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杂名)禅林之称。住副寺已下知事退休人之寮舍也。...为天台宗所立通教十地之中第九地菩萨所修行之相。道,指教化他人之化道;观,乃自观空理之观法。利他之化道与自利之...凡三卷。唐代圆照撰集于德宗贞元十年(794)。略称续开元释教目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计收经论及念诵法一九...(名数)璎珞经分别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种性为六位。...(557~640)华严宗初祖。唐代雍州万年(陕西临潼县北)人,俗姓杜。十八岁出家,法号法顺。师事因圣寺之僧珍(道珍...凡四卷。南朝梁代善慧傅翕(497~569)述,唐代楼颖编录。又称善慧大士语录、善慧大士录、大士录。收于卍续藏第一二...(本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之后半偈也。涅槃经十四谓释迦如来往昔入雪山修菩萨行时,从罗刹闻...(杂名)又曰痴室。斥空坐禅者而言。...位列密教胎藏界金刚手院第三行上方第二位之菩萨。又称金刚悦菩萨。密号叉迅金刚,种子为 (hūj),三昧耶形为三股...【缘起义】 p1299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复言:世尊!言缘起者,是何句义?世尊告曰:如是诸分,各由自缘和...(饮食)又作莫耆,摩蚔,摩醯,摩蛇。药名。放光般若经九曰:譬如拘翼有药名摩祇,有蛇蚖饥行,求索虫欲食之。虫遥...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在深圳仙湖弘法寺的方丈室里,每天都有不少信众前来结缘。方丈目光淡定,声音洪亮,常与周围的人谈笑风生,方丈室不...
问: 最近我有急迫的念头想出家,但现在我父母还健在,小孩还没有成家,还有公司一大片职工。如现在出家,是否会对...一个活在头脑中的人,他的思想是无法停止下来的,因为只有在思想的活动中,他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个思想中人也...诸位善知识,今天奉家师慈老的面谕,与诸位结缘,并请师父印证,特拈出这个题目。我们由某处往某处,必须预备资粮和...
为什么我们要自修,不是经上讲阿弥陀佛加持?是,阿弥陀佛一直放光在加持你,你怎么没触到光呢?你的力量跟他还不相...
净土宗念佛法门最重要的特色,是一个本尊相应的法门,也就是说身为一个念佛的修行者,我们不管是平常的消除灾障,或...清末的时候,有一个很笨的人,笨到什么程度呢?生活不能自理,他有个老母亲给他料理生活。他老母亲去世之后,他整个...
佛教的咒语确实是有加持力的,楞严咒也是寺院每天早课都需要诵持的内容,法力非常殊胜。诵持楞严咒的时候,附近的诸...
三等出家人
【释氏要览】
三千威仪经云。出家行。有始终上中下业。下者。以十戒为本。尽形寿受持。虽舍家缘。执作与俗人等。中者应舍作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身口意业。未能具足。清净。心结犹存。未能出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上者根心猛利。应舍结使缠缚。禅定惠力。心得解脱。净身口意。出于缘务烦恼之家。永处閑静清凉之室。是名上等出家弟子。
上篇:入寺问制 | 下篇:三千大千世界 |
(譬喻)兔马象也。三兽渡河,兔足在水上,以譬声闻之悟道最浅。马足在水中,以譬缘觉之悟道稍深。象足到水底,以譬...
善资寮
道观双流
大唐贞元续开元释教录
六种性
杜顺
傅大士录
半偈
痴禅
金刚锐菩萨
缘起义
摩祇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六度集经
105岁方丈的一天:身体硬朗,关心时政大事

出家不要操之过急
做到当下的无欲而为
信愿行三资粮和念佛的方法

一定要修智慧

【推荐】临终时会有两种力量浮出水面
王痴头往生极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