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五灯会元 > 正文
【有随眠心】 p0545 如大毗婆沙论二十二卷二页至十页广说。彼云:问:何故心于相应随眠,已断未断,俱得建立有...即六时中之初夜。印度分一昼夜为六时,其中之初夜,我国古代称为亥时,即午后九时至十一时,禅林以之为就寝时刻,故...(一)梵语 paca?ikhin。音译作般遮尸弃。指顶上之发结为五髻者。如五字文殊尊,为童子形。[成唯识论述记卷一末] (...(术语)知诸法之义,了了通达而无滞也。四无碍之一。大乘义章十一曰:知义无滞,名义无碍。...梵语 prasrabdhi,巴利语 passaddhi。心所之名。俱舍七十五法之一,唯识百法之一。即身心轻利安适,对所缘之境优游...(名数)于前十随眠中分贪之一,为欲贪色贪无色贪(即三界之贪)之三,是为十二随眠。见众事分阿毗昙论三。...(界名)围绕咸海而区划一小世界之铁山也,由铁而成,须弥山为中心,外有七山八海,第八海即咸海,赡部等四大洲在此...(术语)通于事理而无壅也。金刚经曰: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无量寿经下曰: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一)禅林之首座。大鉴清规(大八一·六二一下):“僧堂坐禅号令,权在首座,不在住持,首座谓之禅头。” (二)为梵...(一)七净华之异称。(参阅“七净华”105) (二)指初地菩萨愿求净土之七种清净相。即:(一)同体净,系就土体之无别而...子题:法现前、毗尼现前、人现前、僧现前、界现前 含注戒本·七灭诤法:“(七灭诤一,现前毗尼)佛在舍卫国,时迦...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我们要用爱心营造温馨的家庭,温馨的意涵是指温暖,令人有舒服、愉快、芬芳的感觉,所以很多人说:回家的感觉真好。...
五蕴:色、受、想、行、识。 (一)色蕴: 凡一切物质,都是色蕴所摄,一切物质不外乎坚、湿、暖、动四性而构成(是...
多欲为苦,意思是说:众生从无始劫以来,对欲望贪求无厌,永无止境;总会遭到求不得苦的时候,就会苦恼丛生。所以说...
问: 得生与否,全在信愿有无。弟子在《念佛感应录》里面看过有好多鸟类,特别是八哥、鹦鹉这些众生,它们为了获取...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弗尊者辞别世尊之后,返回位于摩竭提国的故乡那罗村,示现身染...
净土宗的祖师彻悟祖师,也叫梦中禅师,在前半生之中示现是一位参禅的禅师,而到后期专修净土得大成就。 祖师通达世...
佛界有一宗著名的禅宗公案,六祖惠能受具足戒之前曾在广州法性寺居住,正赶上印宗法师讲经,寺前有一柱风幡在动,有...
过去有三兄弟,都说自己高大健壮,某次三人一起守夜,两位哥哥先睡,弟弟便独自坐着。此时,有一只叫不吉的虫过来咬...
瑞峰神禄禅师
【五灯会元】
温州瑞峰院神禄禅师,福州人也。久为瑞岩侍者,后开山创院,学侣依附。师有偈曰:「萧然独处意沉吟,谁信无弦发妙音。终日法堂唯静坐,更无人问本来心。」时有朋彦上座问曰:「如何是本来心?」师召朋彦,彦应诺。师曰:「与老僧点茶来。」彦于是信入。
上篇:南岳横龙和尚 | 下篇:黄龙诲机禅师 |
(术语)三谛中之空谛。谓一切法非灭却,然后始空也。一切法无体空寂,故云即空。般若心经曰:色即是空。玄义四曰:...
有随眠心
人定
五顶
义无碍
轻安
十二随眠
铁围山
通达
禅头
七种净
现前毗尼缘起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圣严法师《回家的感觉真好》

用智慧去观照,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多欲为苦--警惕欲望的祸患

鸟类众生好像没有信愿念佛,为何也能往生

佛陀最后的教诲

任你千般快乐,无常终会到来

修练我们的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