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护法菩萨释世亲之唯识二十论,称曰唯识导论。二十述记上曰:“西域注释数十余家。根本即有世亲弟子瞿波论师。末后乃有护法菩萨。护法所造释名唯识导论。”法相之学匠单称导论者,成唯识论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略称种生现。指由吾人心识内之“种子”而形成诸法之现行。亦即存在于第八识(阿赖耶识)中之无数种子,生起现前存在...(譬喻)以譬恶比丘之害清众。涅槃经三曰:譬如长者所居之处,田宅屋舍生诸毒树。长者知已,即便斫伐永令灭尽。又如...全一卷。全名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又作临济义玄禅师语录。唐代三圣慧然编集。为临济宗之祖临济义玄法语之集录,临...【应作不应作等三业】 p1401 俱舍论十七卷十三页云:如本论中所说三业,谓应作业,不应作业,及非应作非不应作业。...【心解脱】 p0350 瑜伽十八卷二页云:云何心解脱?谓已永断上分结故;于二种障,心善解脱。谓烦恼障及所知障。其心...【薄伽梵】 p1402 瑜伽八十三卷十九页云:薄伽梵者:坦然安坐妙菩提座,任运摧灭一切魔军大势力故。 二解 如如来十...谓有一类。或因父母兄弟姊妹师友死故。或因亲族灭亡都尽。或因财位一切丧失。便发自身猛利刚犷切心夺命辛楚苦受。彼...【习气】 p1025 瑜伽六卷七页云:谓于诸行中,曾有净不净业,若生若灭。由此因缘,彼行胜异,相续而转。是名习气。...【阿难跋陀】 此云喜贤。玄云:持通教。...(术语)大日如来之自性身会从心流出之诸内眷属为三世常自受法乐,说两部之大经,名为自性会。此会场,因人之实机,...【佛有二十一种功德】 p0656 摄论二卷十四页云:由德处者:谓说佛功德最清净觉,不二现行,趣无相法,住于佛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十小咒...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 天地悬隔 欲得现前 莫存顺逆 违顺相争 是为...
古德撰述,每设问答,遣除惑疑,翼赞净土,厥功伟矣。宋代而后,迄于清初,禅宗最盛,其所致疑多原于此。今则禅宗渐...
我们往昔的业力,由于一念阿赖耶识都有贪爱的种子,所以一定会寻找那个父母,作为托身之所。男的就爱女的,女的爱男...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这段经文在《无量寿...问: 师父,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慧广法师答: 生命很短暂,不要什么都想做。如果一辈子只想做好一件事...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时,统治者文茶王钟爱的皇后不幸逝世,侍臣立即禀报:大王!皇...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破虚空满面埃。 命若悬丝分母子,形同浮泡示婴孩。 遽忘赤白...
唐朝有一位在家修行非常了不起的居士,叫庞蕴。庞蕴有一首诗: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我...
我们要想出苦,不是空间处所的改变,苦在心上,得在心上出离。心上迷惑了,贪著、攀缘、妄想执著这一切事物,在这一...
唯识导论
【佛学大辞典】
上篇:唯识演秘 | 下篇:唯识无境 |
(杂语)推义而立说也。谓经论无明文,而推其中所合之义。立自己之主张也。选择传弘决疑钞所谓圣净二门人师义立即其...
种子生现行
毒树
临济录
应作不应作等三业
心解脱
薄伽梵
发生愁叹苦忧扰恼
习气
阿难跋陀
自性会
佛有二十一种功德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小咒
【大藏经】信心铭

弘一大师:净宗问辨

坐胎的过程宛如地狱非常痛苦

娑婆众生吃饱不是奔走尘务,就是昏沉睡眠,都是轮回的业
可不可以同时干好多事并学习呢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生老病死颂

到禅堂里来,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发心
