍二边故。法有性相尚不应取。何况非法本无性相。复次无分别者。善如法尚不取。况不善非法。或念言不善不应取。何故不取善。若善法亦不取者。佛何故三无数劫积集资粮。是故经言。以是义故如来常说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此义云何。如欲济川先应取筏。至彼岸已舍而去之。世尊亦尔。欲度苦流假资粮筏。超一切果登涅槃岸。乐因尚离何况苦因。如象胁经说。若出生死证涅槃界。爱非爱果法非法因一切皆舍。

复次疑曰。若证时法非法皆舍。何故世尊以一念相应正智。现觉诸法有所说耶。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如是等此明何义。显示世尊证于真实无法可取。言诸法者。顺俗名言非第一义。若法非法皆无所取。即依俗谛说名菩提非有实物。如说大梵诸佛如来证菩提者。谓无所得。若无所得。云何世尊有诸能事。如来本愿普利群生。我成正觉离诸分别不由作意。乃至众生生死未尽。随其种类欲乐不同。形相言音差别应现。于诸法性皆无所得。是得菩提亦名法身。菩提法身无所得故。虽无动念仍先誓力。无边色像以严其身。十方国土周行不碍。凡有见闻靡不蒙益。圣者须菩提。以菩提无生故。密意答言。无有少法如来所得。非于无生而不现证。如经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此义云何。无生者。非是法亦非非法。法非法分别境故。不可取不可说者。无能取说故。证无所得故。如经以无为相说名圣人。无为者。无所得义。无为相者。无所得自性义。圣人者。见真实义。

须菩提复念言。有尸罗等于经深信其福几何。是故广明持法威力。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若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乃至为他人说。如是等为他说者。谓于二谛有所得无所得。理善能开演不颠倒故。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者。非心所量无量也。六十位数所不能及阿僧祇也。福德聚即非福德聚者。财施虽多比持经福即为少故。持经福多二门成立。谓教及理。云何为教如有经言。施中最者所谓法施。今此宝施是财施摄。云何为理。财施虽获富饶之果。住于生死无常败坏。法施能成究竟功德。永断一切生死苦因。如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此经出。诸佛如来从此经生。云何出生。依此法门心无所得。证无生理妙菩提故。又说诸法无生等义。是语律仪。从此生于众德身故。由身律仪相圆满业生化身故。复以何义。则施唯得大财位果。非诸佛因。经曰佛法者。即非佛法是名佛法。其义云何。诸法体性空无所有。此若开显是佛法身。见有性者于法未悟。依此密意说非佛法。若知法无性觉故名佛。此法佛有余人无。是名佛法。由持正法了法无性行于财施。不能如是法施福多。以斯义故。

复次疑曰。若所证法无有性者四圣果云何得成。不见世间无物有果。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何故名为须陀洹。以预于无得流故。云何无得。于色等境皆无得故。十有五念为见道。乘此向果名彼果向。第十六念说为住果。人天二别极七返生。何故七生余七结故。七结者何。谓欲贪及瞋色无色爱掉慢无明。从此复断欲界中修所断惑。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是中复说二种家家。谓天及人。天家家者谓于天趣或于一天。或二三天。诸家流转而般涅槃。人家家者。谓于人趣或于此洲。或余洲中。诸家流转而般涅槃。尽第六品名住此果。更一来生此世间故。如是次第复断二品一生为间。当般涅槃。是即名阿那含向。九品永离名住此果。更不还生于欲界故。如是复断初禅地欲。乃至有顶第九品无间道时。一切说名阿罗汉向。此无间道亦名金刚喻定。以能永坏诸惑随眠。至解脱道名尽智。与漏尽得同时生故。如是名住阿罗汉果。应作自他利益事故。应为一切有贪着者所供养故。如是四人皆不作念我能得果。何以故。在证时无所得故。如经实无有法名须陀洹。乃至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何故不欲得果念耶。若是念生有我等取。离身见者无彼取故。是故先说以无为相说名圣人。无为相者。空性相义。须菩提述己所得证无是念。曰如来说我无诤行第一我是离欲阿罗汉。我不作是念如是等。此义云何。若须菩提行于无诤不悟即空。何故如来赞言第一。言第一者悟即空故。如经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诤者是何。所谓烦恼。离彼烦恼名无诤定。须菩提住于此定。障及诤皆不与俱故。随俗言无诤行无诤行也。复次疑曰。若预流等不得自果。云何世尊遇然灯佛获无生忍。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于法有所取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此明何义。显示昔遇然灯佛时。以悟无生无法可取。言获忍者。以俗谛故。如说得菩提者谓无所得。复有经说。文殊师利我坐道场。无得而起金刚场。经又作是说。我所有法皆不可得。若声闻独觉及以如来。或曰。言语不能取于证法。非智不取。此说违经。经说第一义非智之所行。何况文字故。复次智所知境名所诠境。是二差别智之所证。名初不行。何义须说语不能取。斯或太简应具说。牙齿手足诸身分等不能取故。复次有余经中世尊自释。然灯佛所得无生智不取于法。如彼经言海慧当知。菩萨有四。所谓初发心菩萨。修行菩萨。不退转菩萨。一生补处菩萨。此中初发心菩萨见色相如来。修行菩萨见功德成就如来。不退转菩萨见法身如来。海慧一生补处菩萨。非色相见。非功德成就见。非法身见。何以故。彼菩萨以净慧眼而观察故。依净慧住依净慧行。净慧者无所行非戏论不复是见。何以故。见非见是二边远离二边。是即见佛。若见于佛即见自身。见身清净见佛清净。见佛清净者。见一切法。皆悉清净。是中见清净智亦复清净。是名见佛。海慧我如是见然灯如来。得无生忍。证无得无所得理。即于此时上昇虚空高七多罗树。一切智智明了现前。断众见品超诸分别。异分别遍分别。不住一切识之境界。得六万三昧。然灯如来即授我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是授记声不至于耳。亦非余智之所能知。亦非我惛蒙都无所觉。然无所得亦无佛想。无我想无授记说授记想。乃至广说。言无想者。显是智证而无所取。想者心法非是语故。当知此中说智之境。是故言以净慧眼而观察故。复次无生忍者是心法。非语法故。复次证于无得无所得者。以法无性无能取得。此无得理有可得耶。都无所得岂智能取。复次断众见品。超诸分别见品分别智法非语。复次不住一切识之境界。不言不住一切语境故。无所取是智境界。云何余师固谓遮语。

复次疑曰。若智亦不能取诸佛法。何故菩萨以智取佛土功德而兴誓愿。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若菩萨作是言。我成就庄严佛国土。是人不实语如是等。众妙珍绮悦可于心名为庄严。彼有体相色等性故。第一义中斯不可得。说非庄严也。而依俗谛以智成就是名庄严也。菩萨应如是不生。有住心者我作我成就。如是住心不应生故。不应住色等生心者。于色等果不应求故。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者。以智成就而不住。彼如是心应生故。复次疑曰。若不取一切法。云何诸佛取遍满自在身耶。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须弥山王如是等。此喻显示彼相似法自在之身。其义云何。如须弥山由共业力。虽无分别而生大体。如来亦尔。于无量劫修诸福行。虽获大身不由分别。如来何故。同须弥山无分别耶。第一义中山及色身无体性故。是形相者。皆有为故。如经何以故佛说非身是名为身。非谓有身名为大身。

复次显示受持正法。其福甚多。是故此中重说譬喻。经曰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如是等此之胜喻何不先举。以诸凡夫未见真实。先为广说不生信解。渐次闻之乃生信故。

复次受持福多。以十三种因而得成就。所谓处可恭敬故。人可尊崇故。一切胜因故。彼义无上故。越外内多故。胜佛色因故。超内施福故。同佛出现故。希能信解故。难有修行故。信修果大故。信解成就故。威力无上故。世尊何故。殷勤说此诸因相耶。以诸众生行资生施求财位果。不持正法断诸苦因。此中处可恭敬者。经曰复次须菩提。随所有处说是法门。乃至一四句颂。当知此处即是支提如是等。人可尊崇者。经曰当知是人成就最上希有之法如是等。一切胜因者。经曰当何名此法门。乃至名为般若波罗蜜如是等。此义云何。诸佛菩萨以般若波罗蜜。于世出世最胜了知。今此法门如是教故。云何知然。如经即非波罗蜜故。此复云何。智功德岸无能量者。复次非彼岸者。谓三界法智能称量知不坚固第一义本性无生。是故说言非波罗蜜。彼义无上者。即如是义无有上故。如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如是等。此义云何。以般若波罗蜜中无法可得。是故如来亦不能以文字而说。唯此分量说名菩提。如有经言空中鸟迹不可得。菩提性亦复如是。言菩萨者。于无得中能觉了故。越外多者。经曰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尘是为多不如是等。此中举大千界微尘数多。为欲对显受持之福。云何显耶。比持经福即非多故。如经是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非微尘者显非多义。若以非多名非微尘者。云何复说是名微尘。依自分限。是一大千微尘数故。越内多者。经曰所有世界如来说非世界等。此中世界者。谓众生界。大千界中一一众生。出息入息微尘刹那皆亦多故。非世界等如微尘说胜佛色因者。经曰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不如是等。此明何义。显示法身无相为体。如经三十二相即是非相非相者。非法身相是名相者。是佛色身丈夫之相。受持等福是法身因。非诸相因。是故此福最为殊胜。超内施福者。经曰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其福胜彼无量阿僧祇。此何所因是财施故。舍身尚尔况外物耶。云何名为同佛出现。佛兴于世薄福难逢。此经亦然。预闻者少。如经尔时须菩提。闻此法门深生信解。悲泣雨泪扪泪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是等。须菩提阿罗汉人。随佛觉悟于此正法。昔尚不闻。是故希有同于佛现。希能信解者。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此经生于实想。当知成就最上希有如是等。实想者。谓闻此法门是无边福因。以为实故。复次谓闻难得同于佛兴。以为实故。复次谓闻此说一切法无生无所得等。以为实故。若一切法无生。何故言当生实想。虽生实想不坏无生。如经实想者。即是非想。是故当知生实想者。依俗谛说第一义。即非实想。复次俗谛名实想者。俗谛之想。是人虽信诸法无生。而不舍俗谛法故。以是当得最上希有。难有修行者。经曰我今得闻如是法门信解受持不足为难如是等。信修果大者。经曰是诸众生无复我想众生想命想取者想如是等。此义云何。以于此经信及行故。了生无我性。不生我等想。何以故。有所取我是中乃生能取想故。彼能取想。随俗言说第一义即是非想。何以故。诸佛世尊证法无我。远离一切分别想故。诸佛体相名为大果。信解成就者。经曰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如是等。此中不惊者。谓于诸法无生之理。心不惊愕趣生道故。不怖者。谓于诸法无和合相心不怖惧。而于世俗和合相中。相续分别执为实故。不畏者。心不如是永决定故。复次不惊等者。如其次第。谓闻法时思惟时修习时心安不动。众生等想已远离故。威力无上者。经曰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须菩提此第一波罗蜜。如来说彼无量诸佛亦如是说如是等。云何名第一。无与等者故。云何无与等一切佛法中威力最胜故。一切诸佛同演说故。以如是等十三种因。持经之福多于宝施。复次疑曰。若一切佛法中般若波罗蜜最为上者何用勤苦行余度耶。为遣此疑。示现般若摄持余度。经曰须菩提如来忍辱波罗蜜即非波罗蜜如是等。非波罗蜜者。远离此分别心故。云何无分别。经曰。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支体我于尔时无我想无众生想无命想无取者想。如是等此义云何。若有我等想。即见有自他。他来犯己必生瞋恨。若谓无分别想是愚痴心。痴心作因瞋念还起。于彼王所孰能不校。以不校故证知无想。亦非无想。无想者所谓无我等想。无自他想及瞋恨想。非无想者。谓非愚痴。何故愚痴名为无想。不能观察是应作是不应作故。复次无想亦非无想者。离于想无想染着分别故。此已说被虐害时摄持忍辱。复欲显示余时摄持。经曰。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如是等。此显往昔未遇恶王。已于多生断我等想。皆由般若摄持力故。复欲显示摄持菩提。经曰。菩萨应离一切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以离诸想得菩提故。如说坐于菩提座永断一切想。云何离想耶。经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生无所住心。若生无所住心者。云何住菩提而发心耶。以住菩提故无所住。如经何以故如是住者。即为非住。此义云何。如是住者俗谛故。非住者第一义故。复次言住菩提即是非住。如有经说。菩提无住处是故非住。是住菩提之异名也。已说般若摄持忍辱。摄持余度其相云何经曰。是故佛说菩萨心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三施摄六如前说故。五波罗蜜离于施物施者受者。三种分别。即是般若波罗蜜相故。持余度其义得成。如说五波罗蜜。若离般若如阙目者而无导师。为显示彼方便故。经曰。菩萨为利益一切众生应如是布施。或念言若不住法而行施者。云何为利益众生。是故经言。一切众生想即是非想为利益者。俗谛言说第一义即是非想。何以故。以众生想取诸众生。计与蕴异或不异等。第一义中皆不可得。如经是诸众生即非众生。此显远离智及所知二种分别。言非想者显智无性。非众生者。所知无性彼二无性。如来证了诸想永除。证无性故。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下

功德施菩萨造

唐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等奉 诏译

须菩提复念言。诸佛离一切想。证法无性。世间以何相故而信知耶。是故经言。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异如语者。何故但以如是四句。显示诸佛证实离想。以世间中求名利者。于上人法未证言证。佛异彼人故说真语。复有贪鄙情多矫妄。曾获神通自知已失。有人来问。但云先得远离是心说于实语。又有修得世间之定。心暂不生相同寂灭。而向人说我证涅槃。永除此谬故说如语。此言如取如是义。所随如字应可比知。必同行故。如说义时相同行相违。乃至广说。是中同行者。如母牛来子亦随至。如与如是应知亦然。此显如来断一切障。如彼明证如是而说。不同学得世间禅者。言证涅槃寻复退失。何为复说不异如语。以诸凡夫于乾闼婆城梦幻响像热时之焰旋火之轮。如其所对如是取着名为异如。诸佛不然。是故说不异如语。此复云何。诸凡夫人所取城等非城等。有名为异如。如来所证非虚妄。有不诳性故。名不异如。是故所言未甞虚妄。云何知然。佛已净除一切障故。有证及教可辨明故。云何为证。譬如说色是无常等。色法现是无常等故。云何为教。如有经言。童子我一切知一切见也。复次真等四谛之名。如来证知此四深理。是以能说。说而不知。无是处故。此中真语者。说于苦谛色等诸蕴。真是苦故。实语者说于集谛爱实苦因。非自在等能为因故。如语者。说于灭谛无为涅槃。有为虚妄无为反是。如说无为之法。非虚妄性名之为如。不异如语者。说于道谛。离八支道言得涅槃虚诳不实。此道能得实非妄故。或念言。若诸佛离一切想。云何于法现证。而说言八支道是实。入水火等为妄。说实妄故有分别想。是故经言。须菩提如来所得法。所说法无实无妄。此义云何。如来证第一义。一切法本性无生。无生故不曾是有。云何名实。既无生岂有灭。是故非妄。实妄二境皆不可得。于何而生彼分别想。所说之法是文字性。文字有为故非实依。而证实故非妄。

复次疑曰。若所证法无生无性非实非妄。是即诸佛第一义身。从此为因二身成满。菩萨何故舍所证法。住于事等而行施耶。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入闇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住于事而行布施如是等。此闇明二喻。示有住无住过失功德。其义云何。如人闇中舍平坦路行于非道。颠坠艰险受诸苦难。于所乐处近而不达若诸菩萨住事行施舍无得性平疾之道。行于有得险难之路。于生死中受诸困厄。涅槃之所何时可至。如人有目者。得无生忍也。夜分已尽者。舍于果爱也。日光明照者。决定了知诸法无性。见种种色者。悟一切法不灭不生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无所得等。菩萨如是行不住施。速成正觉得大涅槃。

此一切法修行中有自他二利。自利复有教义修行。教修行者。谓受持读诵。义修行者。听闻思惟。利他者。谓为人演说。如经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法门受持读诵修习演说。如来悉知是人悉见是人。生如是无量福德聚。取如是无量福德。此中受者作心领纳故。持者温记不忘故。读诵者披讽其文故。修习者谓听闻及思惟故。无量福聚其相云何。经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恒河沙等身布施。乃至于此法门信心不谤如是等。此布施福转胜于前。以事与时二种大故。事大者。如经以恒河沙等身布施故。时大者。如经百千亿那由他劫故。

修行任运果今说云何名为任运果。谓修行者从初乃至未成正觉。此生余生获诸功德。本所期者是佛果故。功德是何。所谓魔及异道不能沮乱。功德大故。殊胜无等坚牢福果。最上法器圆满资粮。能荷难胜深大信解福因之处。拔一切罪速疾证地。此中魔及异道不能沮乱者。经曰。此法门不可思议。其义云何。以法威力不思议故。斯人福慧超诸智境。是故邪徒莫能沮乱。功德大故。殊胜无等者。经曰。不可称量以能受持。不可量法功德威力余无与等。是故此人最为殊胜。坚牢福果者。经曰。无量果报邪莫能沮故。功德广大故。于天人中受诸胜福无能逼夺令其不受。最上法器者。经曰。此法门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法岂虚行授之以器。圆满资粮者。经曰。若有人受持读诵修习演说如是等。此中受持读诵为他说故。福德增长。听闻思惟故。智慧增长。示何增长。如经皆成就不可思不可称无有边无量功德聚。言无量者。显此功德非是一切心量之境。是故思所不能知不可取。而称无边际可得。能荷难胜者。经曰。如是人等。即为荷担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义云何。如佛成就难思妙法。慱济群苦无复遗余。持经之人当如是故。广大甚深信解者。经曰。若乐小法者。即于此经不能受持读诵如是等。此中广大信解者。无小意乐故。甚深信解者。无我等见故。福因之处者。经曰。在在处处。若说此经如是等。集福舍罪故名支提。人能演法功与之等地。虽无思持说者。故拔一切罪者。经曰。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为人轻贱如是等。受持此经方致成佛。反被轻贱。其故者何。经曰。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即为消灭。如来品说。若复有人受持此经。乃至演说。是人现世或作恶梦。或遭重疾。或被驱逼强使远行。骂辱鞭打乃至殒命。所有恶业咸得消除。复有颂言。

 若人造恶业  作已生怖畏
 自悔若向人  永拔其根本

怖心悔过尚除根本。何况有人受持正法。此岂不与余教相违。如说。

 业虽经百劫  而终无失坏
 众缘会遇时  要必生于果

非有相违。此复云何。且十不善恶趣之业。由持正法及悔先罪。恶趣果虽永不生。然于现身受诸苦报。现受诸苦岂失坏耶。不生恶趣非拔根耶。若有无间决定业者。命终之后定生彼故。应住劫受须臾出故。如阿阇王等。是故无违。速疾证地者。经曰。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乃至若复有人。于后末世能受持读诵此经。广为人说。我所供养诸佛功德。于此百分不及一如是等。此义云何。无边佛所供养之福。不证真实。持此法门速疾能证。是故受持功德威力。设为百分彼前福聚不及其一。如是千分百千分数分不及。取类应知。数者谓六十位。过斯已往数不能及歌罗。不及校计。不及者此依歌罗微细义说。谓受持福最微细性功德已多。非前所及。穷于校计终无与等。微细尚尔况一切耶。优波尼沙者因也。其义云何。此少分福于最胜果即成因性。总前福聚亦不成因。不能得真实果故。譬喻不及者。如有童女称为月面。女面岂能全类于月。以有光洁少分相同。彼前福聚即不如是。无少相似可为譬喻。此复云何。谓但受持文字之福。前福于此无相似性匪薄福人。而能听受此文字故。如经若我具说者。或有人闻心则迷惑而生轻贱。谓闻此功德威力思惟时不信时也。如经此法门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二俱难思威力胜故。

须菩提何故复言发菩萨乘。应云何住等。欲具显因清净相故。何者不具云何具显。谓所修因非但离于三事相想即名清净。要当远离我住我修我降伏心。如是诸想方得净故。如经应生如是心。乃至实无有法名为发菩萨乘者。此复云何。第一义无有众生得般涅槃。亦无有法名为菩萨。发心住果修行降伏。于无有中而起有想。是颠倒行非清净因。复次疑曰。若无菩萨发趣大乘。则无有因证于佛果成满四种利益之业。云何世尊然灯佛所。而得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能成四种利众生事。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然灯佛所。颇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如是等。此中意说。佛于往昔证真实义得授记时。不见少法而是无上菩提。因体以无所得得授尊记。此即证知一切法皆无所得。如经须菩提。言如来者以真如故。真如者无所得义。须菩提心念我于此说虽复无疑。然有人言。然灯佛所不见有法。能得菩提昇于觉座。岂亦如是。是故经言。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实语。乃至如来所得法。是中无实无妄。此义云何。夫实妄者生于有得。有时言实坏时知妄。无所得中此二俱遣。复有念言。若如来但证无所得者。佛法即一非是无边。是故经言。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谓何。即无所得。未曾一法有可得性。是故一切无非佛法。云何一切皆无所得。经曰。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云何非耶。无生性故。若无生即无性。云何名一切法。于无性中假言说故。一切法无有性者。即是众生如来藏性。是故世尊垂次开显。经曰。须菩提。譬如有人其身妙大如是等。妙大身者。谓空性身。云何妙大。随于所在而不异故。一切众生咸共有故。如说此一众生空性。彼一切众生空性。如来有之。众生亦有。何故但说如来藏一切众生有。不说众生藏如来有耶。以诸众生未证空理。如来证故。如有经说。众生身内有如来藏具相庄严。岂不同于妄计神我。虽如是说。然了空性名为法身。法身为因乃生色相。非与外道所说我同。如楞伽经。大慧菩萨白佛言。世尊。修多罗中。说如来藏本性清净。具三十二相。在于一切众生身中常住不变。为贪瞋痴妄分别垢蕴界处衣之所缠裹。如无价宝垢衣所缠。世尊。此说云何。不同外道邪论。外道说我是常作者。体非求那周遍无尽。佛言。大慧。我所宣说如来藏义不同外道所说之我。如来藏者。即是空性实际涅槃。不生不灭无相无愿。如是等义。如来为欲止息愚人无我怖畏。说无分别无虚妄境如来藏门。大慧。现在未来诸菩萨摩诃萨。不应于此计着生于我见。乃至广说。须菩提为欲阐明妙身大身是空性义。经曰。如来说人身妙大即是非身。非身者。谓以色身依实义说。无生性故。说无生性为妙大身。非色身也。

上所说因清净相义未圆满。为满足故。经曰。须菩提菩萨亦如是。若作是言。我当灭度无量众生。即非菩萨如是等。以要除能度所度一切分别。菩萨修因方得净故。复为成就无分别心。经曰。颇有法名为菩萨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乃至佛说一切法无我无众生等。第一义无菩萨无凡夫故。我当庄严佛国土不名菩萨者。染着因故。于色等聚所成佛土。如是取故。即非庄严者。实义无生故。是名庄严者。俗谛言说故。通达无我法说名菩萨者。离一切想因清净故。

复次疑曰。若清净因离诸想者。有境可得为无有耶。是故此中说佛境界。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乃至如来有佛眼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如是等。何故世尊说具五眼。示于境界无不了知。此中有众生数境非众生数境。如经所有众生若干种心住等。显示了知众生数境。恒河沙数世界等。显示了知非众生数境。若干种心者。欲乐不同故。住者相续而转故。或作是念。心若能住斯应有体。是故经言。如来说诸心住皆为非心住。非心住者第一义。无相续故。如经何以故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复云何。过去心已灭故。未来心未生故。现在心不住故。无形故。宝积经言。迦叶。一切佛不见过去心。不见未来心。不见现在心。乃至广说。经曰。若福德聚有实如来即不说福德聚。此意云何。聚者蕴义。假名不实。实即非蕴。于何说聚。云何知假名不实。第一义无积聚故。俗谛中有言说故。如是五眼都无所得。是佛境界。以是应知。离想净因无境可得。是故大般若波罗蜜中如是言。须菩提。如来五眼。于第一义都无所得。若言有得愚人谤我。

复次疑曰。若第一义佛境界是无所得。色相如来岂亦非有。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可以具足色身见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此显示见佛法身。云何见耶。如经如来说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等。此依实义。即于色相而见法身。非具足者。是法身故。如说无生性是常住如来乃至广说。

复次疑曰。若第一义佛境界及色相身皆无有体。岂具足众德。言说相身亦复非有。遣此疑故。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作是念。我有所说法耶如是等。欲使定除有说执故。经曰。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乃至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此义云何。说无体故。不见内外漏无漏法少有真实而可说故。

须菩提复欲显示于此所说信受者难。是故言。颇有众生于未来世。闻说是法生信心不。乃至彼非众生非不众生等。云何非众生。第一义即蕴异蕴。推求其体不可得故。如经说。非众生云何非不众生。以俗谛依于五蕴业果相应而施设故。如经是名众生。复次疑曰。若第一义佛境界色身言说身皆不可得。法身体性岂亦然耶。为遣此疑。经曰。

须菩提。于意云何。颇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如是等。此义云何。佛证真实不见少法是所得故。以无所得。是故说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故无所得。经曰。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何故平等。经曰。以无我无众生无命无取者。如生无我中平等故。无所得法无我亦如是。此无得理以何因证。经曰。一切善法云何善法有体可得。而能证无所得理法不相似岂得成因。经曰。善法者。如来说为非法。云何非法。第一义无生性故。当知此因即无所得。善法者。俗谛言说非真实义。

何故复以须弥尘量宝施之福而校量耶。令修行者心勇进故。

复次疑曰。若如来说非众生者。云何不与余教相违。如有经言。无量众生以得我为善知识故。生等诸苦竝皆解脱。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作是念我度众生耶。乃至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是等。无众生者第一义故。复次以大悲心摄同己故。若实有众生异于如来是所度者。如来即有我等四取。何以故。若见有己能度众生。是我取故。何故不欲我等取耶。经曰。我取者。如来说为非取。非者何义。所谓不善。云何不善。缚诸众生住生死故。复次非者。无体性义。此复云何。以无所取我亦无能取故。若我等取无体可得。何用遣我言非取耶。以诸凡夫颠倒妄取。言非取者令彼解故。如经但无智凡夫生之所妄取如是等。未得圣者各封于我差别而生名凡夫生。彼即非生不善生故。如不善人说为非人。复次法从缘起。无我造作故名非生。是故说名凡夫生者随俗言故。

以诸众生于佛色身多生取着。是故复说色身无性。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相成就见如来不。乃至转轮圣王应是如来如是等。佛欲令于色等身见法身义。受持时易。故说颂言。

 若以色见我  以音声求我
 是人行邪道  不能见如来
 如来法为身  但应观法性
 法性非所见  彼亦不能知

以色见我等。其义云何。谓有见光明相好。言见于佛及有听受经等文字。言我随逐而得如来。彼作是言。于相好身及言说身。攀缘修习当断烦恼。为除此见。经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此义云何。色及文字性非真实。于中取着是邪道故。行于此道何能见佛。云何见耶。经曰。如来法为身但应观法性。法性者。所谓空性无自性无生性等。此即诸佛第一义身。若见于此名为见佛。如有经说。不生不灭是如来故。十万颂经复作是说。慈氏以见空性名见如来。萨遮经中又作是说。无取着见名为见佛。若无取着名见佛者。攀缘法性将非取着。以净智心了知法性。法性岂是所了知耶。是故经言。法性非所见。彼亦不能知法性之处。无有一物可名所知。由是彼智亦不能知。如有经言。大王。一切法性犹如虚空。等与众物为所依止。而其体性非是有物亦非无物。能于此中寂然无知名为了知。名为知者。随俗言说。

复次疑曰。若智亦不能知法性者。云何诸佛具丈夫相而证菩提。以见具足丈夫相者。得菩提故。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诸相成就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是等。此中显示法界相。其义云何。若相成就是真实有。此相灭时即名为断。无有菩萨见法断故。何以故。以生故即有断。一切法是无生性。所以远离常断二边远离二边是法界相。是故于此说能信解无生之福多于宝施。如经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世界七宝持用布施。若菩萨得无我无生法忍如是等。但于无生爱乐修习福多彼故。如有颂言。

 若人持正法  及发菩提心
 不如解于空  十六分之一

或念言。若一切法无生者。云何而有福德生耶。是故经言。须菩提菩萨不应取福德如是等。不应取福者。非第一义中有福可取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不取福德者。菩萨于福应圆满故。佛言。须菩提菩萨应取者俗谛故。不应贪着者第一义谛故。

复次疑曰。若第一义无福可取。何故余经作如是说。如来福智资粮圆满。坐菩提座趣于涅槃。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去若来若住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如是等。涅槃无有真实处所。而至于彼。名之为去。生死亦无真实处所。而从彼出。名之为来。不去不来是如来义。此即显示无住涅槃。虽生死涅槃无有一异。而于三界牢狱引喻众生。尽未来际而为利益。

复次疑曰。若生死涅槃不可得故无去来者。如来岂如须弥山等积聚一合而安住耶。为遣此中是一是常无分有分一合见故。经曰。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为微尘。是微尘众宁为多不如是等。此中微尘众多者。遣无分一合见。非微尘众者。遣有分一合见。是名微尘众者。非有分物说之为众。复为遣积聚见故。经曰。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如是等。何故复说非世界耶。经曰。若世界实有即是一合见。何故不欲一合见耶。经曰。即为非见。云何非见。于非有中而妄见故。如经一合者即是不可说。但我见凡夫而取其事。此义云何。一合者。是俗谛相非真实有。何以故。第一义一切法本性无生。无生故不可得。不可得故离于言说。而我执凡夫于中妄取。若不欲我见与教相违。如有颂言。

 我以己为依  讵以他为依
 智者能调我  生天受安乐

为遣此疑。经曰。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说我见众生见命见取者见为正语不如是等。佛何故说见我耶。为诱摄信乐者故。此于五蕴随俗名言。非谓真实。是故诸佛所见我者是远离性。如经即非我见等。世尊以离生死涅槃我等合见。而得菩提。复愍诸含识欲令同证。是故言。须菩提发菩萨乘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想知见者。谓证时。信解者。修学时。信解之人法想尚不生。况非法想。此云法想非法想者。谓如法分别不如法分别法想。如法何故不生。经曰法想者。如来说为非想。此复云何。一切法无生性故。若无生即非有。于何知见。以俗谛故。如经曰。是名法想。何故复说受持之福。欲令众生毕竟信故。经曰。如无演说是名为说。此何谓耶。第一义无世出世。若法若物少有可说。能如实义如是说者。乃名为说。此无住涅槃观察有为然后方证。云何观察。经曰。尔时世尊。而说颂言。

 一切有为法  如星翳灯幻
 露泡梦电云  应作如是观

今此颂中。观察有为九种体相。何谓为九。所谓观察自在。观察境物观察迁动。观察体性观察少盛。观察寿观察作者。观察心观察有无。此中观察自在如星。譬如星等着象于空随方运行。光色炽盛假令久住终随劫尽。如是人天受诸福报。丰财重位众所瞻仰。虽久自在会亦归空。观察境物如瞖。譬如瞖目于净空中见有毛轮飞花二月。无明瞖识亦复如是。于真实理无物之处。而见内外世出世间种种诸法。观察迁动如灯。譬如灯焰即生处灭不至余处。然因此焰余处焰生。念念相续如有迁动。众生亦尔。前趣诸蕴即前趣灭不往余趣。然因前蕴后趣蕴。生以相续故。状如迁动。言诸凡夫数往余趣。观察体性如幻。如因幻力变作女人容貌可观体性非有。不了之者取为真实。一切法亦复如是。从妄缘生初无实体。未了实者生有体见。观察少盛如露。譬如朝露见日即晞。盛年容色亦复如是。一遇无常已从衰谢。观察寿如泡。譬如水泡或有始生未成体相。或才生已或暂停住即归散灭。寿亦如是。或始託生在于胎藏。正生生已从作婴儿。少年中年乃至衰老归于坏灭。观察作者如梦。譬如梦中随先见闻。忆念分别熏习住故。虽无作者种种境界分明现前。如是众生无始时来。有诸烦恼善不善业熏习而住。虽无有我是能作者。而现无涯生死等事。观察心如电。譬如电光生时即灭。心亦如是。刹那必谢。观察有无如云。如空中云。先无后有须臾复灭。有为诸法亦复如是。体性本空从妄缘有。有缘既散还复归无。复次先依俗谛。以星等九喻安立有为。后依中论第一义。一切法不灭不生不断不常不一不异不来不出。及般若波罗蜜中一切法非积住性。解释此颂其义云何。譬如星光自体常灭。有为亦尔。性恒迁谢。如人目瞖。虽无作者病缘故生。有为亦然但从缘起。譬如灯焰念念恒断。有为如是刹那不住。如幻所作。不了之者取为实常。愚夫迷实取有为法亦复如是。譬如泫露在物虽繁体唯是一。所谓滋润有为内蕴生生。有别本性亦同咸资爱故。如因积水雨渧成泡。各别而生各别而灭。众生诸行亦复如是。八万四千别生别灭。如梦中境来无所从。而彼梦心妄见来处。有为亦尔来不可得无明梦识妄见为来。譬如奔电性非迁动。前处前灭后处后生。以相相似说之为去。有为诸法去亦如是。譬如空云非恒积住。有为之相类此应知。如是名为依俗谛故安立有为。如中论中成立真实不生等义。于有为法应如是知。此复云何。彼论中以自他共无因。观察诸法本无生义。如是似瞖有为生法。应知不生。以不生故星光有灭违于道理。有为亦然应知不灭。复次不生故。彼灯自体。尚不可得。何有刹那而说为断。有为不断类此应知。复次不生故似幻所作。有为之法无有常义。应知不常。复次不生故似于朝露。有为诸法一义不成。爱能润生不契理故。应知不一。复次不生故似泡。差别有为之法异性不成。应知不异。复次不生故似梦中境。有为之法本无来义。应知不来。复次不生故似于电光。生灭之法以相似故说为去者。理不相应。应知不去。复次不生故。如云之法体尚非有。岂积住耶。如是应知颂曰。

 我今功德施  为破诸迷取
 开于中观门  略述此经义
 愿诸众生类  见闻若受持
 照真不坏俗  明了心无碍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破取着不坏假名论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