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释氏要览 > 正文
即净土宗所依准之四部典籍。三经指:无量寿经二卷(曹魏康僧铠译)、观无量寿经一卷(刘宋疆良耶舍译)、阿弥陀经一...佛灭,即指佛陀之涅槃、入灭。法华经序品(大九·五上):“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佛灭日,略称佛灭,又称大恶...【自性心散乱】 p0600 显扬十八卷二页云:自性心散乱。谓五识身。...(术语)八种施之一。以报恩之意思而布施者。...指自性法身。即八地以上之菩萨已证平等寂灭之真如,虽任其自然,不加功用,亦能一时遍于十方世界,示现种种教化,作...【瞋业道】 p1321 俱舍论十六卷十八页云:于有情类,僧恚名瞋。谓于他有情,欲为伤害事。如是僧恚,名瞋业道。...【乐受】 为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为领纳对境而觉苦乐之精神作用。乐受,即领受顺情之境,而觉身心适悦之精神作...【阿僧祗】 或阿僧企耶,此云无央数。楚词云:时犹未央。王逸曰:央,尽也。大论云:僧祗,秦言数;阿,秦言无...(物名)Sindhupāra,出自辛头河岸之香也。慧苑音义下曰:辛头者,河名也。波罗,此云岸也。谓其香生彼河岸,故以...又作密授、密附。即师家亲自秘密传付佛法予弟子。亦即禅宗之以心传心。又学人了悟自己本来之真面目,并由其师给予证...(人名)Daśabalakāśyapa,又名婆敷迦叶,五比丘之一也。...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弟子深厌...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波斯匿王前往顶礼佛陀。当时,园中还有长发梵志、裸形外道及一衣外道,七人身形都很...
释一行,俗姓张,为巨鹿人氏。本名张遂,于嵩山皈依剃度在普寂禅师门下。是传承胎藏、金刚两部密法的大阿闍黎唐初将...在做事的过程中,常会面对很多的批评与指责。 想要让所有的人都赞美你、肯定你,那是不可能的,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是...惨淡阴冷的阎罗殿里,阎罗王寒着一张紫绛色的黑脸,坐在大殿中审问一群迷离飘泊的魂魄,两旁的鬼卒拿着刀斧戟剑,龇...2006年11月召开的中国肿瘤学术大会上有专家指出,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为220万人,因癌症死亡人数为160万人。近20年...六祖惠能,俗姓卢,祖籍范阳(今河北涿州),父亲名行瑫(tao),武德年间遭贬官,徙居到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贞...
针对我们这些背性、遭苦的众生,佛是用什么态度来对待的呢?佛在同体的心性当中,跟一切众生,无论是有情和无情都是...
禅师
【释氏要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无少取非取不取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故名禅师。
上篇:摽领 | 下篇:不正食 |
(人名)手所持之杖似人头,此梵志击杀目连。鼻奈耶二曰:执杖梵志,手所持杖似人头。...
三经一论
佛灭日
自性心散乱
报恩施
平等法身
瞋业道
乐受
阿僧祗
辛头波罗香
密付
十力迦叶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妙观察 善分别

唐密阿阇黎一行和尚的故事
圣严法师《不可能让人人都满意》
一毛不拔
为什么癌症很少光顾素食者
光大禅宗的六祖慧能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